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烟那点事

心若晴空

<p class="ql-block">  抽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后天养成的一种习惯。它有很强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底蕴,渊源流长,不分男女,受众颇多,对于抽烟这一现象众说纷纭,褒贬不一,说好说歹皆有。</p><p class="ql-block"> 回想年轻时最初抽烟纯属好奇和好玩,羡慕抽烟的各种酷酷的感觉;后来抽烟是摸仿成年人的那种成熟;再后来就融入社会圈子,它是交友待客的必须礼数,把它逐渐培养成了自己的一种不良嗜好。</p><p class="ql-block"> 未成年时抽烟是会遭到父母的呵斥和教训的,我也没例外,甚至棍棒侍候,迫于父母的虎威终是不敢逾越雷池半步。成家之后,羽翼丰满,父母也不予干涉,倒是妻儿常有微词,我是一家之长,怎奈我何?不过爱之深深意之切切,我也有掂量,抽烟之时尽可能避开,或是在家尽量少抽或不抽,只当作爱的奉献了。</p><p class="ql-block"> 抽烟有害无益妇孺皆知。正如电视上的公益广告所说的那样既危害自身的健康,同时也损害他人的健康,二手烟也许危害更大,公益广告倡导戒烟,甚至禁烟。现在公共场所、特定场所、医院、办公室等都禁止抽烟,烟民抽烟的空间和行为受到前所未有的限制。</p><p class="ql-block"> “烟出文章酒出诗”不知道是出自哪位文人骚客之手,无从考证。但我可以肯定的说他是位超级瘾君子。香烟确实很神气,关键时候能让你气定神闲,一烟定乾坤!它能让你冷静分析时局,准确把握动态,精确拿捏思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抽烟能提神,让你加班加点的工作不觉疲惫,像一台加满油的发动机;抽烟活跃思维,写文章思如泉涌,高潮跌起,让你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抽烟还能广交朋友和社会名流,建立生活中的朋友圈。</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种抽烟正如一句网络语:“哥抽的不是烟,抽的是寂寞”。生活中遇到烦心的事或者寂寞的时候,借烟消愁,寄托烟草的燃烧,把一切不快随一缕缕青烟飘散。</p><p class="ql-block"> 抽烟久了有一种瘾叫做“依赖症”,这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瘾君子了。基本上是火不离手,烟不离口,呑云吐雾,气如长虹。扒两口也成为瘾君子一种享受和幸福,有诗为证:“饭后一枝烟,赛如活神仙”。不管你说怎么怎么不利身体健康,怎么怎么有多大的危害,都于一切而不顾,先烧烧过把瘾再说,一种置身于事外“死了都要爱(抽)”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去年的四月,由于身体原因,谨遵医嘱,正式宣布戒烟戒酒,朋友圈一片哗然,当然获得多数支持票。开戒一年多来,戒烟很成功,抽烟已成历史。戒酒断断续续,华丽丽的流产了。</p><p class="ql-block">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经幽默的说“戒烟是非常容易的事,我就戒过一千多次了”。话中有话的一句幽默值得玩味,道出了些许艰难和无奈。戒烟要过两关,一个是生理不应期这关,另一个则是心理关,前者容易后者难。香烟就像一个幽灵,每时每刻都在考验戒烟者的决心和毅力,它就是一个“心魔”,“心魔”就是自己,战胜自己你就戒烟成功。戒烟的过程就是炼狱般的经历,烟瘾和诱惑时时像蛊虫噬咬着你的神经,一次又一次的艰难斗争,不是你战胜它华丽转身,就是它打败你“杯具”告终。要想成功你必须经历一番“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磨难。</p><p class="ql-block"> 戒不戒烟都是每个烟民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只要遵守行为准则,谁也无可厚非,抽烟也没有对与错的评判标准。我认为啥事要顺其自然,抽烟也如此,一旦成瘾或成为了一种习惯,只要没有什么不舒服或不影响他人,就没有为戒与不戒而纠结了。</p><p class="ql-block"> 健康为人之根本,身体是父母给予的,还是要好好珍惜。最后送给烟民一个忠告:花看半开,烟抽适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