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春风十里梦起航,同课异构展风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记精河县第三片区数学联校教研活动</p> 春回大地,鸟语花香。高效的课堂效果是“双减”政策背景下提质减负的关键,我们要在形式多样的数学教学探讨和教研活动中取长补短、群策群力,努力提升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为全面落实“双减”工作要求,贯彻课堂变革理念,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推动片区教师间的互相学习、共同探讨、不断钻研的教学研究氛围,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实效。2022年4月26日,精河县第三片区在八家户农场小学开展“春风十里梦起航,同课异构展风采”的联校教研活动。 <p class="ql-block"> 精河县第二小学郭校长为本次活动致辞</p>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中,六位授课教师选取的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的内容:分别是三年级上册《面积和面积单位》四年级上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两节课,根据对教材的不同理解、从生活中存在的现象出发,选择不同的策略和方法,进行了独具个性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同课展风采</h3> 八家户农场小学扶建兵老师执教的《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中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例如,比较两片树叶的大小,用的是观察法;比较课桌表面和数学书封面的大小,用的是重叠法;这些学习方法的传授是非常有必要的。 <p class="ql-block"> 茫丁乡小学李成谭老师执教的《面积和面积单位》,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理解“面积单位”这一概念。在学习面积单位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通过学生自己想办法比较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让学生在操作中,充分理解测量物体面积要用统一的标准,这统一标准就是要学习的面积单位。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交流中构建知识,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探索规律,有利于面积单位这一知识的形成。</p> 县二小衡红梅老师执教的《面积和面积单位》,用视频动画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一开始,衡教师就让学生在动手摸一摸的比较中,先摸一摸手掌的面,再摸一摸数学书的面,哪个大?第二次摸一摸课桌的面和数学书的面,哪个大?这样很好的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进行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从中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为理解面积定义做了铺垫。 八家户农九队小学甘雪莲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多次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动手操作。让学生合作,围一围三角形,看一看是否一定能围成三角形?又在新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合作探究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和能围成三角形的原因。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述,多种感观是并用的;合作学习讲究实效的;体验感悟是深刻的。 <p class="ql-block"> 茫丁乡小学陈振兴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学具的选用独具匠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三根的小小纸条,搭建起一个非常巧妙的研究平台。通过事先预设好的纸条长度,不同的小组可以得到不同的“拼摆”结果,选择学生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一目了然,让事实胜于雄辩。这样设计的巧妙之处:一方面,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生手中小小的纸条,始终是整节课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研究载体,陈老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把学具用足、用透、用深厚!</p> 县二小王春梅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思路清晰,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经历学习过程。整节课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重视现实体验,注重设计探究性学习活动,凸显探究成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在实践、探究、动手操作中自主观察、发现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异构促成长</h3> 听完了精彩的展示课后,下午四所学校的六位老师又进行了精彩纷呈的说课。李慧、依米努尔·吐尔逊、李梅、夏木斯亚、茹静、魏钰六位老师分别对这六堂课就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等八个方面的开展进行了说课汇报。 虽然教学方法各异,但是教师们扎实的基本功、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得到了充分体现,“构”出了精彩纷呈的课堂,充分展示了各自的风采,促进了大家的共同成长。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评课共分享</h3> 课后,全体教师又进行了集体评课。大家热烈讨论,畅所欲言,在充分肯定六节展示课的同时,也非常忠肯的提出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分享自己的教学建议,不同的策略和方法在交流中得到了碰撞与升华,达成最优化的教学共识,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通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开展,让老师们认识到课堂教学是个性化的艺术,只有通过老师们不断的探讨钻研、交流学习、集思广益,我们才能发现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在取长补短和反思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样才能激发内在潜能,张扬个性,从而追求异中有同、同中求异的境界! <p class="ql-block">编辑:王高杰</p> <p class="ql-block">初审:寇莉莉</p> <p class="ql-block">终审:刘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