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241讲一一子罕篇第二十三章

万子私塾

<p class="ql-block">《万子私塾》传儒家微言大义,教商贾允执厥中,培养新时代儒商。</p> <p class="ql-block">《论语》子罕篇第二十三章录音</p> <p class="ql-block">《论语》第241讲一一子罕篇第二十三章</p><p class="ql-block">大家好,我是万守杰,今天我们一起分享《论语》第九篇子罕篇第二十三章。</p><p class="ql-block">原文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p><p class="ql-block">这句话翻译过来是这样。</p><p class="ql-block">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p><p class="ql-block">孔子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又是与谁说的?到底是在说什么? 窃以为,穿越时空的黑洞,仿佛回到2500年以前,孔子与几个上了年纪的人聊天。当他们谈到自己过去的经历,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很有作为,而表现出自豪的神色。当谈到现在的年轻人时,都认为现在的年轻人不行,将来未必能赶得上他们。孔子听后不同意他们的说法:“你怎么能断定年轻人将来不能超过我们?后辈人是令人敬畏的。”孔子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会,继续说:“不过,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什么建树,就有些可怕了,也就没有什么可敬畏的了。”众人听罢孔子的言论,不由自主地深思起来。</p> <p class="ql-block">鄙以为,孔子说这个话的真实思想是想表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更比一代强”的时代进步与发展,更多的是对年轻人的鼓励和希望。从这个意义上讲,孔子不仅仅是“法先王”,而且是“法后王”。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对昔日圣王的道德十分推崇,比如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认为他们的道德譬如天日,伟大而又广袤,必须“克己复礼”,继承发扬。但是孔子又对现实的社会道德十分不满,认为“礼崩乐坏”、“道德沦丧”,拿起批判的武器进行武器地批判,号称“清议”;不过,孔子对未来百世三千年又充满了信心,这就叫做“法后王”。如果孔子不坚信“仁德”就是上天之道,那么孔子未必有如此坚定的信念。这才是孔子“后身可畏”的思想逻辑。</p><p class="ql-block">我们常说“君子三畏”,畏天、畏父母、畏圣人之言,怎么又跑出一个“畏后生”呢?“畏”字是商代甲骨文,形似“恶鬼拿着一根棍棒”的样子,所以“畏”的原义是“怕”,怕天、怕父母、怕圣人之言;而“后生可畏”的“畏”不是“怕”的意思,而是引申出来的“敬期”意义。所以啊,“后生可畏”不是怕后生而是“敬期”年轻人,即尊敬与期望,不要瞧不起年轻人才是理解“后生可畏”的核心思想。</p><p class="ql-block">或许有人问:后生可畏有没有“怕”的意思在里面?有的!但“怕”的不是这个人,怕的是未来的“变化”。或许又有人说了:“还不是怕年轻人日后做大了因为当年被瞧不起耿耿于怀,与自己不利,不是怕是什么?”如果是这么说,鄙人就真的无语了。是的!普通人都有私心杂念,都怕得罪了年轻人而“秋后算账”,所以才有了一句口头谈“欺老不欺少”。但是,如果作为君子,把年轻人比如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正是奋发图强的好年华,只要“天行健以自强不息,地势坤以厚德载物”,什么样的奇迹都可能创造出来。因此,君子“敬畏”的是这种未来天道的变化莫测,“敬畏”的是未来的斗转星移,“敬畏”的是未来的天机。正因为年轻人未来无论从时空上还是从机会上都存在长而又多,所以才不要瞧不起年轻人的目前状况,反过来要多支持年轻人,多给年轻人机会,并且还要多多包容年轻人。比如说,李鸿章当年是曾国藩帐下的一名书记官,相当于秘书,曾国藩认为李鸿章年轻有为,就格外加以栽培。曾国藩为了培养李鸿章,就送了他十万白银、5000精兵,让他回到安徽老家建立“淮军”。后来曾国藩的“湘军”被裁撤后,“淮军”成为晚清时期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李鸿章官至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主掌北洋水师。正是曾国藩慧眼识人,大力培养年轻人,才有了李鸿章的宏图大业。反过来,李鸿章知恩图报,对曾国藩的名誉倾力传扬,对曾国藩的后人极力保护。</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孔子又说“人到四、五十岁如果再没有什么成就,就不要对他敬畏了”?孔子曾经说过“君子五十而知天命”,意思是说,人到了五十就应该知道这一辈子差不多怎么样子了。通俗的讲就是,人到五十岁就应该活明白了。孔子还说过:“君子居易而俟命”,意思是说,人应该遵照易经行事等待命运的安排。孔子又说“加我数年,五十而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把这几句话合在一起理解,人四、五十岁应该是知天命的岁数,既然还没有什么成就,那就遵照易等待命运的安排吧,难道还对他有什么期许吗?也就不需要敬畏他了。有人说:“古时候姜子牙八十岁才做周文王的太师,当今的诸时健七十三岁才开始创业,他们都过了五十,难道不让人敬畏吗?”他们属于极其特殊的情况,不能作为普遍规律来对待。&nbsp;</p><p class="ql-block">其实,孔子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人过了五十,未来如何差不多已经知道了,还有什么可敬畏的呢?年轻人不一样啊,未来变数太大,当然要对他要保持敬畏的态度。</p><p class="ql-block">所以,荀子在《劝学》中根据孔子的“后生可畏”这一思想写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比喻学生超过老师,青年超过老一辈,就叫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既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难道不应该对年轻人有“敬畏”吗?但到了四、五十岁依然没有什么长进,难道还能“敬畏”吗?孔子的《中庸》在这里可以找到“端倪”。</p><p class="ql-block">好,今天的课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