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世界读书日</font></b></h1> <h5>阅读有什么用,为什么它能成为人类最推崇的习惯之一?对于这个问题,一万个人有一万个答案,或许有人想要从书籍中获得知识,有人想借助浩瀚的文字看看未曾见过的世界,有人想在持续的阅读中锻炼思维,有人想透过纸面与作者共鸣,寻求心灵的温暖......正是这些千千万万的答案,阐释了阅读的魅力所在,解读了人类与书籍解不开的缘分和羁绊。<br><br>2022的世界读书日,我们从豆瓣高分好书中精选了不同侧重、不同风格的书以供选阅,无论是在静谧的夜里,还是洒满阳光的午后,这里都有无尽的乐趣等待发掘。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愿你四时书相伴,读书多好,多读好书。<br></h5> <h3><b>《培根随笔》</b></h3> <h5>中年人爱读培根,他们会对这些文字产生相见恨晚之感,在走过漫漫人生路后,培根的价值越发凸显;青年人应读培根,那些透彻的字句背后都是千锤百炼的经验,带领人们走过曲折的弯路,走向理想的大道。让我们读读哲学家、文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创作的随笔集,看看他的人生智慧与思想精华。<br><br>这本随笔主要收录了一些议论性质的短文,涉及到政治、经济、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等方方面面,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警句迭出,蕴含着培根的思想的光芒,是培根文学方面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之作。</h5> <b>《一支扣针的故事》</b> <h5>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这样一位女性,她不仅是我国第一位女教授,而且也是新文化运动中最早的女学者、作家、诗人,在她的学生,涌现了一大批后来也成为著名才女的女性。今天的好书阅读,就让我们从她笔下一个悲伤但又沁入了亲情温暖的故事读起。<br><br>这本书从陈衡哲的代表作之一《一支扣针的故事》为起点,精选了她的小说、散文、书信及自传作品。陈衡哲对中西文化都有突出造诣,形诸笔端,思辨意识浓厚却不失之抽象,她的作品兼具较高的思想与艺术价值。同时,书中也附有亲人述说陈衡哲的文章,力图展现一个全面而丰富的才女陈衡哲。</h5> <b>《宗福先自选集:于无声处》</b> <h5>这是一本由一位热爱文学的青年工人写成的话剧本子,作者宗福先有着高涨的创作热情,为了歌颂为真理而斗争的时代英雄,他仔细地观察生活,收集素材,贪婪地阅读大量书报杂志,走访先进人物,他常常为此激动得热泪盈眶,夜不成寐。在一场大病初愈的时候,他的构思成熟了,于是有了这个三个星期就写完五万字初稿的动人故事。<br><br>剧中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老干部梅林和何是非两家人的波折起伏被浓缩在了在一天九个小时之内,结构严谨,文学性很强。如果你恰巧想看一部话剧,那翻开这本书吧,你将与当年的人们一起,体验这部剧带来的震撼与触动。</h5> <b>《遇见陆小雪》</b> <h5>“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节气行过谷雨,终于可以跟缠绵了一个春天的寒潮说再见了。走过一个百感交集的春天,我们见过了太多的人与事,每一颗种子都在努力向世界奔赴,每一滴雨都带着一分快乐的期许。<br><br>这本书亦是聚焦人生百态的作品。书中的故事大多发生在社会上的普通人身上,写作视角广阔。在作者的笔下,有各色人物与故事,情节设计出人意料,回环曲折。其中一些篇目直指社会生活中的现实之处,笔调冷峻,结构设计巧妙,使人读后陷入深深的思考;另几篇文章则通过对普通人的人生状态的描摹,揭示失意与苦难的人在艰难的环境中绽放的真情与品格,读来缠绵悱恻,凄美动人。</h5> <b>《我本一无所恋》</b> <h5>“她的才情与苦楚,她的寂寞和情爱,她所遭受的遗弃与背叛。她在洪水里奄奄一息,在冬日里衣衫褴褛,在家族里受尽非议,在文字里光芒四射。”<br><br>这本书以史实为依据,辅以合理的文学想象,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萧红的人生经历和内心世界,将她从童年到成年,从哈尔滨流亡到香港的全部人生经历娓娓道来,同时详细展开她与汪恩甲、陆哲舜、萧军、端木蕻良等人的情感纠葛,以及与鲁迅、茅盾、聂绀弩等文化名人的交往往事。当萧红人生中存留的诸多迷案随着书中的文字一一解开,一代才女的悲情一生也逐渐在我们的脑海中具象。</h5> <b>《128号房间》</b> <h5>在布列塔尼海岸酒店的128号房间, 安莉丝被一份没有署名的小说手稿深深感动。手稿没有署名,但却有一个地址,她决定寻找这份手稿真正的主人。通过一封封往来信件,那些与手稿相关的人被记忆重新唤起。友谊与爱情、矛盾与和解,最后这份手稿尘封的秘密终于被揭开……<br><br>这是由一份意外发现的手稿串联起的几段隐秘的人生,也是一部幽默浪漫的暖心之作。跟着书中的人物走到最后,你会发现,你以为的已失去,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回到你身边。</h5> <b>《哈佛凌晨四点半》</b> <h5>“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又一个世界读书日来到,这一年,每一本读过的书,都融化进了你的心灵,启发激励你开拓人生的旷野。在读书日的今天,让我们走进凌晨四点半的哈佛图书馆,一起阅读人类的智慧与勤奋。<br><br>在勤奋这一点上,哈佛不是神话,哈佛只是一个证明,关于人的意志、精神、抱负、理想的证明。再杰出的哈佛人,都曾经在勤奋和忙碌中为自己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才是哈佛人取得如此成功的真正原因。品味他们的成功心得,感悟一流学府的人生智慧,阅读这本书,你将更加坚定不断进取的心。</h5> <b>《雅情丹心》</b> <h5> 在敦煌雅丹,戈壁腹地,有一座独特的窑洞派出所。派出所都有辖区,这个窑洞派出所的辖区有多大?一万多平方公里!开车在辖区巡查一圈要走好远,可李生寿早已习惯在这片亘古不变的辽阔苍茫中默默前行。 <br><br> 这本书正是讲了李生寿守护在此20多年的那些故事与心情。被群众誉为“沙海灯塔”的他,用青春年华与戈壁大漠共朝暮,为生命禁区守护着珍贵的春天。</h5> <b>《脆响》</b> <h5> 这是一位聪慧独具、直觉敏锐、能够直指人心又具有地域特点的作家的中篇小说集。她的作品风格独特,常常通过限制叙事的儿童视角来探索成人世界,寻找日常生活中隐藏的"潜流"与惊心动魄。正是这种视角下对日常生活体验的"举重若轻"与"举轻若重"的反差与对峙,给这本小说集带来了语言、结构和主旨上的巨大张力。<br><br><div> 这本书的文字曲折多变,善用堆叠与反复的句式表述丰富细腻的含义,将生活在大城市里的小人物的生活写得有滋有味,有情有义。</div></h5> <b>《江北第一茶庄》</b> <h5>明朝嘉靖年间,来自南方九华山的家道中落的茶商之子周百顺,巧遇北方乡绅薄老太爷,因一杯茶而结缘,继而合力开创“江北第一茶庄”,成就了一段传奇......<br><br>这是一本原创的历史小说,作者以叙述的方式将古代商人的生存困境、创业精神,古代商业的发展,古代人民的市井生活和悲欢离合一一呈现,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的画卷。书中的叙事,不仅揭示了人物的命运起伏,也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的价值所在,散发着人性真善美的光华。</h5> <b>《袁庭栋说川菜乡风味》</b> <h5>中国人讲究应时而食,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中亦有许多春日美食。“春为生发”,食用春菜不仅能将春天的味道带到唇齿舌尖,更有利于及时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br><br>这本书是学者袁庭栋先生一本关于川菜的回忆和整理的随笔集,主要分为“乡风味”和“吃八方”两部分,不仅有作者曾经的回忆,也有许多对四川乡间菜、席面菜的理解,言简意赅,有典故、有评说,四川的风土人情,随着作者的文字,一一铺展开来。</h5> <b>《青鸟》</b> <h5> 这是一个从童话剧改编而来的故事,讲述了伐木人家的两个孩子蒂蒂尔和米蒂尔为了救助仙女的小女儿,在光神、小狗蒂鲁的帮助下,历尽千辛万苦寻找青鸟的经历。<br><br>幸福就在我们身边,但只有善于发现幸福,我们才会最终得到幸福。读完这个曲折但温暖的故事,暂且放下手机拥抱美好的四月天,将从书中获得的点滴感悟,发散到春天的每个角落吧。</h5><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书香致远<br>码上阅读</b></h3></div><div><b><br></b></div><h5>来源:超星数字图书馆</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