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身着汉服的小朋友们开展了一次趣味横生的“国风运动会”。以往只在经典国学作品中能看到的运动项目,穿越几千年的历史长河,经由孩子们的演绎,重新在幼儿园里“复活”。</p> <p class="ql-block">狮乃祥瑞灵物,象征吉利。每逢喜庆节日,开张庆典,人们都会敲锣打鼓,舞狮助庆。 看,我们舞龙的小朋友们入场啦。</p> <p class="ql-block"> “哇,中啦! 中啦!”古代士大夫宴饮时的礼仪游戏——投壶,被搬到了现代运动场上。三尊壶,数支矢,身体前倾,一脚前一脚后,轻屏呼吸,扬手稳稳地一掷,矢准确地落入壶中。</p> <p class="ql-block">就在投壶项目的一侧,六艺中的经典项射箭也穿越到了孩子们身边,踩高跷、木射、踢毽子和打花棍,同样穿越千年历史而来。</p> <p class="ql-block">射箭又是修身的运动。《礼记·射义》:“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通过射箭去时时处处留心自己,修正自己,对自己有办法,同时培养恭敬礼让的品德。</p> <p class="ql-block">踩高跷时,人们踩在高高的木杆上,身体随之升高,因此也有步步升高之意。</p> <p class="ql-block">“木射”亦称“十五柱球”,唐代时创造。据唐陆秉编写的《木射图》一书介绍,这种比赛一般在室内进行,场地的一端设立十五个笋形平底的木柱,在每个木柱上分别用红笔或黑笔写一个字:用红笔在十柱上写“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五柱上用黑笔写“慢、傲、佞、贪、滥”。参加比赛的人用木球击打木柱,击中写有红字的木柱为胜,有赏;击中写有黑字的木柱为负,受罚。可见,木射与保龄球极其相似。</p> <p class="ql-block">踢毽子以下肢肌肉的协调运动为主,功夫在脚上。盘、磕、拐、蹦、落,转身稳步,起跳,前合后仰,在他人看来,就像欣赏舞蹈。</p> <p class="ql-block"> 打花棍的两种民间传说</p><p class="ql-block">一种说法是打花棍的产生和商朝的纣王有密切联系,传说因为商纣王奢靡浪费,暴虐嗜杀,导致百姓怨声载道:又因纣王与筷子的发明有关,所以百姓就用两根类似筷子的木棍相互击打,以排解心中的不满和怨气。时间久了百姓发现这项运动不仅能发泄心中抑郁还能达到健身的效果,于是拉开了一项民族健身运动兴起的帷幕:还有一种说法是打花棍起源于宋朝丐帮的打狗棍,他们习武或沿街唱曲时用打狗棍敲击节拍。到了明清之时,由于受到“霸王鞭”的影响和启发,人们开始在竹竿两头装上钱铃和布头,发展成为一种崭新的娱乐项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勇于承担传统文化传播的使命,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少年们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精神面貌,以及勇于挑战的拼搏形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