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好骄傲!—聊聊我们的大家庭

五魁首

<p class="ql-block">我的父亲母亲已经离开我们有十一年了,这几天常常想起远在天国的父母,可能是走向晚年,喜欢回忆,翻翻照片,晒晒往事。这是我家唯一一张全家福,姊妹十一个。后排怀抱孩子的是我的大姐,家里的顶梁柱,29岁时因病去世,去世时我的外甥女才两岁吧。我家姊妹11个,老爸抱着最小的弟弟,弟弟比我大姐的女儿小三个月,当时我上中学,父母觉得最小的孩子比女儿的孩子还小,不想留下,召开家庭会议,想把孩子送给我老家河南洛阳的五舅(他家没有孩子),姊妹们都不同意,就这样留下了我家的郭十一。现在想想是全家人的英明决策,我的小弟弟心灵手巧,厨艺相当棒,虽然没有学过烹饪,做的菜色香味俱全,刀功也相当不错,我虽然在单位食堂当了五年炊事员,自愧不如!另外家里的水电、厨卫只要有问题,给小弟一个电话,小弟全能搞定,是我大家庭的全能选手。</p> <p class="ql-block">这上面穿婚纱的照片是父母80多岁时的照片,那时他们已经轻度痴呆,居然两个人没和儿女透露一点信息,悄悄地到照相馆照了两张这么时尚照片,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看来我们对父母的了解还有欠缺🙈!这可能是是老爸老妈这辈子最浪漫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小弟在收拾猪头。</p> <p class="ql-block">刀工不错吧!</p> <p class="ql-block">姊妹多肯定也就能人多,这是我家巧妹的作品,时不时也给我们做件衣服。</p> <p class="ql-block">我爸解放以后在解放路民生大楼旁边,和我大伯,开了个“义源”帽子商店,“义源”二字用的是两人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可惜没有保留任何照片,没想到我的妹妹竟然传承了老爸的手艺,给我做了这样一顶帽子。</p> <p class="ql-block">下一代手巧的是我二姐的女儿,晒一下她的作品,纯属个人爱好,她给许多小朋友做的生日蛋糕,卖相不错吧!</p> <p class="ql-block">老爸一辈子喜欢照相,好像隔几年都要去照相馆照一张标准照,我也有点受老爸影响,时不时照几张。😎</p> <p class="ql-block">我的四姐夫曾经带我爸到四川旅游,给我老爸带来了晚年的快乐,可惜我四姐夫意外去世,这是我大家庭多年的痛!</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我陪父母回老家洛阳,在龙门石窟照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有一年出差是代表部门去北京看望一位住医院的领导,同行的同事建议我带上老爸,非常感谢她的建议,至今让我心存感激!老爸在北京玩的太开心啦,尤其是逛故宫,老爸解放前做过古玩生意,对故宫博物馆非常喜欢,几乎一天时间在故宫参观,我不耐烦逛的不想动,他一个近八十岁的老人,把每个宫殿都看了一遍,钟表宫看了一遍,不过瘾又看了一遍,现在想起来也很开心没有遗憾。</p> <p class="ql-block">最有意思的是老爸喜欢过生日,几次都在生日即将来临之际提醒我不要忘记,当然从来没有忘记过。这张照片是我爸和二姐夫,七妹夫的合照,三个人都属鸡,而且是同月同日生,这真是大家庭难得的缘分,两代人一起过生日,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我妈不喜欢这种仪式感,有时候母亲节过节,我妈就会说:你们过节千万不要给我送花,如果送,还是给我买个菜花吧,还能吃。🤓老妈80岁的时候,我们好像才比较隆重的给她过了个八十大寿!</p> <p class="ql-block">我的妈妈常说外面有啥看,电视都能看到,好像她不是很喜欢旅游,我也经常开车,带父母东游西逛,但是在她晚年痴呆的时候,念念叨叨说什么北京、天安门……!我非常遗憾没有到带她到北京看一看。</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爸弟兄三人的合照,从右往左,是二伯、大伯、我爸,如今他们都在天国。</p> <p class="ql-block">这张顶子床,<span style="font-size:18px;">听堂哥说当年我爷爷给三个儿子每人打造了一张顶子床,做为结婚的家具,</span>由洛阳的木匠绰号高结子(匠人口吃)打造,大约花了两个多月才完工,整个床可以拆下来,没有一个铆钉,侧板本来镶嵌四个莲花座,因年代久远,已经撑不住了,恐怕掉下来砸到人,把莲花座卸下来了,顶子床的内容大概是龙凤吉祥吧。当年从洛阳寄到西安挺不容易的,“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洛阳城老家具基本销毁,没有这种床了,现在几乎是文物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老妈的陪嫁品大立柜,</p> <p class="ql-block">小立柜,</p> <p class="ql-block">小立柜上边两个箱子。</p> <p class="ql-block">五斗橱,父母房子拆迁,全部搬到了我的家。</p> <p class="ql-block">我家的新家具,和老家具放在一起反差极大。东西在我这里,好像这里成了“娘家”成了我们聚会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一块怀表见证军纪严明1948年4月20日出版的《新洛阳报》(《洛阳日报》前身),刊登了一篇短小精悍的新闻佳作——《桌上的表》。文章虽短,却真实生动地展现了解放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人民子弟兵本色。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华东野战军3纵8师23团1营营长张明,该营后来被授予“洛阳营”称号。1948年3月,张明受命带领全营突击攻打洛阳。3月11日晚,我军发起总攻,战役结束后,张明连夜写成《桌上的表》,记录了解放军战士从攻克洛阳到离开,都没有人拿走一块无主怀表的真实故事。当时,战斗已接近尾声,解放军战士在洛阳东城门靠南的一楼房里清扫残敌时,发现了一块瑞士产的钢壳怀表。表面雪白,表针漆黑,表心镶着四颗宝石,是一块难得的好表。打仗最需要表,大家拿起来看看,却又原样摆到桌子上。直到部队出发,这块表依然放在桌上,滴滴答答走着……这篇文章生动地表现了解放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严明纪律,深刻揭示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必定夺得全国胜利的根本原因。这篇佳作还在新华社发了通稿,延安的电台也向全国作了广播。后来,军内军外、上上下下都知道了这件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文还被作为新闻作品的典范收入学生课本。”我们在西北大学上学时,《桌上的表》这篇通讯做为范本专门学过,我回家问过老爸,最近又和我的堂哥聊过这块怀表的事情,当年父亲哥仨经营着一个商店,楼下做生意,楼上住人,1948年解放战争,解放军从四个城门攻城,第一次进攻没有成功,后来找到熟悉地形的我二伯,二伯当向导带领解放军来到最难进攻的东门,在隐蔽处架了梯子,官兵猛攻固若金汤的洛阳东门,摧毁了敌人一道道围墙、战壕,当晚胜利进城。1956年在北京筹建军事博物馆的熊副指导员,从北京来到洛阳,找到我的二伯想买这块怀表,做为洛阳解放的见证,二伯一个人不能做决定,那时我大伯和我老爸已定居陕西西安,二伯专门乘坐火车来西安,兄弟仨人一商量,将怀表捐献给了军事博物馆,这块怀表现在陈列在北京军事博物馆,是我父辈引以骄傲的事情,有机会一定要去军事博物馆参观一下。</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我三姐夫七十岁过生日照的,那天庆祝姐夫的生日,在烤鸭店聚餐,餐后合影竟然漏了我家德高望众的二姐,她餐后下楼晚了一会儿,没有上镜头。😅😅</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三姐七十岁生日家人聚会部分家人的照片。当年三姐生日郭家两大喜事,三姐的学霸外孙女考上了北大,我家小弟的儿子考上了陕西某大学。</p> <p class="ql-block">我的房子已成“娘家”,除了疫情最严重的那一年,其余每年都在我这里聚会,去年人数最多四十多个人,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吃啥不重要,吃的是年味!</p> <p class="ql-block">还要补充的是最右边的是我的亲家公任大哥,去年春节期间在西安,和我们一起过春节。亲家在西安买了套二手房,双方都是独生子女。</p> <p class="ql-block">左边第二人是亲家母。</p> <p class="ql-block">亲家母广东汤煲的是相当的棒,去年春节煲了约三十斤的汤,大家的最爱!</p> <p class="ql-block">亲家母知道家里人多,大清早就做好了三杯鸡,很诱人吧!</p> <p class="ql-block">现在我们已经是四世同堂了,不得承认老了!我大姐的女儿已经有孙子了。</p> <p class="ql-block">我大姐的孙子,和这几个小朋友同辈份,已经当爸爸了,这张照片有点鹤立鸡群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因为疫情,又因为去年水灾,我父母安葬的地方道路塌陷,去年清明、阴历十月一都没有去扫墓,今年清明前,我们早早去了墓园,墓园还在整理,车不能直接开上去,我的小弟弟竟然上山困难,眼看我们都老了,不知还能去几年?</p> <p class="ql-block">几位儿女给父母扫墓,在墓碑前和父母聊聊天,也是一种念想吧,愿天堂的父母一切安好!</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在我家照的,大概有五、六年时间吧,应该是五一假期照的合照。父母一生养育了我们11个儿女,那种艰辛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感恩我有这样的父母,是当之无愧的英雄父母,父母的遗传基因好,给了我健康的身体,父母性格开朗,尤其是老妈性格刚强,遇事不惊,大家风范影响了我的一生。父母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家没散,姊妹感情深厚,常来常往,除了疫情以外,逢年过节仍然大家庭欢聚,这就是我们四代人的幸福大家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