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思考,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

小徐

<p class="ql-block">春种梦想,夏育成荫,秋实可掇,冬孕希望,岁月在轮回,我们在成长。</p><p class="ql-block">12月1日,在这个孕育希望的季节,令人期待的山东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工作坊会议如约而至。专家的思想给了我如沐春风,柳暗花明的惊喜,让我禁不住掩卷深思,我的获得是什么,我该朝向哪里去努力呢?理顺如下三点:</p> 一、夯实基础,发展核心素养 <p class="ql-block">通过孙晓天教授的讲座,我看到数学课程改革进程中,教学目标从2001年前的“双基”到2001年的“三维一体”,再到2011年的“四基四能”,最后到2021年提出的“核心素养”,看似不断变化的目标中“双基”一直没有改变,一直左右着数学教学的方向。而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只是数学教育目标的一部分,由于这部分是看得见、可测量、易操作的,也使得我们往往把教学与评价的焦点过多地放在所谓的知识点与技能训练上,而忽视了学生的过程与方法获得的考察。然而,数学教育的目标除知识技能外,还应当包括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学生对数学思想的把握、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而,孙教授告诉我们,只有知识技能是不够的,还要在增长学生的见识上下功夫。相对于传统数学教育,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一个由“知识技能”向“智慧”的变化的过程,是一个由“学会”向“会学”的变化的过程,也是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根本性的变化。</p><p class="ql-block">通过孙教授的讲座,使我意识到,数学核心素养是新课程的基础,是在夯实“四基”的基础上,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得以升华和运用,以促使学生能真正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通过这次学习,我深深感悟到,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直接相关,对于理解数学学科本质,设计数学教学,以及开展数学评价等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今后,在数学教学活动设计中,我要基于目标,努力把握数学核心素养,同时分析其与数学四基四能之间的关系,努力抓住数学的本质,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经验,形成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p> 二、渗透文化,提升学习品质 <p class="ql-block">通过郑玲玲老师、于华静老师、于玲和夏青四位老师的精彩报告,我深深感受到,数学,不仅是一门理性与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其与艺术性学科一样,也有着自己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内涵。加强数学文化教育,是促进数学学科长久发展的必然之计。正如李铁安先生所说“对孩子的一生来说,学过的数学知识也许会渐渐淡忘,但数学文化会一直在他们心灵深处默默流淌,并以其看不见的力量默默伴随他们生活和成长。”因此,将数学文化融入数学课堂,增加数学课堂的文化品味,可以充分体现数学教学的意义,这是时代教育的发展要求,也是提升数学数学学习品质的重要途径。反思以前的我对于数学文化的理解仅限于数学史这一狭窄的空间,四位老师的精彩报告让我了解到数学文化的多元内涵以及数学文化渗透的载体,他们对数学文化教材的分析与研究让我明白数学教学不仅应当关注那些显性的数学知识,还应关注那些隐性的数学观念,只有两者有机融合,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获得对数学的完整认识。</p><p class="ql-block">让数学文化融入课堂,让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启迪孩子的智慧,是我作为数学教师的职责,也是对高品味数学课堂的追求。要使数学文化真正融入数学课堂,作为教师,我必须加强自身学习,开阔自己对数学文化的理解,打开自己的数学视野,才能充分发挥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点燃学生求知的激情,感受数学的美妙,进而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并受益终生。</p> 三、统整教学,落实数学整体性 <p class="ql-block">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承载着思想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从文化视角重构数学课程,能够充分挖掘数学课程的文化意义。刘仍轩老师介绍的基于数学文化的小学数学单元统整教学研究,围绕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课堂练习、教学内容、数学文化和数学思维六个方面的单元统整教学与围绕资源开发的单元统整教学让我真切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文化结合的魅力,深刻体会到数学知识并非是孤立分散的,而是由根生干,由干生枝,由枝生叶,具有衔接性。反观我们的教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即是整体性与一致性,在小学阶段, 学生对数的认识、对图形的认识都呈一下螺旋上升的特点,但同一领域内的数学本质却有着很多相通的地方,比如,认识数要紧扣数位、计数单位、位置来学习数的组成,学习图形的认识,则要紧紧扣住边、角、顶点三个基本元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就须要统整教学,落实数学学习内在的整体性与一致性。而基于数学文化的单元统整教学,将一个单元的知识串联起来,超越了散点化、孤立化、碎片化的教学,这非常有利于开拓学生数学思维的生长空间,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正是要基于学生迁移性的学习,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认真研究数学内容的内在关联,基于单元统整,落实整体性教学。</p> <p class="ql-block">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任何事情,只有在做之前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和方向,才能在开展的时候更有目标与方向。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要求日益提高的课改洪流中,所谓不进则退的含义也让我们时刻布满了紧迫感和危机感。刘仍轩老师和王宇老师的三年规划让我意识到:清醒认识自己是更好地规划自己、寻找前进步伐的基础,也是追求教师人格力量和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前提。作为教师,我要认真规划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做自己生命的主角,做自己职业生涯的设计师、领航员,有目的、积极主动并快乐地投入教学,真正为学生和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p> <p class="ql-block">一天半的的学习时间虽然短暂,但收获颇多。于我而言,这是一场思想和精神的滋养。我将会带着不断学习的心,上下求索,在知识的土地上辛勤耕耘,执笔书写我与学生的共同成长之路。</p><p class="ql-block">静心思考,慢慢沉淀,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