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备注:图片,资料来自网络,《话商洛》.商山野人美篇专栏,其目的为了宣传商洛人,商洛事,展现商山洛水,弘扬商洛文化。如有侵权,敬请通知删除。</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三贤·紫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时间:2016-06-26 17:13 来源:未知 作者:林涧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商州城东有三贤乡,三贤乡有紫荆村,其乡名、村名同源于“紫荆树下哭三贤”的传说。文革期间反封资修,一度曾将当时的三贤公社改为红星公社,将紫荆大队改为红星大队;现在三贤乡已并入了商洛市商州区的刘湾街道办事处,作为乡建制已不存在了。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在三贤地面上,人们大都能把“紫荆树下哭三贤”的事儿说个大概:最早迁居到这里的是田家,田氏老人偕三个儿子到这里定居后,日子过得很红火。其院内有一棵紫荆树,枝繁叶茂。老人咽气前把儿子儿媳们叫到跟前叮嘱:“紫荆树不死,你们可不要分家啊!”田老汉死后,三个儿子决心谨守遗嘱,永不分家。随后老三媳妇有了分家的念头,想到公爹临死时有“紫荆树不死,不分家”的遗训,就天天往树下浇热刷锅水。不久,紫荆树叶黄枝枯,田氏三兄弟见状抱头痛哭于树下,其哀声惊天地动鬼神。尽管紫荆树死了,他们却仍然不愿意分家,惟田三嫂不愿,口出怨言。老三便要将妻逐出家门,三嫂羞惭不已,自缢而死,死后被埋在了村后的山顶上(至今人们还会指着村后的寨子疙瘩说那是田三嫂的坟)。而紫荆树却奇迹般地重新长出新的枝叶,恢复了以往的勃勃生机。从此,三兄弟更加团结,被人称为田氏三贤。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三田(贤)哭活紫荆树的故事其实在全国各地都广有流传,上了好多县的县志,情节则大同小异。全国各地以“三贤”、“三田”和紫荆为名的乡、村也非常多。在谷歌上搜一下“紫荆村”,可得到518000项有关紫荆村的信息。更有河南省巩义市的名称与山田哭荆的传说有直接关系。巩义市之“巩”之“义”取自市府所在地巩县及其城关的孝义镇,孝义镇则以田氏兄弟的“孝”“义”而得名。在巩义市古有荆紫村,后又造紫荆遗址坊、紫荆寨, 今有紫荆路、紫荆路街道办事处等。并有所谓“三田故居遗址”,巩县和巩义市政府还把三田故居遗址列为重点文物刻碑标志,修建了“三田故里门楼”。刻立了“重立东汉三田故居遗址碑记”。他们以其河南人惯有的风格宣称:南北朝时梁国吴均《续齐谐记》一书记载的事儿就发生在他们那里,惟有巩县孝义源于三田哭荆出东汉为最早,其它传说在唐朝或更晚,而来源都与三田哭荆事无关。另外,在我们陕西,西安阎良区街道的南边有一个三贤村,陕北志丹县有三贤村;渭南的三贤故里则与此事无关其“三贤”者,乃指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北宋名相寇准和初唐名将张仁愿。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田氏三兄弟哭活紫荆树的故事最早是见于南北朝时梁国吴均《续齐谐记》,其原文:“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赀皆平均,惟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枯死,状如火然。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木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合财宝,遂为孝门。真仕至大中大夫”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此后,朝朝代代可以说对三田哭荆事流传得就很普遍:唐朝两大明星诗人杜甫和李白联系处境都有感而发,写诗《得舍弟消息》、《上留田行》中都有诗句。“风吹紫荆树,色与春庭暮。”“田氏仓促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交让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二十四孝的北宋版、南宋版、元朝版都把田真列入孝子。元朝有杂剧《感天地田真泣树》,风靡豫晋两省。明朝冯梦龙著《醒世恒言》和《今古奇观》中有三田哭荆事,因通俗易懂而流传全国、影响深远。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续齐谐记》也就是一本六朝志怪小说集子,所记三田哭荆的故事未必就实有其事。应该犯不着象河南人那么较真——一定要说:这故事一定就发生在东汉时期,“京兆”一定是指当时的洛阳地面;一定要追究这故事为什么不会是在西汉,在西京长安地面上,或者一定要说这故事就发生在商州的三贤地面上,争个“三贤故里”。三贤哭活紫荆树这个“天人感应”的传说的确很美好,契合了中国人重孝悌重仁义、崇向家和的传统道德,寄寓着人们团结和谐友善奉献的美好情怀。因此,紫荆花就常被人们用来比拟亲情,象征兄弟和睦、家业兴旺。香港回归后,紫荆花成了区旗区徽的标志。2000年11月7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全国政协主席的李瑞环,在会见香港各界知名人士时,讲了三田哭荆事,引李白的诗句,阐发了紫荆花(尽管此紫荆——洋紫荆与我们北方的紫荆并非同一品种)为区旗区徽标志的寓意,最后意味深长地说“这个故事所表达的道理,的确发人深思”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就此,让我们记住三贤、记住紫荆!凭吊已成为历史的商洛市商州区三贤乡,让紫荆花承载着三贤的基因在那片从新石器时代走来的土地上年年依旧笑春风。</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责任编辑:山客A)</b></p> <p class="ql-block">紫荆村的老槐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紫荆遗址</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紫荆遗址位于陕西省商县城东南约七公里处,紫荆村附近的丹江南岸第二级阶地上。该遗址于1953年发现,1977-1978年商县图书馆、西安半坡博物馆等单位进行了首次发掘。为了进一步了解该遗址文化层的堆积及其内涵,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于1982年4-7月,再次进行了发掘。参加发掘的教师有王世和、张宏彦,工作人员贾麦明和七九级考古专业学生20名。发掘区紧接第一次发掘区的南边,共开5×5探方15个,发掘面积375平方米。发现的遗迹有房址2座、窖穴60多个、陶窑2座、墓葬16座,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骨器等。</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中文名:紫荆遗址</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所属地区: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刘湾丹江南岸</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成果: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骨器等</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所属国家:中国</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气候类型:大陆季风性气候</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发现时间:1953年</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商县紫荆遗址</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发现的遗迹有房址2座、窖穴60多个、陶窑2 座、.墓葬16座,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骨 器等。现将发掘情况分述如下:鬓图一82ZJT:,东壁地层剖面图 1、耕土层Za、黄色土Zb、灰褐色土3、灰色土4、浅褐色土5、浅黄色土 一、地层堆积 据了解,过去当地村民曾在遗址范围内挖沟修渠、深翻土地,遗址文化堆积曾遭到严重的扰动。据本次发掘的情况看,发掘区的西部破坏严重,东部则相对保存较好。现以靠近东部的T:,的东壁剖面和偏西部的T。西壁剖面为例,将遗址的地层堆积简述如下: 东部堆积分为五层(图一): 第一层:耕土层,厚约25厘米左.</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紫荆遗址在丹江南岸约一平方华里的一个叫紫荆城的高台地上。台地高出河岸一丈二、三到一丈七、八。背靠南山,面临丹江,地面宽阔平坦,周围森林茂密,山间有禽兽野果,水里尽蚌螺鱼虾。向东可与庾原的部落相往来,向西可与东龙山的部落相联系,这种自然环境很适宜于原始农耕和渔猎,真是人类栖息生活的好地方。在发掘之前,人们在紫荆城及其附近,常常会拣到一些经过磨光的石头及一些奇形怪状的盆、罐等陶器碎片,这就引起了有关人们的注意。后来经过一九五八年至一九七七年相继勘察及实际挖掘,便证明了这里是一处新石器时期的遗址,在地方的原名紫荆城就定名为紫荆遗址。这个遗址就象西安半坡遗址一样,具有同样的历史价值,并且包括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不同文化类型,有些出土文物还要早于半坡。在一九七七年发掘的一千四百余平方米面积中,发现了九十余个人们储藏东西的窖穴,七个烧陶器的窑和四十多座墓葬。生产用具、生活用具则遍地皆是。这些都说明当时这里长时期的居住着人类。窖穴相当稠密,形状有布袋形的,有锅底形的,也有透镜形的;有的比较完整独立,有的互相打破,还有后期的压着早期的。烧陶器的窑,多已残破,形状有的象瓢,有的很圆。瓢形的与半坡遗址中的相接近,窑室比较大些;圆的只有三尺多些。窑内还存留有窑篦,并有烧窑时添柴烧火的火膛。墓葬分布比较密集,离地面深浅不一,早期晚期互相叠压或互相打乱。埋葬的形式除了象常见的仰身直肢葬、侧身葬、俯身葬、及男性直肢仰身、女的侧身曲肢的合葬外,有些骨架姿势歪、扭、屈、曲异常,有的肢体残缺,有的身上还压着一些石头块,有的头部或颈部还插有锐利的骨器,这些大约都是受到惩罚而致死的。埋葬小孩子多肯用瓮棺,瓮棺的附近还常殉葬有整个的猪或整个狗的。看来当时对小孩子的死亡是十分悲痛的,所以在埋葬上也十分重视。一般大人死亡后没有殉葬品或者很少。早期的即靠下层的,殉葬多用陶钵,晚期的有陶罐、陶盆等。总的看,用整猪整狗殉葬的习俗比较特殊,半坡展览馆还不曾见过。</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从发掘出土的生活用具、生产工具看,大体有陶器、石器、骨器等。</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陶器,有作饮具用的鼎、鬲、三足罐形鼎、三足钵以及鬶、盉、斝等;有当碗用的钵、圈足钵;有作盛器用的尖底瓶、罐、瓮、缸、盆、盂等;还有杯、觚等用具及装饰用的陶环。这些,都是当时用来做饭,盛饭、存放食物等日常生活用具。陶制的工具有刀,有纺线用的纺轮和球形物。此外还有玩耍用的陶猴、陶口哨。口哨有一个音眼的,有两个音眼的,两个音眼的还能吹出两种声音来。这种玩具在别处也比较少见。陶器上一般都有好看的花纹,纹饰有用绳压印的绳纹,有象各种编织篮子的篮纹,有用不同的泥条泥块贴上的附加堆纹,有用尖器挖挑的剔刺纹,还有镂 孔。这都是为了装饰器皿、美化生活使先民们发挥了他们的艺术才能。此外,能够说明先民们那时对更高的艺术要求的便是彩陶,即在烧制的陶器上不仅有各种纹饰,还出现了不同色彩的绘画。彩陶在这里比较普遍,有红色黑色两种颜色的,有褐色黑色两种颜色的。这类彩色花纹多半绘画在钵、盆、瓶等器具上。</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石器大部分属生产工具,有石斧、石锛、石凿、石铲、石刀,还有镞、网坠、球、镰、磨石、磨棒等生产、生活用具及装饰用的石环。</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骨器,有骨锥、骨针、刀、镞、铲、鱼钩、卜骨等。骨料多采用兽类的股骨,一端磨制成锐利的锋刃,另一端仍保留着原来的骨节 以便执拿。骨锥形制多样,有的磨制成精致的圆锥形或扁锥形,有的则是打制成锥形只磨出一个光尖。骨针、鱼钩都磨制的十分精巧,大小式样和钢针、鱼钩相同。骨铲除使用狗、猪、鹿、羊的股骨制作外,还有用猪的下颌骨制作的。卜骨只是把骨片的一面烧黑,一面原样不变,用以测算吉凶,这种卜骨是早期卜骨的特点之一。</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根据以上挖掘出土的情况可以看出,紫荆遗址的文化堆积,可以分为四个文化阶段和许多个不同的文化类型,最上层为距今三千四百多年前的西周文化层,即西周时期居民部落遗址。往下边便是距今四千三百至四千五百年前的“龙山文化层”,龙山文化层包含着陕西龙山文化的客省庄二期文化,也包含了河南龙山文化的不同类型。往下第三层即为距今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层,它包括了仰韶文化的整个阶段。最下层是距今七千年前的老官台文化层。从这几个文化层的存在,有力的说明了从很远很远的原始社会,先民们就开始在我们商县的丹江河谷劳动、生息、繁衍,树写着中华民族及商县的历史。</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话商洛》//商山野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概况篇》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秦头楚尾商洛山,六县一区秦岭南。</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南北风调氧富含,暖热季风森林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人口二百四十万,平方公里面积算。</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总共一万九千三,丹水长流出海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洛水流出商洛山,黄河母系情相连。</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八山一水一分田,自然环境誉蓝天。</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山水相依可接天,牛背梁脊最高炫。</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梳洗楼属商南县,谷地海拔最低点。</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牛背梁脊望西安,两千八百海平面。</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梳洗楼基经测探,两千一百五十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六大山脉五大河,纵横交错泛绿波。</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秦岭蟒岭新开岭,流岭鹘岭和郧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丹江洛河乾佑河,旬河还有金钱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绿水润泽沃土地,青山迎来金凤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矿藏丰富六十种,天然药库屯山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植物荟萃山水间,核桃特产誉秦川。</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动物遍布秦岭山,珍稀物种顺繁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恐龙化石被发现,古生物类世人展。</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人文地理不一般,四皓遗风代代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商鞅变法惊世篇,造字故里于洛南。</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古驿站道通东南,名人寓居留诗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现今交通路通达,一江清水京津夸!</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古迹码头洞奇观,传奇故事咏千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楚秀秦风南北贯,二百里程达长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民风淳朴鄂豫陕,戏曲繁荣路途宽。</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商贾农耕勤桑田,饮食风味声悠远。</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经济腾飞求发展,多种经营理念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旅游开发正拓展,西安美丽后花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建设绿色生态圈,山水园林赛江南。</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秦风秦韵秦人欢,松涛阵阵奏凯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丹水滔滔歌盛世,鹤鸣金凤喜展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世外桃源户户春,商山洛水游子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博古论今.热爱家乡.欢迎交流</u></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 再见!</u></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