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中国山水湖草沙(上)

刘建平

<p class="ql-block"><b>  2021年9月29日至12月2日,历时64天,步行68万步,首次在线上参加了第一期“我用步数点亮中国”的活动。活动结束后,在删除点亮各省、市、自治区的勋章时,出于一时的兴趣,便做了一个题为巜点亮中国,爱我华夏》的美篇,收集整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概况简介,作为一个简单的资料,留存和查阅。(点下面链接“点亮中国爱我华夏”可浏览)</b></p><p class="ql-block"><b></b><a href="https://www.meipian.cn/3x8gpx7f?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点亮中国 爱我华夏</a></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转眼进入了2022年,虽也知道“用步数点亮中国”的活动仍在继续进行,但苦于全国多地新冠疫情时有发生,我所在的呼和浩特市也分期实行了最严格的禁游限行、不聚少会、扫码核检等防控措施,加之又要陪孙子线上听课,直到4月27日才再次参加了第二期“用步数点亮中国”的线上活动。</b></p> <p class="ql-block"><b>  作为一名一生从事水利工作的普通退休人员,出于对水利事业的一腔热忱和眷恋,在参加这次活动之前,曾多次琢磨想重点收集一些各省市自治区有关山、水、河、湖、沙、草、川方面的资料,编辑成一部美篇,收存查看。第二期再次参加“用步数点亮中国”的活动时,便斗胆地作了尝试。</b></p><p class="ql-block"><b> 然而,事与愿违,好多事情看着简单做起来难。大量资料及图片的查阅、选用、核对、修改、编辑等具体细节十分繁杂琐碎、量大又难,由于自己学识浅薄,精力有限,脑和眼又不给力,加之电脑操作及美篇编辑水平低下,制作过程中深深感到力不从心,事倍功半。一定有不少错误和暇疪,诚恳希望有这方面兴趣和爱好的专家学者、专业人士及美篇好友读者们提出批评指正,我定将诚心接受、认真对待,逐一修正完善。</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形图</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中华人民共和国阶梯分布图</b></p> <p class="ql-block">(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p><p class="ql-block">(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主要地貌地理分界图</b></p> <p class="ql-block">(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p><p class="ql-block">(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p><p class="ql-block">(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p><p class="ql-block">(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p><p class="ql-block">(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p><p class="ql-block">(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p><p class="ql-block">(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p><p class="ql-block">(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p><p class="ql-block">(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米仓山脉。</p><p class="ql-block">(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p><p class="ql-block">(1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p><p class="ql-block">(12)云贵高原与东南丘陵界线:雪峰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全国水系图</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中国的南北方分界线</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中国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一月份中国0℃等温线</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中国干湿地区</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800毫米等降水量线</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中国内外流区域和主要河流</b></p> <p class="ql-block">内流域和外流域的分界线: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一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中国水资源分布图</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中国三大自然区</b></p> <p class="ql-block">东部季风区是指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以东的广大地区。</p><p class="ql-block">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包括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地貌单元。</p><p class="ql-block">青藏高寒区以青藏高原为主体的地貌单元,涉及青海、西藏两省区的全部和四川西部、甘肃西南部、新疆南部和云南西北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内蒙古自治区</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内蒙古自治区地图</b></p> <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p><p class="ql-block">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起东经126°04′,西至东经97°12′,横跨经度28°52′,东西直线距离2400多千米;南起北纬37°24′,北至北纬53°23′,纵占纬度15°59′,直线距离1700千米;全区总面积118.3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土地面积的12.3%,是中国第三大省区。东、南、西依次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8省区毗邻,跨越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和俄罗斯接壤,拥有二连浩特市和满洲里市两个重要的口岸,国境线长4200千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内蒙古自治区地形图</b></p> <p class="ql-block">地形地貌</p><p class="ql-block">内蒙古自治区地势较高,平均海拔高度1000米左右,基本上是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在世界自然区划中,属于著名的亚洲中部蒙古高原的东南部及其周沿地带,统称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在内部结构上又有明显差异,其中高原约占总面积的53.4%,山地占20.9%,丘陵占16.4%,平原与滩川地占8.5%,河流、湖泊、水库等水面面积占0.8%。内蒙古自治区的地貌以蒙古高原为主体,具有复杂多样的形态。除东南部外,基本是高原,占总土地面积的50%左右,由呼伦贝尔高平原、锡林郭勒高平原、巴彦淖尔—阿拉善及鄂尔多斯等高平原组成,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海拔最高点贺兰山主峰3556米。东北部临近外兴安岭等。内蒙古高原四周分布着大兴安岭、阴山(狼山、色尔腾山、大青山、灰腾梁)、贺兰山等山脉,构成内蒙古高原地貌的脊梁。最北部、东北部距离石勒喀河、格尔必齐河、鄂嫩河、哈拉哈河较近。内蒙古高原西端分布有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漠等,总面积15万平方千米。在大兴安岭的东麓、阴山脚下和黄河岸边,有嫩江西岸平原、西辽河平原、土默川平原、河套平原及黄河南岸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光照充足、水源丰富,是内蒙古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主要产区。在山地向高平原、平原的交接地带,分布着黄土丘陵和石质丘陵,其间杂有低山、谷地和盆地分布,水土流失较严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山脉</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兴安岭山脉</p><p class="ql-block">大兴安岭山脉,是兴安岭的西部组成部分,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是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的分水岭,与太行山和雪峰山连成一线,将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紧密相连。总面积约32.72万平方千米(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大约24万平方千米,黑龙江省境内8.48万平方千米)。北起黑龙江畔(东北脊梁),南至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东北——西南走向,全长1400多千米,宽200~400千米,海拔1100~1400米,主峰索岳尔济山。</p><p class="ql-block">大兴安岭不仅支撑着东北与内蒙古工、农、牧、渔等产业的命脉,也是维持生命的粮仓与饮用水源。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是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天然绿色屏障,是中国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p><p class="ql-block">大兴安岭地势呈西高东低,位于地势第二阶梯东缘,第二梯阶第三梯结合部,大兴安岭山脊以东为第三阶梯地,以西为第二阶梯地,属浅山丘陵地带。北部、西部和中部高。平均海拔573米,最高峰黄岗梁(海拔2029米),最低海拔180米(呼玛县三卡乡沿江村)。冬寒夏暖,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零下2.8℃,最低温度零下52.3℃,无霜期90~110天,年平均降水量746毫米,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阴山山脉</p><p class="ql-block">阴山山脉是中国北部东西向山脉和重要地理分界线。横亘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及河北省最北部。介于东经106°~116°。西端以低山没入阿拉善高原;东端止于多伦以西的滦河上游谷地,长约1000公里;南界在河套平原北侧的大断层崖和大同、阳高、张家口一带盆地,谷地北侧的坝缘山地;北界大致在北纬42°,与内蒙古高原相连,南北宽50~100公里。</p><p class="ql-block">阴山山脉是东西走向。属古老断块山。西起狼山、乌拉山,中为大青山、灰腾梁山,南为凉城山、桦山,东为大马群山。长约1200千米,平均海拔1500~2000米,山顶海拔2000~2400米。集宁以东到沽源、张家口一带山势降低到海拔1000~1500米。主峰呼和巴什格,海拔2364米。</p><p class="ql-block">山地南北两坡不对称,北坡和缓倾向内蒙古高原,属内陆水系。南坡以1000多米的落差直降到黄河河套平原,是断层陷落形成的。山地大部分由古老变质岩组成,在断陷盆地中有沉积岩分布。煤藏丰富。石拐沟煤矿已开采,为包头市钢铁公司及发电厂提供燃料。北坡的白云鄂博蕴藏丰富的多金属矿和稀土金属。</p><p class="ql-block">阴山山脉在呼和浩特以西的西段地势高峻,脉络分明,海拔1800~2000米,最高峰呼和巴什格山位于狼山西部,海拔2364米。山与山之间的横断层经流水侵蚀形成宽谷,为南北交通要道,山脉主体由太古代变质岩系和时代不一的花岗岩构成,在两侧及山间盆地内有新生代地层。南坡与河套平原之间相对高度约千米,经长期流水侵蚀,现代山脉边缘已较地质构造上的断层边缘向北后退10~30公里。山前和山谷两侧普遍发育有多级阶地。山脉北坡起伏平缓,丘陵与盆地交错分布,相对高度50~350米,丘间盆地沿构造线呈东西向分布,盆内沉积有白垩系,第三系地层,上覆第四系厚层砂质粘土。源于阴山的河流横切丘陵,支流极少,河床宽坦,现代水流级不相称。</p><p class="ql-block">呼和浩特以东的东段海拔一般在1500米左右,地形紊乱,主要有蛮汉山,苏木山,马头山,桦山等。在集宁,张北一带被玄武岩覆盖,部分地区的熔岩台地已被侵蚀切割成平顶低山和丘陵。低山和丘陵间盆地内有白垩纪,第三系和现代沉积。盆地间的岭脊低而宽,相对高度300~500米,有些盆地中心集水成湖,较大者如岱海,黄旗海,安固里淖,察汉淖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贺兰山山脉</p><p class="ql-block">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北起巴彦敖包,南至毛土坑敖包及青铜峡。山势雄伟,若群马奔腾。</p><p class="ql-block">贺兰山南北长220公里,东西宽20~40公里。南段山势缓坦,三关口以北的北段山势较高,海拔2000~3000米。主峰敖包疙瘩,海拔3556公尺。山地东西不对称,西侧坡度和缓,东侧以断层临银川平原。贺兰山为强烈地震带,1739年银川附近发生8级地震,1561年在中宁、1709年在中卫都发生过7.5级地震。</p> <p class="ql-block">气候</p><p class="ql-block">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广袤,所处纬度较高,高原面积大,距离海洋较远,边沿有山脉阻隔,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有降水量少而不匀,风大,寒暑变化剧烈的特点。大兴安岭北段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巴彦浩特——海勃湾——巴彦高勒以西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总的特点是春季气温骤升,多大风天气,夏季短促而炎热,降水集中,秋季气温剧降,霜冻往往早来,冬季漫长严寒,多寒潮天气。</p><p class="ql-block">内蒙古自治区日照充足,光能资源非常丰富,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都大于2700小时,阿拉善高原的西部地区达3400小时以上。全年大风日数平均在10—40天,70%发生在春季。其中锡林郭勒、乌兰察布高原达50天以上;大兴安岭北部山地,一般在10天以下。沙暴日数大部分地区为5—20天,阿拉善西部和鄂尔多斯高原地区达20天以上,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呼鲁赤古特大风日,年均108天。</p><p class="ql-block">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年平均气温在-3.7(图里河)—11.2℃(额济纳旗)之间,与历史同期平均值相比,除呼伦贝尔市中西部地区接近常年外,全区大部地区普遍偏高,其中中西部大部及兴安盟东部、通辽市中部、赤峰市北部地区偏高1.0—2.2℃(苏尼特左旗),其余地区偏高0.5—1.0℃。2017年平均气温全区平均为6.2℃,比历史同期平均值偏高1.1℃,比上年同期高0.6℃,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三高。</p> <p class="ql-block">水文</p><p class="ql-block">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共有大小河流千余条,中国的第二大河——黄河,由宁夏石咀山附近进入内蒙古,由南向北,围绕鄂尔多斯高原,形成一个马蹄形。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07条;流域面积大于300平方千米的有258条。有近千个大小湖泊,主要有呼伦湖、贝尔湖、达里诺尔湖、乌梁素海、岱海、居延海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内蒙古自治区水系图</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内蒙古自治区主要河流</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外流水系</b></p><p class="ql-block">内蒙古外流水系自东而西有额尔古纳河、嫩江、辽河、滦河、永定河、黄河等6个水系,总流域面积61.34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52.5%,主要汇入鄂霍次克海和渤海。</p><p class="ql-block">1、额尔古纳河水系</p><p class="ql-block">额尔古纳河水系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由额尔古纳河干流、上源海拉尔河以及支流哈拉哈河、乌尔逊河、克鲁伦河、木得那亚河、根河、得尔布干河、激流河等组成。河流全长1606公里,其中额尔古纳河干流是中俄两国界河,右岸属我国呼伦贝尔市境内,流域面积15.77万平方公里。额尔古纳河是黑龙江的上游,上源海拉尔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吉鲁契那山麓,向西经乌尔其汗镇、牙克石市、海拉尔市,至阿巴盖堆以下称额尔古纳河,河流折向东北到大司洛夫卡河口与左岸俄罗斯的石勒喀河汇合后称黑龙江,最终注入太平洋水域的鄂霍次克海。河流全长970公里,是中俄两国界河。</p><p class="ql-block">(1)海拉尔河是额尔古纳河的上游。位于呼伦贝尔市的西南部,自东而西纵贯呼伦贝尔高原的中部。发源于大兴安岭西麓吉鲁契那山,干流长708公里,流域面积5.42万平方公里。河水清澈。主要支流有库里多尔河、特尼河、莫尔格勒河、免渡河、伊敏河等。</p><p class="ql-block">(2)伊敏河是海拉尔河支流。发源于大兴安岭蘑菇山北麓,自南向北流经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穿过海拉尔市区北入海拉尔河,河长390公里,流域面积2.27万平方公里。伊敏河上游红花尔基以上为山地林区,红花尔基以下河流进入丘陵草原区。伊敏河主要支流有辉河、维纳河、苇子坑河、锡尼河等。</p><p class="ql-block">(3)克鲁伦河是额尔古纳河支流。位于呼伦池的西南部,发源于蒙古国肯特山东麓,在中游乌兰恩格尔西端进入我国,流经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东流注入呼伦池。河流全长1264公里,在我国境内长206公里,区间流域面积7153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4)哈拉哈河是额尔古纳河支流。发源于大兴安岭南部吉里革先山西麓的达尔滨湖。河流东南向西北流,河长399公里,是中蒙界河。呼伦贝尔市境内流域面积8736平方公里。到额布都格卡附近河道分2支,一支直接汇入乌尔逊河,一支注入贝尔湖。主要支流有罕达盖河、胡鲁斯台河。</p><p class="ql-block">(5)乌尔逊河是额尔古纳河支流。发源于贝尔湖和沙尔勒金河,北流注入呼伦池,河长223公里,流域面积1.05万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6)根河是额尔古纳河支流。发源于大兴安岭伊吉奇山西南侧,自东北向西南流经根河、额尔古纳二市,于额尔古纳市四卡北注入额尔古纳河,河长428公里,谷宽1~2公里,流域面积1.58万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伊图里河、依根河、库力河等。</p><p class="ql-block">(7)得尔布干河是额尔古纳河支流。发源于根河市得耳布尔镇北上游岭附近,由东北流向西南,于河口附近与哈乌尔河汇合后注入干流,河长273公里,流域面积0.68万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8)激流河是额尔古纳河支流。发源于大兴安岭西麓的三望山,河长468公里,流域面积1.59万平方公里,在额尔古纳市田登科附近汇入额尔古纳河。处于大兴安岭西北坡原始森林区。主要流经地区有根河、额尔古纳二市。主要支流有金河、阿龙山河、敖鲁古雅河、安格林河等。</p><p class="ql-block">2、嫩江水系</p><p class="ql-block">嫩江干流是内蒙古与黑龙江、吉林两省的界河,右岸支流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由甘河、诺敏河、阿伦河、雅鲁河、绰尔河、洮尔河、霍林等众多支流组成。嫩江水系河流全长1369公里,流域面积24.34万平方公里,其中在内蒙古境内流域面积15.32万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嫩江水系干流,松花江北源。发源于大兴安岭支脉伊勒呼里山南坡,南北纵贯呼伦贝尔市东部,经过嫩江市、莫力达瓦旗尼尔基镇、齐齐哈尔市,在三叉河的附近与第二松花江汇合后称松花江。</p><p class="ql-block">(1)甘河是嫩江支流,发源于大兴安岭东侧沃违其山麓。干流流向西北-东南。主要流经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河长1188公里,流域面积1.97万平方公里。主要支流阿里河,长124公里,流域面积2183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2)诺敏河是嫩江支流。发源于大兴安岭岭西,河长441公里。在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族自治旗尼尔基镇附近分两支岔注入嫩江。流域面积2.55万平方公里,较大的支流有毕拉河,长229公里。</p><p class="ql-block">(3)阿伦河是嫩江支流。发源于大兴安岭的博克图腰梁子附近,河长344公里,流域面积6126平方公里。流域形状为窄长方形,具有河流短和分布均匀的特点。主要流经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境内。下游于成吉思汗边堡以下流入黑龙江省境内。</p><p class="ql-block">(4)雅鲁河是嫩江支流。发源于大兴安岭东侧博克图附近光头山,河长388公里,主要流经内蒙古牙克石市和扎兰屯市,在黑龙江省龙江县东入嫩江。流域面积1.91万平方公里,其中内蒙古境内1.46万平方公里,有阿木牛河、济沁河、罕达罕河、卧牛河等主要支流。下游经常移动,遗有很多旧河道、牛轭湖和沼泽地,并有砂砾层分布。</p><p class="ql-block">(5)绰尔河是嫩江支流。发源于大兴安岭顶部石门子站附近,河长552公里,流域面积1.73万平方公里。主要流经牙克石、扎兰屯2市和兴安盟扎赉特旗,东南流到与黑龙江省交界处注入嫩江。流域面积大部属内蒙古,仅下游右岸局部地区属黑龙江省。河谷窄深,两岸支流密布且分布均匀。</p><p class="ql-block">(6)霍林河是嫩江支流。发源于通辽市扎鲁特旗罕山西麓,经霍林郭勒市、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进入吉林省境内,水流逐渐扩散消失。干流全长590公里,流域面积为2.78万平方公里,其中内蒙古境内1万余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3、辽河水系</p><p class="ql-block">位于内蒙古境内的西辽河流域是辽河水系的右上源,由老哈河、西拉木伦河、西辽河干流等河流组成,河流全长830公里,流域面积13.88万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新开河、教来河、乌力吉木伦河。</p><p class="ql-block">(1)老哈河是西辽河南源。发源于河北省七老图山脉的光头山,流经赤峰市东南部,在翁牛特旗与奈曼旗交接处与西来的西拉木伦河汇合后称西辽河。全长425公里,流域面积3.31万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八里罕河、坤都冷河、英金河、羊肠子河等10条,均系长年流水河。</p><p class="ql-block">(2)西拉木伦河蒙古语意为黄色的河。西辽河北源。发源于大兴安岭山地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红山北麓白槽沟。古称潢水、饶乐水、吐护真水等。河道长380公里,流域面积3.22万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查干木伦河、少郎河、响水河等。河水夹带黄沙。</p><p class="ql-block">(3)西辽河由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汇合口苏家堡至辽宁省康平县二道河子的河段称西辽河,西辽河在康平县二道河子与东辽河汇合称辽河,辽河最终泄入渤海。西辽河干流长403公里,平均比降为1/2500。河谷两岸发育着一级阶地与河漫滩,宽广的阶地构成西辽河冲击平原。</p><p class="ql-block">(4)新开河是西辽河水系一级支流。河流自西拉木伦河台河口分流后,经通辽市开鲁县和科尔沁左翼中旗,在英窝与西北来乌力吉木伦河汇合后,至小瓦房归入西辽河,全长378公里。是1950年内蒙古政府重新整理西拉木伦河古河道而形成的河流。河流两岸为宽广的西辽河平原,是通辽市主要灌溉农业区和平坦草牧场,沿河两岸还建有他拉干、都西庙等旁侧平原水库。</p><p class="ql-block">(5)教来河是西辽河水系一级支流。发源于赤峰市敖汉旗西南奴鲁尔虎山,在通辽市科尔沁区王家窝铺与西辽河汇合,河流全长559公里,流域面积1.49万平方公里。平均河床宽约300米,常年流水,可灌溉两岸农田数十万亩。</p><p class="ql-block">(6)乌力吉木伦河蒙古语意为吉祥的河。西辽河水系一级支流。发源于赤峰市巴林左旗北部的巴颜乌兰峰,汇集横河、乌兰达坝河、干支嘎河、浩尔吐郭勒河、沙里河等河流,经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和通辽市扎鲁特旗,于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的英窝与西北来的新开河相会归入西辽河,水质良好。河流全长598公里,流域面积3.34万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4、滦河水系</p><p class="ql-block">滦河水系古名濡水。发源于河北省丰宁县,由南向北流入沽源县,称闪电河。至内蒙古正蓝旗上都镇折向东,称上都河。入多伦县后,至查干敖包东,慧温高勒自北来汇,始称滦河。经小菜园出境复入河北省丰宁县。较大支流有慧温高勒、乃仁高勒、吐鲁根河、羊肠子河等。河道蜿蜒曲折。在内蒙古境内,河流全长254公里,流域面积0.69万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5、永定河水系</p><p class="ql-block">内蒙古境内的永定河水系属永定河北支洋河和南支御河的上游部分,流域面积5600平方公里。洋河发源于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其主要支流有后河、银子河。御河发源于乌兰察布市丰镇市,主要支流有饮马河。</p><p class="ql-block">6、黄河水系</p><p class="ql-block">黄河水系在内蒙古境内由黄河干流和较大的支流大黑河、浑河、纳林川、乌兰木伦河、悖牛川、红柳河、都斯图河以及昆都仑河等组成。</p><p class="ql-block">黄河干流自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石嘴山流入内蒙古,经乌海市、巴彦淖尔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的托克托县,至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马栅出境,全长843公里。</p><p class="ql-block">(1)大黑河是黄河支流。由干流和大庙沟河、五贝滩河、石人湾河、小黑河等主要支流组成,流域面积1.37万平方公里。干流发源于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十八台镇梁顶,往西经卓资县、旗下营,至陶卜齐折向西南,经美岱、三两等地,于托克托县河口镇附近注入黄河,河长236公里。</p><p class="ql-block">(2)浑河是黄河支流。由干流和古力半吉河、清水河等支流组成,流域面积0.25万平方公里。河流发源于山西省平鲁县,在长城的杀虎口附近进入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自东向西径清水河县,于岔河口附近注入黄河,河长200公里,是一条典型的山溪性的多泥沙河流。</p><p class="ql-block">(3)纳林川、乌兰木伦河分属于黄河支流黄甫川、窟野河的上游,皆发源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东侧的山地丘陵区。纳林川河长72公里,在其东侧有十里川平行南流,于陕西省麻镇附近汇入黄甫川而注入黄河,在内蒙古境内流域面积0.29万平方公里。乌兰木伦河(红河之意)长63公里,在其东侧有悖牛川平行南流,于陕西省神木县境内汇合后称窟野河而注入黄河,在内蒙古境内流域面积0.47万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4)萨拉乌苏河又称红柳河,系黄河中游无定河支流的上游。由萨拉乌苏河及其支流海流图河、纳林河组成,流域面积0.75万平方公里。红柳河发源于陕西省萨拉乌苏定边县,在二层河台流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最南部的乌审旗境内。</p><p class="ql-block">(5)都斯图河是黄河支流。发源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察汗淖尔镇,向西经鄂尔多斯高原,于内蒙古与宁夏交界处注入黄河。河长166公里,宽50~100米,流域面积0.42万平方公里,无支流汇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二、内流水系</b></p><p class="ql-block">内蒙古内流水系分布比较零星,自东而西有达里诺尔、乌拉盖尔河、查干诺尔、黄旗海、岱海和高原西部的塔布河、艾不盖河、额济纳河等水系,皆系无尾河,河川径流均消失于各自封闭的湖盆或洼地内;总流域面积11.41万平方公里,为全区总面积的9.8%。</p><p class="ql-block">1、乌拉盖尔河水系</p><p class="ql-block">乌拉盖尔河水系是内蒙古最大的内陆河水系。由乌拉盖尔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色也勒吉河、宝日嘎斯太河、音扎干河、高日罕河、巴拉格尔河以及伊和吉仁高勒河、锡林郭勒河等河流组成,其流域面积约6.88万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伊和吉仁高勒河锡林郭勒高原上的河流。发源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境内的大兴安岭西麓,由南向北流至东乌珠穆沁旗额和宝拉格苏木境内消失,在其东侧有支流巴嘎吉仁高勒河平行北流,于西乌珠穆沁旗巴彦高勒苏木境内注入伊和吉仁高勒河。</p><p class="ql-block">锡林郭勒河锡林郭勒蒙古语意为高原上的河。发源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境内的大兴安岭西麓,纵贯锡林浩特市中南部。上游东西流向,处于丘陵地带,河谷宽1公里,库尼苏曼以下为中下游,河水折向北流,河谷宽2~5公里,形成河间盆地,间有沼泽,至锡林浩特市巴彦宝拉格苏木查干淖尔消失。</p><p class="ql-block">2、查干诺尔水系</p><p class="ql-block">查干诺尔水系主要包括巴音河和恩格尔河,流域面积0.51万平方公里。巴音河由高格斯台河、灰腾河汇合而成,发源于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浑善达克西部沙地东缘,由东南向西北流入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境内的查干淖尔湖,河宽3~10米。恩格尔河发源于正蓝旗浑善达克沙地西部,上游狭小,下游河谷宽2~3米,河宽2~5米,向北注入阿巴嘎旗境内的查干淖尔湖。</p><p class="ql-block">3、塔布河</p><p class="ql-block">内蒙古乌兰察布高原上的内陆河。发源于包头市固阳县东北部南沟村,由西向东流经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至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境内渐向北流,最终汇入呼和淖尔湖。干流全长316公里,流域面积约1.05万平方公里。上游段为山区,谷深40米左右,河槽宽约10~30米,平时呈干河;中游段山地与丘陵相间分布;下游两岸多系台地,是干旱草原,河道中有零星滩地分布。</p><p class="ql-block">4、艾不盖河</p><p class="ql-block">艾不盖河系乌兰察布高原上的内流河。发源于乌兰察布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西南的犒劳以根山地,向东流至百灵庙又折向北流,最终归入腾格日淖日湖,全长约205公里,流域面积1.21万平方公里。上游区为山地,河谷宽2公里左右;中游流过丘陵与石山交错地带,河谷宽300~600米;下游先后流经宽阔草甸草原和一片戈壁,河床逐渐消失,河水潜没在淖日湖之中。</p><p class="ql-block">5、额济纳河</p><p class="ql-block">额济纳河为内蒙古西部荒漠区中的最大河流。位于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发源于青海省祁连山南麓,上游为黑河和弱水,北流入内蒙古境内称额济纳河。额济纳河向北流至狼心山分为西河(木仁高勒)和东河(额木讷高勒),最终分别汇入嘎顺诺尔(居延海)、苏泊诺尔。河长250公里,呈南北流向,弯曲度小。西侧有穆林高勒、赛汗高勒、乌兰艾立格高勒、克列图高勒和巴嘎高勒等5个支流分别汇入嘎顺诺尔(居延海)。东河下游有昂茨河、古尔本汗立河、哈拉素海河、达西敖包河、纳林河等5个支流。河流流经额济纳旗人民政府驻地达来呼布镇。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上游来水无保证,加之内蒙古境内又不产流,河流除汛期外很少有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内蒙古自治区主要湖泊</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呼伦湖</p><p class="ql-block">呼伦湖又名呼伦池、达赉湖、达赉诺尔,与贝尔湖互为姊妹湖。蒙古语意为“海一样的湖”。历史曾称大泽、俱轮泊、阔连海子、虎图泽、玄寞池、库楞湖等。是北方众多游牧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东胡、匈奴、鲜卑、室韦、回纥、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曾繁衍生息于此。呼伦湖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草原西部的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和扎赉诺尔区之间,呈不规则斜长方形,长轴为西南至东北方向,湖长93公里,最大宽度41公里,平均宽32公里,湖周长447公里,面积2339平方公里,最大水深为8米,平均水深为5.7米,蓄水量138.5亿立方米。是内蒙古第一大湖、东北地区第一大湖、中国第五大湖、第四大淡水湖、亚洲中部干旱地区最大淡水湖,为构造成因的矿化度受环境影响较大的淡水湖。</p><p class="ql-block">呼伦湖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素有“草原明珠”、“草原之肾”之称,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特殊地位,对维系呼伦贝尔大草原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动植物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呼伦湖及其周边水系于2002年1月被列入《拉姆萨尔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02年11月被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贝尔湖</p><p class="ql-block">贝尔湖古称“捕鱼儿海”、“捕鱼儿-那兀儿”,与呼伦湖为姊妹湖。位于呼伦贝尔草原的西南部边缘,是中蒙两国共有湖泊,中国部分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贝尔苏木境内。湖面呈椭圆形状,长40公里,宽20公里,面积608.78平方公里,蓄水量约55亿立方米。其中大部分在蒙古国境内,仅西北部40.26平方公里(湖泊总面积的十五分之一左右)为我国所有。民国时期贝尔湖及哈拉欣河流域均属我国兴安省所辖,1962年中蒙在北京签订《中蒙边界条约》,两国边界正式确定,将贝尔湖93.4%都划给外蒙古。</p><p class="ql-block">贝尔湖是哈拉哈河和乌尔逊河的吞吐湖,为淡水湖,湖面海拔约583.90米,一般深度9米左右,湖心最深处可达50米以上。湖水清澈,为沙砾湖床,是天然渔场,湖内盛产多种鱼类,湖周围为优良牧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达里诺尔湖</p><p class="ql-block">达里诺尔湖又称达里湖,汉语译为“大海一样的湖”。是内蒙古地区四大名湖之一,内蒙古赤峰市最大的湖泊。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高原地形,分布着被风化的玄武岩或花岗岩,是低浓度盐水湖。达里诺尔湖湖周长百余公里,呈海马状,为封闭式苏达型半咸水湖,达里诺尔湖属高原内陆湖,湖水无外泻。总储水量达16亿立方米,水深10~13米,最大水深13米,面积238平方公里,达里诺尔湖的东西两畔又各有一个湖泊——岗更诺尔湖(牦牛泡子)和多伦诺尔湖(鲤鱼泡子),分列在达里湖东西两侧,耗来河、贡格尔河、沙里河将三个湖泊穿在一起,形成高原湖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乌梁素海</p><p class="ql-block">乌梁素海,蒙古语意为杨树林,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乌拉特前旗,是黄河改道形成的河迹湖,也是全球荒漠半荒漠地区极为少见的大型草原湖泊。它是中国八大淡水湖之一。总面积300平方千米,素有“塞外明珠”之美誉;它是全球范围内干旱草原及荒漠地区极为少见的大型多功能湖泊,也是地球同一纬度最大的湿地。</p><p class="ql-block">2002年被国际湿地公约组织正式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现在是内蒙古重要的芦苇产地。</p><p class="ql-block">乌梁素海其形成与黄河主流改道有关,最早的黄河沿狼山南侧的乌加河作主流东流,后因地壳隆起,黄河受阻急转南流,冲出一个较大的洼地,这就是乌梁素海的前身。以后,由于风沙东侵和狼山南侧的洪积扇不断扩展,致使河床抬高,乌加河被泥沙阻断,河水溢流到洼地形成了乌梁素海,而黄河主流被迫改由南侧东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岱海</p><p class="ql-block">岱海古称“天池”,汉称“诸闻泽”,魏曰“盐池”,宋为“鸳鸯泊”,明称“威宁海”,清初谓“代噶淖尔”,光绪初年正式称为“岱海”,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岱海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大内陆湖,也是著名的渔业生产基地。有“塞外天池”、“草原明珠”、“高原仙湖”之美誉。岱海位于凉城县城东南8公里处,水面面积16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米,最深处达17米。岱海由周边20多条河流和中层地下水汇集而成,形成于第三纪造山运动,属典型的内陆淡水湖泊。岱海水温适中,水质清澈,水体无污染,且周边生态环境良好,夏季平均水温在20℃以上,与青岛、北戴河水温相同,基本符合国际天然浴场标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居延海</p><p class="ql-block">居延海位于今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东北约40公里的巴丹吉林沙漠北缘,为古弱水的归宿地。居延海位于东经101度24分,北纬42度33分左右,地处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北部。</p><p class="ql-block">居延海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 汉时称居延泽,唐时称居延海,发源于祁连山深处的黑河,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800余公里后,汇入巴丹吉林沙漠西北缘两片戈壁洼地,形成东、西两大湖泊,总称居延海。 居延海一带水草丰美,系蒙古高原通往河西与西域必经之道,故既是匈奴联络蜡羌与河湟羌共同袭击汉朝的重要据点,又是汉朝出击匈奴的前沿阵地。居延是匈奴语,《水经注》中将其译为弱水流沙,在汉代时曾称其为居延泽,魏晋时称之为北海,唐代起称之为居延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内蒙古自治区主要水库</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红山水库</p><p class="ql-block">红山水库,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位于西辽河干流老哈河中游,与克拉玛依红山湖不同,它地处赤峰市松山区、敖汉旗、翁牛特旗交界处,红山水库管理局驻地翁旗乌敦套海镇。</p><p class="ql-block">红山水库又名红山湖[1],它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环渤海经济圈,位于西辽河干流—被誉为“契丹.辽文化母亲河”之一的老哈河中游,地处赤峰市松山区、敖汉旗、翁牛特旗交界处的旅游金三角。</p><p class="ql-block">它于1958年10月动工兴建,1960年10月主坝截流,1965年10月竣工并交付运用。历史7载,动用民工5万之众,是原昭乌达盟、哲里木盟两盟人民团结治水的伟大壮举。总工程量913万立方米,工程总投资8791万元,历经两期除险加固,工程累计投资已逾3亿元。</p><p class="ql-block">红山湖是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发电、养殖、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国家大型1类水利枢纽工程。按千年一遇洪水设计,万年一遇洪水校核,设计库容25.6亿立方米,控制洪水量占辽河中游洪水量的75%,是内蒙古自治区乃至东北最大的人工湖。红山湖因湖畔矗立着一座山石赭红、赤壁崎崛的红山而得名,是国家水利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绰勒水库</p><p class="ql-block">绰勒水库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音德尔镇上游20公里处,是上游的文得根水库的反调节水库。</p><p class="ql-block">绰勒水利枢纽工程主要由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河床式电站组成。水库总库容1.95亿立方米,防洪库容0.31亿立方米,最大坝高19.9米。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工程总工期为三年。工程总投资为2.50亿元,其中主体工程1.9亿元。绰勒水利枢纽建成后,可发展水田28万亩,电站装机1.05万千瓦,年均发电量3360万度,可将下游防洪标准由30年一遇提高至50年一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莫力庙水库</p><p class="ql-block">莫力庙水库是亚洲最大沙漠水库,库区占地总面积120平方公里,库容1.92亿立方米,水面40平方公里。长1.1万米,底宽100米的人工沙坝堪称世界之最。已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人工沙坝候选世界纪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内蒙古自治区五大沙漠</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巴丹吉林沙漠</p><p class="ql-block">巴丹吉林沙漠是世界第四大沙漠,公里,南北宽约220公里,面积约4.7万平方公里,地势南高北低,东部高西部低。境内绝大部分被沙漠所覆盖,沙山沙丘、风蚀洼地、剥蚀山丘、湖泊盆地和谷地在沙漠中交错分布,并以流动沙丘为主,约占沙漠总面积的83%,流沙面积仅次于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是蒙古语的译音,“巴丹”是由“巴岱”演变而来,原意究竟是人名还是地名已无从考察。传说古代曾有一名叫巴岱的人在此居住;“吉林”的意义也有两说:一说,它是由藏语“哲让”演变而来,意为地狱,另一说指它是数词六十----这片沙漠中湖泊众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腾格里沙漠</p><p class="ql-block">内蒙古腾格里沙漠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包括腾格里额里斯苏木、温都尔勒图镇、巴润别立镇和嘉尔嘎勒赛汉镇的部分区域,东部延伸至嘉尔嘎勒赛汉镇西端,西部跨越至温都尔勒图镇东北,北部覆盖嘉尔嘎勒赛汉镇南端,南部毗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3°55′14″~105°41′18″,北纬37°31′18"~38°26′48"之间,总面积721707公顷,于2003年晋升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p><p class="ql-block">内蒙古腾格里沙漠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以沙冬青、霸王为代表的荒漠珍稀植物,以鹅喉羚、荒漠猫、金雕、大天鹅等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生境以及沙漠湖泊湿地生态系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毛乌素沙漠</p><p class="ql-block">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因此榆林市也被称为驼城,意为沙漠之城。毛乌素沙漠面积约4.22万平方公里。降水较多(250∼400毫米),有利植物生长,原是畜牧业比较发达地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的面积较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库布其沙漠</p><p class="ql-block">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在河套平原黄河“几”字弯里的黄河南岸(有的人称河套沙漠),往北是阴山西段狼山地区。“库布其”为蒙古语,意思是弓上的弦,因为它处在黄河下像一根挂在黄河上的弦。古称“库结沙”、“破讷沙”,亦作“普纳沙”。库布齐沙漠是距北京较近的沙漠。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脊线的北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杭锦旗、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的部分地区。长400公里,宽50公里,总面积约1.39万平方公里,流动沙丘约占61%,沙丘高10~60米,像一条黄龙横卧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横跨内蒙古三旗。形态以沙丘链和格状沙丘为主。</p><p class="ql-block">2015年7月28日,中国第七大沙漠1/3绿化成果荣获联合国颁发2015年度土地生命奖,中国大力发展沙漠经济治理模式获得世界标本意义,中国亿利资源集团与埃及SEKEM今晚同时荣获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颁发2015年度土地生命奖。创办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p><p class="ql-block">2018年12月,库布齐沙漠中的亿利生态治理区荣膺“国家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p><p class="ql-block">2019年9月18日,3条新的穿沙公路(新S215独贵塔拉至锡尼段公路、S316中和西至巴拉贡段公路、G242临河黄河大桥至公其日嘎公路)正式通车,建设里程389.3公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乌兰布和沙漠</p><p class="ql-block">乌兰布和沙漠是中国八大沙漠之一,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巴彦淖尔市和阿拉善盟境内。在阿拉善沙漠的东北部,在银额盆地东北底部。</p><p class="ql-block">乌兰布和沙漠北至狼山,东北与河套平原相邻。东近黄河,南至贺兰山北麓,西至吉兰泰盐池。南北最长170公里,东西最宽110公里,总面积1500多万亩,约1万平方公里,海拔1028-1054米之间,地势由南偏西倾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内蒙古自治区三大草原</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呼伦贝尔草原</p><p class="ql-block">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场,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是全国旅游二十胜景之一。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是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旗和海拉尔区、满洲里市及额尔古纳市南部、牙克石市西部草原的总称,东西宽约350千米,南北长约300千米,总面积1126.67万公顷。3000多条河流纵横交错,500多个湖泊星罗棋布,地势东高西低,海拔在650~700米之间,由东向西呈规律性分布,地跨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和干旱草原三个地带。除东部地区约占本区面积的10.5%为森林草原过渡地带外,其余多为天然草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组成呼伦贝尔草原植物群落的基本生态性特征,草原植物资源约1000余种,隶属100个科450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锡林郭勒草原</p><p class="ql-block">锡林郭勒系蒙古语,意为丘陵地带的河。锡林郭勒盟位于祖国首都北京的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长1098公里。东邻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西接乌兰察布盟,南与河北省承德、张家口毗邻,总面积20.3万平方公里,是距北京最近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是世界闻名的大草原之一,也是中国四大草原之一内蒙古草原的主要天然草场。</p><p class="ql-block">历史上的锡林郭勒大草原由五个部落组成,由东向西为乌珠穆沁、浩济特、阿巴哈纳尔、阿巴嘎和苏尼特五大部落组成。1958年锡林郭勒盟和察哈尔盟合并成锡林郭勒盟。其中察哈尔部落是从成吉思汗开始的黄金家族蒙古大汗的住帐部落,阿巴嘎部落是成吉思汗的弟弟别里古台的后裔和臣民。他们至今仍然完整的保留着草原游牧文化与风俗习惯,从服饰、饮食、民居到歌舞、婚嫁、礼仪、节庆等,在整个蒙古民族的历史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代表性。正蓝旗的蒙古语被确定为现代蒙古语标准音,即蒙古语的普通语。</p><p class="ql-block">锡林郭勒草原有横贯草原中部的秦燕金古长城与世界著名的元上都遗址,还有典雅庄重的洪格尔岩画和明成祖五次北征留下的玄石坡、立马峰;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的贝子庙与祭祀圣地白音查干敖包把宗教与蒙古族文化溶为一体,世界闻名的"恐龙之乡"通古尔盆地唤起您涛声依旧。这里既有一望无际、空旷幽深的壮阔美,也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动态美;又有蓝天白云、绿草如茵、牧人策马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美。锡林郭勒大草原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尤其以草原旅游资源丰富、草原类型完整而著称于世,即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半荒漠草原、沙地草原均具备,地上植物达1200多种。境内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国际生物圈网络的国家级草原自然保护区--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科尔沁草原</p><p class="ql-block">科尔沁,蒙语意为“弓箭手”,在元代,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撒尔管辖的游牧区之一,位于内蒙古东部,在松辽平原西北端,兴安盟和通辽市的部分地方。科尔沁草原西与锡林郭勒草原相接,北邻呼伦贝尔草原,地域辽阔,风景优美,资源丰富。</p><p class="ql-block">科尔沁草原,又称科尔沁沙地。沿用古代蒙古族部落名称命名。</p><p class="ql-block">科尔沁草原处于西拉木伦河西岸和老哈河之间的三角地带,西高东低,绵亘400余千米 ,面积约4.23 万平方千米 。</p><p class="ql-block">属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翁牛特旗、敖汉旗与通辽市的开鲁县、通辽市和科尔沁左翼后旗、奈曼旗、库伦旗辖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为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p><p class="ql-block">科尔沁草原——曾经孝庄文皇后的出生地。原始的泉河,原始的植被,原始的天空,原始的风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黑龙江省</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黑龙江省地图</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黑龙江省地形图</b></p> <p class="ql-block">地形地貌</p><p class="ql-block">黑龙江省地貌特征为“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地势大致是西北、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西北部、北部临外兴安岭等,西北部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山地,北部为西北—东南走向的小兴安岭山地,东南部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脉。兴安山地与东部山地的山前为台地,东北部为三江平原(包括兴凯湖平原),西部是松嫩平原。黑龙江省山地海拔高度大多在300—1000米之间,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58%;台地海拔高度在200—350米之间,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4%;平原海拔高度在50—200米之间,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8%。</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黑龙江省主要山脉</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小兴安岭</p><p class="ql-block">小兴安岭,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中北部,属低山丘陵,西北接伊勒呼里山,东南到松花江畔,长约500公里。</p><p class="ql-block">小兴安岭西与大兴安岭对峙,又称东兴安岭,亦名布伦山,小兴安岭是东北地区东北部的低山丘陵山地,是松花江以北的山地总称,地理特征是八山半水半草一分田。</p><p class="ql-block">小兴安岭西北以五大连池至黑河至线与大兴安岭相接,东南达松花江谷地,东北以黑龙江为界,东接三江平原,西以小兴安至铁力至巴彦为界,与松嫩平原相邻,南北长约450公里,东西宽约210公里,面积77725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小兴安岭,或称小兴安岭山脉,纵贯黑龙江省中北部,西北以嫩江为界与大兴安岭相连,东北至黑龙江岸,接大兴安岭支脉伊勒胡里山,东部连接三江平原,东南抵松花江畔,与张广才岭相接,西南与松嫩平原毗连。</p><p class="ql-block">小兴安岭与黑龙江以北俄罗斯境内的北东走向的山脉是一个整体,北段在俄罗斯境内,称为布列亚山脉,南段在黑龙江省境内,称为小兴安岭山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完达山</p><p class="ql-block">完达山(狭义),亦称“王达岭”。完达,满语为“梯”之意。完达山名称之由起,盖因穆棱市与林口县间有山及村名完达(满语,意为梯子),随之呼为完达山。</p><p class="ql-block">完达山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属长白山山脉北延,是黑龙江省东部主要山地之一。主脉呈西南—东北走向,北抵挠力河,西北与三江平原相接,东南与穆棱—兴凯平原交界,西南接那丹哈达岭,东达乌苏里江,绵延400公里,面积1.2万平方公里,海拔500—800米,主峰神顶山在虎林县与宝清县交界处,海拔831米。主脊线以南属虎林市,以北在宝清县境内,东北端属饶河县管辖。</p><p class="ql-block">完达山主脉,自穆棱河发源之山谷起,迤逦而东北走向,牡丹江流域以东,兴凯湖以北,乌苏里江以西之山,统为完达山主脉。完达山主脉又可分为四段:完达山脉自西南而东北,沿穆棱河走向东北之支干为察库兰岭(即今鸡西之兰岭以东以北之山即是)。由鸡西一带之察库兰岭而东北至密山与七台河及勃利交界处之大山,名阿尔哈山;东北界于挠力河与穆棱河之间之山脉为那丹哈达拉岭,正北界于倭肯河与七星河之间之山脉为完达山(狭义)正干,又称为安巴倭克里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老爷岭</p><p class="ql-block">老爷岭,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和吉林省东部,为长白山支脉。呈西南——东北走向,西抵镜泊湖和牡丹江中游谷地,东北部与肯特阿岭相接,东部至穆棱河谷,长约200千米,延伸在牡丹江、宁安、穆棱、鸡西、东宁、绥芬河等市、县,总面积3.26万平方千米,其中有林地175万公顷,多桦、椴、红松等树,林木蓄积量1.5亿立方米。山体主要由新生代玄武岩组成,海拔600-1000米,较高的山峰天岭海拔1115米。年平均气温在2.3-3.5℃,无霜期126天至138天,局部冷凉山区无霜期100天左右。年降雨量530毫米左右。林区建有4个林业局,进行采伐和营林。矿产以煤、金为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黑龙江省平原</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江平原</p><p class="ql-block">三江平原,即东北平原的东北部分,“三江”指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此三条大江浩浩荡荡汇流于此,冲积形成了这块平整的沃土。三江平原水资源丰富,总量187.64亿立方米,其西南部是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人均耕地面积大致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在低山丘陵地带还分布有252万公顷的针阔混交林,被誉为昔日“北大荒”、今日“北大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松嫩平原</p><p class="ql-block">松嫩平原在黑龙江省西南部,南以松辽分水岭为界,北与小兴安岭山脉相连,东西两面分别与东部山地和大兴安岭接壤。整个平原略呈菱形。松嫩平原与辽河平原由位于长春市附近的侵蚀低丘——松花江、辽河的分水岭隔开,又合称为松辽平原,是东北平原的主体。黑龙江省境内面积为10.3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1.61%。松嫩平原在地质构造上是一个凹陷地区,属于松辽断陷带的一部分。凹陷区的西南部现在还在继续下沉,东北部则有上升现象。</p> <p class="ql-block">气候</p><p class="ql-block">黑龙江省属于寒温带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省从南向北,依温度指标可分为中温带和寒温带。从东向西,依干燥度指标可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全省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春季低温干旱,夏季温热多雨,秋季易涝早霜,冬季寒冷漫长,无霜期短,气候地域性差异大。黑龙江省的降水表现出明显的季风性特征。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充沛,冬季在干冷西北风控制下,干燥少雨。</p> <p class="ql-block">水系水文</p><p class="ql-block">黑龙江省境内江河湖泊众多,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绥芬河四大水系,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及以上河流2881条,总长度为9.21万千米。</p><p class="ql-block">黑龙江省境内有兴凯湖、镜泊湖、五大连池、莲花湖、连环湖、桃山湖、向阳湖等众多湖泊。常年水面面积1平方千米及以上湖泊253个,其中:淡水湖241个,咸水湖12个,水面总面积3037平方千米(不含跨国界湖泊境外面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黑龙江省水系图</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黑龙江省主要河流</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黑龙江</p><p class="ql-block">黑龙江跨蒙古、中国、俄罗斯三国,流经蒙古、俄罗斯,以及中国的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以蒙古境内的克鲁伦河为源计算,全长5498公里,是世界第六长河;以中国境内的海拉尔河为源计算,全长4440公里,是世界第十长河,流域面积至少185.5万平方公里,中国境内的流域面积约占流域面积的48% 。共有支流约200余条,其中较大的有松花江、乌苏里江、结雅河、布列亚河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嫩江</p><p class="ql-block">嫩江,黑龙江支流松花江的支流(或北源)。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的中段南侧,正源称南瓮河(又称南北河)。嫩江干流流经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的交界,最后在肇源县茂兴镇当权村三岔河与松花江南源汇合为松花江,嫩江全长 1370 公里(一说全长1375公里、1089公里) ,嫩江支流共有20多条(其中较大的12条),是黑龙江水系最长的一条支流。流域面积为 29.7 万平方公里(一说28.2万平方公里、24.39万平方公里),大于淮河和海河。</p><p class="ql-block">流域内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盟、兴安盟,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黑河、嫩江、绥化等地区和齐齐哈尔市以及吉林省的白城市。</p><p class="ql-block">河源至嫩江县城为上游,河谷狭窄,两岸多林区,产落叶松、樟子松、杨、桦等木材;嫩江县城至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驻地为中游,其下至三岔河口为下游,中下游河谷宽阔,中高水位时最大水面宽450—8000米,最大水深6—13米;枯水位时最大水面宽170—180米,最大水深1.6—7.2米。两岸为松嫩平原农业区,建有查哈阳灌区和北部、中部、南部引嫩水利工程,是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产区之一。右岸支流主要由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流入,左岸支流均在黑龙江省境内。结冰期从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中旬。中、下游可通航300—500吨船舶。沿岸主要城市有齐齐哈尔市,以及嫩江镇、尼尔基镇、富拉尔基等城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乌苏里江</p><p class="ql-block">乌苏里江是中国黑龙江支流,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上游由乌拉河和道比河汇合而成。两河均发源于锡霍特山脉西南坡,东北流到哈巴罗夫斯克(伯力)与黑龙江汇合。长909公里(565英里),流域面积187000平方公里(72200平方英里)。 江面宽阔,水流缓慢。主要支流有松阿察河、穆稜河、挠力河等。干流有一长段曾引起中苏边界纠纷(1969年),1977年双方制定在中苏国境水域的航行规则。乌苏里江有5个月左右封冻期。乌拉河口以下可通航。</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松花江</p><p class="ql-block">松花江,因为古时候松花江两岸植被茂密,松树众多,松树的雄株开有松花(又称:松黄),大雨过后往往冲流入江。江上漂浮着许多松花,故名松花江。也有种说是,是冬季江边的雾凇奇景形成的串串凇花(松花)而得名。松花江在古代也叫混同江(言其江混流入黑龙江,故名)。现为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由头道江、二道江、辉发河、饮马河、嫩江、牡丹江等大小数十条河流汇合而成。发源于中、朝交界的长白山天池,流向西北在扶余县三岔河附近与嫩江汇合,后折向东流称松花江干流。在同江附近汇入黑龙江。全长1,927公里,流域面积约550,000平方公里,跨越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四省区。支流有头道江、二道江、辉发河、饮马河、嫩江、呼兰河、牡丹江等。牡丹江上火山熔岩堰塞河道,形成镜泊湖,建有水电站。每年通航期约200天,哈尔滨以下可通航千吨以上江轮。冬季河流封冻,但江面冰厚,可通行汽车、牵引机,交通便利。佳木斯以下为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冲积成的三江平原,地势低平,湖泊沼泽广布。现已建设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全流域有大小水库1,800多座,蓄水量为200亿立方公尺,其中松花江上游的丰满水电站库容107亿立方公尺,装机容量554,000千瓦。松花江流域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北部,东西长920km,南北宽1070km。流域面积55.68万km2。松花江是黑龙江右岸最大支流。东晋至南北朝时,上游称速末水,下游称难水。隋、唐时期,上游称粟末水,下游称那河。辽代,全河上下游均称混同江、鸭子河。金代,上游称宋瓦江,下游称混同江。元代,上、下游统称为宋瓦江,自明朝宣德年间始名松花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绥芬河</p><p class="ql-block">绥芬河,独流入日本东海河流。河源在中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县、汪清县交界。从汪清县东部,流经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绥芬河市、东宁市的辖区内流入俄罗斯境内,在海参崴汇入日本东海。绥芬河全长443千米,其中在中国境内为258千米。俄罗斯境内河段长185公里(其中有界河2公里)。</p><p class="ql-block">绥芬河在历史上有不同的名称:唐代称“来宾水”,金代称“恤品水”,明代称“率宾江”,清代称“绥芬河”,“率宾、恤品、绥芬均称满语“锥子”之意。只不过是不同的汉字注音。因其曲折迂回,穿行于崇山密林之中,故而得名。</p><p class="ql-block">绥芬河流域面积17 321平方千米,其中在中国境内为10 059平方千米。河流含沙量少,水质清澈。落差大,水流湍急。绥芬河还以产滩头鱼闻名。绥芬河年平均封冻天数只有126天,因而绥芬河流域的东宁县有“小江南”之称,绥芬河流域的旅游开发价值极高。绥芬河的重要支流瑚布图河名称来源于满语,即“无沙”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结雅河</p><p class="ql-block">近代中国称之为“精奇里江”。俄罗斯远东区南部河流,黑龙江左岸最大支流。源自外兴安岭的托金斯基山南坡,流经山地、山间盆地、高平原和结雅—布列亚平原。长1,242公里,流域面积23.3万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布良塔、谢列姆贾、吉椰伊等河。河口处年平均流量1,900米3/秒。结雅镇北正兴建大型水电站,镇以下可通航,航期约半年。11月到翌年5月初结冰。沿河主要城市有:结雅、斯沃博德内、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布列亚河</p><p class="ql-block">布列亚河,中国古称“牛满河”(牛满江)。俄罗斯远东区南部黑龙江左岸第二大支流,由源自埃佐普山和杜谢阿林山的左、右布列亚河汇流而成。曲折向西南流,游流经结雅-布列亚平原。长623公里,流域面积7.07万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特尔马河。河口处年平均流量940立方米/秒,年径流量300亿立方米。河口以上可通航197公里。可流放木材。封冻期5-6个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黑龙江省主要湖泊</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兴凯湖</p><p class="ql-block">兴凯湖(亦作Hsing-k'ai hu或Xingkai Hu)史书记载,唐代称为湄沱湖,以盛产“湄沱之鲫”驰誉;又因湖形如“月琴”,故金代有“北琴海”之称;清代后改为兴凯湖,兴凯湖是中俄边界上的浅水湖。</p><p class="ql-block">兴凯为满语,兴凯湖,原为中国内湖,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定后,变成了中俄界湖。在黑龙江省东南部,位于黑龙江省县级市密山市。距密山市35公里,北三分之一的面积为中国,南部属俄罗斯。大兴凯湖南北长达100多公里,东西宽达60多公里,面积438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69米,最深处10米,总储水量约240~260亿立方米;小兴凯湖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4.5公里,面积176平方公里,最深处4~5米。北纬45°20′东经132°40′。12月开始封冻,10~15天内湖面全部冻结。2月底到3月初冰层厚达0.9米。4月中、下旬解冻。</p><p class="ql-block">环湖多沼泽,湖底多淤泥和腐殖质。湖水混浊,透明度仅60公分。湖水从东北部龙王庙附近流出为松阿察河,注入乌苏里江。富产鱼类。是国家(AAAA级)度假、养生、旅游胜地,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美称。罕见的原生态湿地环境已成为摄影人心中的理想国及影视剧外景拍摄基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镜泊湖</p><p class="ql-block">镜泊湖,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位于中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境西南部的松花江支流牡丹江干流上,距宁安市50公里,海拔 351米。湖水深度平均为40米。常年一般水位 最高353.65米,最低345.61米,年平均流量每秒 9.2立方米至10立方米,蓄水量16.25 亿立方米。注入湖泊的河流除牡丹江干流外,还有大梨树沟河、尔站西沟河等小河流。</p><p class="ql-block">是著名旅游、避暑和疗养胜地,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际生态旅游度假避暑胜地,世界地质公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连环湖</p><p class="ql-block">连环湖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泰康镇西南18公里处,是松嫩平原上的一个大型浅水湖泊,水面由哈布塔泡、他拉红铴、西葫芦泡、红源泡、东湖等18个湖泊联合组成,总面积达到840多平方公里,有些湖泊平均深度只有半米,最深处5米左右,是典型的湿地地区的浅水湖泊。</p><p class="ql-block">连环湖是黑龙江省引嫩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千亿斤粮食增产能力规划和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中重要的水资源配置工程,每年从嫩江取水1.2亿立方米。为黑龙江省大庆市提供城镇用水、农渔业用水、湿地生态环境用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大连池</p><p class="ql-block">五大连池,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市西部,属黑龙江支流松花江支流嫩江支流讷谟尔河支流白河上的堰塞湖群。五大连池是因火山喷发出的熔岩浆堵塞住了白河(石龙河)故道,形成了五个串珠状的火山堰塞湖。 五个池子大多是天然的熔岩嵌底。五大连池的五个湖泊纵长20余公里,容水约1.7亿立方米,五大连池是中国第二大火山堰塞湖,五个池子总面积达40多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五大连池系1719年(清康熙五十八年)老黑山和火烧山两座火山爆发时喷发的玄武岩流堵塞白河而形成的5个堰塞湖,清代流人西清所著《黑龙江外记》记载:“墨尔根(今嫩江镇)东南,一日地中忽出火,石块飞腾,声震四野,越数日火熄,其地遂成池沼。此康熙五十八年事”。</p><p class="ql-block">五个池子大多是天然的熔岩嵌底。五大连池为火山爆发之熔岩流,流向河底,堵塞小白河(讷谟尔河的一条支流)河床,挤压而形成五个串珠状熔岩堰塞湖泊,在火山群洼地之处遂成池沼。自南而北分列为头池、二池、三池、四池、五池。地势北高南低,故水的流向由北而南,五个池子之间,有一条狭长弯曲的“石龙河”贯通,其宽窄不一,窄处几米,宽处数十米不等。就二、三池子连接处(通称口门子)其宽度约30米左右,一、二池子连接处,水面更宽一些,正常水位有 50米左右,最高水位时,可达百米以上。“石龙河”之功能,用以调节池面水位,水流南下,最终注入讷谟尔河。</p><p class="ql-block">据1971年黑龙江省水文部门实测为29,105亩,由于21世纪初,雨水量大,水浪冲激,池岸坍塌,水域面积可达32,000余亩。池水基本稳定。经查阅1953年至水文资料表明:最高水位海拔778.26米,最低水位276.8米,池面水位升降变化稳定在 1.46米之间。池水收水量大,蒸发量少,故池水常年不枯。一般水深(岸边除外)在 4—14米之间,池水来源有二,一是山间溪流,二是“石龙”断层涌泉。“石龙”里面有数不清的涌泉,分分秒秒都在不间断的涌出新水。所以,五大连池在干旱年份,水位也不见降低,更不会干枯。有利于渔业资源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水资源</p><p class="ql-block">黑龙江省地处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和绥芬河四大水系组成的黑龙江流域,主要河流有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牡丹江、呼兰河、蚂蚁河、倭肯河、通肯河、安邦河、挠力河、海浪河、呼玛河、额木尔河、讷谟尔河、汤旺河、拉林河、乌斯浑河、乌裕尔河、穆棱河等;主要湖泊有兴凯湖、镜泊湖、连环湖和五大连池4处较大湖泊及星罗棋布的泡沼。</p><p class="ql-block">黑龙江省流域面积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918条,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68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297.44亿立方米,扣除两者之间重复计算量173.14亿立方米,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810.3亿立方米,人均水量2160立方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p><p class="ql-block">黑龙江省年平均径流深为132.4毫米,折合水量为602.24亿立方米。全省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171.59亿立方米,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为119.51亿立方米,山丘区与平原区重复计算量为11.85亿立方米,全省地下水资源量为279.2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重复计算量为125.69亿立方米,全省水资源总量为727.93亿立方米。全省总用水量为286.2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用水量171.82亿立方米,地下水用水量114.41亿立方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黑龙江省十大水库</b></p> <p class="ql-block">第一大水库:尼尔基水库</p><p class="ql-block">尼尔基水库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讷河市境内嫩江干流上,2001年开始建设,2006年建设完成。水库正常蓄水位216米,水库大坝坝顶高程221米,大坝坝高40.55米。水库库容86.1亿立方米,水库建设主要目的是防洪,居民生活和工业供水,灌溉以及发电,年均发电量6.3亿千瓦时以上。每年供水可达10.2亿立方米以上,灌溉农田可达400万亩以上。</p><p class="ql-block">第二大水库:莲花水库</p><p class="ql-block">莲花水库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境内的牡丹江干流上,水库库容42亿立方米,水库大坝坝高71.8米。水库建设主要目的是发电、防洪、灌溉,兼具改善航运和水产养殖的功能。水库蓄水年均发电量可达7.97亿千瓦时。</p><p class="ql-block">第三大水库:大顶子山水库</p><p class="ql-block">大顶子山水库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境内的松花江干流上,水库库容17.3亿立方米,2004年开始建设,2010年建设完成。水库建设主要目的是改善航运,发电。年均发电量为3亿千瓦时以上。</p><p class="ql-block">第四大水库:镜泊湖水库</p><p class="ql-block">镜泊湖水库位于牡丹江市宁安县境内的牡丹江上游干流上。水库库容16.25亿立方米,正常蓄水位351.20米。水库建设主要目的是防洪,发电。年均发电量3.2亿千瓦时。</p><p class="ql-block">第五大水库:山口水库</p><p class="ql-block">山口水库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市境内的讷谟尔河上游干流上,水库库容为9.95亿立方米,1995年开始建设,2000年建设完成。水库建设主要目的是防洪,发电,灌溉以及供水。</p><p class="ql-block">第六大水库:龙头桥水库</p><p class="ql-block">龙头桥水库位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境内挠力河干流,1998年开始建设,2002年建设完成 。水库大坝坝高52.7米,水库库容6.15亿立方米。水库建设主要目的是防洪,灌溉。</p><p class="ql-block">第七大水库:磨盘山水库</p><p class="ql-block">磨盘山水库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境内拉林河上游干流上,水库库区面积28平方公里,水库库容5.23亿立方米,水库建设主要目的是供水,防洪,灌溉。年均供应哈尔滨市淡水3.37亿立方米。</p><p class="ql-block">第八大水库:白泉眼水库</p><p class="ql-block">西泉眼水库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境内,由多条河流(泉眼、半截河、南大河、北大河等)汇集而成。水库库容4.78亿立方米。水库蓄水主要目的是供水,灌溉。</p><p class="ql-block">第九大水库:库尔滨水库</p><p class="ql-block">库尔滨水库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境内,水库蓄水主要由库尔滨河、克林河、霍集河、龙湾河、等河流注入。水库库容3.9亿立方米,水库蓄水主要目的是供水,灌溉以及发电。</p><p class="ql-block">第十大水库:青年水库</p><p class="ql-block">青年水库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市境内,水库库容3.57亿立方米,水库建设主要目的是供水和灌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吉林省</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吉林省地图</b></p> <p class="ql-block">位置境域</p><p class="ql-block">吉林省位于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国与中国东北部组成的东北亚几何中心地带。地跨东经121°38′~131°19′、北纬40°50′~46°19′之间。东西长769.62公里,南北宽606.57公里,土地面积18.74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国土面积的2%。北接黑龙江省,南邻辽宁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东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部与朝鲜隔江相望。吉林省地处边境近海,边境线总长1438.7公里,其中,中朝边境线1206公里,中俄边境线232.7公里。最东端的珲春市最近处距日本海仅15公里,距俄罗斯的波谢特湾仅4公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吉林省地形图</b></p> <p class="ql-block">地形地貌</p><p class="ql-block">吉林省地貌形态差异明显。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呈现明显的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以中部大黑山为界,可分为东部山地和中西部平原两大地貌。地貌类型种类主要由火山地貌、侵蚀剥蚀地貌、冲洪积地貌和冲积平原地貌构成。吉林省主要山脉有大黑山、张广才岭、吉林哈达岭、老岭、牡丹岭等。主要平原以松辽分水岭为界,以北为松嫩平原,以南为辽河平原。吉林省海拔最高点是长白山的白云峰(2691米)。吉林省地貌形成的外应力以冰川、流水、风和其他气候气象因素的作用为主。第四纪冰川在长白山的冰川剥蚀遗迹仍然可见。现代流水侵蚀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很广泛,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盆地、谷地多受侵蚀、剥蚀、堆积、冲积等综合作用,形成了各种流水地貌,如河漫滩、冲积洪积平原、冲沟等。火山地貌占吉林省总面积的8.6%,流水地貌占83.5%,湖成地貌占2.6%,风沙地貌约占5.2%。</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吉林省主要山脉</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黑山</p><p class="ql-block">大黑山,吉林省东部山地最西的一列山脉,西邻山前台地平原,东邻伊舒地堑,呈北东向延伸,为吉林省重要的地理分野线,常称大黑山线。西侧有四平—长春断裂,东侧有依兰—伊通断裂带,山体界限平直,为地垒式断块山地。西南端伸入到辽宁省的昌图县和开原县,东北端伸入黑龙江省的五常县,与大青山遥接。长320公里,宽10~15公里。山体岩石主要为下古生界变质岩和华力西期、燕山期花岗岩,间有中生代火山岩,并常构成突兀的山峰。在新构造运动中一直有小幅度的间歇性上升,顶部保存有第三纪夷平面。海拔多在300~500米,相对高度100~300米,属丘陵、低山,以丘陵为主,松花江以北尤为低缓。主峰大黑山在伊通县西北景台镇,海拔583米。山顶多齐平浑圆,山坡和缓。东辽河、伊通河、饮马河、松花江和拉林河等自南向北切穿大黑山脉,利用地形条件筑有二龙山、新立城、净月潭、石头口门和亮甲山等水库。山上有稀疏的次生杂木林,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伊通火山群</p><p class="ql-block">伊通境内有16座火山,呈两列分布于依兰──伊通断裂带的南端,即处在伊通断陷盆地内,海拔高度为225~430米,相对高差为15~150米不等。分布方向与断裂方向一致,即东北~西南走向。经地质学家考察,伊通火山群各火山锥体,主要是由地下喷溢和倾出的岩浆冷却堆积形成的。形成时间为地质年代的第三纪中新世,距今已有数百万年至二三千万年之久。喷出地面的熔岩分布多局限火山通道附近几十米甚至几百米之内,没有大面积的火山碎屑或熔岩,火山机制主要为火山穹丘。多数火山锥体柱状节理发育好,形态独特,形成复杂的扇状或伞状组合。各火山没有明显的火山口,山体呈圆锥形。火山岩石的组成以碱性橄榄玄武岩为主。</p><p class="ql-block">在伊通火山群中,东尖山、西尖山、马鞍山、小孤山、莫里青山、大孤山、北尖山等7 座火山分布似北斗七星(大熊星座)形状,得名“七星山”,故有“七星宝地”、“七星落地”之称。大孤山为七星山之首,满语名阿勒坦额墨勒(意为金色的马鞍子),海拔高度413米,大约形成至今870万年。早期是岩浆喷溢形成的火山基座,后期岩浆浸出形成穹丘主体,柱状节理发育千姿百态,粗细各异的玄武岩柱构成了独特的火山地质景观。</p><p class="ql-block">1984年12月,吉林省人民政府将伊通火山群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10月27日,国务院批准伊通火山群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张广才岭</p><p class="ql-block">张广才岭,是兴安岭山系长白山的支脉,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东部山地北段的中轴部位,大部分在黑龙江省境内,一部分向南伸入到吉林省的敦化市北部,分东西两支,蛟河盆地以西为西老爷岭,蛟河盆地以东为威虎岭。是中国东北地区主要山脉之一。主脊南起吉林省敦化市(南部余脉吉林哈达岭可达辽宁铁岭市境),北接小兴安岭南麓(依兰县南部),平均海拔800多米,主峰老秃顶子高达1686.9米。张广才岭以东为牡丹江水系,以西为玛河(蚂蚁河)、阿什河、拉林河水系。</p><p class="ql-block">张广才岭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和吉林省东部部分地区。历史上曾为中国北方肃慎人、靺鞨、女真族建立的渤海国、金、辽、清等势力管辖,清代长期为清王朝禁地。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20世纪,曾有日本人扶持的伪满州国管辖。日本投降后,建立了新的行政管理体制,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牡丹江市辖部分县市区、吉林市的东部部分县(市)。属于黑吉两省的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p><p class="ql-block">张广才岭地区,历史上森林资源遭受采伐严重,保持着程度不一的原始景观的有威虎岭等地,林业发展大有前途。张广才岭地区,有铁矿和有色金属矿藏,并有盆地堆积的煤矿和油页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哈达岭</p><p class="ql-block">吉林哈达岭,属长白山系张广才岭山脉,位于吉林省西南部,是辉发河与鳌龙河、饮马河与东辽河的分水岭。主峰南楼山是吉林市第一高山,海拔1404.8米,为吉林地区第一高峰。西南段包括磐石县南部、双阳县东部、伊通县东部、东丰县、辽源市和梅河口市北部,东北部有桦甸县、永吉县、清源县等。</p><p class="ql-block">东北段中山森林茂密,西南段丘陵台地,植被稀疏,水土流失明显,山间谷地垦殖率高,并多小型水库、塘坝等水利工程</p><p class="ql-block">所在地域,为古肃慎地,后靺鞨、渤海国、女真族居此地。是满清重要发祥地之一,辽源市清代被辟为皇家“盛京围场”。大多数地区林木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较丰富,山间盆地平原有较为发达的农业生产。除辽源、梅河口外,其余地区以森林、农业经济为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牡丹岭</p><p class="ql-block">牡丹岭,在吉林省东部敦化市南,属长白山脉。东西走向,长1100公里,同名主峰海拔1073米。为为松花江上游与牡丹江分水岭。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间有少部分下古生界变质岩,个别山顶覆盖有第三世纪玄武岩。以中山为主,海拔1000米左右,相对高度500米左右。山顶和缓,山坡坡度较大,切割轻微。 </p> <p class="ql-block">气候环境</p><p class="ql-block">吉林省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的东侧,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p><p class="ql-block">吉林省气温、降水、温度、风以及气象灾害等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地域差异。春季干燥风大,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漫长。从东南向西北由湿润气候过渡到半湿润气候再到半干旱气候。冬季平均气温在-11℃以下。夏季平原平均气温在23℃以上。吉林省气温年较差在35~42℃,日较差一般为10~14℃。2015年,无霜期一般为100~160天。吉林省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59~3016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400~600毫米,但季节和区域差异较大,80%集中在夏季,以东部降雨量最为丰沛。正常年份,光、热、水分条件可以满足作物生长需要。</p> <p class="ql-block">水资源</p><p class="ql-block">吉林省河流众多,主要为五大水系。东部延边州主要为图们江水系,包括布尔哈通河、嘎呀河、海兰江和珲春河等;东南部鸭绿江水系,浑江流经白山和通化;西南部四平辽源一带为辽河水系,主要为东辽河和西辽河;延边州汪清和敦化一小部分是绥芬河水系;其余均为松花江水系,支流有辉发河、伊通河、牡丹江,拉林河、饮马河、洮儿河、嫩江等。</p><p class="ql-block">吉林省河流和湖泊水面26.55万公顷,省内流域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有1648条。主要的湖泊有:长白山天池、松花湖、雁鸣湖、查干湖和月亮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吉林省水系图</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吉林省主要河流</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东辽河</p><p class="ql-block">东辽河,汉代称南苏河;明代称艾河;清代称赫尔苏河、黑尔苏河、东辽河。《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为辽河之东源,故曰东辽河。</p><p class="ql-block">是辽河干流上游地区东侧的大支流(或源头),发源于吉林省东辽县的吉林哈达岭山脉小寒葱顶子峰东南萨哈陵五座庙福安屯附近,源区的海拔高程360米。自河源向西,河流穿过深谷,经杨木咀子转向西北流,再经二龙山穿越中长铁路河流逐渐流入平原。过城子尚河道流向逐渐转西南,并在此形成一弓形弯曲,过三江口河道向南泻而下,最终在铁岭市昌图县的长发乡福德店与西辽河汇合。</p><p class="ql-block">东辽河流经吉林省辽源市区、辽源市东辽县、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公主岭市、四平市双辽县、铁岭市昌图县(界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通辽市、沈阳市康平县)。</p><p class="ql-block">干流全长360公里(一说400.4公里),流域面积11306平方公里(一说11208平方公里),东辽河流域汇合的支流较多,大小支流共有88条,其中较大支流有23条(一级支流16条,二级支流7条)以卡伦河和小辽河为最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牡丹江</p><p class="ql-block">牡丹江,古称忽汗水、瑚尔哈河。据文献记载,古代的牡丹江,自镜泊湖以下称“忽汗”。镜泊湖以上称“穆丹”(“木丹”“牡丹”)江,亦系同一名称的音转,清代始称为牡丹江。牡丹江之称,系因发源于穆丹哈达而得。</p><p class="ql-block">松花江干流右岸最大支流。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发源于长白山脉白头山之北的牡丹岭,流经吉林省敦化市和黑龙江省宁安、牡丹江、海林、林口、依兰等县(市),在依兰县城西注入松花江。全长726公里(一说全长为725公里),河宽100-300米,水深1.0-5.0米。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中旬为结冰期。</p><p class="ql-block">主要支流有珠尔多河、海浪河、五林河、乌斯浑河、三道河等。流域总面积37023平方公里,黑龙江省境内流域面积28543平方公里。著名的镜泊湖是该河干流是的一个大型堰塞型湖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吉林省主要湖泊</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长白山天池</p><p class="ql-block">长白山天池又称白头山天池,坐落在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湖,湖的北部在吉林省境内。长白山气势恢宏,资源丰富,景色非常美丽。</p><p class="ql-block">长白山天池,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白山市境内,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湖,湖的北部在吉林省境内。</p><p class="ql-block">长白山天池 是松花江之源。(有人误以为天池是鸭绿江之源,这是错误的。鸭绿江和图们江源头都在长白山南麓,而天池位于长白山主峰以北。天池之水只与松花江相连。) 因为它所处的位置高,水面海拔达2194米,所以被称为“天池”。</p><p class="ql-block">著名的长白山天池位于长白山主峰火山锥体的顶部,是中国最大的火山口湖,荣获海拔最高的火山湖吉尼斯世界之最。天池四周奇峰林立,池水碧绿清澈。每隔一年,都会有一个奇景,就是,水里会有火冒出,那是因为天池水里的物质与水面发生冲破,会产生火焰。</p><p class="ql-block">长白山2007年成为国家首批AAAAA级风景区,以长白山天池为代表,集瀑布、温泉、峡谷、地下森林、火山熔岩林、高山大花园、地下河、原始森林、云雾、冰雪等旅游景观为一体,构成了一道亮丽迷人的风景线。大自然赋予了它无比丰富独特的资源,使之成为集生态游、风光游、边境游、民俗游四位一体的旅游胜地。</p><p class="ql-block">长白山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并与五岳齐名、名光秀丽、景色迷人的关东第一山,素有'千年积雪万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的美誉。</p><p class="ql-block">著名的长白山天池位于长白山主峰火山锥体的顶部,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口湖,荣获海拔最高的火山湖基尼斯世界之最。天池四周奇峰林立,池水碧绿清澈,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的三江之源。从天池倾泻而下的长白飞瀑,是世界落差最大的火山湖瀑布,它轰鸣如雷,水花四溅,雾气遮天。位于冠冕峰南的锦江瀑布,两次跌落汇成巨流,直泻谷底,惊心动魄,与天池瀑布一南一北,遥相呼应,蔚为壮观。生动地再现了“疑似龙池喷瑞雪,如同天际挂飞流”的神奇境界,游者身临其境,会产生细雨飘洒、凉透心田的惬意感受。鸭绿江大峡谷和长白山大峡谷集奇峰、怪石、幽谷、秀水、古树、珍草为一体,沟壑险峻狭长,溪水淙淙清幽。其博大雄浑的风格和洪荒原始的意境,深深地震撼了旅游者的心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松花湖</p><p class="ql-block">松花湖是全国著名的大型人工湖泊之一,是1937年筑坝拦截松花江水、建设丰满水电站后而形成的。它水域辽阔、形似蛟龙,全长180公里,湖面最宽处约10公里,水深平均30-40米,最深处达75米,湖面常年水位海拔261米,湖区水域面积550平方公里,总库容量为108亿立方米,相当于4个北京密云水库,可与浙江千岛湖相媲美。 </p><p class="ql-block"> 松花湖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清爽宜人,山水风光兼有“黄山之美、漓江之秀”,以“水旷、山幽、林秀、雪佳”的独特景致闻名中外。1986年7月,当代诗人贺敬之游览松花湖时欣然赋诗:“水明三峡少/林秀西子无/此行傲范蠡/输我松花湖。”1995年6月,国家主席江泽民视察松花湖时题词:“青山绿水松花湖”。</p><p class="ql-block"> 松花湖风景区是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胜区总面积569.09平方公里。距离主城区只有14公里。经过多年来的加快建设和改造,如今已经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水上运动、赏凇滑雪于一体的多功能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查干湖</p><p class="ql-block">查干湖,原名查干泡、旱河,蒙古语为“查干淖尔”,意为白色圣洁的湖,大部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西邻乾安县,北接大安市,处于嫩江与霍林河交汇的水网地区,是霍林河尾闾的一个堰塞湖。一般最大湖水面307平方公里,湖岸线蜿蜒曲折,周长达104.5公里。蓄水高程130米时。截至2021年6月,水域面积超过400平方公里,是国家级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蓄水6亿多立方米,是吉林省内最大的天然湖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雁鸣湖</p><p class="ql-block">雁鸣湖保护区是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境内,东邻黑龙江省宁安市,北靠黄泥河林业局,西南与敦化市官地镇、额穆镇、黑石乡接壤,东南与敦化市林业局相接。由雁鸣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管理。雁鸣湖县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91年,2002年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7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为湿地。保护区总面积539.4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区面积196.49平方千米,缓冲区面积248.46平方千米,试验区面积94.45平方千米。属中温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4.3℃,7月平均气温约20℃,1月平均气温﹣17℃。年均降水量620毫米,无霜期约120天。10月地表结冻,冻期长达6月,一般冻土深1.55~1.7米,最深为1.84米。年均风速3.2米/秒,冬春秋三季盛行西风,年均大风日19天,最大风速41米/秒。</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吉林省十大水库</b></p> <p class="ql-block">第一大水库、丰满水库(松花湖)</p><p class="ql-block">丰满水库是东北地区著名的大型水库,又称之为松花湖,为什么叫松花湖呢?主要原因是湖水源于长白山的松花江,故而得名,很多大的水库,现如今改称为“湖”,丰满水库(松花湖)就是丰满水电站大坝拦截江水而形成的河流型湖泊,属于是我国有名的大型人工湖之一。</p><p class="ql-block">松花湖位于松花江上游,吉林市东南方向,丰满水电站,历史渊源颇深,始建于1937年,在2012年10月29日,丰满水电站全面治理(重建)工程正式开工,现如今松花湖总面积554平方公里,总库容108亿立方米,规模庞大,十分壮观!</p><p class="ql-block">第二大水库、白山水库</p><p class="ql-block">白山水库与丰满水库,其水系,一脉相承, 是“第二松花江”干流已开发梯级水电站群的首座枢纽,关于这个“第二松花江”,令人摸不着头脑,查了一下资料,其实就是松花江,而第二松花江,可能是过去错误的叫法。</p><p class="ql-block">白山水库始建于1958年,后停工复工,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完工,属于东北地区最大的水电站,介于长白山区桦甸市、 靖宇县交界处,汇水面积1.9万平方公里,总库容62.15亿立方米。</p><p class="ql-block">第三大水库、云峰水库</p><p class="ql-block">云峰水库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处于边境线,鸭绿江干流上,这座水库, 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建设,1967年竣工,总库容约39亿立方米。</p><p class="ql-block">第四大水库、二龙山水库</p><p class="ql-block">东北地区有不同的二龙山水库,一在黑龙江哈尔滨,一在吉林省四平市,这里说的当然是吉林省四平市二龙山水库。</p><p class="ql-block">二龙山水库处于东辽河上游,控制流域面积3799平方公里,最大库容17.92亿立方米,于上世纪60年代建成,是一座具有防涝、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p><p class="ql-block">第五大水库、石头口水库</p><p class="ql-block">石头口水库位于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饮马河中游(松花江上游支流),这座水库于1958年开工,1965年竣工,这是一座以防洪除涝、供水、发电、旅游、养鱼为一体的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总库容12.64亿立方米。</p><p class="ql-block">第六大水库、月亮泡水库</p><p class="ql-block">月亮泡,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名字,原称日月池,又名鱼儿泺,据说历史上辽代的皇帝在此狩猎,宴请群臣。</p><p class="ql-block">现在月亮泡水库,改称为月亮湖,是一个秀美的旅游景点。上世纪七十年代(1976年),这里建成了水库,位于吉林省北部,洮儿河下游,嫩江西北侧,是白城市一座大型平原水库,总库容11.99亿立方米。</p><p class="ql-block">第七大水库、新立城水库</p><p class="ql-block">新立城水库是长春市有名的水库,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1958年,上万名人员参与到水库的建设当中来,付出了辛勤的劳动!</p><p class="ql-block">新立城水库在长春市东南部,从1958年动工,到1959年11月9日,新立城水库大坝合龙,老一辈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p><p class="ql-block">这座水库控制流域面积为1970平方公里,总库容在5.92亿立方米,素享“春城明珠”之美誉。</p><p class="ql-block">第八大水库、海龙水库</p><p class="ql-block">海龙水库位于吉林省梅河口市(县级市), 是一座大型水库,于1958年动工,控制流域面积548平方千米,总库容3.16亿立方米。</p><p class="ql-block">第九大水库、星星哨水库</p><p class="ql-block">前面提到过一个月亮泡水库,这里还有一个星星哨水库,吉林的地名,着实生动有趣。</p><p class="ql-block">这个星星哨水库,名字是怎么回事呢?据说,从前这里有陨石降落,又是岔路河渡河的哨口,故名星星哨。</p><p class="ql-block">这座水库是饮马河支流岔路河上的一座大型山谷型水库,大坝位于吉林省永吉县岔路河镇,始建于1958年,1974年竣工,总库容2.65亿立方米。</p><p class="ql-block">第十大水库 太平池水库</p><p class="ql-block">太平池水库位于长春市农安县,始建于1942年,1945年大坝决口, 1958年重新建设,总库容2.01亿立方米,是一个旅游、垂钓的好地方,电影《南京!南京!》曾在这拍摄取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辽宁省</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辽宁省地图</b></p> <p class="ql-block">位置境域</p><p class="ql-block">辽宁省位于东北地区的南部。介于东经118°53'至125°46',北纬38°43'至43°26'之间。南濒黄、渤二海,辽东半岛斜插于两海之间,隔渤海海峡,与山东半岛遥相呼应;西南与河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毗连;东北与吉林省为邻;东南以鸭绿江为界与朝鲜隔江相望。辽宁省陆地总面积14.8万平方千米,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5%。[24]</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辽宁省地形图</b></p> <p class="ql-block">地形地貌</p><p class="ql-block">辽宁省地形概貌大体是“六山一水三分田”。地势大致为自北向南,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山地丘陵分列东西两厢,向中部平原下降,呈马蹄形向渤海倾斜。辽东、辽西两侧为平均海拔800米和500米的山地丘陵;中部为平均海拔200米的辽河平原;辽西渤海沿岸为狭长的海滨平原,称“辽西走廊”。在辽宁省陆地总面积中,山地为8.8万平方千米,占59.5%;平地为4.8万平方千米,占32.4%;水域和其他为1.2万平方千米,占8.1%。</p><p class="ql-block">境内山脉分别列东西两侧。东部山脉是长白山支脉哈达岭和龙岗山的延续部分,由南北两列平行山地组成,海拔在500~800米左右,海拔1300米以上的山峰有老秃顶子山(1325米)和花脖子山(1336米,为省内最高点)。主要山脉有清原摩离红山,本溪摩天岭、龙岗山,桓仁老秃子山、花脖子山,宽甸四方顶子山、凤城凤凰山,鞍山千朵莲花山和旅顺老铁山等。西部山脉是由内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过渡构成的,海拔在300~1000米之间,主要有努鲁儿虎山、松岭、黑山和医巫闾山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辽宁省十大名山</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医巫闾山</p><p class="ql-block">医巫闾山,位于锦州市境内,平均海拔600多米,其主峰望海山海拔866.6米。《全辽志》载:“山以医巫闾为灵秀之最”,誉为东北三大名山(医巫闾山、千山、长白山)之首。医巫闾山从历史上就以寺院为中心形成了玉泉寺、大阁等十几个相连的景区,每个景区都占据着一个或数个有名的山峰和古刹,又都有碑刻记述着它周围的山峦形势和庙宇的历史,每个景区都以各自的特点标新立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千山</p><p class="ql-block">千山位于鞍山市东南17公里处,总面积44平方公里,素有“东北明珠”之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它南临渤海、北接长白山,群峰拔地、万笏朝天,以峰秀、石峭、谷幽、庙古、佛高、松奇、花盛而著称,具有景点密集、步移景异、玲珑剔透的特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关门山</p><p class="ql-block">关门山有“东北小黄山”之称,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境内,距市区48公里处,因双峰对峙,一阔一窄、一大一小,其状如门,故称“关门山”。关门山占地3517公顷,有四大景区:小黄山景区、夹砬子景区、龙门峡景区和月台子景区,共计108处景点。最高海拔1234米,景区内植被保存完好,森林覆盖率达 95%,古树名木众多,风景秀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药山</p><p class="ql-block">药山位于鞍山市岫岩县境内,是辽宁四大名山之一,现为省级风景名胜区。药山以盛产药材而得名,以其雄伟而著称,有大小奇峰40余座,主峰化石岭最高海拔888.8米,人文古迹众多,景色四季宜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凤凰山</p><p class="ql-block">丹东凤凰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位于丹东凤城市,由东山和西山两大景区组成,最高峰攒云峰海拔836米,面积182平方公里,被誉为“国门名山”“万里长城第一山”“中国历险第一名山”。凤凰山是以自然景观为主,历史文化古迹、边塞田园风光、风俗民情为辅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融“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庐山之幽静,黄山之奇特,峨眉之秀美”为一体,素以“雄伟险峻,泉洞清幽,花木奇异,四季景秀”的自然美著称于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老秃顶子山</p><p class="ql-block">老秃顶子山海拔1300多米,位于本溪县和桓仁县之间。由于山高气温寒冷,极顶裸露、不生草木,故名老秃顶子山。老秃顶山属长白山脉,主峰海拔1367米,仅次于辽宁的最高峰花脖子山。山顶恰如伸向云端的屋脊,高昂而雄伟,故称“辽宁屋脊”,山顶上苍茫大气,浮云游动,群山莽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天华山</p><p class="ql-block">天华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灌水镇北部,为长白山脉西南麓,海拔1100多米,总面积83平方公里。白龙涧、青龙涧、玉龙涧、天华峰、西谷顶、灵光顶六大景区浑然一体,奇峰、怪石、森林、古木、洞峡、幽涧、瀑布、溪水的自然之美相映生辉,被专家誉为“旷世佳境,万景奇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海棠山</p><p class="ql-block">海棠山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板镇大板村西北2公里处,距阜新市区22公里。海棠山海拔高度715.5米,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铁刹山</p><p class="ql-block">铁刹山位于本溪市境内,距本溪市东40公里,主峰海拔900多米。铁刹山为长白山余脉,是东北道教龙门派的发祥地,山上多石刻,其中“与天同寿”摩崖石刻高8米、宽5米,字大如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望儿山</p><p class="ql-block">望儿山位于营口市熊岳镇东两公里处,山峰陡立,平地拔起,高82米。山顶有一藏式青砖塔,名曰望儿塔,建于明末清初,远看如一位母亲伫立山头日夜守望大海,盼望远方的儿子归来。望儿山是辽南名山,以美丽的母爱传说得名,载入《中国名胜词典》。</p> <p class="ql-block">气候</p><p class="ql-block">辽宁省地处欧亚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境内雨热同季,日照丰富,积温较高,冬长夏暖,春秋季短,四季分明。雨量不均,东湿西干。辽宁省阳光辐射年总量在100~200卡/平方厘米之间,年日照时数2100~2600小时。春季大部地区日照不足;夏季前期不足,后期偏多;秋季大部地区偏多;冬季光照明显不足。全年平均气温在7~11℃之间,最高气温零上30℃,极端最高可达40℃以上,最低气温零下30℃。受季风气候影响,各地差异较大,自西南向东北,自平原向山区递减。年平均无霜期130~200天,一般无霜期均在150天以上,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多。辽宁省是东北地区降水量最多的省份,年降水量在600~1100毫米之间。东部山地丘陵区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以上;西部山地丘陵区与内蒙古高原相连,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是辽宁省降水最少的地区;中部平原降水量比较适中,年平均在600毫米左右。</p> <p class="ql-block">水文</p><p class="ql-block">辽宁省境内有大小河流300余条,其中,流域面积在5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17条,在1000~5000平方千米的有31条。主要有辽河、浑河、大凌河、太子河、绕阳河以及中朝两国共有的界河鸭绿江等,形成辽宁省的主要水系。辽河是省内第一大河流,全长1390千米,境内河道长约480千米,流域面积6.92万平方千米。境内大部分河流自东、西、北三个方向往中南部汇集注入海洋。河流水文特点为:河道平缓,含沙量高,流量年内分配不均,泄洪能力差,易生洪涝。东部河流水清流急,河床狭窄,适于发展中小水电站。</p><p class="ql-block">海洋岛屿</p><p class="ql-block">辽宁省海域广阔,辽东半岛的西侧为渤海,东侧临黄海。海域(大陆架)面积15万平方千米,其中近海水域面积6.4万平方千米。沿海滩涂面积2070平方千米。陆地海岸线东起鸭绿江口西至绥中县老龙头,全长2292.4千米,占中国海岸线长的12%,居中国第5位。</p><p class="ql-block">辽宁省有海洋岛屿266个,面积191.5平方千米,占中国海洋岛屿总面积的0.24%,占中国总面积的0.13%,岛岸线全长627.6千米,占中国岛岸线长的5%。主要岛屿有外长山列岛、里长山列岛、石城列岛、大鹿岛、觉华岛、长兴岛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辽宁省水系图</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辽宁省主要河流</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辽河</p><p class="ql-block">辽河有二源。东源称东辽河,西源称西辽河,两源在辽宁省昌图县福德店与西源汇合,始称辽河。</p><p class="ql-block">一般以西辽河为正源,而西辽河又有两源,南源老哈河,北源西拉木伦河。两源于翁牛特旗与奈曼旗交界处会合,为西辽河干流,自西南向东北向,流经河北省的平泉县,内蒙古自治区的宁城县、翁牛特旗、奈曼旗、开鲁县,在内蒙古的通辽市、吉林省双辽市,至科尔沁左翼中旗白音他拉纳右侧支流教来河继续东流,小瓦房汇入北来的乌力吉木伦河后转为东北-西南向,进入辽宁省,到昌图县汇合东辽河。</p><p class="ql-block">东源东辽河,出吉林省东南部吉林哈达岭西北麓,北流经辽源市,穿行二龙山水库,在辽宁省昌图县福德店与西源西辽河汇合。</p><p class="ql-block">西辽河与东辽河,流至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福德店水文站上游汇入左侧支流东辽河后始称辽河(干流)。</p><p class="ql-block">辽河干流继续南流,经昌图县、康平县、法库县、开原市、铁岭市、沈阳市、新民县、辽中县、台安县、盘锦市、盘山县、大洼且等县市,分别纳入左侧支流招苏台河、清河、柴河、泛河和右侧的秀水河、养息牧河、柳河等支流后,曾在盘山县六间房水文站附近分成两股。</p><p class="ql-block">一股西行称,经台安县,盘锦市双台子区,在盘山县纳绕阳河后入渤海。旧称此段为双台子河,实际为辽河真正的入海口。另一股南行,称外辽河,在三岔河水文站与浑河、太子河汇合后称大辽河,穿过大洼县、大石桥市,于营口市的老边区入渤海。自1958年外辽河于六间房截断后,浑、太两河汇成大辽河成为独立水系。</p><p class="ql-block">辽河流域总面积21.9万平方公里,河长1390公里。根据河口控制站1956~1979年资料推算,辽河多年平均流量约40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12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2098万吨。干流自然落差1200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浑河</p><p class="ql-block">浑河古称沈水,又称小辽河。历史上曾经是辽河最大的支流,现为独立入海的河流、同时也是辽宁省水资源最丰富的内河。流域范围在辽宁省中东部。</p><p class="ql-block">源于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滚马岭,流经抚顺、沈阳、鞍山、营口等市,在海城古城子附近纳太子河,汇合之后称大辽河,向南流至营口市入辽东湾,全长415公里。</p><p class="ql-block">域面积2.5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50-70亿立方米。浑河为不对称水系,东侧支流密集,坡陡谷深,水量丰富;西侧支流很少,水量不大。流经抚顺、沈阳等市县。</p><p class="ql-block">浑河流经辽宁中部城市群,这里传统的重工业相对发达、人口稠密,随着流经科尔沁沙地的辽河古源西辽河断流干涸、辽河径流量已不到曾经的50%、浑河及其支流太子河承担了中部城市群几乎全部的供水任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辽宁省十大水库</b></p> <p class="ql-block">第一大水库:水丰水库</p><p class="ql-block">水丰水库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境内的鸭绿江干流上,水库大坝坝顶高程126.4米,大坝坝高106.6米,水库库容145.9亿立方米。水库建设主要是为了发电,防洪,以及灌溉。水库蓄水年平均发电量在39亿千瓦时,水丰水库是位于我国和朝鲜的分界线上,水面和大坝以及发电都是两国共有,水库开阔的水面也是淡水鱼养殖的好地方,每年能产出大量鲜美的鱼类。</p><p class="ql-block">第二大水库:桓仁水库</p><p class="ql-block">桓仁水库位于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境内浑江中游,水库大坝坝顶高程312.5米,水库坝高78.5米,水库库容34.6亿立方米。水库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发电,年发电量在12.6亿千瓦时。水库蓄水除了发电外,还能灌溉农田,养殖淡水鱼类,这也是当地居民创收的一个途径。</p><p class="ql-block">第三大水库大伙房水库</p><p class="ql-block">大伙房水库辽宁省抚顺市境内的浑河干流上,水库大坝坝顶高程139.2米,水库坝高48米,水库库容21.81亿立方米。水库蓄水主要是为了防洪,灌溉,以及供水和发电。年均灌溉农田可达百万亩,目前也是沈阳和抚顺的重要水源地。</p><p class="ql-block">第四大水库:观音阁水库</p><p class="ql-block">观音阁水库位于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境内太子河干流,水库大坝坝高82米,水库库容21.68亿立方米。水库蓄水主要是防洪和供水为主,此外还能灌溉、发电。每年供应工农业用水11亿立方米,保护本溪、辽阳免受洪涝灾害。</p><p class="ql-block">第五大水库:白石水库</p><p class="ql-block">白石水库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境内大凌河干流上,水库大坝坝高50.3米,水库库容16.45亿立方米。水库蓄水主要是防洪、灌溉农田、城市供水,此外它还能发展水产养殖、观光旅游。年城市供水可达2.2亿立方米,供应灌溉用水2.67亿立方米。</p><p class="ql-block">第六大水库:清河水库</p><p class="ql-block">清河水库位于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境内清河干流上,水库大坝坝顶高程139.2米,大坝坝高40.75米,水库库容9.71亿立方米。水库建设主要的目的是防洪,灌溉以及供水。年均灌溉农田可达50万亩以上,城市供水8000万立方米以上。水库目前也开发了水产养殖产业,年产野生淡水鱼百万斤以上。</p><p class="ql-block">第七大水库:碧流河水库</p><p class="ql-block">碧流河水库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和营口市境内碧流河干流干流上,水库大坝坝高53.5米,水库库容9.34亿立方米。水库建设主要目的是城市供水,此外还能防洪,灌溉,发电。年发电量1200万千瓦时,每天给大连市供水可达120万立方米。水库还开展了淡水鱼养殖产业,每年产鱼可达50万斤以上。</p><p class="ql-block">第八大水库:参窝水库</p><p class="ql-block">参窝水库位于辽宁省辽阳市弓长岭区境内太子河干流上,水库大坝高程为103.50米,大坝高50.3米,水库库容7.91亿立方米。水库建设主要是为了防洪、灌溉、供水以及发电,还可以发展淡水鱼养殖和旅游休闲产业。水库靠近市区,开发的好能吸引不少人来游玩。</p><p class="ql-block">第九大水库:汤河水库</p><p class="ql-block">汤河水库在辽宁省辽阳市弓长岭区境内汤河干流上,水库大坝坝高48.5米,水库库容7.23亿立方米。水库建设主要用途是以防洪和供水为主,供水主要城市是辽阳和鞍山。目前水库也进行了旅游开发,辽阳市民周末时可以来游玩休闲。</p><p class="ql-block">汤河水库</p><p class="ql-block">第十大水库:柴河水库</p><p class="ql-block">柴河水库位于辽宁省铁岭市境内柴河干流上,水库大坝坝高42.3米,水库库容为6.36亿立方米。水库建设主要目的是防洪、灌溉以及供水。水库每天可以给铁岭市供水20万立方米以上,灌溉农田30万亩以上。水库还开展了淡水鱼类的养殖项目,每年出鱼百万斤以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天津市</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天津市地图</b></p> <p class="ql-block">位置境域</p><p class="ql-block">天津地处太平洋西岸,华北平原北部,东临渤海、北依燕山,位于东经116°43'至118°04',北纬38°34'至40°15'之间。市中心位于东经117°10',北纬39°10'。</p><p class="ql-block">天津位于海河下游,地跨海河两岸,北南长189千米,西东宽117千米。陆界长1137千米,海岸线长153千米。是北京通往东北、华东地区铁路的交通咽喉和远洋航运的港口,有“河海要冲”和“畿辅门户”之称。对内腹地辽阔,辐射华北、东北、西北13个省市自治区,对外面向东北亚,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天津市地形图</b></p> <p class="ql-block">地形地貌</p><p class="ql-block">天津地质构造复杂,大部分被新生代沉积物覆盖。地势以平原和洼地为主,北部有低山丘陵,海拔由北向南逐渐下降。北部最高,海拔1052米;东南部最低,海拔3.5米。全市最高峰:九山顶(海拔1078.5米)。地貌总轮廓为西北高而东南低。</p><p class="ql-block">天津有山地、丘陵和平原三种地形,平原约占93%。除北部与燕山南侧接壤之处多为山地外,其余均属冲积平原,蓟县北部山地为海拔千米以下的低山丘陵。靠近山地是由洪积冲积扇组成的倾斜平原,呈扇状分布。倾斜平原往南是冲积平原,东南是滨海平原。</p><p class="ql-block">天津在册的唯一海岛三河岛,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古镇北塘,地处永定新河、潮白河和蓟运河三河交汇入海处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天津市主要山脉</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九山顶</p><p class="ql-block">九山顶坐落在天津市蓟州区下营镇常州村境内。西依北京,东靠唐山,南连天津,北接承德,居京、津、唐、承四大城市之腹心。与黄崖关长城、八仙山、清东陵连成一片,是国家自然保护区中上元古界标准地层最有代表性的山体,又是天津市地势最高的风景区。</p><p class="ql-block">九山顶海拔1078.5米,是天津的最高峰。九山顶一峰突起,直插云霄,四周群山环抱,如众星捧月。登临山顶,南眺翠屏湖,北望燕山主峰雾灵山,东观遵化金星山,西看平谷金海湖,六千七百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气候</p><p class="ql-block">天津地处北温带位于中纬度亚欧大陆东岸,主要受季风环流的支配,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临近渤海湾,海洋气候对天津的影响比较明显。</p><p class="ql-block">主要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气爽,冷暖适中;冬季寒冷,干燥少雪,因此,春末夏初和秋天是到天津旅游的最佳季节。冬半年多西北风,气温较低,降水也少;夏半年太平洋副热带暖高压加强,以偏南风为主,气温高,降水也多。有时会有春旱。天津的年平均气温约为14℃,7月最热,月平均温度28℃;历史最高温度是41.6℃。1月最冷,月平均温度-2℃。历史最低温度是-17.8℃。年平均降水量在360-970毫米之间,(1949-2010)平均值是600毫米上下。</p> <p class="ql-block">水文</p><p class="ql-block">天津地跨海河两岸,而海河是华北最大的河流,上游长度在10千米以上的支流有300多条,在中游附近汇合于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和南运河,五河又在天津金钢桥附近的三岔口汇合成海河干流,由大沽口入海。干流全长72千米,平均河宽100米,水深3-5米,历史上河通航3000吨海轮。</p><p class="ql-block">水资源</p><p class="ql-block">流经天津的一级河道有19条,总长度为1095.1千米。还有子牙新河、独流减河、马厂减河、永定新河、潮白新河、还乡新河6条人工河道,总长度为284.1千米。二级河道有79条,总长度为1363.4千米,深渠1061条,总长度为4578千米。天津还多次引黄济津,并有一定数量的地下水。</p><p class="ql-block">引滦入津输水工程是天津80年代兴修的大型水利工程,把水引到天津,每年向天津输水10亿立方米。天津地下水蕴藏量丰富,山区多岩溶裂隙水,水质最好,矿化度低,泉水流量一般在7.2-14.6吨/小时,雨季最大可达720-800吨/小时。全市有大型水库3座,总库容量3.4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天津市水系图</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天津市主要河流</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海河</p><p class="ql-block">海河,海河是中国华北地区的最⼤⽔系,中国七⼤河流之⼀。海河⽔系由海河⼲流和上游的北运河、永定河、⼤清河、⼦⽛河、南运河五⼤⽀流组成。海河⼲流,⼜称沽河,起⾃天津⾦钢桥,到⼤沽⼝⼊渤海湾。以卫河为源,全长1,050公⾥,其⼲流⾃⾦钢桥以下长76公⾥,河道狭窄多弯。</p><p class="ql-block">海河流域东临渤海,南界黄河,西起太⾏⼭,北倚内蒙古⾼原南缘,地跨京、津、冀、晋、鲁、豫、辽、内蒙古⼋省区,流域总⾯积26.5万平⽅公⾥,占全国总⾯积的3.3%,其中⼭区约占54.1%,平原占45.9%,⼈⼝7,000多万,耕地1.8亿亩。</p><p class="ql-block">流域内北有燕⼭东西横贯。西有军都⼭、太⾏⼭呈东北⼀西南⾛向,三⼭形成⼀弧形屏障,环抱着海河平原。由于⼤地构造的断裂和沉降作⽤。在⼭区形成若⼲⼭间盆地。海河平原按成因可分为⼭前冲积洪积扇平原、中部冲积平原和滨海平原。海河各⽀流由⼭地流向平原,由于坡度骤减,流缓沙沉。河床越淤越⾼。不得不依靠⼤堤束⽔,久⽽久之,河床即⾼出两岸地⾯,形成“半地上河”或“地上河”。河道泄洪能⼒⽇益减⼩,两河之间形成河间洼地,每遇洪⽔,易决⼝泛滥,沥⽔往往积于洼地,⽆处可排,成为河北省洪、涝、碱极易发⽣的地区。</p><p class="ql-block">海河⽔系的形成与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以及华北平原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p><p class="ql-block">据考古调查,在五千多年前,天津附近还是⼀⽚汪洋⼤海。经过以后的地壳变动,沿海⼤陆架逐渐上升为陆地,那时海河各⽀流及黄河均分流⼊海。这些河流发源于⼭区,从⼭区冲下来的⼤量泥沙,流⾄⼭前,由于河槽纵⽐降减少,流速减缓,泥沙沉积下来,逐渐在⼭前形成若⼲个冲积洪积扇。其中黄河的沉积作⽤最⼤。长期的沉积使各河冲积洪积扇不断加⼤,以后连在⼀起,形成了河北平原。各河顺地势流向最低的天津附近⼊海,于是扇状的海河⽔系的雏形逐渐形成。</p><p class="ql-block">海河⽔系形成的过程⼜是各河下游迁徙改道的过程。历史上的黄河下游河道曾多次南北迁徒,据史书记载,从春秋⾄中华⼈民共和国成⽴前的两千多年中,黄河决⼝改道1500多次,其中重要改道26次,改道的范围,北经海河河道,南夺淮河河道⼊海,黄河每次变迁都对海河⽔系的形成与变迁带来很⼤影响。</p><p class="ql-block">宋朝时,海河⼲流为界河下游段,⾦、元时改称直沽河、⼤沽河。海河这个名字始见于明末。直到清代,直沽河等名称才逐渐被海河这个名字所取代。</p><p class="ql-block">海河⽔系是由海河⼲流及五⼤⽀流即北运河、永定河、⼤清河、⼦⽛河、南运河共同组成。历史上,五⼤⽀流在天津附近汇合,然后经海河⼲流⼊海,构成一个典型的扇形状水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北运河</p><p class="ql-block">上源称温榆河,发源于军都山南麓,至通县北关闸始称北运河,沿途接纳通惠河、凉水河、风港减河,穿过河北省香河县西南、天津市武清县城北,于天津市红桥汇入海河。河长238公里(至大红桥),流域面积952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永定河</p><p class="ql-block">上游有桑干河和洋河两大支流。桑干河发源山西宁武的恢河,河长437公里,流域面积25533平方公里;洋河发源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的东洋河,汇合南洋河,西洋河后称洋河,河长262公里,流域面积15078平方公里。桑干河与洋河流经一连串的盆地、峡谷后,在河北怀来县朱官屯汇合,此后始称永定河,在官厅附近接纳妫水河,经官厅山峡于三家店入平原。三家店以下靠堤防约束,大洪水时可向泛区和分洪水库分洪。下游分两路入海:一路为永定新河,沿途接纳北京排污河、金钟河、潮白新河,井汇合蓟运河,在北塘入海,河长66公里,河口设计泄量1400立方米/秒,现实际通过能力为830立方米/秒;一路循北运河经海河干流入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大清河</p><p class="ql-block">上游各支流均发源于太行山东侧,汇合成南北两支。北支由白沟河(其支流有北拒马河、琉璃河)和南拒马河(其支流有易水)在一沟镇汇流,成为大清河,南支包括潴龙河、唐河、方顺河、府河、漕河、瀑河等流入白洋淀的支流,经赵手河东流入大清河。为扩大泄洪能力,建成泄洪流量达5000立方米/秒的新盖房分洪道,将洪水引入东淀。大清河和东淀的大部分洪水经独流减河入海,小部分洪水经海河干流入海。大清河河长483公里(至工农兵闸),流域面积43065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潮白河</p><p class="ql-block">上游有白河、潮河两支,白河发源于沽源县,潮河发源于丰宁县,在密云县汇合后称潮白河。流域面积16476平方公里,河长467公里(至宁车沽)。下游开挖了潮白新河,沿途接纳城北减河、运潮减河、青龙湾减河分泄北运河洪水,并接纳引沟入潮洞河分泄沟河洪水。河口设计泄量2100立方米/秒。</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子牙河</p><p class="ql-block">有滹沱河和滏阳河两大支流,两支在艾辛庄汇合后称子牙河。滹沱河发源山西省五台山北麓,河长587公里,流域面积27300平方公里;滏阳河发源于太行山南段东麓,河长325公里,流域面积145600平方公里。滏阳新河河长134公里,设计泄量6700立方米/秒,现实际通过能力为4900立方米/秒,为与滏阳河平行的人工开挖的排洪河道,下接人工开挖的入海河道子牙新河(河长747公里),设计泄量9000立方米/秒,现实际通过能力6000立方米/秒。</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南运河</p><p class="ql-block">南运河,中国隋唐南北大运河和元代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隋、唐称永济渠,宋、元称御河,明、清称卫河,南接卫运河、鲁运河,原以山东临清为南起点,天津市海河三岔河口为北终点,与北运河相接。全长436公里。1950年代年扩建四女寺枢纽,开挖独流减河,把南运河截断后,南运河南起于四女寺节制闸,东北流经山东省德州市,河北省衡水、沧州地区,至静海区十一堡与子牙河汇合止,全长309公里(以下被独流截断)。至天津市金刚桥(三岔河口)为止,全长349公里。现代水利上,南运河划分为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的最下端干流,是海河水系中最长的一条河,主要由漳河及卫河两大支流组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河岛</p><p class="ql-block">三河岛,又称炮台岛,总面积为2.9公顷,岛长270m,岛最宽处138m。位于滨海新区北塘区域,因地处永定新河、潮白河、蓟运河交汇入海处而得名。明代嘉靖年间,为防止倭寇进犯,当时在蓟运河左岸的海岸线上,填垫高地并修筑了一座北营炮台,与右岸的南营炮台共同组成了北塘要塞。清朝时期,要塞先后三次大规模修缮,在清末天津海防三大炮台中,北塘炮台的地位仅次于大沽炮台。1859年英法联军第二次进攻大沽口,清军依靠该炮台奋起还击,英法舰队败逃。胜利后清军在营城增建炮台,并将北塘炮台防务撤至营城,北塘海防重地陷入不设防的尴尬,后来导致北塘失陷。根据《辛丑条约》约定,1901年,北塘炮台与大沽炮台一起拆除。由于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三河岛成为本市唯一列入入国家海岛名录的岛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天津市四大水库</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于桥水库(翠屏湖)</p><p class="ql-block">于桥水库,又叫翠屏湖,位于天津市蓟州区(原蓟县),这是国家重点大型水库之一,水库坝址建于蓟运河左支流州河出口处,南依翠屏山,故而又称之为翠屏湖,素以湖光山色著称,是旅游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于桥水库始建于1959年,1960年7月,于桥水库完成第—期工程,后来又不断加固,水库总库容15.59亿立方米,湖内盛产鱼虾等特产,在当地远近闻名。现如今翠屏湖成为旅游度假胜地,周边景点有翠屏山、盘山、千年古刹独乐寺等等,深受游客青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北大港水库</p><p class="ql-block">北大港水库在天津市东南部,(大港区)大港南偏西(2009年10月21日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处于海河流域、大清河、南运河、子牙河水系独流减河下游,水库集水面积150平方公里,控制流域面积约150平方千米,围堤总长54.5千米,坝高8.4米,总库容5亿立方米。这座水库始建于1974年,到1980年建成,属于是华北地区第一座平原水库,具有分洪、供水、防洪、灌溉等多项功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团泊洼水库</p><p class="ql-block">团泊洼水库,位于天津市静海区东部,地处静海和西青交界处,这里久负盛名,因为清朝乾隆皇帝曾来此巡游,所以又称作“乾隆湖”。</p><p class="ql-block">团泊洼水库是1978年在团泊洼基础上建设的水库,水库占地约6.7平方公里,蓄水水源来自南运河、大清河及黑龙港河沥水,库容9800万立方米。现在这里开发成了旅游景区,动植物丰富,生态环境美不胜收,是游客理想的休闲去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七里海水库</p><p class="ql-block">七里海水库位于潮白河左岸,宁河县(现为宁河区)的表口、任风、淮淀三乡之间,库区原为低洼古泻湖。这座水库于1978年开始动工兴建,1980年5月竣工,设计水位6米,相应库容6400万立方米,蓄水面积16.78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北京市</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北京市地图</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北京市地形图</b></p> <p class="ql-block">地形地貌</p><p class="ql-block">北京市山区面积10200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62%,平原区面积为6200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38%。北京的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北京市平均海拔43.5米。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p><p class="ql-block">北京西部为西山属太行山脉;北部和东北部为军都山属燕山山脉。最高的山峰为京西门头沟区的东灵山,海拔2303米。最低的地面为通州区东南边界。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北京市主要山脉</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燕山</p><p class="ql-block">燕山是中国北部著名山脉之一。战略要地。西起张家口市万全县和怀安县境内的洋河,东至山海关,北接坝上高原,七老图山、努鲁儿虎山,西南以关沟与太行山相隔。南侧为河北平原,高差大。滦河切断此山,形成峡口——喜峰口,潮河切割形成古北口等,自古为南北交通孔道。在军事中也很有地位,古代与近代战争中,常常是兵家必争之地。</p><p class="ql-block">东西长约420千米,南北最宽处近200千米,海拔600~1500米,主峰东猴顶,海拔2292.6米。</p><p class="ql-block">广义燕山系指坝上高原以南,河北平原以北,白河谷地以东,山海关以西的山地,狭义则指上述范围内窄岭、波罗诺、中关、大仗子一线以南的山地。</p><p class="ql-block">山区有密云水库、潘家口水库等燕下都1号建筑基址水库。</p><p class="ql-block">主峰东猴顶,海拔2292.6米;北京第二高峰,海坨山,2241米;其南侧,有北京市第三高峰,小海陀山,2198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东灵山</p><p class="ql-block">东灵山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东经115°20''—115°35'';北纬39°55''—40°05''),东灵山风景区面积60平方公里,隶属于太行山脉,海拔高度为800 米以上,其中主峰海拔2303米,为北京市第一高峰,也是华北地区较高的山峦。地貌为以构造侵蚀为成因的高山地貌,山峰峻峭,谷深坡陡,山势雄伟,怪石嶙峋,有天然森林和亚高山草甸。近年建立了自然风景区,成为北京市生态旅游的胜地。东灵山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并具有山地特点,年平均气温6.5℃,年降水量600毫米。</p> <p class="ql-block">气候环境</p><p class="ql-block">北京的气候为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全年无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区较短。2007年平均降雨量483.9毫米,为华北地区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个月,7、8月有大雨。</p><p class="ql-block">北京太阳辐射量全年平均为112~136千卡/厘米。两个高值区分别分布在延庆盆地及密云县西北部至怀柔东部一带,年辐射量均在135千卡/厘米以上;低值区位于房山区的霞云岭附近,年辐射量为112千卡/厘米。北京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000~2800小时之间。最大值在延庆县和古北口,为2800小时以上,最小值分布在霞云岭,日照为2063小时。夏季正当雨季,日照时数减少,月日照在230小时左右;秋季日照时数虽没有春季多,但比夏季要多,月日照230~245小时;冬季是一年中日照时数最少季节,月日照不足200小时,一般在170~190小时。</p> <p class="ql-block">水资源</p><p class="ql-block">北京天然河道自西向东贯穿五大水系:拒马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北运河水系、潮白河水系和蓟运河水系。多由西北部山地发源,向东南蜿蜒流经平原地区,最后分别在海河汇入渤海(蓟运河除外)。</p><p class="ql-block">北京市有水库85座,其中大型水库有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怀柔水库、海子水库。</p><p class="ql-block">北京市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量约为29.21亿立方米,平均年可开采量约24~25亿立方米。一次性天然水资源年平均总量为55.21亿立方米。</p><p class="ql-block">2013年北京市总用水量35.3亿立方米,比2012年增长1.4%。其中,生活用水14.5亿立方米,增长4.3%;工业用水5.6亿立方米,下降3.4%;农业用水12亿立方米,下降3.2%</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北京市水系流域图</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北京市水系图</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北京市主要河流</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永定河</p><p class="ql-block">古称漯水、治水,又名卢沟河、浑河、无定河。其上源分南北两支流:北支为洋、河,发源内内蒙兴和县,经怀安、宣化、怀来流入官厅水库;南支为桑干河,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经朔县、山阴、大同县、阳原、怀来流入官厅水库。两支流经山西雁北地区和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在河北省怀来县的米官屯汇流,始称永定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拒马河</p><p class="ql-block">拒马河是河北省内唯一一条长年不断的河流,为北京市五大水系之一,大清河支流。发源于河北省涞源县西北太行山麓,在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镇套港村入市界,流经十渡风景区、张坊镇、南尚乐乡。在张坊镇张坊村分为南北两支。北支为北拒马河,流经南尚乐乡,于二合庄村东出市境,至东茨村以下称白沟河,在白沟镇与南拒马河汇合入大清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北运河</p><p class="ql-block">属海河水系,位于潮白河与永定河之间。上源温榆河,至通县北关闸以下,始称北运河。自北京通州至天津入海河处,长186千米,流域面积4348千米。北运河体系包括以下运河:温榆河;通惠河;凉水河;风港减河;青龙湾减河。北运河是流经北京市东郊和天津市的一条河流,为海河的支流。干流通州至天津也即京杭大运河的北段。古称白河、沾水和潞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潮白河</p><p class="ql-block">属海河水系,是海河北系四大河流之一,流域面积5688平方千米,该水系由潮河和白河二条河流组成。流域内建有云州、密云、怀柔三座大型水库。中国海河水系5大河之一。贯穿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三省市。上游有两支︰潮河源於河北省丰宁县,南流经古北口入密云水库。白河源出河北省沽源县,沿途纳黑河、汤河等,东南流入密云水库。出库后,两河在密云县河槽村汇合始称潮白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蓟运河</p><p class="ql-block">蓟运河水系位于潮白河水系的东南方,流域面积1377千米2,在北京境内的长度较短,其支流主要分布于北京市平谷区境内,在平谷区西南部汇流出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北京市水库</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官厅水库</p><p class="ql-block">官厅水库是海河水系永定河上历史最久的大型水库,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大型水库。水库位于北京市的西北方向,整个流域涵盖张家口市的桥东、桥西、宣化、崇礼和下花园五个区以及怀来、蔚县、阳原、涿鹿、怀安和万全等六个县,还囊括北京市延庆区。库区主体部分跨越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和北京市延庆区,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官厅水库流域面积47000平方公里,主要入库支流有洋河、桑干河和妫水河,控制永定河流域面积约为4.34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的92.3%。</p><p class="ql-block">官厅水库于1951年10月动工,1954年5月竣工;主要水流为河北怀来永定河,水库运行40多年来,为防洪、灌溉、发电发挥了巨大作用。官厅水库曾经是北京主要供水水源地之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库区水受到严重污染,90年代水质继续恶化,1997年水库被迫退出城市生活饮用水体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密云水库</p><p class="ql-block">密云水库,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城北13公里处,位于燕山群山丘陵之中,建成于1960年9月份。面积180平方公里,环密云水库有200公里。密云水库库容40亿立方米,平均水深30米。密云水库有2大入库河流,分别是白河和潮河。密云水库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水库,也是首都北京最重要地表饮用水水源地,有“燕山明珠”之称。围绕水库还有一条110公里长的环湖公路,是北京旅游风景区之一。库区夏季平均气温低于市区3℃,是一处避暑胜地。密云水库特产野生密云水库鱼,是北京著名的鱼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怀柔水库</p><p class="ql-block">怀柔水库,为京郊主要水利工程之一,位北京市怀柔区城西侧,蓄水面积12平方公里,总库容1亿立方米。1958年3月9日开工,大坝于同年7月19日完工,历时130天。1990年主坝加高后,总库容1.4亿立方米。</p><p class="ql-block">水库属潮白河支流怀河水系,在怀河上游怀九河与怀沙河交汇处。水库建成后除正常的防洪、蓄水等功能外,成为北京市重要的水源地和调蓄地,通过京密引水渠输水入京,也是南水北调的节点工程,截至2016年7月23日早晨6时,北京怀柔水库超汛限水位运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河北省</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河北省地图</b></p> <p class="ql-block">位置境域</p><p class="ql-block">河北省环抱首都北京,地处东经113°27′~119°50′,北纬36°05′~42°40′之间,横跨华北、东北两大地区,总面积18.85万平方公里,省会石家庄市。北距北京283公里,东与天津市毗连并紧傍渤海,东南部、南部衔山东、河南两省,西倚太行山与山西省为邻,西北部、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东北部与辽宁省接壤。隶属廊坊的“北三县”三河、大厂、香河,被京津两市包围,成为河北省的一块“飞地”,为首都的“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河北省地形图</b></p> <p class="ql-block">地形地貌</p><p class="ql-block">河北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复杂多样,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类型齐全,有坝上高原、燕山和太行山山地、河北平原三大地貌单元。坝上高原属蒙古高原一部分,地形南高北低,平均海拔1200~1500米,面积15954平方千米,占河北省总面积的8.5%。燕山和太行山山地,包括中山山地区、低山山地区、丘陵地区和山间盆地4种地貌类型,海拔多在2000米以下,高于2000米的孤峰类有10余座,其中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为河北省最高峰。山地面积90280平方千米,占河北省总面积的48.1%。</p><p class="ql-block">河北平原区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按其成因可分为山前冲洪积平原,中部中湖积平原区和滨海平原区3种地貌类型,全区面积81459㎞2,占河北省总面积的43.4%。</p> <p class="ql-block">气候</p><p class="ql-block">河北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年日照时数2303.1小时,年无霜期81~204天;年均降水量484.5毫米,降水量分布特点为东南多西北少;1月平均气温在3℃以下,7月平均气温18℃至27℃,四季分明。</p> <p class="ql-block">水文</p><p class="ql-block">河北省河流众多,长度在18公里以上1000公里以下者就达300多条。境内河流大都发源或流经燕山、冀北山地和太行山山区,其下游有的合流入海,有的单独入海,还有因地形流入湖泊不外流者。主要河流从南到北依次有漳卫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潮白河、蓟运河、滦河等,分属海河、滦河、内陆河、辽河4个水系。其中海河水系最大,滦河水系次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河北省水系图</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河北省五大水系</b></p><p class="ql-block">主要有海河水系、滦河水系、辽河水系、滨海小水系、西北内流水系。</p><p class="ql-block">海河水系包括海河的五大支流: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主支流桑干河、洋河)、大清河(主要支流有唐河、拒触弧鞭旧庄搅彪些波氓马河)、子牙河(滹沱河与滏阳河汇集而成)、南运河(上游为漳河和卫河汇集)。</p><p class="ql-block">滦河水系干流明显,主要支流有武烈河、青龙河等。</p><p class="ql-block">辽河水系包括在平泉的老哈河(辽河上游)和围场的辽河小水系。</p><p class="ql-block">滨海小水系主要在唐山、秦皇岛,都是一些小河流,像陡河、洋河、戴河。</p><p class="ql-block">内流水系都是很短暂的河流,比如流进安固里淖的小河流。</p> <p class="ql-block">海河水系包括海河的五大支流: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主支流桑干河、洋河)、大清河(主要支流有唐河、拒触弧鞭旧庄搅彪些波氓马河)、子牙河(滹沱河与滏阳河汇集而成)、南运河(上游为漳河和卫河汇集)。</p><p class="ql-block">滦河水系干流明显,主要支流有武烈河、青龙河等。</p><p class="ql-block">辽河水系包括在平泉的老哈河(辽河上游)和围场的辽河小水系。</p><p class="ql-block">滨海小水系主要在唐山、秦皇岛,都是一些小河流,像陡河、洋河、戴河。</p><p class="ql-block">内流水系都是很短暂的河流,比如流进安固里淖的小河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河北省主要河流</b></p> <p class="ql-block">一、漳卫南运河漳卫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海河流域五大水系之一,由漳河、卫河、卫运河、漳卫河新和南运河组成,流经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四省及天津市入渤海,流域面积37700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二、子牙河子牙河,海河水系五条重要支流(子牙河、大清河、南运河、北运河、永定河)之一。河道长730公里,上游有滹沱河、滏阳河两条支流。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省五台山北侧,沿途在山西、河北境内接纳清水河和冶河,东流在献县与滏阳河汇合,称子牙河。滏阳河源于邯郸市和村附近。</p><p class="ql-block">三、大清河大清河位于海河流域的中部,西起太行山区,东至渤海湾,北界永定河,南临子牙河。流域面积45131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43%,平原占57%),流经山西、河北、北京和天津四省(市)。上游分为南、北两支。四、永定河永定河,古称㶟水,隋代称桑干河,金代称卢沟,旧名无定河。是海河流域七大水系之一,为河北系的最大河流。流域面积47016平方千米,其中山区面积45063平方千米,平原面积1953平方千米。永定河全长747公里,流经内蒙古、山西、河北三省区、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共43个县市。全流域面积4.7万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五、潮白河潮白河为流经北京市北部、东部的重要河流,属海河水系。其上源有两支,东支为潮河,西支为白河。潮河,古称大榆河、濡河,又称鲍丘(邱)水,因其“时作响如潮”而称潮河。</p> <p class="ql-block">水资源</p><p class="ql-block">2019年,全省平均降水量442.7毫米,比上年减少64.9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少89.0毫米。全省地表水资源量51.3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97.86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重复计算量,全省水资源总量113.50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50.54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减少91.19亿立方米。全省总供水量182.2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78.32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量96.44亿立方米,其他水源供水量为7.53亿立方米。全省总用水量为182.29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用水量102.91亿立方米,林牧渔畜用水量11.44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18.81亿立方米,城镇公共用水量4.89亿立方米,居民生活用水量22.15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量22.09亿立方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河北省十大水库</b></p> <p class="ql-block">1、潘家口水库</p><p class="ql-block">潘家口水库位于河北唐山、承德交界处,属于是引滦入津的主体工程,由一座拦河大坝和两座副坝组成,最深处80米,总库容29.3亿立方。</p><p class="ql-block">这座水库以供水为主,另外结合供水发电,兼顾防洪和水产养殖功效,一期工程1975年动工,1985年基本竣工。二期工程于1984年动工兴建,主坝坝顶高程230.50米。</p><p class="ql-block">潘家口水库巧借地势,库区形成了美不胜收的景观,主要有喜峰口、松亭关、潘家口等长城古迹,即著名的“水下长城”。</p><p class="ql-block">2、官厅水库</p><p class="ql-block">官厅水库是中国海河水系永定河上第一座大型水库,总库容约22亿立方米,不过,也有资料显示,加建后的总库容在41.6亿立方米。</p><p class="ql-block">这座水库始建于1951年,1954年竣工,后来又进行了4次扩建和加固,水库坝址位于河北省怀来县,属于北京主要供水水源之一,整座水库介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北京市延庆区交界处,大部分位于河北。</p><p class="ql-block">3、岗南水库</p><p class="ql-block">岗南水库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 处于滹沱河干流上,是治理滹沱河的重点工程之一。</p><p class="ql-block">这座水库始建于1958年,1959年拦洪,1962年竣工, 具有防洪、灌溉、发电、养殖等多项功能,控制流域面积 1.59 万平方公里,1966 年后又陆续扩建加高大坝,总库容15.7 亿立方米。(下游黄壁庄水库)</p><p class="ql-block">4、王快水库</p><p class="ql-block">王快水库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具灌溉、发电功能的大型枢纽工程,也是风景秀美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这座水库始建于1958年,于1960年竣工,1969年又进行了续建,总库容13.89亿立方米。</p><p class="ql-block">水库周边景点有康熙钓鱼台、老君堂、双龙洞、眼观奶奶庙等古迹。</p><p class="ql-block">5、黄壁庄水库</p><p class="ql-block">黄壁庄水库位于石家庄鹿泉区,滹沱河干流的出口处,属于是大(Ⅰ)型水利枢纽工程,以防洪为主,兼顾城市供水、灌溉、发电和养殖等功能。</p><p class="ql-block">这座水库早在1958年就着手筹划、施工,1959年拦洪,1960年蓄水,在1963年 经历了特大洪水,到1965年又进行扩建,现在有效灌溉面积157万亩,年灌溉用水量5.6亿立方米,城市供水1亿 立方米,总库容12.1亿立方米。</p><p class="ql-block">6、西大洋水库</p><p class="ql-block">西大洋水库位于河北保定市唐县的西大洋村附近,始建于1958年1月,1960年1月完工,承担着为 保定市区提供生活用水的职责,同时也是 北京市应急用水储备地之一。</p><p class="ql-block">这座水库在1963年大洪水后,又进行了续建,在防洪、灌溉、供水、发电方面均发挥了较大作用,总库容11.37亿立方米。</p><p class="ql-block">7、桃林口水库</p><p class="ql-block">桃林口水库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境内,这里是当地著名的旅游胜地,素有“小三峡”之称。</p><p class="ql-block">水库在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三道河村附近青龙河上,靠近长城重要关口之一的桃林口, 属于八五”“九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总库容8.59亿立方米。</p><p class="ql-block">8、朱庄水库</p><p class="ql-block">朱庄水库位于河北邢台沙河(县级市), 处于滏阳河支流沙河上,控制流域面积1220平方 千米,总库容4.162亿立方米。</p><p class="ql-block">这座水库始建于1971年,在1985年4月正式竣工验收,防洪库容2.822亿立方米,兴利库容2.285亿立方米,死库容0.34亿立方米,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发电、城市供水,还是旅游观光的好地方,风景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9、洋河水库</p><p class="ql-block">洋河水库位于河北秦皇岛市抚宁区, 属于是洋河干流上一座大(Ⅱ)型水利枢纽工程,始建于1959年11月,到 1961年7月竣工,总库容3.86亿立方米。</p><p class="ql-block">洋河水库,也称之为天马湖,因其在天马山下,故而得名,被誉为“人间瑶池”。</p><p class="ql-block">10、大黑汀水库</p><p class="ql-block">大黑汀水库位于唐山市迁西县,处于滦河干流上,与潘家口水库联合运用。</p><p class="ql-block">这座水库1973年动工,1986年竣工,为唐山市、天津市及滦河下游工农业及城市用水提供水源,并利用输水进行发电,总库容3.37亿立方米。</p><p class="ql-block">燕赵大地,山水绝佳,以上十大水库各有千秋,凝聚着老一辈人的智慧和汗水,不知道你去过几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河北省主要湖泊</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白洋淀</p><p class="ql-block">白洋淀,属海河流域大清河南支水系湖泊。是保定市、沧州市交界143个相互联系的大小淀泊的总称,总面积366平方公里,平均年份蓄水量13.2亿立方米,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位于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冲积扇交汇处的扇缘洼地上,从北、西、南三面接纳瀑河、唐河、漕河、潴龙河等九条较大的河流入湖,通过湖东北的泄洪闸及溢流堰经赵王新河,汇入大清河。</p><p class="ql-block">白洋淀受湖体地形、气候变化、人类生产影响等因素,历史上时缩时扩,20世纪后叶-21世纪初缩减幅度较大,1980年代曾干涸,1988年大雨使白洋淀湖区恢复。</p><p class="ql-block">白洋淀历为战国燕赵、宋辽边界,争战不断;民国以前白洋淀是沟通保定、天津之间的重要航道。湖区的传统产业是渔业及芦苇产业,20世纪后,随着中国国内旅游业的兴起,逐渐成为旅游胜地,并于2007年评定为中国5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2017年以前,白洋淀为河北省保定市及沧州市共辖,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雄县、安新县、容城县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至此,白洋淀大部为雄安新区所辖,成为雄安新区发展的重要生态水体。</p><p class="ql-block">2021年,白洋淀淀区水质达到Ⅲ类标准(良好),同比好转一个类别,主要污染物浓度显著下降。</p><p class="ql-block">截至2022年5月12日,白洋淀野生鸟类调整、增加至237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了3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0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43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衡水湖</p><p class="ql-block">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坐落在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冀州两县区境内,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华北平原惟一保持沼泽、水域、滩涂、草甸和森林等完整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163.65平方公里,现湖泊面积75平方公里。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以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和国家一、二级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属淡水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p><p class="ql-block">2021年11月,被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评定为第一批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尤潭湖</p><p class="ql-block">龙潭湖自然风景区位置位于顺平县西北部的神南乡境内,面积50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达98%,区内山奇、岭秀、峰险“奇山、清泉、云海”为龙潭三绝。 龙潭湖自然风景区面积湖面面积50万平方米,蓄水量1500万立方米,水深一般在30米左右,最深47米。从最高端至最北端3000米,曲折多变,如神龙首不见尾,湖水清澈透明,水温适中。湖边沙石松软,四周林茂草丰,花香鸟语。既有南方山水之秀媚,又有北方山水之雄浑。本区海拔400-1000米,夏季气温在17-23度之间,气候凉爽。龙潭湖自然风景区是避暑、山水旅游的上选,又是度假、怡心养性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坝上高原</p><p class="ql-block">坝上高原属蒙古高原的南缘,俗称坝上高原,面积约1.60万平方公里,占河北省总面积的8.5%。地貌特征以丘为主,湖泊点缀其间。坝上高原是河北省的重要林区,也是河北省皮毛、肉食、禽蛋等畜产品的主产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燕山和太行山地</p><p class="ql-block">河北省山地主要由燕山和太行山两大山脉组成,广义的河北山地由山地、丘陵、盆地三部分组成,总面积约为9.01万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燕山分布于河北北部,水资源丰富,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是滦河、潮白河等多条河流的发源地和汇流处。河北省的天然森林、天然草场大部分集中在此地,是河北省木材、畜产品和果品的主产区。</p><p class="ql-block">太行山绵延于河北省西部,地形复杂多样,山体植被以喜暖灌木草丛为主。太行山区是海河流域的上游,也是河北平的天然屏障。丘陵主要分布在太行山东麓和燕山南麓,水肥条件较好,是干鲜果品集中产区,也是矿产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p><p class="ql-block">盆地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张家口市,其间分布有洋河流域和桑干河流域,土、肥、水利条件好,是山区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河北平原</p><p class="ql-block">河北平原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约5.72万平方公里,分布于河北省中部及东南部地带,主要由山麓平原、中部平原和滨海平原组成,海河流域贯穿全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山东省</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山东省地图</b></p> <p class="ql-block">位置境域</p><p class="ql-block">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北纬34°22.9′—38°24.01′、东经114°47.5′—122°42.3′之间。境域包括半岛和内陆两部分,山东半岛突出于渤海、黄海之中,同辽东半岛遥相对峙;内陆部分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 山东东西长721.03千米,南北长437.28千米,全省陆域面积15.58万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山东省地貌图</b></p> <p class="ql-block">地形地貌</p><p class="ql-block">山东省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泰山雄踞中部,主峰海拔1532.7米, 为山东省最高点。黄河三角洲一般海拔2—10米,为山东省陆地最低处。</p><p class="ql-block">山东省“山水林田湖”自然禀赋得天独厚,山地面积22726.80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14.59%,水面面积6988.92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4.49%,林地面积24894.46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15.98%。种植土地面积83845.42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53.82%;湖泊面积1348.55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0.87%。</p><p class="ql-block">境内地貌复杂,大体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台地、盆地、山前平原、黄河冲积扇、黄河平原、黄河三角洲等9个基本地貌类型。平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65.56%,主要分布在鲁西北地区和鲁西南局部地区。台地面积占全省面积4.46%,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丘陵面积占全省面积15.39%,主要分布在东部、鲁西南局部地区。山地面积占全省面积14.59%,主要分布在鲁中地区和鲁西南局部地区。</p><p class="ql-block">境内主要山脉,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区和胶东丘陵区。属鲁中南山区者,主要由片麻岩、花岗片麻岩组成;属胶东丘陵区者,由花岗岩组成。绝对高度在700米以上、面积15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泰山、蒙山、崂山、鲁山、沂山、徂徕山、昆嵛山、九顶山、大泽山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山东省主要山脉</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泰山</p><p class="ql-block">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为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万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p><p class="ql-block">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依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p><p class="ql-block">1982年11月8日,泰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87年12月12日,泰山被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007年3月7日,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蒙山</p><p class="ql-block">蒙山,古称“东蒙”、“东山”,素称“亚岱”。地处山东省临沂市西北、沂蒙山区腹地。是山东第一大山和第二高峰。是国家生态屏障的组成要素和区域自然格局的纽带。</p><p class="ql-block">蒙山总面积1240平方公里,主峰龟蒙顶海拔1156米,有1000米以上山峰14座,湖泊150多片,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有860种野生植物、289种药用植物、268种陆生野生动物、210种鸟类,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种、山东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4种。</p><p class="ql-block">蒙山为文化名山,历史上属于东夷文明,西周时期颛臾王主祭蒙山以来,向为登临胜地。《尚书·禹贡》、《诗经·鲁颂》、《论语》等均有记载,唐宋以来,文人墨客题咏极多。蒙山融道教、佛教、儒教于一体,凝练了具有时代意义的沂蒙精神。</p><p class="ql-block">蒙山是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著名养生长寿旅游圣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生态名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2014年入选《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名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鲁山</p><p class="ql-block">鲁山,山东省四大高山之一,位于鲁中山区北部,泰鲁沂山脉中段,地跨淄博市博山与沂源之间,主峰位置北纬36°17.8′,东经118°3.3′,海拔1108米。系山体由花岗岩、片麻岩构成,东西走向,面积26.7平方公里。是弥河发源地之一。</p><p class="ql-block">春秋时期, 齐鲁两国以此山为界,山南为鲁国, 故称鲁山。主峰东侧有明代修"滕云寺"、"牛智宫", 遗址尚存。国营鲁山林场座落山峰南侧,植被面积3.44万亩,森林覆盖率 86%,松柏、刺槐为主要树种。山中有全蝎、丹参、柴胡、黄芪、苦参等50余种中药材。山南麓有著名溶洞群,在下崖洞口附近发现距今40至50万年的沂源猿人化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崂山</p><p class="ql-block">崂山,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古代又曾称牢山、劳山、鳌山等。它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崂山的最高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地处北纬36°10′,东经120°37′,海拔1132.7米,峰顶面积约1.5平方公里,为崂山的主峰。</p><p class="ql-block">崂山是中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当地有一句古语说:“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p><p class="ql-block">崂山,东高而悬崖傍海,西缓而丘陵起伏,山区面积446平方公里。山脉以崂顶为中心,向四方延伸,尤以西北、西南两个方向延伸较长,形成了巨峰、三标山、石门山和午山四条支脉,崂山的余脉沿东海岸向北至即墨区的东部,西抵胶州湾畔,西南方向的余脉则延伸到青岛市区,形成了市区的十余个山头和跌宕起伏的丘陵地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沂山</p><p class="ql-block">沂山,位于山东省泰鲁沂山地东端临朐、沂水、沂源交界。沂山<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东南西北走向,南北绵延52公里,东西横距21公里,总面积650平方公里。主</span>峰亦名玉皇顶,海拔1031米 。虽海拔仅千余米,但山势之峻拔不亚于泰山,素有“东泰山”之称。玉皇顶东侧之百丈崖瀑布,落差达65米,极为壮观。已开发为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沂山气势雄伟,风景秀丽,姿态各异,素有“泰山为五岳之尊,沂山为五镇之首”称号。战国初期,齐国依山而筑长城,其遗址尚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徂徕山</p><p class="ql-block">徂徕山,又称龙徕山,驮来山,是泰山的姊妹山,位于泰山东南,属泰山支脉,全部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15公里,总面积250平方公里,与泰山隔牟汶河河谷平原遥望,东望山东济南莲花山风景区。</p><p class="ql-block">徂徕山区峰峦嵯峨,林木茂密,有山峰99座,主峰太平顶,海拔1027米。古迹众多,很早以前就是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山岳型观光休闲风景旅游区。</p><p class="ql-block">两千多年前,《诗经·鲁颂》里便已记载“徂徕之松”,《水经注》里曾提到“山多松柏”,《邹山记》也曾记载此山“犹有美松”。徂徕山还是道教蓬莱派发源地。1992年徂徕山被林业部命名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1993年8月正式开园接纳游客。1999年被省政府划定为生态公益性林场。</p><p class="ql-block">徂徕山为泰南屏障,形势险要。历史上有许多起义军把这里作为根据地。是秦、汉帝王封禅之处,唐代“竹溪六逸”隐居之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昆嵛山</p><p class="ql-block">昆嵛山,位于胶东半岛东部,属于烟台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辖, 横亘牟平、文登、乳山交界处,南北35公里,东西50公里,总面积1750平方公里,主峰泰礴顶,海拔923米,为胶东半岛东部最高峰,素 有“仙山之祖”的美誉。</p><p class="ql-block">昆嵛山以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和胶东革命胜地而闻名。昆嵛山名胜古迹众多。远在汉唐之际,山上已有三皇宫、禅教寺、无染寺、六度寺、岳姑殿、甘泉寺等庙宇。至金元时期,盛极一时的道教全真派发祥于此。圣经山上的《太上老子道德经》大型摩崖石刻,属国内罕见。无染寺的汉碑、唐碑,东华宫的五代五华碑,皆为珍品。</p><p class="ql-block">昆嵛山曾是胶东著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1935年代起于得水、王亮等带领“昆嵛山红军游击队”,进行了持久的游击战争。著名作家冯德英的小说《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就是以昆嵛山革命斗争为背景而创作的。</p><p class="ql-block">昆嵛山建设有森林生态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赤松的原生地和全球赤松林分布面积最大、保护最完好的天然分布中心。</p> <p class="ql-block">气候</p><p class="ql-block">山东的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11℃—14℃,山东省气温地区差异东西大于南北。全年无霜期由东北沿海向西南递增,鲁北和胶东一般为180天,鲁西南地区可达220天。</p><p class="ql-block">山东省光照资源充足,光照时数年均2290—2890小时,热量条件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作形成涝灾,冬、春及晚秋易发生旱象,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p> <p class="ql-block">水文</p><p class="ql-block">山东省分属于黄、淮、海三大流域,境内主要河流除黄河横贯东西、大运河纵穿南北外,其余中小河流密布山东省,主要湖泊有南四湖、东平湖、白云湖、青沙湖、麻大湖等。</p><p class="ql-block">山东省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76.5毫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为222.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52.6亿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多年平均淡水资源总量为305.8亿立方米。另外,黄河多年平均入境水量为385.8亿立方米,90年代因干旱入境水量减少为222 亿立方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山东省内主要河流</b></p><p class="ql-block">山东有黄河、徒骇河、马颊河、沂河、沭河、大汶河、小清河、泗河、胶莱河、潍河、大沽河、大沽夹河、泗河、万福河、朱赵新河,淄河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黄河</p><p class="ql-block">黄河从河南兰考进入山东省东明县入境,呈北偏东流向,经我省菏泽、济宁、泰安、聊城、德州、济南、淄博、滨州、东营等9市25个县(市、区),在垦利县注入渤海,河道长628公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徒骇河</p><p class="ql-block">徒骇河属于海河流域,位于黄河下游北岸,流经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从西南向北呈窄长带状。干流自聊城地区莘县文明寨起,流经聊城、德州、滨州3个地区13个县(市),在滨州市沾化县与秦口河汇流后,经东风港入海。其中聊城地区段169.26公里。聊城市境内徒骇河支流有37条,其中新金线河、赵王河、小运河、西新河、四新河、七里河、管氏河、赵牛河等8条较大,流域面积都在300平方公里以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马颊河</p><p class="ql-block">马颊河于河南省濮阳县南关与金堤河相接,东北流经河北省,于莘县董杜庄镇沙王庄西入山东省境,经莘县、冠县、聊城、临清、茌平、高唐、夏津、平原、陵县、临邑、乐陵、庆云和无棣13县市,于无棣县沙头堡东注入渤海。河长521公里,其中山东省境内河长448公里。流域面积12239.2平方公里,其中山东境内10638.4平方公里,河南省1179.2平方公里,河北省421.6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沂河</p><p class="ql-block">沂河源出山东省沂源县田庄水库上源东支牛角山北麓(另传统称源出鲁山),北流过沂源县城后折向南,经沂水、沂南、临沂、蒙阴、平邑、郯城等县、市,至江苏省邳县吴楼村入新沂河,抵燕尾港入黄海,全长500余公里,流域面积1.16万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沭河</p><p class="ql-block">沭河,山东省南部较大河流。沭河发源于沂蒙山区南麓,向南流经沂水、莒县、莒南、临沂、临沭、东海、郯城、新沂8个县(市)境,于口头入新沂河,全长259公里,流域面积5700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大汶河</p><p class="ql-block">大汶河,古汶水。发源泰莱山区,汇泰山山脉、蒙山支脉诸水,自东向西流经莱芜、新泰、泰安、肥城、宁阳、汶上、东平等县、市,又经东平湖流入黄河,全长208公里,流域面积8536平方公里。自泰安大汶口至东平县戴村坝为中游,戴村坝以下为下游,现为大清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小清河</p><p class="ql-block">小清河是山东省通航河流。位于省境中部,源于玉符河汊流及济南市诸泉,东北流经历城、章丘、博兴等县,于寿光县羊角沟东20公里处入莱州湾。全长233公里多,流域面积1.0336万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绣江河、 杏花沟、孝妇河、淄河和塌河等,均从右岸汇入,呈极不对称的羽毛状水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淄河</p><p class="ql-block">淄河,山东省中部渤海南部莱州湾入海河流小清河的支流。发源于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东部,流经淄博市博山区、淄川区及青州市(界河)、临淄区、广饶县,北入小清河。淄河河长155.1公里,流域面积1500.4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3.7/1000。</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潍河</p><p class="ql-block">潍河,又称淮河,古称潍水,有二源。北源为箕山河,亦称淮河,发源于沂水县官庄乡箕山西麓宝山坡村东北,为潍河正源,曲折东南流至莒县库山村南与南源汇合。 南源亦名石河,发源于莒县龙王庙乡大沈庄村西北屋山,蜿蜒南流,到库山乡源河村 转向东北流,左会北源。两源汇合后又东南流,至五莲县管帅镇,屈而东北流,经过墙夼水库,至诸城北转向北流,经峡山水库,又北流经高密、安丘、坊子、昌邑等县 区,于昌邑下营镇北注入渤海。河长233公里,流域面积64493.2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淡水资源</p><p class="ql-block">山东分属于黄、淮、海三大流域。根据山东1956—2000年实测资料分析, 山东省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679.5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03.0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98.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65.4亿立方米(地表水、地下水重复计算量59.8亿立方米)。</p><p class="ql-block">黄河水是山东主要可以利用的客水资源,每年进入山东水量为359.5亿立方米,按国务院办公厅批复的黄河分水方案,一般来水年份山东可引用黄河水70亿立方米。</p><p class="ql-block">长江水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成后山东省可以利用的另一主要客水资源。根据南水北调水资源规划,山东省一期将引江水14.67亿立方米,二期引江水34.52亿立方米。山东省水资源的主要特点是: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亩均占有量少;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年际年内变化剧烈;地表水和地下水联系密切等。山东省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09%,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34立方米, 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4.9%(小于1/6),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4.0%(1/25),位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倒数第3位, 远远小于国际公认的维持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1000立方米的临界值,属于人均占有量小于5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地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山东省主要湖泊</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南四湖</p><p class="ql-block">南四湖是山东省最大湖泊,南北长125公里,东西宽6-25公里,周边长311公里,最大湖面积1266平方公里,总库容47亿立方米。</p><p class="ql-block">南四湖位于微山县境,是南阳、独山、昭阳、微山四个串连湖泊的总称,因在济宁以南而得名,为山东省最大的淡水湖。湖面狭长,中部较窄,南北长约126公里,东西宽约5~25公里,湖面面积1266平方公里。1960年,在昭阳湖腰建成二级坝枢纽工程,将全湖分为上、下两级。上级湖湖面面积602平方公里,下级湖湖面面积664平方公里。南四湖水系涉及豫、皖、鲁、苏4个省32个县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东平湖</p><p class="ql-block">东平湖,古时称蓼儿洼、大野泽、巨野泽、梁山泊、安山湖,到清朝咸丰年间才定名称为东平湖,位于山东省东平县。是《水浒传》中八百里水泊唯一遗存水域,1985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同时也是山东省推出的水浒旅游线路中的重要景区。总面积627平方公里,常年水面124.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5米,蓄水总量3亿立方米。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p><p class="ql-block">东平湖位于东平县境西部,在东经116°2′~116°20′,北纬35°43′~36°7′之间,西南距黄河三门峡枢纽585公里,东北距黄河入海口364公里。</p><p class="ql-block">东平湖分老湖区与滞洪区两部分,中以二级湖堤分开。老湖区在东北部,面积209平方公里,常年蓄水,即一般所称的东平湖。滞洪区亦称新湖区,在东南部,面积423平方公里,大部为农耕地,是防御黄河特大洪水的分洪区。</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白云湖</p><p class="ql-block">白云湖,又名刘郎中陂,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西北部和历城区东北部,大体呈东西向,湖区面积17.36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白云湖发育在山前冲积洪积平原与黄河、小清河泛滥平原的交接地带上,属小清河水系。有滞洪、引灌、养殖之利。担负着济南市东部的防洪、排涝和灌溉任务。也是济南市重要的渔业水产基地。1988年开始旅游开发,成为山东省省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级A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山东省十大水库</b></p> <p class="ql-block">第一大水库:峡山水库</p><p class="ql-block">峡山水库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境内潍河中游上,水库大坝坝顶高程44.7米,大坝坝高21米,水库库容14.05亿立方米。水库建设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洪涝灾害,灌溉农田提高农田产量,以及给沿岸的居民提供饮用水源。水库灌溉面积百万亩以上。</p><p class="ql-block">第二大水库:岸堤水库</p><p class="ql-block">岸堤水库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境内东汶河与梓河的交汇处,水库大坝坝高29.8米, 水库库容7.82亿立方米。水库建设主要是为了防洪和灌溉,年灌溉农田百万亩以上,水库蓄水还保障了下游在秋冬季的饮用水有供应,水库年往下游供水3.7亿立方米。</p><p class="ql-block">第三大水库:跋山水库</p><p class="ql-block">跋山水库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境内沂河干流上,水库大坝坝顶高程186.65米,大坝坝高33.6米,水库库容5.29亿立方米。水库建设主要是为了防洪和灌溉,保护了下游一百多万人口,200多亩良田。</p><p class="ql-block">第四大水库:青峰岭水库</p><p class="ql-block">青峰岭水库位于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境内沭河上游,水库大坝坝高30.9米,水库库容4.101亿立方米。水库建设主要的目的是防洪和灌溉,它保护了下游百万人口,灌溉农田面积达到万亩以上。</p><p class="ql-block">第五大水库:产芝水库</p><p class="ql-block">产芝水库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境内大沽河干流,水库大坝坝顶高程77.5米,水库库容3.798亿立方米。水库建设主要是为了防洪和灌溉,以及给青岛供水。年灌溉农田可达30万亩,供水4900万立方米以上。水面还能开发养殖淡水鱼,年出鱼量百万斤。</p><p class="ql-block">第六大水库:强夼水库</p><p class="ql-block">强夼水库位于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境内洪凝河、仲固河汇集处。水库大坝坝高27.7米,水库库容3.28亿立方米。水库建设主要是为了防洪,灌溉和供水。保护了下游20多万人员和20万亩耕地。年灌溉农田可达30万亩以上。</p><p class="ql-block">第七大水库: 日照水库</p><p class="ql-block">日照水库位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境内傅疃河干流,水库大坝坝顶高程47.7米,水库库容3.18亿立方米。水库建设主要是为了防洪,供水和灌溉,每年给日照供水6800万立方米,灌溉农田10万亩以上。</p><p class="ql-block">第八大水库:牟山水库</p><p class="ql-block">牟山水库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境内的潍汶河中下游,水库大坝坝顶高程83米,大坝高度20米,水库库容3.08亿立方米。水库建设主要是为了防洪和城市生活用水,以及农业灌溉。每年保护下游百万人口,百万亩耕地免受洪涝灾害,年均灌溉农田20万亩以上。也是潍坊市区和安丘市区的主要水源。</p><p class="ql-block">第九大水库:许家崖水库</p><p class="ql-block">许家崖水库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境内的温凉河上游,水库大坝坝顶高程151.6米,水库大坝坝高31.6米,水库库容2.929亿立方米。水库建设主要是为了防洪和灌溉,以及提供饮用水源。年灌溉农田可达百万亩。</p><p class="ql-block">第十大水库:陡山水库</p><p class="ql-block">陡山水库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境内浔河中下游,水库大坝坝顶高程132.1米,大坝坝高28.6米,水库库容2.92亿立方米。水库建设主要还是为了防洪,灌溉和供水。年灌溉农田可达15万亩以上。水库水面还可以养殖淡水鱼,供应附近居民鲜美鱼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2022年5月20日于青城</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