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钱袋子》

五月

<p class="ql-block">母亲姊妹六人,其排行老四。母亲一生走过了六十三个春秋,经历了两万多个日日夜夜,苦日子颇多,好日子少有。幼时受尽苦难,十四五岁便步入社会开始辛苦劳作,协助她的父母抚养年幼的弟弟。成年嫁到一贫如洗的陈家,为了这个穷家薄业,忙忙碌碌,兢兢业业,抚养我们姐妹三人成长。一年四季,四季一年,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一生,操劳一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父母的那个年代,人们思想相对封闭。当时父亲在济南当兵,媒婆是拿着父亲的照片保的媒,父亲的帅气,吸引了母亲,一张照片、媒婆的几句话,就确定了自己的终身大事,奶奶便带着母亲去部队见父亲。父亲也相中了扎着麻花辫的大眼睛姑娘。父亲拉着母亲的手去照相馆,拍下了他们人生中的第一张合影。一张合影就确定了两个人的婚姻关系,一张合影就锁住了两个人的一生,这张合影也成为母亲迈进陈家门,贫苦生活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父亲复员回家,经过简单的仪式,他们便走到了一起。吵了一辈子,闹了一辈子,将将就就过了一辈子。他们的一生没有什么扎实的感情基础,哪怕是点点的浪漫也没有,有的只是为了生活的柴米油盐的争吵声,我一直有一个疑问,他们究竟是靠什么维系着婚姻?一定是他们对三个女儿的疼爱、一定是想给女儿们一个完整的家、一定是对生活的责任感、也一定是不想让爷爷、奶奶、姥娘、姥爷生气。</p> <p class="ql-block">母亲活着的时候,虽然生活过得磕磕碰碰,但母亲的去世,对缺少了争吵对象的父亲多了几分孤寂和凄凉。父亲总是一个人坐在阳台上偷偷的流泪,即使和我们少有的聊天,也是满眼忧伤,寡言少语。多年以后,我终于明白,其实父母的争吵,也许是他们那个年代维系婚姻的一种特殊方式,因为有人陪着吵,至少他们的日子不会过得那么寡淡。因为有人陪着吵,他们的日子才过得更充实。</p> <p class="ql-block">母亲虽然没有上过学,但是比较会盘算,把家里的事打理得井井有条。父亲复员后在村大队开拖拉机,母亲在小队干农活挣工分。两个人起早贪黑,忙忙碌碌。生活也发生着点点滴滴的变化,从分家时的两个碗变成了五个碗,土坯桌子变成了木头桌子,再后来,他们有了自己的土地,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母亲总是和我说,跟着共产党过上了好日子。家里也买上了电视机,晚上,邻里街坊都来我家的院子里看电视,母亲总是泡上茶等着,她和邻里关系处的特别好。记得有一年过年,王家哥哥来我家借钱,母亲二话没说,把她装钱的口袋拿出来,第一次见她装钱的口袋,白洋布口袋上绣着大红色的字,母亲把口袋里的钱都倒在桌子上,一分一分地数着。此时,父亲进家门,也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了满是褶皱的两角钱,家里仅有的十元钱全都借给了王家哥哥。以至于我们姐妹三个,过年没新衣穿,都和母亲使性子、哭鼻子。母亲反问我们:“看病重要还是穿新衣重要?你们嫂子生病了,我们不能不帮她!”母亲的声音很高,我们被平日里和声细语的母亲震住了。那声音至今还在我耳边回荡......</p> <p class="ql-block">生活是越来越好了,母亲却病了。她在世的最后几年,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医院度过的。父亲怕耽误我们姐妹仨上班,一直是他自己悉心照料着母亲。给他们钱也不收,说是有医保也花不了多少钱。记得有一次,我去医院给他们送饭,透过医院窗户的玻璃,看见父亲忙着给母亲剪指甲,两个人有说有笑,眼前的场面,谁都不相信他们年轻时经常斗嘴。在医院,母亲和我聊了许多,从她年轻时一直聊到我成家,她说:“没想到生活这么好了,自己也住上了楼房,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等我出院了,接你奶奶去咱楼房享福去。”我离开医院时,母亲把她用了一生的钱袋子塞给了我。在回家的路上,握着母亲塞给的钱袋子,我思绪万千…这个钱袋子,会时常提醒我,要勤俭持家,给孩子做榜样;这个钱袋子,会时常提醒我,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要慷慨解囊;这个钱袋子,会时常提醒我,趁着年轻要努力奋斗。没想到这个钱袋子,却成了母亲送我的最后礼物......在二零一三年的春天,母亲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从此,再也没有人天冷时,提醒我多穿衣;再也没有人站在村口迎我;再也没有人包好热腾腾的水饺,等我回家吃饭......有的只是无尽的思念!</p> <p class="ql-block">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母亲已经走了九个年头,如今我也迈入天命之年,闲暇想来,半生风雨,生活的坎坷,亲人的离世。最终让我明白,人世间最珍贵的,不是住的房子有多大,拥有的财富有多少,当官的地位有多高,其实,最珍贵的莫过于一家人健健康康、和和睦睦、平平安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