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车田自然村,依着美丽的修江,相传这里曾经是千亩荷塘,在古时这里的地名叫莲塘。大家看这里有一个莲亭, 这里有一副以莲塘为首字的对联:莲植亭亭,万顷沃泥凝玉骨;塘泉汨汨,一池明镜鉴冰心。</p><p class="ql-block"> 这副对联,写出车田人一种傲骨情操。</p> <p class="ql-block">杨梅渡古樟群的文化渊源</p><p class="ql-block"> 相传唐代中期,“八仙”之一的韩湘子随师吕洞宾云游到宁州,见此地正瘟疫横行,为了给百姓治病,师徒二人来到县城东门“哨子山”造炉炼丹,吕洞宾号旌阳真人,后人又称哨子山为“旌阳山”,师父吩咐徒弟寻来千年不断流的山泉水炼丹。韩湘子顺修河而下,一路寻至二都莲塘(现车田),发现一口童井,见此井泉水清澈甘甜,千年长流不竭,正是师傅需要的炼丹之水,再看看周围,一眼望去,沃土千亩,又倚着修河,水流不断。好一个理想的宜居环境!想起叔祖韩愈头发花白、牙松齿动却被贬潮州,相隔千里无法照料。于是沿修河岸边栽下数十颗樟树,建造了一片园林,园林里还建了“回望亭”,“退之书屋”(韩愈字退之),打算给叔祖韩愈作养老之所。</p><p class="ql-block">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幼失怙恃,跟大哥韩会长大,与韩会的儿子韩老成(又称十二郎)自幼相伴相依,感情特别深,不幸十二郎韩老成英年早逝,韩愈悲痛万分,写了一篇名传天下的祭文《祭十二郎》。此文感情真挚、如泣如诉、催人泪下,千古传诵。韩愈将韩老成的儿子韩湘子接回身边抚养,视如亲生。所以韩湘子对叔祖韩愈视之如父。元和十四年,韩愈因一封奏书《论迎佛骨》激怒皇上,由刑部侍郎被贬为潮州刺史,韩湘子前往相送,相见于京师脚下的蓝天县,韩湘子见叔祖头发花白,精神疲惫。祖孙二人抱头痛哭。韩湘子劝叔祖到他为他建造的园林安享晚年,韩愈婉拒了侄孙的好意,挥笔写下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这首诗,以表达他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心:“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五年后韩愈病逝于任上,韩湘子苦心为他建好的园林没曾享受过一天。</p><p class="ql-block"> 斗转星移,到宋英宗年间,北宋政治家、词人、三朝贤相韩琦巡访江右,经过此地,一眼看到了河边韩湘子修建的园林,坐在回望亭里,见眼前土地肥沃,秀水青山,对身边家人说:“宁邑足为子孙安乐窝,惜受国恩厚,不得迁焉,汝后人勿忘斯志。”此后六十年,韩琦八世孙携子月珠从浙江金华迁到此地,开基创业,实现了先祖遗愿。干旱年头,韩氏子孙造水车入修河车水灌溉,昼夜不歇,此地后取名“车田”。</p> <p class="ql-block">同心桥</p><p class="ql-block">政固苍生,融合恰似春风暖;</p><p class="ql-block">民臻大有,凝聚当如国梦圆。</p><p class="ql-block"> 这座同心桥,是抗日战争时期,三都军民同心同德,一致抗日的见证!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三都人民当年抗战的光辉历史。1937年9月,与三都毗邻的武宁县沦陷,成为日占区,三都又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日军常常入侵三都,三都人民奋起反抗。在国共两党合作,一致抗日的大潮中,车田人腾出祠堂给川军72军做后方医院,72军军长韩全朴深受马列主义影响,是爱国主义者,军民团结抗战热情空前高涨,三都人民以各种形式同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搏斗。他们宁死也不愿为侵略者出力,有的拿起菜刀、土铳深夜袭击敌寇。为了节约子弹,三都手工业者组织起来,用铁砂、瓷瓦片、白药、黄磷、火石等土法制作土炸弹、发弩车、铁石头发射车和煤油桶炸弹。这些土制武器在战场上杀伤了不少敌人。根据当时民国《中央日报》报道,三都的两次战斗共歼敌1600余名,缴获大量枪支弹药及军衣、钢盔、迫击炮、若干马匹。三都人民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付出巨大牺牲,表现出“拼搏、奉献、团结、自强”的伟大抗战精神,是一幅波澜壮阔、英勇悲壮的历史画卷。</p> <p class="ql-block">抗日殉难军民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日本侵略者大肆侵略,进村扫荡,实行“烧光、杀光、抢光”三光政策,日军还用几十架飞机对梁口下街头狂轰滥炸,惨绝人寰,激起三都人民奋起反抗!为了支援抗日,三都老百姓男女老少齐上阵!青壮年全部报名参军上前线,后方妇女老人小孩也积极投身抗日战争中,前线受伤的伤员由担架队抬到后方医院,这些伤员做完手术就安置在老百姓家养伤,有的伤员因为伤势太重,吃不了东西,一些产妇就把给小孩吃的母奶挤到杯子里,然后用筷子撬开伤员的嘴巴,一勺一勺喂下去,这些喝了人奶的伤员很快恢复健康,重返战场,而这些产妇有的小孩因为吃不到足够的奶水而活活饿死,如陈开英游加凤等好多妇女因小孩夭折成了绝户!烈士的鲜血不会白流!三都人民英勇无畏的抗日精神,永远激励着人民前赴后继!为了更好继承先烈们的遗志,缅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县党史办与太阳升镇人民政府特此恭立“抗日殉难军民纪念碑”,以激励后人不忘国耻,奋发图强,团结拼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给抗日殉难军民致以最崇高的敬礼!</p> <p class="ql-block">秋望亭</p><p class="ql-block">湿地栖身,禽鸟旋开千轴画;</p><p class="ql-block">尊贤问道,古樟屹立一丰碑。</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中华秋沙鸭的栖息地。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残存下来的物种,距今已有一千多万年,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类,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数量极其稀少,是与大熊猫、华南虎、滇金丝猴齐名的国宝,全球仅存不足1000只。</p><p class="ql-block"> 中华秋沙鸭为鸭科鸟类,嘴和角为红色,身体黑白相隔,一般以家族方式活动。每年秋季来江南越冬,第二年春季迁徙到北方,对水环境要求很高,喜欢在幽静、水流平缓的河段栖息。 </p><p class="ql-block"> 杨梅渡古樟群河段为中华秋沙鸭的主要栖息地。据观察,最多的时候有七八十只。每年秋冬季节,全国各地候鸟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汇聚杨梅渡村,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日夜观察中华秋沙鸭的生活习性。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镜头。</p><p class="ql-block"> 由于前几年河道污染严重,中华秋沙鸭有几年不再栖息杨梅渡村河道。这一现象引起了太阳升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全镇狠抓环境治理,禁止河道采沙。让山更青,让水更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终于将中华秋沙鸭又重新迎回故地。</p> <p class="ql-block">古樟群</p><p class="ql-block"> 相传八仙之一的韩湘子亲手栽下的这片樟树林,历经一千多年沧桑,樟树得以留下来,凝结了多少英雄豪杰的鲜血,可以说,这片樟树是壮士们用鲜血浇灌成长起来的!</p><p class="ql-block"> 日本侵略者侵华期间,发现这片樟树林,欣喜若狂,认为找到了造船的好材料,车田老百姓知道后,当天夜间,家家户户把家里所有的铁制用品全部拿来,连夜把这些铁片铁钉钉入樟树中,有的人家把仅有的一口锅都砸掉用来保护樟树。第二天,当日本鬼子拿来锯子大刀砍树时,发现树中钉满铁片,恼羞成怒,挨家挨户用枪扫射,车田人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这片樟树林。</p><p class="ql-block"> 大跃进时代,全国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炼钢铁运动,有人提议,车田的樟树中有很多钢铁,可以把树砍下炼钢铁,车田人知道后,男女老少齐上阵,手牵着手围在樟树周围,对前来砍树人大喊:“要砍树就先砍人”,车田人又一次用生命保护了这片樟树林。</p><p class="ql-block"> 如今国泰民安,习主席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片凝聚了多少英雄豪杰鲜血保留下来的樟树林,成为闻名遐迩的中华第一古樟群!</p> <p class="ql-block">妇女半边天陈列馆(一边是人民公社,一边是妇女半边天)</p><p class="ql-block">家国半边天,钦丈夫气慨,贤德传承,血汗柔肩担日月;</p><p class="ql-block">人民千顷力,崛公社精神,太阳升起,诸华彩凤翥云霞。</p><p class="ql-block"> 左边是太阳升人民公社陈列馆。太阳升人民公社被誉为“江南第一社”。大厅左墙及左边展房展出“人民公社内容”,包括“三都升起红太阳”、“太阳出来红彤彤”、“太阳照遍新农村”、“太阳每天放光芒”等栏目。太阳升人民公社成立于1958年8月15日,是江南地区第一个人民公社。1958年8月19日,《江西日报》头版以套红标题《修水县升起了红太阳》报道了太阳升公社的成立。同月,时任江西省委书记刘俊秀、副省长李杰庸来到公社视察。“太阳升”之名迅速传遍全省各地,江西省委党校的30多名师生特地来到公社住了一个星期,专门调研人民公社这一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新事物。当年9月至10月,全国各地也纷纷到“太阳升人民公社”参观学习。县城的学校把“太阳升人民公社”列为德育教育示范基地。一时间,“太阳升人民公社”风光无限。时任公社书记的赖怀寿书记年仅23岁,每天只能忙于接待工作,被大家笑称为“接待书记”。公社建立以后,便开展大规模兴修水利、改造农田的基本建设。在短短不到20年时间,共修建大中小型水库16座,小山塘51个,抽水机站25个,机耕道30多公里,全县农村第一个拖拉机站建成,全县农村第一个农机厂,全县第一个农村发电站,全县第一个公社广播站,家家户户通广播,高音喇叭响遍全社每个角落,整个公社一片繁忙紧张的场面,大家干劲十足。这期间涌现了一大批市级省级甚至全国劳动模范等先进典型人物。</p><p class="ql-block"> 右边是妇女半边天陈列馆。说起“妇女能顶半边天”这一口号,是由修水县妇联发起的“千菊万牡”活动首次提出的,原型是三都片区妇女。1958年年初,修水县妇联根据上级精神,结合修水的实际,发起开展学习樊孝菊,赶上张待牡活动,当时叫“千菊万牡”劳动竞赛活动。1958年4月17日《江西日报》第三版整版报道了“千菊万牡”活动的情况,报道中提出了“妇女真是半边天,生产持家样样能”。1958年6月30日至7月28日全国妇女工作会议召开,江西省妇联主任朱旦华和修水县妇联主任严翔莲在会上介绍江西省“千菊万牡”活动时,提出了这个口号,并被全国妇联登上简报。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看了妇联的简报后,认为总结得好,他还说,“妇女不仅是顶住生产半边天,而且顶起整个半边天”。半边天的原型代表人物樊孝菊出席了会议,7月16日还受到毛泽东、邓小平、彭德怀、李富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58年10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不可忽视的生力军》中提出“妇女半边天,事事要争先”。自此,中央媒体经常使用“半边天”的提法,用以指代“妇女”。“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也传遍了全球。2016年9月5日德国《明镜》周刊曾发表题为《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文章,称中国的经济繁荣也是一部女性的成功史。</p> <p class="ql-block">三都人民抗日事迹陈列馆</p><p class="ql-block">蹈水火,驱外侮,血沃泰乡肥劲草;</p><p class="ql-block">扶死伤,拯国魂,天擎剑气壮山河</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三都地区在修水范围内是日寇侵犯次数最多、人民受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三都地区始终处于修水抗战的最前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三都人民与抗战将士同仇敌忾,团结御敌,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为更好地用抗日战争的生动历史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弘扬“拼搏、奉献、团结、自强” 的抗战精神,我镇特建设“三都人民抗日纪念馆”,以示铭记历史,勿忘初心。本馆展出了珍贵历史文物和图片400多余件,以高举团结抗战的旗帜和全民抗日的历程为主线,分为“统一战线、全民抗战、战地医院、正面战场、日寇暴行、传承精神”六个部分。(在门外讲)下面跟我进行参观,请看第一部分:统一战线这一部分主要展示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湘鄂赣边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以及修水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面所做的工作。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以正确的主张发挥了政治指导作用。</p><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全民抗战主要展示:三都人民在修水中心县委直接领导下,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以各种形式同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和支援前线抗战的英勇事迹。主要有:1、成立“抗敌后援会”、“战时后方服务团”、“担架队” “抗战剧团”、“妇女会”。2、 踊跃参军,据不完全统计,三都有先后有千余人报名参军。3、捐粮献物支援前线抗战,筹集粮食,银洋,牲猪,鸡鸭鹅,蔬菜柴火衣物鞋帽等。突出展现中国共产党是人民战争的倡导者、组织者。第三部分:战地医院主要展示三都百姓和当地中医为救治前线伤员所做出努力。如:1、车田韩氏腾出两个祠堂做医院的医疗部和康复部。2、成立担架队接送伤员,有一次74位担架队员,在运送37位伤兵时,全部被日军杀害而英勇献身。3、成立护理队,为医院熬药、洗衣被,有的妇女献出哺育婴儿的奶水喂给重伤兵吃,产妇将亲戚送的鸡鸭让给伤员吃,村民捕禽兽捉鱼虾钓泥鳅炖汤给伤员补身子等等。4、曾有过400多人排队为抗战医院伤兵献血。5、当地8名中医在战地医院坐堂就诊、采药制药,名医韩师完、韩克立父子研制中医麻醉药,冒着生命危险亲身做试验,西医钟文甫医师大胆将中医麻醉药用于了手术临床。第四部分:正面战场主要展示:国民革命军第30集团军第72军驻扎三都时,在中共工委工作团的领导和三都人民积极配合下,在三都地区与日寇展开激烈战斗。第五部分:日寇暴行主要展示:1939年6月至1942年,日本侵略军在三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日军所到之处,飞机轰炸、杀人放火、强奸抢掠、施毒散疫,给三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三都万寿宫、省立第十五中学、傅家祠堂等全部被炸毁,太平桥被炸毁,桥附近的抗战直属粮仓被烧,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炸毁烧毁民房3000多间,奸杀百姓以千计, 至于被抢和损毁的器具、粮食、农具、牲畜等更是不计其数。投放细菌弹,造成这里疾病流行,发丝虫病,得痘疱,得“冬瓜脚”者众多。第六部分:弘扬抗战精神,近年来,我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各村组、部门单位、各群团、各学校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及学生到红色教育基地接受传统革命教育,学习红色文化,缅怀革命先烈,追忆革命历史,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历史责任感。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工作,奋力推进我镇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特别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以来,全镇党员干部做到“服务于民践初心、收集民情聚民心、扶贫济困送爱心、帮办实事暖民心”和“进村入户有常情、群众诉求有回应、家庭困难有关爱、创业致富有帮带、惠民政策有落实”的“四心五有”承诺,把主题教育镶嵌进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每一件小事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