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课标 学习促成长——西宁市阳光小学线上主题教研培训会

简一

最美人间四月天,春光不负赶路人。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方案和实施精神,理解新课标的修订思路和内容变化,把握义务教育的改革方向,提升教师基于数学新课标和新理念的课程教学改革能力,4月28日下午,西宁市阳光小学全体数学教师齐聚“云端”,参加了“中国数学会数学教育分会首届(2022年)学术年会”线上主题教研培训会。 首先由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东北师范大学原校长史宁中教授进行了《数学课程标准修订与核心素养》的专题讲座。史教授的讲座从数学课程标准的背景与要点、理解与表达、结构与调整三个方面,细致讲解了数学的基本思想、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与表现、小学数学课程的变化趋势、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内容。 新课标中,将突出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主观想象、数学运算以及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加重视数学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能力,明确要发展运用数字知识、数学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史宁中教授通过对比新旧课标的异同,强调新课标的重点,理论与案例相结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为我们今后的数学教学指明了方向。 史宁中教授重点提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br><br> 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有三个方面构成:<br><br> (1)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br><br> (2)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br><br> (3)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br> 小学阶段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11个方面。<br><br>  数学核心素养是在数学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培育和发展起来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有助于形成和发展重要的数学思想,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需要。 接着是由国家教学名师、西南大学原常务校长宋乃庆教授进行《挖掘课程教材中的数学文化,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专题讲座。 数学承载着思想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宋教授从数学文化如何推进中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把握数学学科本质,以发展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打造优质高效数学课堂的教育理念。并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数学文化提高教学效率给出指导性建议。 两场精彩报告之后,老师们还继续聆听了中学数学特级教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常务副校长周建华教授关于《中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落地的实践研究》的汇报,以及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王光明教授关于《中小学生数学学习品质智能测评系统:缘起、研发和应用》的专题报告,从核心素养落地的具体案例,到先进的测评系统,正凸显了新课标教、学、评的有机衔接,引导我们教学要关注育人目的,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此次线上培训虽然已经结束,但是探索教育改革迈向新征程的脚步才刚刚开始。西宁市阳光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以追求高质量发展为主线,认真研读新课标,学习新理念,将其付诸于教学实践中,努力提升学生的数学课程核心素养,让学生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现实世界,发现数学之美,感受数学之魅。

数学

素养

数学课程

新课标

核心

教学

学生

教授

意识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