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在河南省平顶山市第六中学高中毕业了。那时,我才十七岁。当时,社会上最流行的口号是:“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我和同学们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积极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到邻近叶县的东方红公社双楼大队插队落户了。</p><p class="ql-block">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第一年,国家给插队落户的知青,按季度补助一定的计划粮油和生活必须物品,让我们返乡青年羡慕不已。但是,从下乡的第二年开始,国家就没有再给下乡知青进行粮食补助了,全靠自食其力。</p><p class="ql-block"> 北方,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明显。贫瘠的土地上,粮食产量低,又没有其他的生活来源。从开春的三月份到五月份,是北方农村粮荒发生的主要时节。据老农们说,在旧社会遇到灾害的年景,大量逃荒要饭的群众就发生在这个时段。在这个时期,我们插队落户的知青,所面临着的困难也越来越多了。春天的到来,知青们全年剩下的口粮也开始紧张起来。缺吃少烧的困难摆就在我们眼前。</p><p class="ql-block"> 熬到六月下旬小麦下来了,我们没有其他的存粮,只有吃刚刚分到手的小麦。就磨面整天吃起白面。白面该吃完了,秋天也快到了。我们就整天吃玉米、红薯。手里有什么就吃什么。根本就没有粗细粮撘配调节这一说。</p><p class="ql-block"> 那些农村本地的坐地户,就会在不同的季节的交替中,进行粗粮和细粮的搭配调剂。夏天和秋天,收获一些萝卜缨子和地瓜秧子,晒干后成为干菜,留着开春粮食不接的时候食用。我们插队落户的知青,却想不到这些生活的常识。需要自力更生,想别的办法来解决实际困难。幸亏我们离父母家不是很远,能够“常回家看看”。</p><p class="ql-block"> 在秋冬的季节,我们下乡插队的知青的伙食是:蒸红薯、烤红薯、玉米面饼子、玉米面碴子粥、窝窝头、苞米面红薯粥……。红薯吃得让我们几乎达到了味觉过敏的程度。</p> <p class="ql-block"> 我和一起毕业的申玲、魏淑芳同学分配在双楼大队的第六生产队,组成了一个插队户。我们三个人是同年生人。由于申玲月份最大,是大姐,我们推荐她为户长。户长非常履行职责,每个季度都给我们记录和汇报生活账目。</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五年的春节,申玲和魏淑芳同学回家过节去了,我留在农村在住家看门。这是我在农村第一次过春节。 </p><p class="ql-block"> 农村有个风俗习惯。就是再穷也要图个吉利,过好春节。过春节前夕,村里人们就开始忙着筹备年货。家境比较好的,一般都准备上两口缸,一口缸里是装上已经事先冻好的饺子和白面蒸馍;另一口缸里是装上宰杀或购买的冷冻鲜肉类等。以防备黄鼠狼和老鼠偷吃年货。为了过年,乡亲们已经很早就开始准备了。我作为下乡知识青年,过年的感觉和本地人不同,根本不知道农村的一些风俗习惯和规矩。自己也没有特意的去准备年货。</p><p class="ql-block"> 我在农村有韩继增、韩香兰、张遂志等,几个本土的好朋友。韩继增是位返乡青年,他的家境比较好,我们来往也比较密切,我经常到他家串门。他的老母亲,知情达理,勤劳善良。她得知我一个人在农村过年,执意拉我到她家里去吃年饭。让我感受到她的亲切和善意。这是我第一次吃到了正宗的“农村过年饭”。</p> <p class="ql-block"> 当你逐渐地熟悉农村的生活后,你就会感慨你身边所发生的人情轶事。当时,北方农村的贫下中农们,除了年轻人,绝大部分都不识字,文化素质比较低下。但是,在当时生活极度贫困的条件下,他们明辨是非,勤劳淳朴,善良忠厚,让人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 “人是铁,饭是钢”。吃饭,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记得,村里人吃饭有一个不成文的特点。他们认为,白天要出力干活儿,比较劳累,吃午饭可吃一些耐饿的干粮。晚上不干活儿,比较清闲,吃饭时可吃一些清汤稀粥“垫吧垫吧”。于是,当地的农村人把吃晚饭叫做“喝汤”。吃晚饭时,他们一般都不在黑灯瞎火的家里桌子上吃饭,都会蹲在自家的门坎儿上,或踩在墙边儿的石头上,或蹲在过道的木桩上,甚至蹲在从家里拿出来的凳子上吃饭。大人和小孩儿手里都捧着一个大海碗,里面是滚烫的苞米面地瓜糊糊或黑面的菜粥。为了避免烫嘴,便用筷子划拉碗里粥的表面,还顺着碗边儿转着圈来喝。不时地发出“呼啦,呼啦”的吸食汤粥的声音。当有人在他们面前路过时,他们总会客气地向路过的人打招呼,并客气地说道:“搁这儿吧!”(大意是留在这里吃饭吧),路过的人一般会马上回答说:“不了!”(大意是不用了)。这一问一答,表现出双方的相互礼貌和尊重,也表达出老农们那种朴实情感和热情待人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 农村韩香兰一家,是我们家的邻居。家里有老两口儿和一女一男正处于上学的孩子。老两口的岁数都比较大了。老头儿还是个聋哑人,在生产队里负责看喂牲口。家里劳动力不足,家境也比较贫困。可是,在粮食不接的季节,老太太执意要留下我到她家里吃饭不可。我怎么推辞都不行,只好答应她改天以后再说吧。但是,她一直没有忘记这件事情。有一天,她看到我一个人在家,主动上门把我拽到她的家里吃饭。我们没有“喝汤”,而是吃的是“干货”。她用地瓜面和豆面混合在一起“手擀的粗面条”,就像是细树棍一样的“挺直筋道”。煮熟以后,在锅里又放了些葱花,撒了点盐。在口粮贫乏的春季,只有在招待客人时,才会享用这种食物。于是,她给我乘上了一大碗。吃完以后,他们还执意往我的碗里添加。可以看得出来,老两口是真心实意的想让我再多吃一点。我感受到了他们发自内心的热情款待和真挚的情意。</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过去了,终于有一天我又重新返回了双楼村子。想专门去拜访他们二位老人时,得知他们老两口早已不在人世了,心里非常难过。他们对知青的那种发至内心的关怀、温馨、善良、热情的情景,还时常映现在我的眼前……。</p><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的北方农村,群众仅靠有限贫瘠的土地来生活致富,确实非常的难。特别是交通不便偏僻的农村,城乡差距特别大。要彻底的消除和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还要经过一个相应的历史时期。</p><p class="ql-block"> 我们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是与共和国成立初期成长起来的毛泽东时代新一辈。在人生岁月的征途上,能够成为特别有干劲,特别能吃苦,特别有韧性,特别能牺牲的一代人而无尚荣耀。我感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让我们懂得了如何感悟人生,热爱生活,享受快乐;懂得了如何承受压力,变沉重为轻盈,变平常为美好;懂得了如何把握事物,顽强不屈,面向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