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养育”存在的问题需引起关注】

酒窝老师

<p class="ql-block">  “隔代教育”是因为一些年轻家长因工作繁忙或离异等原因,将孩子的教育问题推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由“隔代家长”全面照顾孩子,承担起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大任。这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存在“三个过度”问题,务必引起重视。</p> <p class="ql-block">  一是“关爱过度”,不利于人格发展。据调查了解,钟山区在校学生隔代养育对象大多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因家长外出务工、工作繁忙、离异变故等,无法把儿童的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儿童的养育责任落到祖辈身上。然而当前的社会现状很多家长受生活条件的限制,不得不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工作上,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大部分“隔代家长”源于对子女没有很好地照顾,更理解和支持子女的工作,关心子女的生活,于是把对子女缺失的爱补偿到了孙辈身上,过分关注溺爱,事事代劳,处处无限制的纵容,导致孩子有任性无礼、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等不良习惯。例如钟山区大河镇中心校吴某同学的奶奶,知道孙女吴某犯错了,也知道需要教育,但是看到孩子父母离异,孙女没有母亲的关爱,没有父亲的陪伴,心生怜爱,舍不得责骂,甚至在吴某父亲教育孩子时帮助找借口,包庇袒护,给孩子“保护伞”和“庇护所”,殊不知“关爱过度”,导致吴某同学任性无礼,为所欲为。</p> <p class="ql-block">  二是“教育过度”,不利于思维发展。许多祖辈文化程度不高,思想观念相对陈旧,教育理念落后,这些因素限制了孩子思维发展,对孩子探索活动,或给他们提出许多与孩子年龄不相符合的要求,祖辈还认为孩子在成长中能够自然而然地明白做人的道理,因此,祖辈教育孩子的方式缺乏一定的引导性、严谨性、客观性和启发性。例如钟山区第六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反映,班上大部分“隔代养育”的孩子多次和同伴抢零食和玩具等行为,告知祖辈后,祖辈面对这些问题,很少对孩子认真严肃教育,反而选择宽容和宠爱的方式的来处理和化解孩子之间的矛盾,没有正确引导,导致孩子无法明辨是非,不懂得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承担后果,也会变得自私,不会照顾被人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  三是“陪伴过度”,不利于心理发展。美好温馨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培养身心健康的下一代,长期由祖辈养育的孩子,虽然能照顾孩子的物质生活,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缺乏父爱和母爱,精神生活有很大空虚,而孩子身心的不断发展,父母不能及时调节和引导,孩子处理不好难免有心理问题,会有恐慌、自卑、胆怯、不专注等多种问题,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如钟山区第一小学的老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时,发现部分留守儿童的家长有长达一年以上没与孩子见面和联系的,部分工作繁忙的家长假性陪伴孩子,因工作过于劳累,下班回家几乎不与孩子沟通,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未能及时与父母交流,导致情绪长时间积压,课堂上心事重重,成绩下降,当成绩问题成为老师和家长关注的“问题”时,孩子就会有恐慌、无奈、焦虑等心理状况,从而出现厌学等情况。</p> <p class="ql-block">对此建议:</p><p class="ql-block"> 一是转变观念,关爱“不超标”。帮助引导祖辈转变教育观念,通过媒体、报刊、家庭教育类书籍以及家园活动中的学习,转变教育观念,关爱而不溺爱,陪伴成长而不是代替成长,不要让祖辈的关爱超标,从而影响下一代成长。</p><p class="ql-block"> 二是言传身教,陪伴“不爽约”。隔代教育的家庭对教育幼儿的观念和方式有所差异,所以家庭成员间的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当矛盾和分歧出现时,家长们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在事前和事后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讨论。与孩子父母交流关于教育孩子的想法,营造和谐统一的家庭氛围才会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让隔代养育爱之有尺,疼之有度。</p><p class="ql-block"> 三是设置课程,学习“不掉队”。为关爱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家庭成员间的交流,充分利用周末或节假日,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及亲子活动,根据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设计活动内容,如“爸妈满足小心愿”,“一家三代相亲相爱”等。</p>

孩子

祖辈

教育

隔代

家长

关爱

养育

钟山区

陪伴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