<p class="ql-block">毛主席杭州采茶的彩色照片。</p><p class="ql-block">毛主席非常喜欢喝茶,而且喜欢喝浓茶。毛主席喝茶有个习惯,那就是喝完茶水之后,他还要把泡过的茶叶抠出来吃掉,说是不能浪费。</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曾经40多次莅临杭州,一共在杭州工作、生活了800多天,他亲切地把杭州称作“第二故乡”。</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杭州一般都住在刘庄,刘庄就是现在的西湖国宾馆。</p><p class="ql-block">上世纪60年代初,毛主席在刘庄散步时,得知刘庄占地达800亩之后,老人家语重心长地说:“靠山吃山,你们这里也可以养活几十口人嘛!庄园也要革命化,可以多种一些经济作物,这样既美观,又能增加收入。”</p><p class="ql-block">说干就干,刘庄经过科学规划,很快将荒山开辟成了茶园和果园,种上了茶树、桃树、梨树,还种上了各种蔬菜。</p><p class="ql-block">1963年4月,毛主席又一次来到刘庄,看到刘庄的变化是赞不绝口。</p><p class="ql-block">4月下旬是采茶的季节,4月28日下午,毛主席兴致勃勃地和警卫战士、工作人员一起上山采摘龙井茶。</p><p class="ql-block">照片中毛主席正在认真地采茶,他左手紧握,里面一定是刚刚摘下的茶叶。老人家当时已经70出头了,还是神采奕奕,容光焕发。</p><p class="ql-block">(1963年拍摄)</p> <p class="ql-block">1953年5月23日,在中南海怀仁堂后面的大草坪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文艺工作者归国观光团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那天,吕厚民发现,毛泽东的脸色一直很凝重,“毛泽东的大儿子毛岸英此前在朝鲜战场牺牲,当时的情景或许有些让主席心里难受”。</p><p class="ql-block"> 接见时,作为志愿军归国代表之一,我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唯一荣立一等功的女战士解秀梅荣幸地向主席献花。这位女文工团员给毛泽东献上鲜花、握手后,突然扑到毛泽东怀里,紧紧拥抱着,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p><p class="ql-block"> 对于毛泽东接见的场面,吕厚民经历过无数次,可从来没见过谁会上前拥抱毛泽东,“当时搞警卫的工作人员谁也没有想到会出现这个问题,那一刻,在场的所有人全愣住了”。</p><p class="ql-block"> 被打动的毛泽东闭上眼睛,旁边的吕厚民立即反应过来,按动快门,把这一感人的场面拍了下来。吕厚民拍完放下相机,发现毛泽东还是闭着眼睛,直到同下一个文工团员握手时才睁开。</p><p class="ql-block"> 这张瞬间抓拍的照片,可见人们对主席的崇敬之情,无法自持。毕竟,上世纪50年代初期,拥抱还只是外国人的礼节。</p> <p class="ql-block">这张被称为“仿佛能听见笑声的照片”,鲜为人知的是,站在毛主席左右的“金童玉女”,最后竟成了夫妻,还被称为“中国第一幸运伉俪”!</p><p class="ql-block">毛主席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心目中的英雄,他生前也留下不少照片,有一张戴着红领巾的照片更是众所周知,那是1959年毛主席回韶山后一个叫蒋含宇的小男孩给他的,也就是那张照片中站在主席右侧的男孩,主席左侧的女孩儿叫彭淑清,估计当时谁也想不到,后来这两个小孩成了夫妻。</p><p class="ql-block">那天,14岁的蒋含宇就平常一样去上学了,当时他是初二的学生,还是少先队的队长,他刚进教室拿出书准备学习,老师便将他叫了出去,一起叫出去的还有彭淑清,彭淑清是少先队的委员。</p><p class="ql-block">老师告诉他们有一个首长要来视察,学校让蒋含宇将红领巾送给首长,而彭淑清给首长献花。当时所有人都知道主席回韶山的消息,蒋含宇想那个首长一定是主席。</p><p class="ql-block">果然,来到学校的首长真的是毛主席,蒋含宇将自己的红领巾给主席戴上,主席逗他:真给我了啊?那我可就带回北京了!</p><p class="ql-block">蒋含宇说:送给您老人家了。后来主席和他们一起合影留下来那张意义非凡的照片。再后来,蒋含宇和彭淑清高考都考到了北京。大学时他们相恋,1971年他们结婚。</p><p class="ql-block">毕业后两人一直都从事着石油工作,最后定居在南昌,后来两人退休后便开始幸福的晚年生活。要是主席也算是他们的红娘了,他们两也被称为是“中国第一幸运伉俪”。</p> <p class="ql-block">这是毛主席与他堂哥的合影照</p><p class="ql-block">这个堂哥叫毛宇居,他既是毛泽东的堂哥,又是他的启蒙恩师。从照片上来看,毛宇居留着白胡子,好像他要比毛主席大很多似的,其实他仅比毛主席大12岁。</p><p class="ql-block">1906年秋,毛泽东到井湾里私塾毛宇居门下读书。他仍然是那样聪颖好学,深得老师喜爱。但他仍是那样顽皮淘气,使老师深感头痛。</p><p class="ql-block">有一次,毛宇居要外出,临行前规定学生要在屋里背书。可先生刚走,毛泽东就背着书包爬到屋后山上去了,一面背书,一面摘毛栗子,书背熟了,毛栗子也摘了一书包。</p><p class="ql-block">回到私塾后,他给每个同学送上几颗,也孝敬先生一份,先生却责问他:“谁叫你到处乱跑?”</p><p class="ql-block">毛泽东答:“闷在屋里头昏脑涨,死背硬读也是空的。”</p><p class="ql-block">“放肆!”先生气得涨红了脸,指着天井说,“我要你做一首赞井的诗。”</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围着天井转了两圈,便开口吟道:“天井四方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p><p class="ql-block">这首诗借题发挥,颇有寓意,最后两句更是令人回味。毛宇居惊喜难抑,终生不忘。</p><p class="ql-block">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之久的故乡韶山,在得知毛泽东回到韶山时,毛宇居不顾80高龄立即从所住的蔡家塘赶到了韶山招待所:松山一号寓所。</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听说毛宇居老人来了,赶忙起身相迎。兄弟相逢,倍感亲切,师生相聚,倍觉情深。</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上午,毛宇居陪同毛泽东到韶山冲视察生产情况,一路上谈笑风生。</p><p class="ql-block">回到寓所,毛泽东在松山宾馆宴请了韶山的父老乡亲,而毛宇居则被毛泽东特意安排到自己那一桌,席间,不怎么喝酒的毛泽东端起酒杯走到毛宇居身边敬酒。</p><p class="ql-block">毛宇居连忙起身相迎,说道:“主席敬酒,岂敢岂敢。”</p><p class="ql-block">毛泽东爽朗地笑道:“敬老尊贤,应该应该!”</p><p class="ql-block">这段敬酒的事,后来成了一段佳话。</p> <p class="ql-block">这是1959年建国后,毛泽东第一次回韶山祭奠父母时,在毛霞生家里拍的。</p><p class="ql-block">当时,房屋的主人毛霞生一清早就下田干活去了,一听说毛主席到自己家里去了,把锄头一丢就往家里跑。</p><p class="ql-block">一听毛主席来了,毛霞生的老伴、弟媳、七邻八舍全都一下子围满了屋子。毛霞生家中,身上穿着一条短裤,脚上泥巴都未洗干净就进屋了,拘束地望着毛主席憨笑。</p><p class="ql-block">毛霞生先是搬来家里仅有的一把靠椅让毛泽东坐在主位上,毛泽东指着靠椅说:“你是主人,这个主位应该你坐。”说着就坐在了长板凳上。</p><p class="ql-block">刚坐下,毛主席顺手摸出了一支烟递给了毛霞生,自己也点燃了一支。这时,摄影师抓拍下这张珍贵的照片。</p><p class="ql-block">当他要给毛霞生点烟时,毛霞生一愣:伟大领袖给自己点烟了,要是过去,毛泽东不就是皇上吗?天底下哪有皇上给臣民点烟的;他想着心里一紧张,手就有点不听使唤了,烟老是点不着。</p><p class="ql-block">毛泽东见到此景,风趣地说:“不要紧张,都是自己人嘛!在旧社会,老百姓见了官就怕,如今怕什么哟!我小时候喜欢坐在你们家的门坎上,我还抱过你了,你还尿了我一身。”</p><p class="ql-block">这一说,惹得大家哈哈笑起来,紧张的情绪一下就没有了。</p><p class="ql-block">毛泽东问:“这屋里的土地老倌还在不在?”</p><p class="ql-block">“不在了。”</p><p class="ql-block">“那神六花呢?”</p><p class="ql-block">“神六花是我的父亲,也不在了。”毛霞生回答。</p><p class="ql-block">“那四道士呢?”</p><p class="ql-block">“也早死了。”</p><p class="ql-block">土地老倌、神六花和四道士都是毛泽东的近邻毛福村、毛福原等人的绰号,听说他们均已离世,毛泽东伤感地沉默半晌,环顾周围又问道:“现在这里住了几家?”</p><p class="ql-block">“这里现在是公共食堂,住了13家。”毛霞生回答。</p><p class="ql-block">“原先只住了3家,如今住了这么多人,怎么住得下呢?”毛泽东摇了摇头,指了指对面的故居:“住不下,我们那边的房子也可以住人。”</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又问大家:“这里的水稻每亩产多少斤?”</p><p class="ql-block">因为当时浮夸成风,一屋子的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没有作声,怕说多了不行,骗主席,讲少了怕挨批评。</p><p class="ql-block">这时,毛霞生也不知道如何回答了,想了想说:“亩产800斤。”</p><p class="ql-block">“是一道800斤,还是两道800斤?”毛泽东问。</p><p class="ql-block">“是一道。”毛霞生壮起胆子说。</p><p class="ql-block">“别瞒我,我看这号田每亩打得五六百斤就谢天谢地了。你要实事求是啊。”毛泽东说。</p><p class="ql-block">毛霞生看骗不了毛泽东,就只能说出实情,亩产548斤。</p><p class="ql-block">毛泽东通过走访群众,和群众拉家常,迅速拉近了和群众之间的关系,也询问到了农村的真实情况。</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毛主席,时时刻刻不忘记群众的利益,一切都为群众着想。</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畅游湘江后,坐在一户农家的门口与孩童逗趣的珍贵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张1936年长征胜利后,毛泽东和朱德在延安的珍贵合影。</p><p class="ql-block">1928年4月28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和朱德率领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顺利会师,两位伟人从此紧密的走到了一起。</p><p class="ql-block">延安时期,毛泽东评价朱德说了这样两句话——“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这两句话点出了朱老总身上宽厚品德与坚定信念的高度融合。</p><p class="ql-block">在1946年,党中央庆祝朱德总司令六十大寿时,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人民的光荣”。</p><p class="ql-block">在1973年军委扩大会议上,毛主席坚称:“朱毛,朱毛,没有朱,哪有毛?你是朱,我是朱身上的毛啊!朱毛是分不开的嘛”。</p><p class="ql-block">毛泽东、朱德两位伟人在同一年——1976年逝世。</p> <p class="ql-block">这是延安时期,伟人与叶剑英元帅的珍贵合影,叶帅在很多的历史性的时刻总是能非常果断的做出非常正常的选择,他的这个能力也被伟人称赞:“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只不过,在照片之中,我们能看到当时的叶帅似乎是遇到了什么问题,眉头紧锁。</p> <p class="ql-block">1945年,重庆谈判时,蒋介石在和毛主席接触后,就对身边人说:毛泽东此人不可轻视,他嗜烟如命,手执一缕,绵绵不断,据说每天要抽一听(50支装)。但是,他知道我不吸烟后,在同我谈话期间竟绝不抽一支烟,对他的决心和精神不可小视啊!毛主席的意志力和自控力,是一般人不能比的,蒋介石也要佩服三分。</p> <p class="ql-block">1945年重庆谈判时期的一张罕见的珍贵照片:蒋介石从屋内先走出来,后面便是伟人,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热情地挽着伟人右手。此时的蒋介石趾高气扬,他根本没有想到,只用了三年多时间,伟人便将他的八百万军队彻底打败……</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和邓小平</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张罕见的新中国五大领袖的合照,从左到右依次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和邓小平。</p><p class="ql-block">领袖们站在主席台上,对台下出席会议的代表们鼓掌。</p><p class="ql-block">从照片可以看得出来,五大伟人身穿中山装,表情庄严肃穆。</p> <p class="ql-block">珍贵相片:1954年:左:周恩来、中:毛泽东、右:邓颖超在北戴河。</p> <p class="ql-block">50年代初期,毛主席和上将刘亚楼在一起。</p><p class="ql-block">照片中,毛主席双手扶膝,正襟危坐,有着魁梧的身躯。</p><p class="ql-block">刘亚楼站在旁边,可以说当时能近距离的站在毛主席旁边,就是一种幸福。</p><p class="ql-block">刘亚楼当时任空军司令,从1929年起就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干革命,毛主席对他比较欣赏。</p> <p class="ql-block">这是毛主席在观看全军大比武,那天的他穿着一套灰色中山装,配上黑色皮鞋,无比的帅气,无比的气势磅礴。</p><p class="ql-block">再看看照片中的细节,此时的主席,右手夹着烟津津有味地抽着,左手拿着火柴,眼睛盯着武台上的比拼,那叫一个精彩。</p><p class="ql-block">站在他右侧的是肖华将军,你看这位可爱的开国将军,乐得合不拢嘴,可以想象台上的比赛有多精彩。</p><p class="ql-block">照片中还有一个伟人,就是坐在评委席上的朱德总司令,此时的他没有在看比赛,而是看向了正在抽烟的毛主席,老战友间的心心相惜和互相崇拜,显露只在一瞬间。</p> <p class="ql-block">一九六六年六月,毛主席回故乡韶山,在滴水洞居住了十二天。</p><p class="ql-block">这是毛主席在这期间与滴水洞一号楼服务员的合影照片。</p><p class="ql-block">两个姑娘分别站在伟人两侧,面带幸福的笑容。毕竟,能与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合影是终生难忘而幸福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太珍贵了,毛主席一家的合影,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出,毛主席穿着很朴素,脚上是一双传统布鞋,上身则是一件普通的衬衫,搭配了一条有些宽松的裤子,非常的和蔼可亲。</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的精神状态很好,他左手下垂,右手搂着女儿,虽然没有大笑,但脸上却流露些慈祥的表情。</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的妻子整个人看上去很有气质,笑的也很开心。</p><p class="ql-block">当然,心情最好的还是两个女儿,李敏和妹妹李讷。</p><p class="ql-block">两个女儿都穿着简单的裙装,脸上透着掩饰不住的开心。</p><p class="ql-block">难得一见的伟人家族合影,照片的珍贵之处就是,透过它我们可以感受到毛主席当时的幸福感很满</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拍摄于1953年秋,毛主席同志与女儿李讷在北海公园观赏荷花时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1960年,河北。上世纪,毛主席跟女儿李讷她们一起在秦皇岛北戴河休憩时拍的照片。当时正好是夏天,那年李讷20岁,进北大历史系刚好一年。 父女俩开心地说着话,主席坐在藤椅上,慈祥地看着可爱的女儿。李讷站在主席身边,微笑地看着温和的父亲。 这温馨的一幕,被摄影师记录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在十三陵。(1954年5月 侯波摄)</p> <p class="ql-block">一张毛主席的工作照。没有任何摆造型,而是摄影师的自然扫镜。</p> <p class="ql-block">这张珍贵的老照片拍摄于1961年,地点是在上海。这是一张毛主席和宋庆龄的合影。1961年5月11日,毛主席在身边人的陪同下视察上海。视察工作结束后,毛主席想起,此时的宋庆龄就在上海。</p><p class="ql-block">于是,在身边人的陪同下,毛主席来到了宋庆龄居住的地方。在那里,毛主席亲切看望了宋庆龄先生。两位世纪老人双手紧紧地握着,脸上都充满了微笑。他们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昨天,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p> <p class="ql-block">钱学森与夫人蒋英的结婚照。真正的郎才女貌,佳偶天成。</p><p class="ql-block">当时蒋英的父亲蒋百里将军跟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是世交,所以两人很早就订了娃娃亲。后来在上海交通大学的一次演讲中,钱学森发完言后直接走向蒋英,并提出送她回家。在回家的路上,钱学森对蒋英说:“你跟我一起去美国,好吗”?一个月后,钱学森与蒋英在上海和平饭店举行了婚礼,这一年,钱学森36岁,蒋英28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