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岐山地名由来考

百草园主

杨岐山位于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境内,古称翁陵山、漉山。萍乡的母亲河——萍水河发源于杨岐山,故《萍乡县志》称其为<font color="#ed2308">“北祖杨岐之脉”</font>。杨岐山是以丰厚的人文景观为内涵,构成融自然风光和宗教文化为一体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杨岐普通寺是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中杨岐宗之本山祖庭。 杨岐山地名由来,清嘉庆《一统志》记载有两个:一是<font color="#ed2308">“炀帝陟此说”</font>,杨岐山“一作炀岐山”;另一个是明代以来广泛流传的<font color="#ed2308">“杨朱泣歧说”</font>,迄今为当地官方及民间所沿用。经笔者多方考证,杨岐山地名由来“炀帝陟此说”和“杨朱泣歧说”均不成立,应该是隋炀帝曾孙杨岐的<font color="#ed2308">“杨岐隐居说”</font>。 <b><font color="#ed2308"> 一、“杨朱泣歧说”</font></b><br> 目前主流的杨岐山地名历史均这样记载: 杨岐山,世传为杨朱泣歧之所。相传战国初著名哲学家杨朱(又称杨子),来到此地,面临歧路,迷向哭泣,故此山名"杨歧山",后改称杨岐山。在南宋《方舆览胜》中第一次出现杨岐山“世传杨朱泣歧之所”的记载,元《一统志》中没有杨岐山记载。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至十八年(公元1590年)任袁州府同知的葛焜《杨岐山》诗曰:<font color="#ed2308">“大道似康庄,徐行步不妨。却笑杨生异,无端泣路旁。”</font>正因为该诗作,使得“杨朱泣歧说”广为流传。<br> 杨朱(约公元前395年--约公元前335年,一说约公元前450年--约公元前370 年), 战国时期魏国(一说秦国)人,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杨朱泣歧”出自《荀子•王霸》,杨朱哭衢途曰:“此夫过举蹞步而觉跌千里者夫!哀哭之。”谓在十字路口错走半步,到觉悟后就已经差之千里了,杨朱为此而哭泣。作为思想家、哲学家的杨朱“泣歧”,并不是实指在杨岐山迷路而哭泣,而是表达对世道崎岖,担心误入歧途的感伤忧虑,或在歧路的离情别绪。战国初期的上栗地区还是生苗蛮荒之地,而杨朱远在千里之外的北方,史书也没有杨朱来到上栗的记载,将“杨朱泣歧”作为杨岐山名的由来实在是牵强附会。<br> <br> 另据北魏郦道元(公元466年或472年—527年)所著《水经注》之卷三十九记载,杨岐山在北魏时称漉山、翁陵山,如果“杨朱泣歧说”成立,那为何在近千年之后的《水经注》还称杨岐山为漉山、翁陵山?同时从历代文献特别是普通寺唐碑碑文里看到的“杨岐山”都是山字旁的“岐”,并不是分歧的“歧”。综上,笔者认为“杨朱泣歧说”不成立。 <b><font color="#ed2308">二、 “炀帝陟此说”</font></b><br> 北宋江西宜黄人乐史所著地理著作《太平寰宇记》,是继唐代《元和郡县志》以后的又一部采摭繁富的地理总志。宋真宗咸平三年至五年 (公元1 0 0 0年-1 0 0 2年)间成书的《太平寰宇记》在袁州萍乡县里记载:“炀岐山在县北六十里,炀帝曾经此山,因此为名,有炀帝坛,见刘禹锡文。”这就是杨岐山地名“炀帝陟此说”的由来。<br> 乐史说隋炀帝曾经到过袁州萍乡县杨岐山,但二十四史之记载隋朝历史的《陈书》、《隋书》、《南史》、《北史》等均无任何记载。根据史书记载,杨广多次到江南:开皇八年(公元588年)冬天,刚满二十岁的杨广挂帅平定南陈,平陈后班师返隋京长安,但真正指挥全军的是高颎,在前线作战的是贺若弼和韩擒虎等名将,杨广如果到过偏僻的袁州萍乡山区,史书和地方志都会记载;开皇十年(公元590年),杨广赴江南任扬州总管,平定江南叛乱,之后治理江南,政绩突出,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被立为皇太子后返回长安;杨广公元604年登基为帝后,年年出巡,曾三游扬州。隋炀帝游江都时,率领诸王、百官、后妃、宫女等一、二十万人,船队长达二百余里,所经州县,五百里内都要贡献食物。贵为九五之尊的隋炀帝,出游队伍庞大,显然无法达到水路狭窄、偏僻闭塞的袁州萍乡山区,即使到达,史官也会明确记载。<br>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萍乡县治从芦溪县古岗迁至萍乡凤凰池。隋炀帝从未来过袁州萍乡,更别说到过离县治百里之外的偏僻杨岐山。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李吉甫所著的《元和郡县志》无杨岐山的记载,初唐魏王李泰主编、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成书的《括地志》也无杨岐山的记载。同时刘禹锡所作《唐故袁州萍乡县杨岐山禅师广公碑文》中,并无隋炀帝来杨岐山的记载。北宋乐史说“炀帝曾经此山”,估计是根据杨岐山有隋炀帝坛推断所致,故“炀帝陟此说”也不可信。 <font color="#ed2308"><b> 三、“杨岐隐居说”</b></font><br> 据1994年出版的《新昌县志》记载:“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隋越王杨侗被害,子杨白逃剡,隐居彩烟。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卒。”清嘉庆年间新昌彩烟杨氏宗谱记载:唐时隋炀帝杨广曾孙杨白为躲避隐唐兵隐居居彩烟山,结婚生子,杨氏逐渐成为当地巨族。彩烟杨氏宗谱中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杨公兰《增修彩烟杨氏家谱序》载:“......曰侗封越王,越王生二子,长岐避唐兵隐于江西袁州府萍乡县萍实里,有山曰杨岐山......”<br> 据公元636年成书的《隋书》记载:越王杨侗(604-619)是隋炀帝杨广(569-618)太子杨昭(584-606)次子,公元618年杨广死后,在东都洛阳被拥立为帝,史称皇泰主,公元619年六月被王世充毒杀。杨侗死时虽然只有16岁,他早已结婚(其父杨昭13岁结婚),妃子为崔氏,应该已生育子女,但史书没明确记载其子女情况。《隋书》只记载了杨侗被王世充毒杀,并未记载株连杀害其母亲、妃子和子女等,故杨侗年幼的两个儿子被部下护卫外逃,远离皇权统治中心的中原地区,隐居江南偏僻山野是极有可能的。<br> 上栗自隋到元都是叫萍实里,明代到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前上栗划为二乡七里,萍实里也一直存在;辖区内的杨岐、上栗市、鸡冠山、桐木靠近杨岐山北麓的山区地带,叫安乐乡萍实里,杨岐山南麓(杨岐普通寺所在地)的山区地带叫遵化乡宣化里,且一直没有变更。<br> 那么,在信息闭塞的古代,没有后代和族谱谱传世的皇子杨岐,隐居袁州府萍乡县萍实里的情况,是如何传入到千里之外的浙江新昌的呢?<br> 据公元1508年杨公兰《增修彩烟杨氏家谱序》载:“萍乡县令周先生序于首纫,绍书于后,以俟后人续之,庶无忘先人作谱之意哉。”《昭萍志略》卷五《官师志》所记: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至五年(公元1407年)间,浙江山阴人周彝任萍乡知县。万历《新昌县志》卷十一《乡贤志•教泽》载:“周彝,字明德,洪武初征授本学教谕,升萍乡知县,以广惠称。攻诗文,一时名士刘履等皆叹羡,以为莫及。后以方孝孺党系狱,其友人子吕珮为代系死狱中。都御史杨信民、吏部尚书魏骥皆出门下,私谥‘贞惠先生’。”<br> 明代山阴县和新昌县均隶属于绍兴府,《萍乡县志》将其记作山阴人有误。周彝的友人应该是明初名宦吕升。《明史•吕升传》载:“吕升,山阴人。永乐初为溧阳教谕,历官江西、福建按察佥事,所至有清慎声。入为大理寺少卿。宣德八年致仕卒。”据明万历《新昌县志》卷十一《乡贤志•孝友》记载,吕升及长子吕珮都因孝友入传。周彝作为当时名士,又是彩烟杨氏名宦杨信民的老师,为杨氏族谱作序是很正常的,可惜后来杨氏续修族谱时删除了周彝所作序文。<br> 据彩烟杨氏族谱记载,在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之前在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宋咸淳庚午年(公元1270年),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明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曾五次修撰族谱。由此可见,周彝应该是在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杨氏续修族谱时作序文。杨岐隐居萍乡萍实里的事实,极有可能在明代永乐初年由担任萍乡知县的周彝传至浙江新昌彩烟杨氏宗族,彩烟杨氏将先祖杨岐隐居萍乡、杨白隐居彩烟记入族谱,《新昌县志》则记载了杨白隐居彩烟的史实。<br> 杨公兰《增修彩烟杨氏家谱序》又载,明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广东杨信民在公元1450年在视察军情时暴病而亡后,“复荫一子,字声高,恩补太学,任湖广桃源县、江西萍乡县、直隶武陟县县丞”。《彩烟杨氏宗谱》所载:杨玧(1433-1509),字声高,曾任萍乡县丞。万历《新昌县志》卷十一《乡贤志•恩荫》载:“杨玧以父信民荫萍乡县县丞。”正德《袁州府志》卷六《职官》记载:杨永为明萍乡县丞,《昭萍志略》卷五《官师志》记载杨永为明代萍乡县丞。因萍乡方言“玧”和“永”发音相同,修县志将“杨玧”记作“杨永”也属正常。<br> 根据《彩烟杨氏宗谱》中杨玧齿录记载推算,杨玧任萍乡县丞的时间大概是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初至明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十月,只是《昭萍志略》所记其职务和任职时间有误。笔者推测正因为彩烟杨氏知道了始祖杨白长兄杨岐曾隐居萍乡,也许是杨玧向朝廷特意申请到来到萍乡任职的。<br> 由于萍乡杨岐的没有后人和家谱传世,康熙《萍乡县志》记载原先有《杨岐山志》,但目前暂时没有找到该文献,因此萍乡地区一直没有杨岐山地名来历的确凿依据,修撰地方志时也没有记载杨岐隐居萍实里,只记载杨岐山有隋炀帝祭坛和炀帝庙。<br> 宋真宗咸平三年至五年 (公元1 0 0 0年- 1 0 0 2年)间成书的《太平寰宇记》首次记载有炀帝坛,并称之为“炀岐山”。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成书的《袁州府志》明确记载:杨岐山下有炀帝庙,普通院旁有隋炀帝祭坛;《萍乡县志》和《昭萍志略》都有杨岐山“隋炀帝坛”记载。清咸丰三年(公元1852年)附贡、杨岐人梁柄魁(1830-1903)在其叙事诗《杨岐山火依韩退之陆浑山火韵》也有隋炀帝祭坛遗址的记载:<font color="#ed2308">“隋炀帝坛炕王墩,轮囷老柏香炽熏。” </font><br> 隋炀帝杨广和唐高祖李渊是姨表兄弟,唐太宗李世民又娶了杨广的女儿为妃子,故隋亡之后,随着唐朝政权的稳固,唐朝对隋宗室予以优待。《资治通鉴》载:“(贞观二十一年即公元647年)庚子,隋萧后卒。诏复其位号,谥曰愍;使三品护葬,备卤簿仪卫,送至江都,与炀帝合葬。”2013年4月扬州隋炀帝和萧皇后合葬墓的考古发掘为唐贞观末年优待隋宗室提供了直接证据。<br> 基于以上史实,隋炀帝曾孙杨岐隐居萍实里后,随着唐朝政局的稳定和政治气氛的缓和,其后人或当地居民在佛教名山杨岐山,为生前笃好佛教的隋炀帝建庙祭祀,所以才有北宋初年的“炀帝陟此说”,并记作“炀岐山”,只是隋炀帝庙和祭坛的建造时间和建造人还有待考证。隋炀帝庙在明正德《袁州府志》有记载,在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成书的《袁州府志》中没有记载,估计毁于明末清初的兵灾,而隋炀帝祭坛得以幸存,但也在清康熙年间被萍乡知县尚崇年拆毁。<br> 据清同治版《萍乡县志》卷六《名宦列传》记载:“尚崇年,辽东荫生,康熙间知萍乡。......尝至杨岐山,见隋炀帝坛,命毁之。勋胄英年,遇事明断。......”文中“<font color="#ed2308">尝至杨岐山,见隋炀帝坛,命毁之。”</font>这一重要细节,被萍乡人忽视了300余年,乃至造成杨岐山地名由来成为一个历史之谜。<br> 尚崇年(1663-1709),字绳其,号介轩,辽东海城人,汉军镶黄旗籍,因是平南王尚可喜之孙,不用参加科举考试直接做官,于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任萍乡县知县,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任广西全州知州,后历任广西上思州知州、陕西葭州知州。<br> 笔者认为,尚崇年拆毁隋炀帝祭坛原因有三:一是隋炀帝举全国之力三次征辽东,导致国家大乱,是失德亡国之君,不配享受祭祀;二是满清从辽东一带崛起建国,尚崇年又是辽东人,是满清建国功勋平南亲王尚可喜之孙,为维护清朝封建统治计,拆毁祭祀曾三征辽东的隋炀帝之祭坛,是他一大政绩;三是尚崇年当时“勋胄英年,遇事明断”,敢作敢为,在他任职期间拆毁隋炀帝祭坛也是他的个性使然。<div> 尚崇年拆毁杨岐山隋炀帝祭坛,导致杨岐山地名历史的重要物证消失,让杨岐山地名出于“杨朱泣歧”更加以讹传讹。随着近年浙江新昌县彩烟杨氏宗谱资料的公开,隋炀帝墓2013年在扬州被发掘,为纠正杨岐山地名来历提供了详实佐证资料。根据以上相关史书和家谱记载,杨岐山因隋炀帝曾孙杨岐隐居萍实里得名更符合史实。<br></div> 那么,杨岐山到底何时得名?根据史书记载和现存的杨岐普通寺唐碑进行考证,应该是唐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之后到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之前,即唐太宗“诏复其位号”之后,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乘广禅师来杨岐山弘法建寺之前。因为初唐魏王李泰主编、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成书的《括地志》中没有杨岐山的记载,而建于唐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撰书的《唐故袁州萍乡县杨岐山禅师广公碑文》中,记录了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乘广禅师来杨岐山弘法建寺的事迹,该碑文成为目前杨岐山地名的最早文字记载。 综上,杨岐山因<font color="#ed2308">“杨岐隐居萍实里”</font>而得名,地名出现时间大约在公元647年至公元753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