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位于上海松江佘山镇广富林村的上海广富林文化遗址,被称为“上海历史文化之根”,这里不仅有六千年历史的良渚文化时期的遗址,其风景也是如画样的美丽。</p> <p class="ql-block"> 广富林遗址公园和广富林郊野公园毗邻,中间隔条辰山塘。从郊野公园沿着辰山塘堤坝往东走到一座石拱桥处,穿过石拱桥就可以到达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p> <p class="ql-block"> 站在通往遗址公园的石桥上往东看,碧水蓝天相映成画,桥的右边是广富林郊野公园,桥的左边就是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p> <p class="ql-block"> 遗址公园的寺庙建筑掩映在一片茂盛的树木之中。最高的有着金顶的建筑就是富林塔,"富林塔"的左边是"知也禅寺",是为纪念流传松江民间的知也禅师施医救人之善举而复建。右边是"三元宫",供奉的是尧、舜、禹,古称天官、地官、水官,为的是保佑广富林风调雨顺、丰衣足食。佛教道教分为左邻右舍,一塔分隔两家,儒家文化,道释儒三教和睦相处。</p> <p class="ql-block"> 在朝阳照耀下的寺庙群犹如在佛光拥抱中,呈现一片祥瑞之气,让人心里顿生舒服敞亮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从石拱桥进入遗址公园,首先看到的是一排别致的建在水上的三角形红房子,这是“民俗文化展示区”。</p> <p class="ql-block"> 沿着遗址公园道路往东行走,水网密布,平畴沃野,一派湖光山色。历史上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的启蒙恩师陆润玉所写的亦诗亦史的《富林十景》其中《八曲潮生》所说八曲江是广富林特有的景观,如今还可见八曲江从广富林遗址北边蜿蜒穿过。</p> <p class="ql-block"> “骨针广场”是广富林文化遗址的核心地标。中间竖立着一根象征先人编制衣被渔网的工具“骨针”,是广富林发掘出来较多的代表性遗物。</p> <p class="ql-block"> 广富林文化遗址。博物馆作为主体建筑矗立于公园核心位置。由文化展览馆、文化演艺中心、文化交流中心三组建筑构成一体。 建筑构思独特新颖,周围是一片200多亩的水域,主体结构都隐藏在水下,水面上只有屋顶,远远地望过去,仿佛建筑漂浮于人工湖之中。三角形的屋顶和湖水下的倒影形成一幅极致美丽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通过玻璃的圆形建筑拾级而下,走进水下遗址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内除了有出土文物外,还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再现历史场景以及蜡像等形式,跨越时空,真实又巧妙的再现了从远古逐渐过度到近现代历史过程。。</p> <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松江县府的生活场景,一个个还原度极高的设计让人们穿越时空了解广富林五千多年来的演变和发展,感受上海这座城市的文明历史。</p> <p class="ql-block"> 从水下遗址展览馆出来往东走,来到一座逶迤蜿蜒的大桥上,桥的东侧,在原来的遗址上,完整的保留着旧有的形制,河道、大篷船、桥梁、建筑,宛若是历史场景再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桥西侧是一片白墙黛瓦的徽派古建筑群,据说系江西和安徽四座徽派建筑整体搬迁而来“新造的老房子”。你可以在这里喝喝茶、吃吃点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上海广富林文化遗址,记载着人类的文明和进步,见证着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在遗址中心地段有一大片未开挖的遗址保护区,地下还有很多丰富的古代遗存,蕴含着更多的未解之谜。这就让后人去发掘和探索吧。</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