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长,魅力课堂——华堡镇中心小学语文听评课活动

姜凤丽

<p class="ql-block">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p> <p class="ql-block">  为落实“双减”政策,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形成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探讨、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华堡镇中心小学语文组进行了听评课活动。</p> 活动安排 <p class="ql-block">时间:2022.4.27 </p><p class="ql-block">上午第二节,二.3班施老师执教《小马过河》;</p><p class="ql-block">上午第三节,三.1班王老师《童年的水墨画》. </p><p class="ql-block"> 上午 第四节评课。</p> 课堂纪实 <p class="ql-block">  《小马过河》这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告诉大家遇到事情要“开动脑筋、敢于尝试”的道理。课文中老马教育小马的话就正好可以对学生进行有关这一难点的教学和训练。</p> <p class="ql-block">施老师的《小马过河》这堂课,通过自由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较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完成了教学重点,发挥想象力,进行语言训练,突破了教学难点,实现了三维教学目标有效结在教学中,能引导孩子品读重点词语、句段,通过抓关键词句,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从而更有感情的朗读课文。</p> <p class="ql-block">施老师在课堂上、教态自然、语言亲切、与学生交流默契。她对学生的回答总是能以独特的方式进行反馈,加以表扬。</p> <p class="ql-block">  在教学方法上,施老师精心制作了生动的教学课件,这则童话很有趣、也适合朗读的训练。教师也从阅读入手。从读中来体会词句的含义。如。老牛和松鼠的话、请学生找出来后先读,分辨出“刻”与“该”的区别。动手写一写。加强技艺和训练。学生理解会更透彻。</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执教《童年的水墨画》导入环节设计得巧妙、生动,紧扣单元主题“多彩的童年”,用《童年》图片入课,而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童年乐趣,按照核心素养的要求,作为情境创设要尽量真实,这样的情境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进入到问题解决型学习任务的真实情境的转变。</p> <p class="ql-block">  整个教学过程是从感受美好童年,到从对诗歌《溪边》整体内容的掌握再到抓住这首诗歌中难以懂的诗句进行理解,最后到小组合作探究《江上》这首诗,这是将习得方法加以运用和拓展。</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关注学生的质疑释疑能力的培养,在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这首诗有哪些难以理解的诗句?接着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抓住“人影给溪水染绿了”“人影碎了”这样的诗句,进行多种形式地朗读,并运用观察插图,描述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乐趣,感受诗歌意境。</p> 评课 <p class="ql-block">  课后,在绳校长的组织下,语文老师们参与了评课活动。执教王老师积极反思。评课老师们对课堂教学中的优点给予肯定,同时又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商讨解决的方法。大家各抒己见,互相探讨,气氛热烈。</p> <p class="ql-block">  教师课堂中呈现不同的教学风格,展现出各自的课堂特色。以生为本,及时用鼓励性的语言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中得学,做中得学。阳光成长</p><p class="ql-block"> 老师们紧扣教学目标,课堂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以独具匠心的设计,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精湛的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将自己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展现于课堂,彰显了个人教学魅力。</p> <p class="ql-block">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本次听评课活动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全面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落实“双减”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新的挑战和机遇。相信华堡镇中心小学的每一位教师在学与思、教与研的前行道路上,遇见最美的自己。</p>

教学

学生

评课

课堂

童年

老师

华堡

小马

课堂教学

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