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教材解读,把稳教学方向——巫山小学“双线四步”校本研修纪实

开州区教委党建科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激励教师的自我成长愿望,促进教师素质的快速提升,我校通过自我成长加外力催生的办法,梯度设置校本研修内容,制定“双线四步”校本研修方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月27日,学校如期举行为期两天的教材解读集中展示。本次教材解读是前期自主学习、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的成果展示,充分见证了巫小老师们在前期的付出与成长。</p> 小学语文组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学语文教研组长黄燕老师对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进行教材解读,她认为教材解读要关注单元主要内容,关注双线主题,重视语文要素在文本中的体现以及梯度变化,关注文本特点,把控教学目标,有目标有设想有课时安排。</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单元解读时,她抓住“科学精神”这一人文主题,就语文要素提出要继续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论证自己的观点。细节呈现中对单元内容有全面的了解,特别是重视学生表达的训练,在“口语交际”中创设情境,让表达在课堂中真实发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年级李玉杰老师从单元教材、课程标准、单 元教学目标、学生学情以及教材课时安排这五个方面入手,对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教材解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明确了本单元的双线主题,其中涉及到的人文主题是“好习惯”,而语文要素则细致分为:</p><p class="ql-block">➊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的推断。</p><p class="ql-block">❷读好疑问句和祈使句的语气,读好对话。</p><p class="ql-block">❸关注长课文的教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老师认为在教学本单元的时候,教师要以读促悟,在各种形式的读中让孩子体会故事中包含的道理。在一年生学习过程中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寓学于玩中,以唤起学生注意,维持学习兴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年级雷霞老师以三下第六单元为例进行重点解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从单元整体出发,解读出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多彩的童年”和语文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写一个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她从交流平台和课后习题中提炼出“理解难懂句子”的多种方法,在课标解读中明确“理解”难懂句子的程度,在课文编排和课后习题横向比较中归纳出落实“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句子的方法。最后,她又结合《童年的水墨画》这一课例,具体分析了如何在本课的教学中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年级吴姗妮老师从要点解读、单元目标、单元重难点、教学设想四个方面解读了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名家散文,重点落在品读语言,体会情感,学习写法上。学习反语的表达方法,并且体会作者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教学时,可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作家的语言,体会情感;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发现作家表达的独特性。读写结合,每课教学时,结合课后题进行小练笔,学习作家的写法,最后在本单元习作中写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写出特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年级徐嘉老师围绕语文要素的落实对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进行了文本解读。五下第四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有两个语文要素,第一个语文要素指向阅读——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人物内心。第二个语文要素指向表达——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先依托双线结构一览表分析单元内容,以语文要素“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人物内心”为线索串起单元的各版块,由此可见,一个单元就是一个知识的系统建构。再聚焦阅读和习作的训练要素,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关注本单位语文要素在各册教材中的衔接,使语文要素的落实更具整体性,以此探求单元教学重点,再进行整体设计,落实单元目标。徐老师纵横联系地为我们解读了五下第四单元的教材,让我们更加重视文本,围绕课后练习,精准落实语文要素。</p> 点评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徐丙万校长对小语组老师们的精彩展示进行点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肯定了老师们本次解读做到了“四个关注”:一是关注了单元整体,深入剖析了单元文本内容及语文要素,明晰了该单元的前后联系;二是关注了语文要素,从导读到课文,从园地到习作,并结合不同学段弄清了本单元本语文要素的重心;三是关注了文本载体,对每篇课文承载的语文要素点进行了深入解读;四是关注了教学实施,目标定位较准,有初步的教学设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时,徐校长也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教材解读要更聚焦,目标要更精准;二是教材解读更有序,可以按照“本单元(本课)基本内容解读——地位及前后联系——课标依据——教学目标定位——初步设计”的基本环节螺旋推进;三是教材解读要更教材,从文本出发,用教材本身说话;四是教材解读要更深度,要直指本单元(本课)的核心及目标,直指教学落实。</p> 小学数学组 <p class="ql-block">  数学教研组长廖祥连老师解读的教材内容是人教版五下第四单元第五节的第五课时《通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认为解读教材先要理解教材的每幅图、每句话的编写意图,联系前后知识,了解本课时的地位,根据本班学情和新课标要求,拟定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在此基础上形成初步教学设计。全面深刻的解读,有效的教法和有趣学法帮助学生理解通分的算理和关键(以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掌握通分的方法,学会比较分数大小,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真正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价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年级李葭葭老师重点解读《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的第一课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解读出主题图展示了学生在教室中学习、交流、活动的情境,为学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对本单元所学内容的整体概括。解读出教材在编排中提供了3种不同的直观模型:成包的书、整捆的小棒和计数器,从具体到抽象,从而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利于掌握算法。教材还通过学生的对话形式,展现了学生多样化的计算方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骆言老师展示的是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解读内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首先关联教材内容以及学生掌握的学习情况进行解读,接下来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及其突破措施的研究与解读。具体解读主要分为从课本出发,解读其中包含的素养与教学的目标。根据解读的内容设计了简单的教学设想,设想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培养空间观念和量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六年级曾琴老师本次解读的内容是《解比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课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通过合作讨论、动手操作、解决问题,从而感受数学源于生活,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课程理念。整个教学设计流程突出体现“设计问题化,过程活动化,活动练习化,练习要点化,要点目标化,目标课标化”的要求,将教学过程设计为有一定梯次的递进式活动序列。</p> 点评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余勇老师承担起小学数学组的辅导工作,并对本次展示做了评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肯定了老师们态度认真,准备充实,同时也建议各位老师在解读时不仅要关注例题,更要关注课后习题,关注到每道题指向的知识点以及题与题之间的梯度及联系。</p> 初中文科组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初中文科教研组长李杰老师本解析从整体把握、文本解读和教学安排三个环节对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课《大自然的语言》进行解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整体把握环节中,先从作者和文体对教材的经典性进行解读,再从课标及教材位置安排对本课的重要性进行阐释,最后从单元导读和习作分析了单元教学重点;在文本解读环节,通过对标题、预习提示、正文、习题的逐一分析,联系课标和中考考点,明确了本课要点及编者意图;在此基础上进入最后环节—教学安排,初步确定以课文内容把握概括及说明文顺序为重点的教学目标,最后据此确定了教学课时为二课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英语老师陈长林围绕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从课标、教材和建议三个方面对人教版英语教材进行了解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七年级下册unit1为例,将教材定位、编写意图、编写体系、教材特点详细地总结并呈现出来。再者,具体到课本每一页阐述了设计意图和对课标要求提炼并总结出课型课时安排。人教版教材要求老师关注教材,关注学生,关注教师。教师应该要转变观念,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评价也应该关注学生对阅读材料的领悟和把握能力,并全面检测学生的英语素养。教学策略要从精讲、多练、细查、多补四方面来改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英语教师陈丽玲基于2022版英语新课标对人教版教材和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进行了文本解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首先对新课标的核心要素进行了简单的解读和说明,并且提出了新课标对初中不同学段英语学习的新要求。三单元的话题是交通;其单元目标是熟练运用how、how long、how far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询问出行方式。该单元结构体现了“先听说,后读写,再评价”的教学思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通过教材文本和活动编排结构分层进行解读,清晰地展示了该单元不同版块的教学要素和重点,为提出更好的教学设想和安排作下铺垫。由此可见了解教材一个单元的设计结构,把握一个单元的知识体系和重点内容,就明晰了整个单元的教学要素和整体结构,就能更好地安排教学,拥有更好的教学效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政治教师谭清琳以《公民的基本权利》为例进行教材解读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根据最新版课程标准,本单元知识属于法治意识的核心素养,也是法治教育的主题之一。第二,单元地位。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要是权利与义务。属于第一单元人权知识的延伸,也是三四单元人民当家做主和公平正义的基础。第三,本节课的教材具体分析。围绕本单元的单元主题、重要文本,“知识链接”“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具体分析,设计意图和学习方法建议。使学生知道自己的基本权利,学会分析生活实例背后的权利知识</p> 点评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导处明红主任肯定了老师们自信、敢讲、细致、正确,做实了课标要求、文本解读、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想的基本解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时,就本次展示她建议一是语文要关注单元导读,是本着从整体入手的分析思路。在单元学习要求中把握单元目标的方向,同时还要统观围绕单元目标做了哪些内容的编排。要充分结合教材做具体解读,深度挖掘文本,以圈画式、旁批式留下解读痕迹,教学时方能有的放矢;二是英语要明白初中英语教材的特点和使⽤⽅法,解读出该单元具体知识点、学生掌握到的能力点,注重情境化及延伸拓展,合理规划课时安排。</p> 初中理科组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初中理科教研组长谢雨琪老师围绕课程标准对九年级第十八章第一节《电能 电功》进行解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章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章节之一,也是难点之一,既能够运用到之前的电学知识和力学问题,又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而本节的内容主要由电能、电能的计量和电功三个部分的组成。对于电能这一部分,教材主要从生活实际入手,讲述电能的作用,并引入“度”这一单位,既为后面电能表的引入做铺垫也复习了能量的单位。而电能的计量则依托于生活中电费的计算展开,同时渗透节约用电的理念。重点则是对于电功这一概念的理解,以能量转化作为切入点,层层递进,将抽象的只是具体化。从生活走向教材,从教材回归生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数学教师陈飞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他关注到本章的地位和作用、知识结构、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提到函数涉及概念、图像、性质的多个维度的学习理解,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数学方法的运用,又要注意数学思想的渗透。在理解教材时,应该重视概念的形成和发展,逐步深化学生对函数的认识:在平时的练习中,注意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在解决函数问题时,注重引导学生用函数图像解决实际问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贤丹老师对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一次函数这一章节进行了教材解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章节的内容分别为函数、一次函数以及课题选择方案。以一次函数的概念这一课时为例有初步的教学思路,以问题引入的方式导入新课、讲解新课一次函数的概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认为一次函数教学一是要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一次函数的意义,学会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二是会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根据一次函数的图 象和解析表达式y=kx+b(k≠0)探索并理解其性 质(k&gt;0或k&lt;0时,图象的变化情况);三是理解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性质。四是能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五是能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应用问题。</p> 点评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蒋立勇副校长对初中理科组教师的教材解读进行了点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认为老师们一是能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明白编写者的编写意图,解决了“学生到底要学些什么知识的问题”,同时对新旧教材知识点的调整,对学生知识要求层次做了很好的对比和厘清;学科知识体系以及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做了深入的剖析;二是初步的教学思路比较清晰:教学引入、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知识的拓展与延伸、课堂针对性练习和课后习题的巩固,设计科学合理;尤其在理论联系生活实际都非常的重视,这也印证了“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运用于生活”;三是教师个人素质比较高:教态落落大方;语言表达清晰,语速适中;心理素质过硬,不紧张不怯场。</p> 综合组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综合组教研组长蔡红霞以《废物新用》做解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中的学习内容。本课是从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废弃品着手,让学生了解废弃物材质的特点下,运用不同的废弃物媒材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手段与技术,利用综合材料进行有创意的创作表现,教学设计通过欣赏作品了解视觉艺术带来的美感及多样性。激发孩子主动寻求和开发利用废弃物品,运用丰富多样的媒材技术进行美术创作。通过学习增强个人和集体学习的能力,能够增强环保意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赵渊老师展示了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中《我不拖拉》的解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立足一年级教材,结合一年级学生时间观念不强、做事拖拉的特点,分析了学生的学情,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赵老师将以“大西瓜、小西瓜”的游戏导入新课,在情景故事中让学生感知“拖拉”;结合生活事例,让学生了解“拖拉”;指导学生在情境中认识“拖拉”的危害;引导学生在反思中树立“我不拖拉”的意识,在生活中做到“不拖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体育教师张雄以《行进间的运球》为例,解读到一是要注重整体教学,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球类运动是青少年普遍喜欢的体育活动,篮球更是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根据学生的兴趣,在本节课教学中对每位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以确保全体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二是实施层次化分组教学,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由原地运球向行进间运球过渡,体验不同触球部位,是本课的一个亮点,再到观看展板—分组练习直线运球(慢到快)—正误对比纠错—改进练习—曲线运球,教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整节课结构严谨、环节过度自然、过程比较流畅,教学效果比较明显。三是以不同类型的运球游戏贯穿全课,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寓教于乐,逐渐掌握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科学老师唐毅解读《动物的训化》一课,这一课要致力于通过对野生动物与驯化动物的对照分析判断人类的哪些需求决定动物的进化过程;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现代人们驯化动物的目的;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动物驯化的历史;知道现代化的动物驯养.可以弥补野生动物资源的不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材解读是教师备课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制订教学计划的基础;是备好课、上好课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的前提 和关键,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巫小教师定会充分发挥⾃⼰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调整⾃⼰的教学思路,使⾃⼰的教学⽔平再上⼀个新的台阶。</p> <p class="ql-block">审核:徐丙万</p><p class="ql-block">总编:明红</p><p class="ql-block">供稿:巫小教师</p>

解读

单元

教学

教材

学生

语文

老师

要素

下册

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