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开国上将陈锡联</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陈锡联视察部队</span></p> <p class="ql-block">在57位开国上将军当中,陈锡联算得上是名气很大,成就很高的一位。他这一生经历了大起大落,充满传奇色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陈锡联,1915年出生,湖北红安县人。众所周知,红安在革命年代是一块红色土地,很早就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受到进步思想影响,陈锡联14岁就参加红军,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革命生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后,陈锡联历经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开辟川陕苏区和红军长征,逐渐在战斗中崭露头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红军时期,他16岁就开始担任红4军10师30团指导员,红30军第88师263团营政委、团政委,红4军第10师副师长、红11师政委,成了年龄最小的正师级将领。参加了开辟川陕苏区和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作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战爆发后,陈锡联担任129师385旅769团团长,成为了八路军12个主力团的团长之一,可见他的能力非同一般。之后,在夜袭阳明堡战斗中,陈锡联率领部队不到一小时就击毁敌机24架,一战成名,成为了闻名全国的抗日英雄;后率部参加神头岭、响堂铺、晋东南反“九路围攻”等战役战斗,又打出了八路军的威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抗战时期的陈锡联(左)与王近山</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解放战争时期,任刘邓大军第3纵队司令员,先后参加上党、邯郸、鲁西南诸战役;参加进军大别山战役,率3纵跨过陇海路,越过黄泛区,以交替前进的部署,率先抢渡淮河,创下了半个月解放宛西9个县城及大片地区的好成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豫北战役中,采取避其锋芒、诱其深入、陷其孤立,然后聚而歼之的战法,全歼国民党军第2快速纵队,创造了以劣势装备歼灭一个机械化旅的范例。随后协同兄弟部队攻取豫北重镇汤阴,活捉国民党第12纵队司令孙殿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淮海战役中,率中原野战军第1、3纵队和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组成的西线集团,指挥歼灭了国民党军大批有生力量,更是立下了赫赫战功。陈锡联34岁就担任了3兵团司令员,是所有兵团司令员中最年轻的一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之后,陈锡连曾经担任军委炮兵司令员;40岁的时候,他被授予开国上将的军衔;当过沈阳军区、北京军区近20年的司令员;还当过两届国务院副总理,是为数不多的当过副总理的开国上将之一。这一点上在开国上将军中,也只有许世友和韦国清可以与他相媲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连任过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常委;1976年,经毛主席亲自提议,政治局会议一致通过,在叶剑英生病期间,由陈锡联主持军委的工作。毛主席又签发了中央一号文件。此时,毛主席的健康状况也是每况愈下,这个文件中明确了两件事:一是华国锋担任国务院代总理,二是陈锡联主持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此,陈锡联执掌陆海空三军。职务甚至超过了所有大将,令人敬佩不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76年的陈锡联,既是国务院副总理,又是北京军区司令员,还是政治局委员,又主持军委的日常工作,身兼多项要职,地位举足轻重,可以说是当时最受宠的开国将军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中央的会议上,陈锡联见到毛主席,晚年的毛主席眼力不好,视力比较差,看书看报都需要带老花镜。陈锡联不想让毛主席看得太吃力,就主动走过去对毛主席说:主席,我是陈锡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毛主席握着陈锡联的手说,你要挂帅啊。这句话陈锡联感到力有千钧。到会议结束后,毛主席又握着陈锡联的手重复了那一句话,你要挂帅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虽然是陈锡联主持军委工作,但陈锡联非常尊重叶剑英元帅,经常向叶帅汇报工作,听取叶帅指示。多谋善断的叶剑英元帅也经常过问军委的事情,支持陈锡联的工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毛主席看中了陈锡联。毛主席看人一向很准,为什么选择陈锡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陈锡联是打出来的战将,从14岁参加革命开始,陈锡联几乎经历了中国革命的各个阶段,他是在血与火的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战将。毛主席喜欢有真本事的将军,陈锡联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陈锡联年轻,他出生于1915年,到1976年的时候,刚好是61岁,在所有健在的开国将帅中,陈锡联是相对比较年富力强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对大家说,陈锡联从小参加革命(根正苗红),会打仗(有真本事),带过兵团(很有能力),管过炮兵(履历丰富),国务院也有职务(业务广泛),就让他管一下吧。毛主席说的管一下,就是让陈锡联主持军委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这一年,不幸发生唐山大地震,陈锡联牵头,组建了抗震救灾指挥部。陈锡联去向毛主席汇报工作,当时毛主席的身体已经是非常不好,他非常关心灾情,还是以超人的毅力圈阅了《关于唐山丰南一带抗震救灾的通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第一次报病危,陈锡联来到他的病床前。毛主席睁开眼睛,拉着陈锡联的手说,你是锡联?陈锡联回答说:我是锡联,主席您要好好保重身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粉碎“四人帮”后,陈锡联主动请求,不再主持军委的工作,还是请叶剑英元帅来主持。党中央没有同意,陈锡联继续管着军委的工作。直到1977年,叶剑英身体康复,他才再次主持军委工作,陈锡联协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0年,陈锡联卸任全部职务,进入中顾委。1999年6月10日,坚决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为新中国贡献一生的陈锡联将军,因病在北京与世长辞了,终年85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么陈锡联将军的后人,他们的发展又是如何呢?我们接着往下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陈锡联一生有过两任妻子,原配不幸在1948年春天病逝,后来他又娶了王璇梅为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王璇梅是陈赓大将发妻王根英的妹妹,他们能走到一起,陈赓大将军功不可没。这一对革命夫妻共生育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他们长大后,都被父亲送到部队当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长子名叫陈再强,他出生于1950年,早年考入解放军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后来到部队当兵。他从基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历任战士、排长、连长,最后,成为了沈阳军区的一个局长,是大校军衔,如今已退休,过着平静的晚年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次子陈再文很可惜,他1951年出生。国庆10周年的时候,父亲陈锡联还带他去观看焰火,因为父子俩长得象,主席笑道“一个窑里烧出来的。”长大后,陈再文进入空军部队服役,但在执行一次飞行任务时不幸遇难,壮烈牺牲,年仅31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一些干部很自责、愧疚,不敢面对陈锡联老将军。反而是陈锡联安慰他们<b>“战争年代有牺牲,和平时期也会有牺牲,这是在所难免的,要吸取教训。家里的工作我来做,你们放心。”</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子陈再方,1953年出生,长大后参军入伍,父亲教导他<b>“从基层干起,从野战军的连队干起。”</b>后来,陈再方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几十年后担任总装备部科技委副主任,被授予中将军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唯一的女儿名叫陈再红,她这一生比较平平淡淡,主要从事教育工作,现在已退休,安享晚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陈锡联将军逝世近23年了,如今山河无恙,这太平盛世是否和他想象中的一般无二?我想答案应该是肯定的。</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