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Фотографії в газеті настільки рухаються, 🥲 Живи свобода! Україна 🇺🇦 Ура!</p><p class="ql-block">俄烏戰爭讓很多烏克蘭 🇺🇦 的老百姓一夜之間失去家園,女藝術家齊少婷就是其中一位。</p><p class="ql-block">前一段我接到難民接待的熱心人士的電信,說有一比特來自烏克蘭的中國籍藝術家希望得到我的諮詢和幫助。 少婷從小就隨同父母到了烏克蘭生活,應該說是喝烏克蘭的水長大的。 她的先生是烏克蘭人,育有一比特混血女孩。 發生戰爭時,她母親也正好在烏克蘭,隨後母女三代一起來到德國杜塞爾多夫避難。 好心德國家庭暫時收留了她們,德國政府會按照難民計畫一步一步幫助,只是申請者太多,還需要等待。 我邀請了她一家來我家做客,少婷在藝術上很有才華,很獨立也很能吃苦。 她家住在基輔的東北部,給我看了她的房子被炸彈炸的照片,令人心碎! [恐懼]</p><p class="ql-block">我能幫助她的就是給她溫暖,給她介紹做藝術工作的資訊,給她繪畫資料,讓她能重振精神,忘卻痛苦。 她在烏克蘭已經是一比特很有繪畫教育經驗的老師,自己有一家繪畫學校,希望在杜塞想要學畫的中國孩子,多多關照和支持她。 現時,杜塞爾多夫K20博物館還邀請她去講課,支持烏克蘭 🇺🇦!</p><p class="ql-block">[玫瑰]下麵是轉載她的文章,圖片最後幾張是她家的房子被炸情景。</p><p class="ql-block">齊少婷—中國藝術家、書畫家、西方繪畫教師、濰坊市中國文化協會成員。 1998年隨父母到烏克蘭基輔市。 於2011年獲得基輔師範大學繪畫系碩士學位,畢業後一直在烏克蘭從事中國文化和藝術領域的工作,一直努力促進中烏兩國文化交流,加深兩國之間的人民友誼。</p><p class="ql-block"> 畫家的作品特點:以獨特的國畫寫意技法與烏克蘭的習俗結合,表達思想創意。 畫家更關心宣紙上精神情緒的表達,而不是細節的傳遞和外部特徵的描述。 一切都符合中國畫的哲學—樸素中的美與智慧。 囙此,畫中顯示了泛化、誇張、抽象等風格。</p><p class="ql-block"> 她的眾多作品被烏克蘭本土以及國際上的博物館、畫廊等藝術機构所收藏,另外一部分由私人收藏家保存。 齊少婷曾多次參加中國、烏克蘭、美國、西班牙等國家的個人展及群展。 自2011年從事美術教學工作,有10年以上的經驗,並且在基輔建立了“天下”中國文化學校。</p><p class="ql-block">名稱:《烏克蘭之聲》</p><p class="ql-block">這是烏克蘭報紙本身的名稱,也是齊少婷在《烏克蘭之聲》報紙上畫的第一幅作品。</p><p class="ql-block">烏克蘭之聲作品概念</p><p class="ql-block">鑒於藝術無國界的社會發展趨勢,通過藝術來普及資訊。 將全球不同國家的報紙作為一種藝術形象的轉變,不需要懂語言或者文字就能理解作品的內容和意義。 在戰爭期間,作者往往不具備足够的資料以及條件,但仍然可以創造出精美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這個想法產生在逃離飛彈襲擊那時,也就是處於有限的條件下,你手裡沒有根本任何顏料或宣紙。但對於我們從事藝術的人來說,創造欲望是高於一切的,所以决定就地取材,使用手裡的其他物品:比如牙膏,樹葉,指頭等等……”。 </p><p class="ql-block"> 在帶著孩子一起逃離長途跋涉過程中,她遺失了2幅在戰爭期間畫的報紙畫。</p><p class="ql-block">之後,所有該系列的作品在德國杜塞爾多夫市開始創作。 在全球各地的朋友們的支持下,她繼續在不同語言的報紙上創作,其中包括波蘭語的,中文的,英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等的報紙。</p><p class="ql-block"> 每部作品都體現了作者在戰爭期間,俄羅斯襲擊烏克蘭期間所經歷的靈魂之聲和哲學思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