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们致力于打造理想的学校,让大美四中成为孩子爱来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一所优质品牌学校是外界评出来的,而一所理想的学校是内部的学生感受而来的。</p><p class="ql-block"> 好的硬件设施,好的老师,哪里都有,但是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去做会有不同的效果。因为起心动念不一样,教师的劳动是情绪劳动,学校的管理归根结底是塑造灵魂的艺术。正是因为在体系化学校管理中的这些积累和思考,促使我在2021年多项教育新政的出台的大背景下,回到家乡,来到这里,和任海校长为首的校长团队一起,开创综合校改的新局面。我们的追求是:不让我们的学生羡慕任何人,通过体系化管理之路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到人本教育到生命教育的迭代升级。</p><p class="ql-block"> 别人有的,我们让学生都有,别人没有的,我们也让学生都有。从人身安全到健康睡眠,从高效课堂到读书指导、增长智慧,从饮食健康到体质锻炼。让学生在这里吃得好,睡得好,学得好,考得好,当学生毕业了走出校园时,除了中考的分数之外,留下的是宝贵的成长经历,同时获得健康的身体和高贵的品格,提升适应未来生活的生存能力。</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6keu7hl?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解放思想谋发展,务实创新求突破 || @蔚县第四中学名师名生擂台赛第四季总结表彰暨第五季开赛动员大会</a></p> <p class="ql-block"> 去年年末,回老家过年,家人们看电视,我在自己的电脑上观看上海徐立先生导演的电影《未来学校》,家中的一对双胞胎孙子,一脸好奇,凑过来一起看。我至今记得他们眼神中的兴奋与神往,记得他们童言无忌地嚷嚷着“我也想去这个地方,我也想去”,我知道,那一刻,他们被美好的东西打动了。</p><p class="ql-block"> 他们刚满八岁,究竟是什么打动了他们,他们说不上来,我也说不清。这世界上有些东西无法用语言和逻辑来解释,或许,人性中的美好需要同等重量的美好与人性将之唤出,这正是深藏于孩子们内心深处的对美好教育生活的自然向往。</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心目中理想的学校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走进《未来学校》</p> <p class="ql-block"> 此后很久,我的思绪在 “双减”、“五项管理”、“延时服务”、“假期托管”、“家庭教育立法”等一个个里程碑式的教育事件与孩子们兴奋期待的眼神中穿梭。教育,由培养合格的劳动者转为培养能终身学习、会解决问题的人;学校,由围墙中的知识提供转为开放空间中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连接;师生,由单向度的教与学的关系转为学习共同体的共建者……时代大潮汹涌,教育也正在重组与重新定义,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最复杂的转型。</p><p class="ql-block"> 作为教育最关键变量的教师,该以怎样的姿态迎接这场挑战?面对历史给出的必答题,每个教师都要重新思考:人性深处的教育动力,传道解惑的现代理解,未来教师的素养清单,教育教学的质量标准,教师自我成长与超越的路径,怎样看待知识,如何理解学习,何以定义师生关系,这一切都与你我息息相关。历史上从未有过一个时期,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自我超越如此真实与迫切。</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教师”不是概念,不是符号,而是一个个具体真实的“你我”:是那个走进宿舍提醒孩子们好好睡觉的我,是那个在校园中和学生一起嬉戏的我,是那个在教室、在走廊、在操场和学生一探知识究竟的我;是那个在复杂人性中寻找熹微之光的你,是那个在嘈杂的环境与观念中俯身躬行的你,是那个执着于自我成长的你;是那些在“躺平”的时代依然怀抱希望的我们,是那些在“内卷”不止的世界中一砖一瓦参与构建从容有序家园的我们,是那些在社会变革与教育转型之际,迎接挑战、自我超越的我们。</p><p class="ql-block"> 永远不要抱怨环境的不堪,更不要奢望万事俱备才开始行动。每个人都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做好自己能控制的事,这就是真正的意义,这才是教育的希望。安顿好自己,看见彼此,向上生长,是我们对教育的主场感和建设性,是我们一群人选择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何谓未来?未来就是命运。决定一代人个体命运的,除了无法选择的大趋势,更有每个人主动融入与打破自我,超越教师成长的天花板,不断压实中国教育“基本盘”的努力与行动。</p> <p class="ql-block"> 教师自我超越,意味着要重塑生命状态与生活方式,做一个自我驱动、持续探索的人。</p><p class="ql-block"> 教师,需要传承过去人类心智的创造成果,需要理解当下人类的情感模式与思维方式,需要洞察眼前学生的生命状态与自觉,同时需要思考,如何将这一切连接起来。从“传道授业解惑”到学习行为设计、情感关系构建、多元心智协同,教师的职责分工、所需技能、思维与行为模式已因时而变。这些,都与教师的生命状态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爱与审美,学与创造,行与改进,都是生命的窗口。洋溢于心的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敏感,执着于魂的对教育的探索与创造,充盈于脑的对学习场景的开发与学习设计能力,都需要教师本人是一个亲自下场学习的人,在与他人、与世界持续互动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以应对变化,教师必须与学生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终身学习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教师自我超越,意味着要突破固有认知,拆掉思想中的墙,做一个走出经验主义桎梏的人。</p><p class="ql-block"> “教师专业化”并非只包括专业的教育教学知识,还包括对教的身份、作用与价值有准确而深刻的理解,指向的是思维的方式、行动的路径、角色的定位与技能的发展。这让我们必须警惕教师思维模式中常见的“经验主义”至上的思维误区。在环境单一、情况纯粹、关系垂直的情境中,个人经验凭借体感强、方法熟、效果直接的特性,自有其存在的价值与优势。但面对今天体量巨大的知识体系、超级复杂的环境变量、多层次的教学关系与场景、受教育者身心的巨大演变,依赖经验往往沦为一种低智的选择,片面地将复杂多元的相关因素理解为简单的因果逻辑,只在表面行为上简单重复,造成思维桎梏,乃至处理失当。管理学大师詹姆斯·马奇说:“经验有小样本、直观性的特点,但它和现实世界中的复杂性、随机性有根本冲突。”这提醒我们,在现实的教育情境下,更多时候固有的经验已不能适应变化,只能提供解决问题的一种可能性或参考,绝非唯一的标准答案。教师要走出“经验主义”的狭隘,以开放的思维展开自己与世界的对话,以敬畏的心态面对教育场景的变化与无常,在学习中生长,在生长中“破圈”。如此,人的成长就有了更大的环境空间。重塑经验意味着重新选择行为的起点,这让我们打破教师职业生涯的局限,推动自我建设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不被环境所裹挟,不被僵化的思维所束缚,真正转化为向内的自我建设与超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教师自我超越,意味着要突破个体局限,主动建立链接,做一个借助外界力量生长和进步的人。</p><p class="ql-block"> 教育的发展,决定了教师将不再主要从事单一维度的知识传授,而是情绪工作者、课程设计师、学习组织者,这注定教师工作需要高复杂性、高情感性与高协同性。突破个体局限,成为节点去连接,打破壁垒去整合,以一种相对柔软的方式跟他人合作,成为教师必不可少的关键动作。爱因斯坦说:“人类以为自我是个独立个体,这是一种错觉,这个错觉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束缚,使我们的愿望只限于自己及最亲爱的一些人。我们的任务是必须把自己从束缚中解放出来,以扩大与周围的一体感,拥抱所有生物及美丽的大自然。”。教师自我超越,意味着要将追求的愿景突破个人利益的钳制,从“小我”的狭隘中走出来,看到“我们”的存在和意义,主动把自己与世界融为一体,求同存异,整合更多的人去做更大的事情。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突破偏狭与定势,让自己的教育生命形成正循环,走上蓬勃发展之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教师自我超越,意味着要躬身入局,把观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技术,做一个在行动中解决问题的人。</p><p class="ql-block"> 置身事内,而不是置身事外,脚踏实地,而不是指点江山,根植于真实具体的教育教学场景中,把自己变成解决问题的关键变量。教师要有勇气回应一个个真实世界的挑战,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困局,以具体鲜活的解决策略和真实的世界过招,这不仅是认知,更是方法。一个能够自我超越的教师不会停留在观念层面与他人争论对错,相反,他会将每一个单摆浮搁的观念转化为一个个可感可知可识可用的“工程学问题”,找到解决路径。所谓“教育锦囊”,就是一个个解决方案,目的就在于给教师朋友以启迪,能以真正专业性的思维,形成化解教育现场真实问题的能力清单和方法清单,以极具可操作性的行动,将教育的先进理念真实落地,变成支持学生成长的强大力量。</p> <p class="ql-block"> “在我们这个地方, 你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留在原地。”这是《爱丽丝漫游奇境》里的一句话。这并非童话之语,而是对现实最好的注解。一个万马奔腾的时代,注定要留给骑手和骏马。自我驱动、打破个体局限、做一个能解决具体问题的人,不断自我超越,用成长的能量对冲世界的不确定性,把超越的势能变成自己的压舱石。教师,超越了自我,就一定能改变教育。这一切,既为来路,也为当下,更为立杆于未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昨夜,准备这个话题文稿之时,望着窗外万家灯火,又让我想起孩子们眼里的光芒,许是这一份又一份纯粹的渴望,让我更想坚守教育的美好!让我更有力量将内心的温暖和勇气和盘托出。与教育相濡以沫将近三十年,我依然相信教育的美好、人心的向上与文字的力量。我依然相信,一切坚固的东西终将消散,消散的一切又会以另一种方式在心头凝结。在实践的道路上,每一次教育的进步,都会让人回到自身,并且选择重新出发。这是教育该有的姿态,也是教师必然的选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面对现实,不要让自己的理想夭折在别人的口水中,也不要因为别人的恶意评价而停止成长进步,因为喜恶同因。</p><p class="ql-block">喜欢你的人,喜欢你努力、你优秀;</p><p class="ql-block">讨厌你的人,讨厌你太努力、太优秀。</p><p class="ql-block">做自己就好。做最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愿岁月为你我加持,时光为你我加冕,星辰大海,将永远是我们的征途。</p><p class="ql-block">非常理想,特别现实。</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7.cn/46h0s45m?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名师名声擂台赛第四及颁奖暨第5届动员大会</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