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昂围攻青山口 少保环穿擒长秃<br> 夜不收,明边军侦察兵。莲蓬探路小分队命名为夜不收,就是激励大家勇于探路,重于发现,爱护长城。<div> 夜不收从西向东,经董家口、横山寨、狐仙楼、梯子楼、八面峰、月亮楼,至青山口,全程9千米。<br> 董家口关在迁西县西北山区,东接青山关,西邻铁门关。关口东山顶有月城,关内东侧有关城,口内董家口村有堡城。关口内外宽阔,四通八达,可屯兵数万,是蓟镇重要关口(图一)。</div> 图一:东月城上俯瞰董家口关 董家口关始建于明洪武年。关口两侧壁立千仞,夹着三十多米宽的山口,长河之水在此流入。关口原有硕大的三孔城桥,两孔水关门,一孔为关门,水大时,关门亦可泄洪。现剩一座关门残孔,已危在旦夕(图二)。 图二:高大的城桥残留,当初非常壮观。 这个董家口也有“等将口”的传说,与秦皇岛董家口是一个版本,都记载于志书之中。类似传说很多,唉,尽信书不如无书。<br> 此段长城平淡无奇,有名气的是唐山最高山八面峰及月亮楼(图三)。月亮楼内观月,别有洞天。长城在月亮楼折向南,一直延伸到青山口。<br> 青山口关,明洪武年初建,明万历年扩建,今重建。关城很大,遗存较多,有衙署、营房、兵器库、驿站、马房、寺庙、水门等。青山口后方山谷还有两座堡城,与榆木岭、董家口互通互倚,同横山寨、青山驻操营自成一个小防御体系。 图三:八面峰下的月亮楼,阴影是八面峰的山影 <div> 沿线的狐仙楼有传说,男欢女爱,你可以给它演绎一段翻云覆雨、爱恨情仇的故事。这里姑且编一段青山口的战事吧。</div> 万历三年正月,关内沉寝在节日的气氛中。朵颜首领长昂通知其他部落,集结五千精锐骑兵,杀牲祭旗,欲入关大抢一票。<br> 朵颜入关无所不抢,粮食、牲畜、金属、工艺品及生活物品,但主要劫掠的是人口。掳来的女人为他们繁衍,男人充当奴隶,匠人为其所用。<div> 抢是本能,会带来无限的满足与刺激。</div><div> 动物抢就是抢,人却有千万个理由。</div><div> 朵颜也编了理由:为大元帝国报仇,打破大明的经济封锁,或者说失踪了一名蒙古人。</div><div> 抢人和物,是十恶的强盗。连土地一起抢,那就是伟大的统一。</div><div> 不过,朵颜已经没有了他祖先的实力与志向,只配当强盗。<br> 一路上朵颜们想着即将到手的战利品,沿着山川,绕着峰岭,浩浩荡荡奔青山口而来。<br> 早有夜不收探得敌情,飞鸽传警三屯营。蓟镇老大戚少保,立即调动重车营开往青山口。并在榆木岭、董家口设下伏兵。<br> 重车营不一般, 有重车一百五十六,轻车一百,步兵四千,骑兵三千。 它是戚继光根据蓟镇一带地形,创建的装甲混成部队。 <br> 蓟镇边内为平原、丘陵,外边为群山。重车营依此配置战术,平原车战,丘陵骑战,群山步战,各兵种协同埋伏,力求全歼来犯之敌。</div><div> 洪武年间,就已经制定了边军作战指南,有类似战术。<br> 且说长昂兵临城下。长昂二叔长秃是朵颜老大董狐狸的二弟,是一猛人。长秃带兵率先攻城,选择青山口北边墙十余处,作为突破点(图四)。只听一声号令,锣鼓声、呐喊声、枪炮声响彻山谷。</div> 图四:长秃进攻的青山口关北侧城墙 突然城墙上矢石如雨,枪砂嘶鸣,顷刻间攻城士兵死伤数百。战至晌午,长秃几轮进攻,城墙未破一处。<br> 长昂大怒,亲自上阵,带领主力奔关口冲去。<br> 这长昂对青山口较熟悉,早年朝贡及边贸时留心观察,了解这一区域驻军不多,武器装备一般,村寨富有,美女也不少。并暗暗记下了青山口易于进攻之处。<br> 没想到今天久攻不下,有些着急,下令全部人马投入战斗。<br> 然而,这也正中戚少保之计。明军重车营火器猛烈,朵颜兵冲锋几次未果。<br> 正当长昂进攻疲惫之时,忽听得后方枪炮齐鸣,杀声震天。原来是从榆木岭、董家口环穿过来的明军。长昂队伍大乱。<br> 此时青山口守军全线出击,对敌军形成合围。长昂坐骑被击伤,跌落马下,护卫将其救起,拼死冲出重围。长秃及一千余众被俘。<br> 后来,长昂请降,写下停战保证书,明朝宽大为怀,释放全部俘虏。此战,为蓟镇换来了几十年的和平。<br> 这次完胜,得益于戚继光主政蓟镇后,大力改革,筑高墙、建敌楼、重火器,勤练兵的结果。<br> 鉴于青山口关的重要性,万历十二年及二十五年,又重新修筑了城防(图五)。尽管如此,青山口关也没挡住关外的铁蹄。崇祯十一年,后金多尔衮率军从青山口攻入,一直打到北京城下。<div> 战争,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有什么样的统帅,打什么样的仗。</div> 图五:明万历年重修的关城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