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北极纪行】爱斯基摩猎手和他的日本女人(连载十一)

雪牦牛

<h3>【王爷|格志】</h3></br><h3><strong>饮无根水 读无字书</strong></h3></br><h3>………………………</h3></br><h3> <strong>三十一、【奇妙的婚姻】</strong>      一早起身,刚拉开帐篷门拉链,一股清凉的空气就涌进了肺腑,叫人好不舒畅。踩着布满露珠的草丛,我信步漫游。当来到后山岩壁上,极目远眺,可浓重的雾气里,那座和小岛紧挨着的一座双拱形冰山都如坠云海,无法辨清。  <h3> 天苍苍,水茫茫,草萋萋      人有千算,天则一算。大雾遮天,横渡到另一小岛考察冰川的行程,因为难以当天返回被取消了。前天的超强度的渡海经历,仍然使大家心悸,取消行程,免去了一桩强体劳苦,大家似乎轻松了许多,又说又笑,玩耍拍照。      阿乐招呼大家集合,整装衣冠,为此行服装、护镜、保健用品等赞助商们拍了一组广告照片。<h3> 八一节,极地广告<br></br><h3> 香港队员合影<br></br><h3> 为“波司登”留念<h3> 为无锡“徐霞客小队”拍照留念<br></br>      早餐后,体力经过休整后的队员们又鲜活了起来,三三两两来到海边那两顶大帐篷前。右边的一顶里,住着本尼丹夫妻和日本来探亲的叔叔、婶婶。左边的一顶住着另一对爱斯基摩夫妻、两个孩子,再加上他们的亲戚,一个憨厚的小伙子。      大家在营帐前的草地上围成一个大圈儿,童心未泯踢起了沙包。“老顽童”本尼丹也不甘落后,模仿起摩根的“后脚跟倒勾球”,三下两下居然还勾起了一次,引得众人一阵起哄喝采!      几天来,有个疑问一直萦绕心头,佐纪子为何彻底放弃了已经拥有的一切,转而赴一个横跨天涯,无有归程的“生命之约”?我隐约感到这个佐纪子深埋心底的秘密,这个谜一旦打开,将是一段很不寻常的故事。<h3> 与本尼丹、佐纪子夫妇合影      乘着一帮人在营帐旁踢砂包玩时,我拉上小何当翻译,去隔壁帐篷里向佐纪子表达了采访谈天的意愿,心底里生怕会被拒绝。谁知她听后嫣然一笑,欣然应允。      我们弓身进了帐门,里面很暖和。一只油汀炉正卖力地烧着,显然是为日本亲戚特备的。地上零星散落着锅碗瓢盆,帐角边用木板支起一张大地铺,上面铺着厚茸茸的兽皮。      不一会儿,阿乐和M也一块加入。我打开了录音机,大家围坐在火塘边开始交谈,展开了本人记者生涯中最奇特的采访。      我问了诸如她在日本生活工作的情形?怎样会喜欢上格陵兰,并且愿终生伺奉一位爱斯基摩丈夫?佐纪子非常爽快地点了点头。      已为人妻的佐纪子轻轻地回答:“我并不是对日本的生活不满意,感到沉闷而远走他乡,事实上在公司已有一个令人羡慕的职务。只是生性自然更愿与爱斯基摩人合拍”。佐纪子还坦诚地说:“自己一向注重感觉,心里一旦有了冲动,就会不顾一切去做”。      问题在不断地冒出,“语言接力”的游戏仍在进行。何博士也很激动,他的镜片闪着光,脑袋象个拨郎鼓,一会儿左一会儿右地当“二传手”,以至于对着我说英语,又转而用香港普通话去问佐纪子。当在大家的哄笑中明白过来,他也前仆后仰地哈哈大笑起来。      语言,真能让世界变小。      说实话,即便眼见为实,我还是无法想象我们的向导本尼丹,竟然娶了位家居万里之遥远日本“花姑娘”!      佐纪子,(日语SAKIKO)本姓高田(日语TAKATA),家住东京南部,是一位职业女性,在东京一家酒业公司任广告推广部门经理,已有10多年的职场经验,对自己的工作投入非常喜爱。她自从小就受父母亲影响,喜欢旅游,跑了世界不少地方,对新奇的人文历史和地理总是很有兴趣。    <strong>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strong><h3> <h3>为佐纪子唯一拍摄的采访照</h3></br>      1995年夏天,在加拿大旅行时受了带团导游吉姆的鼓励,背包客佐纪子第一次踏上格陵兰旅行,无巧不成书,负责接待的爱斯基摩导游恰好就是本尼丹。“落花无意,流水有心”,这位东瀛女子居然被热情而淳朴的猎人所吸引,很欣赏爱斯基摩男人的朴实能干。之后,她每年的春、冬季便会到格陵兰旅行,找本尼丹呆上一段时间,渐渐爱上了这位有着山一样的性格,热情乐助的爱斯基摩男人。      帐篷里光线较暗,带来暖意的火苗闪烁着,照在佐纪子黑黝黝的脸庞,乌黑的眼眸闪闪发亮……      97年冬天,佐纪子第三次来到格陵兰时适逢圣诞节,她与本尼丹适应性地生活了两周时间,这段亲身体验,她真的喜欢上这里,并开始酝酿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h3> 镜框中的的佐纪子      我直截了当地问佐纪子:“嫁给本尼丹,你究竟看上了他什么”?这位日本女子沉吟了一下,重复地回答:“他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好人”。<br></br>      回答如此简略,缺点感性描述的浪漫色彩,作为记者,我不满足;可作为一个“人”,却理解这种纯粹爱斯基摩式的直白方式——短短一句话,概括了一个女人的全部情感!      我问道:“你父母亲怎么看待这桩婚姻,叔叔婶婶为什么大老远从日本来看你”?佐纪子答道:“我的父母家人都很喜欢旅行,去过世界许多地方,有很多见识。对她的婚事意愿采取尊重的态度,没有反对”。      对爱斯基摩独特的历史传统,她也深入地研究过。她认为除了共同的祖先,彼此的生活习惯很接近之外,日本也是一个岛国,捕猎养殖,吃生鱼生肉。所以生活习惯上只需要逐步适应,接近就可以。      三个月之前,她跟父母讲明远嫁依塔的心愿。随后,她辞去了优越的工作,卖掉了房产,不再留恋灯红酒绿的日本,毅然奔向格陵兰,并决定就在地球最北方扎下根来。<h3> 初到依塔,无意拍到的夫唱妇随背影      李乐诗一直在旁静静地听着,作为一个意志坚强、阅历沧桑的女人,她很敬佩这位日本女性的作为和勇气,认为这种选择中所包含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很值得学习。      李乐诗插问了佐纪子一句,然后告诉我:她和本尼丹的婚礼,是在村里的天主教堂进行的,来了很多客人。新娘子也穿上了爱斯基摩传统的服装,并履行沿续了几千年的古老婚礼,还按照习俗在村子里大宴宾客。当了新娘后,佐纪子就改名为SAKI Daorara。      全村老小的见证了这段前所未有的奇妙婚姻,大家彻夜载歌载舞,欢庆喜乐。要知道,爱斯基摩人即便是举行葬礼也从不哭泣,他们是从不畏死、坚强乐观的民族。<h3> <h3>Hvalsey教堂,1408年曾举行了一场婚礼</h3></br><strong>三十二、【万里红尘觅知己】</strong>      油汀炉散发着热气,帐篷里的气氛很轻松。佐纪子舒心地回答着问题,谈笑间露出可爱的虎牙。定居依塔仅半年多的野外生活,她的脸庞在风吹日晒下已是黝黑粗糙、失去了往日的粉黛颜色,黑黑的长发凌碎开叉,似乎早已远离了“文明社会”。<h3> <h3>来一块?</h3></br>      尽管如此,我脑子里总还是有一点顽固的想法:日本虽是一个岛国,可资讯发达、科技先进,拥有太多高学历的精彩男人,在很多创造性领域都深刻地影响着世界,难道佐纪子满东瀛都找不到一个如意郎君,非得千山万水、舍近求远地到北极来当嫁娘?在我看来这或许有点儿宿命,正如北方老家流传的那句老话——“菩萨近了不灵”。      大自然毫不客气吝啬,放弃荣华,委身极地游猎生活仅三个多月,佐纪子的肤色外形就已经彻底被改变了。面色黝黑的她笑着露出了洁白的牙齿:“不少日本男人养尊处优,依赖女人,表面光鲜,但骨子里会虚伪和实用主义”。而自己十分欣赏男人自食其力,坚强如山的性格。她眼中的爱斯基摩男人的形象是:聪明、强壮、表达能力强。目前,她唯一感到不理想的,就是依塔的卫生状况。<h3> Nunatarssuaq岛上的垃圾      和我们此前胡乱猜测的截然不同,佐纪子并非是对日本都市生活失意沉闷,爱情重挫而远离红尘,奔走它乡。事实上,她在公司已有一个令人羡慕的职务,但价值观与绝大多数当代女性相左,勇敢追求自己的真爱,坦承生性与爱斯基摩人更合拍。好在开明的父母对这桩婚姻给予了足够的尊重和宽容。      我接着问,你为什么喜欢爱斯基摩男人呢?佐纪子下意识地捂着嘴颦笑回答:我到格陵兰很多次,从第一次来,就喜欢上了这里的自然生态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尽管文明程度和生活优裕上无法和日本相比,但这个民族历史古老,诚实质朴,男人们勇武坚韧,言出必行,绝不说做不到的事情,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最友善男人。佐纪子所说的是肺腑之言。<h3> <h3>佐纪子的手迹</h3></br>      俗话说:“两座山碰不到一起,两个人总会走到一起”。单从外表和学历上看,本尼丹和佐纪子相去甚远。若非亲眼所见,谁会相信,无论历史文化和生活阅历,相隔巨大鸿沟的这对异族男女,怎么可能会碰撞出这段离奇情感和姻缘?      佐纪子盘着腿,微微低着头,以女人特有的羞涩和母性的慈爱轻声地回答着。帐篷里很热。渐渐地她脸上泛出了红润,黑瞳里透出闪亮的光。我思衬着,她身体里积蓄了几十年的东西,在突如其来的冲击下复苏,思绪又游离到遥远的故乡……<h3> <h3>Nunatarssuaq岛上的绝佳风景</h3></br>       佐纪子也应我们的提问,谈及了爱斯基摩的家庭问题。      爱斯基摩人的婚姻通常是一夫一妻制,但有的地区是一夫多妻制(2-3个妻子),这就要求丈夫有很强的狩猎能力,以保证供给妻子们足够的食物。在妇女较少的地区也会出现一妻多夫的家庭。爱斯基摩人结婚较早,男子16岁就要成家,女子一般在十三四岁就要出嫁。婚姻由父母包办。通常家庭有2-3个孩子,但爱斯基摩人希望孩子越多越好。<h3> 1903年的阿拉斯加原住民      家庭是爱斯基摩人社会生活的重要基本单元,也是个人生存的重要依靠。一个人想脱离家庭,生活在环境恶劣的北极地区便意味着死亡。<h3> 冻鱼,爱斯基摩家庭的食物<br></br>      我心底里在想,本尼丹之所以被佐纪子看中,至少一条有点,他是一位勇敢聪明的好猎手。      另外,这位日本女性也体验过日本文明社会里高度竞争残酷,而爱斯基摩人生性平和,社会群体之间很少发生冲突和战争,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相比,爱斯基摩人的历史上从未出现为争夺领土而发生的战事,这在人类民族史上是难能可贵的。      当时心里好激动,许多事先想好的问题都遗漏了,比如忘了问她上的哪所大学,学的什么专业?可完全没想到的是,远离现代文明社会,过着原始生活的佐纪子,居然操着一口正宗的美式英语!      盎格鲁撒克逊子孙们发明了蒸汽机,开创了工业革命的纪元。对人类而言,至今都在用一种世界最通用语言英语,共同生活在这座蓝色星球上。      日本女人,是世界上最懂得相夫教子、琴瑟和鸣的女性。我忍不住问她:“是否考虑生个 BaBy”?佐纪子闻听后略含羞涩地低下头去,轻声道:“BaBy?Yes”。也许,这一切并不遥远。      平素,夫妻俩主要靠英语交流,目前,她能说大概二、三十句爱斯基摩语。新婚莞尔,没有去旅行,没有度蜜月,一对新人早已沉浸在周而复始的劳作中了。<h3> 为生存而战<br></br>      帐篷里越来越热,尽管脱了羽绒外套,额头上还是冒出了汗珠。采访在平和坦诚的气氛中结束了,余兴未减的佐纪子给我留了通讯地址。当我起身告别时,三个女人留在帐篷里,继续着只属于她们的“女性密语”。      我走出营帐,一阵清爽的海风吹来,但脑子还是显得混沌。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佐纪子这位东方女子生出如此“离经叛道”之情,将自己一生的幸福,托付给一个古老民族的后裔,一个矮小敦厚的男人,去终生相伴,情守格陵兰呢?      缓步走在海滩砂砾上,思绪仍然沉浸在刚才的访谈中……荒蛮的北极冰原,催生了这桩奇异的结合。这是一次浮光掠影式的采访,我的很多疑问并未打消,若非亲身经历,我大概只能去听别人讲述这样一个美丽而神奇的故事……<h3> 冰海磐石<h3>      用世俗的眼光看,身为白领的佐纪子下嫁给了身材矮矬,其貌不扬的爱斯基摩猎手本尼丹,实在是门不当户不对。但换一种思维,这难道不就是一种不慕金钱物质享乐,追求精神升华的奇缘真爱吗?</h3></br><h3>      中华古人在《二十四史》中,就有“义感君子,利动小人”的金句箴言。这部中国古代历朝撰写的二十四部纪传体正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时期(约公元前2550年),下至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涵盖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内容。共计3213卷,约4000万字。</h3></br>       或许,人的生命中真的隐藏着一段宿命,无论是牛郎织女的“银河望断、天上人间”,或是本尼丹佐纪子的“漂洋万里、冰海结缘”,无法靠星象和占卜掐算预知,它注定是要以情缘来落定的。  佐纪子心里究竟图什么?这是一个谜,可能连本尼丹自己都无法解释。也许,是爱斯基摩人几千年来隔世离俗,乐天知命的性格和坚韧拙朴的定力,最终赢得了这位的东洋女子一颗芳心?这种情归意守、这种心灵沟通,这种情断天涯,常人是难以企及的!<h3> 一对冰清玉洁的“冰天鹅”      抬眼望去,海湾边漂浮着一对冰洁玉晶、依偎伴行、形象逼真的“冰天鹅”。据说,北极天鹅一旦结偶,总是夫妻厮守,形影不离。一旦丧偶,活着的一只便会悲鸣长哀——它们是坚贞和理想的化身。      试想,一座庞大的冰山竟会冰销雪融,生生地幻化成一对魂魄相守,形象逼真、恩爱不渝的白天鹅,并且漂浮到离本尼丹的帐蓬仅隔几十米远,无以为解,此乃浩浩天意也!<h3> 天公作美,神佛保佑      半夜四点,我突然从梦中惊醒,不知被什么意念牵着,起身来到海边,去看看那对“冰天鹅”,顺手拍了一张竖屏的照片。出片的效果完全不同,黑白挪移,众生颠倒,也算是另一种心境和情趣吧。<h3> 半夜四点拍摄的“冰天鹅” <strong>三十三、【“文明人”与“野蛮人”】</strong>      午餐后,我独自来到爱斯基摩人的营帐前,心里还藏着许多疑问未及解开。但离开了翻译,实在无法交流。      开饭的时候到了,本尼丹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刚才他逃脱了我的正式采访。此刻,他一副凛然,端出中国北方“老爷们儿”的架势,盘腿坐在地上,利索地掏出了裤兜里的小刀。       佐纪子端着热腾腾的煎锅从帐蓬里钻了出来,端着一个冒着热气的带把煎锅,恭恭敬敬地为坐在草地上的大爷端了上来。这位新婚的妻子微笑不语地在一旁欣赏着吃肉的丈夫。一眨眼工夫本尼丹就吃了多半盘肉,虽然他并没有夸奖妻子什么,但脸上分明已经洋溢出一股幸福和满足。而佐纪子的眼神里,也充满着母性特有的慈爱,看着丈夫满意地吃着烤肉,比自己品尝还要过瘾,一种传统农耕文明的齐举案、相夫之乐,油然而生。<h3> 佐纪子:相夫之乐      我注意到,切得薄薄的肉片掺着洋葱片,黑糊糊的海豹肉块上闪着亮晶晶的油渍,一般烤洋葱的喷香味四处飘散。本尼丹用刀扎起肉,不带停歇地塞进嘴里大快朵颐,唇上浓黑的胡须上下掀动着,散发着男人特有的野性。      放在纸质餐盘上,蘸料是准备好的罐装芥茉酱和生姜酱,一看包装就是地道的日本货。虽然身居海外荒蛮之地,更换了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她要尽好妇道,用一种更文明的方式,兼顾丈夫和从日本远道来看望她的叔叔和婶婶。      厚厚的鲸皮带着一层脂肪,是爱斯基摩人的上等佳肴,爱斯基摩语称之为muktuk。总体上的食品短缺,使得爱斯基摩人的食谱无法挑剔。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只要能猎取到的动物,都成为他们为生存而果腹的盘中餐。<h3> 天下最为直接的餐饮方式<br></br>      北极的自然环境非常严酷,连乔木都无法生长,爱斯基摩人有吃生肉的习惯,这是因为缺少植物食品,而煮熟的肉会丧失大部分维生素。      西方早期探险者常常鄙夷爱斯基摩人茹毛饮血的饮食习惯,但大量死于败血病的严酷事实证明,要想在这片荒芜寒冷、缺少植被的地方呆下去,就必须习惯于吃生肉,喝新鲜的动物血,否则将无法生存。<h3> <h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br></br></h3></br>      本尼丹大方地招呼我和他的同族朋友吃肉。我实在拗不过,就蘸着酱和酱油尝了一块,嗨,烧烤海豹肉的味道很香,就像吃白切猪肝,只是口感略硬了一些。但显然,佐纪子的手艺显然比地道的爱族人更让我接受。<h3> <h3>原始的,却是真切的</h3></br>      一而再,再而三,我一连吃了四块后,不敢再造次出格。恰好邻家的肉也出锅了,那位戴眼镜的胖主妇也用铝锅端出一锅烧好的肉,还有用一锅用番薯煮的麦粥,两个孩子嚷着要妈妈在粥里多放点儿糖。两家人毫无客套,气氛融洽地合到一起吃。显然,从下手目标来看,另两个男人也更愿意吃佐纪子烹制的海豹肉——舌尖上的美味,深及骨髓,体现出美食中的文明,是很容易征服人的。<h3> 爱斯基摩人亲如一家<br></br>      这不过是爱斯基摩人生活中极为平常的一幕,但我还是被深深地感动了。千万年来,正是凭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善良宽待、相濡以沫的生活原则,爱斯基摩人才能把这人迹罕至的冰雪险恶之地,变成生死于斯的温情家园!      其实,生命中最曼妙的风景,不过是一饭一蔬的烟火气,一朝一夕的温暖人情。我拍下了两个家庭不分彼此吃在一起的情景,还请摩根帮忙我和本尼迪夫妇拍合影照。<h3> 同甘共乐三家人<br></br>      多奇妙啊!从遥远的太平洋,到寒冷的北冰洋;从繁华的东京都市,到偏隅的北极小村。这段上下一万年、横跨三万里的姻缘,凭着一根无形的红丝线,将爱情的两端连结成一生不渝、情守相依的心灵归宿!      在我心里,从此记住了格陵兰,记住了依塔村,记住了本尼丹和佐纪子这对患难夫妻。这段神奇又难于想象的人生故事,将是顶级人文历史纪录片的素材,或许有一天,我将重返依塔,成就梦想……<h3> 一肚子都是鲸肉(摩根拍摄)      餐后,两位小伙子在玩一个投掷器,绳约1.2米长,两边绳头各穿着一个直径5公分的彩色皮球,既可单手抛,也可两头折起掷。原来,这看似玩具的家伙事儿,是猎人们新一代的捕鸟工具,速度奇快,大显神威。几个来回,那帮恶鸟只能躲到远处去呱呱乱叫了。      摩根是全团不大吃鲸鱼、海豹肉的少数,但此时在我的鼓动下,这个腼腆的加拿大少年也半信半疑地动了心,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块,笑着点点头,看来口感反应不错。<h3>      谁承想,在吃下肉后约一个半小时后,坐在小帐篷内记日记时,我这位吃惯了细货的“文明人”,肚子里已经上下翻腾、咕咕作响了……</h3></br><h3> 天外秘镜<strong><strong>【感谢您的分享】</strong></strong>请继续关注【北极纪行】后续连载<strong>《爱斯基摩猎手和他的日本女人》</strong> 【江南孺子 燕赵子弟】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strong>感而遂通,寂静照见</strong>┠  <strong>扫描添加二维码关注</strong><strong>⇣</strong><strong> </strong>  <br></br><strong>您若是喜欢,请点个“在看”哦</strong><strong>敬请关注横绝八方客的公众号!</strong>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bujycqdbwDYuzf7Lfe9LHg"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