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4.27</p><p class="ql-block"> 这几天都在看李玫瑾的书,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总结一下,来理理我脑子里的糊涂账。李玫瑾分析很多人犯罪的根源都是在幼年、童年阶段,缺少正常的心理抚养,缺少基本的温暖和爱抚。这些人时常的感受是寂寞孤独,略微大一些又没有办法很好的学习,于是过早的进入社会,在社会里,他们承受来自社会各种敲打、欺凌……进而变得麻木、冷漠,引发犯罪。</p><p class="ql-block"> 如果把这种犯罪归因为社会问题,是没有什么力量的,所以,李玫瑾他特别强调家庭的作用。她认为:父母在孩子成长的早期,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陪伴和教育,不能为了挣钱把孩子交给保姆、老人……错过最佳的教育时期,特别是0-6岁。她很细致地从心理的角度阐述了一个人在婴儿时期对母亲的依恋,并通过列举各种心理学家的实验证明:任何科技术或者设备都不能取代母亲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总之,我看了之后,感觉她的很多观点是有道理的。比如,她提到小孩儿长期吮吸手指问题,多数是因为孩子很小的时候,母亲没有很好的喂养或者陪伴孩子。我们家“小虎”基本也是我离开半年,导致吃手指入睡的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我想,那个时候他肯定是把对于母亲的依赖转换到了能摸得着的手指上了。另外,他也提到很父母缺少跟孩子的接触、沟通,等孩子青春期出问题了,家长无能无力的局面。还有,孩子的问题,多数是父母的问题,父母要经常反躬自省……这些结合犯罪心理的分析,还是能给很多父母以“醍醐灌顶”之感,让父母们重视孩子的幼年教育。</p><p class="ql-block"> 但是我想了好久才想明白,李玫瑾观点的局限也很强,他似乎对于偶然和必然的哲学关系有点没搞清楚,所以经常忽视偶然对一个人的人生轨迹的影响,比如,没有好的父母,有爷爷奶奶行不行?比如,有个好亲戚、好老师、好邻居行不行?所以,她除了不断呼吁家庭来承担教育的责任,呼吁父母要承担责任,又显得很是无力。我想,一个人的成长中总会有很多亮光,有人给予,有人抓住机会,人生就可能不一样了。那这个亮光可能是爷爷奶奶的爱、老师的爱、或者是一个心灵相通的朋友,真正一点亮光都没有,走上犯罪的毕竟是少数。而李玫瑾是研究对象犯罪心理的,这种偶尔就不是她的研究范畴,所以他对人的分析比较轨迹化、必然化。怎么说呢,对警示父母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确实不是我们深入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苏霍姆林斯基”的在和平年代,教师和父母应怎样影响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怎样使孩子成长为好学、上进、聪颖、心地善良而高尚的人;“马卡连柯”的怎么把一批受战争伤害、一批缺少关爱、缺少养育,甚至一些已经到达犯罪边缘的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我们的研究方向。想明白这点,我终于能从李玫瑾的两本书里解放出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