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日里百花绽放,五颜六色,争奇斗艳。可此刻的牡丹,却静静的赏析着身边的妖艳,默默地酝酿着大气娇媚的潜能,当进入四月,可谓人间四月芳菲尽,牡丹娇媚始盛开。</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有很多诗人曾经写诗赞美牡丹。其中《赏牡丹》就是诗人刘禹锡以:“花开时节动京城”的诗句来赞赏牡丹。</p><p class="ql-block">庭前芍药妖无格,</p><p class="ql-block">池上芙蕖净少情。</p><p class="ql-block">唯有牡丹真国色,</p><p class="ql-block">花开时节动京城。</p><p class="ql-block"> 用短短的四句,几十个字,描述了庭院中的芍药花艳丽虽艳丽,但格调不高;池面上的荷花明净倒是明净,却缺少热情。只有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国色,是最美的花,当它开花的时候,其盛况轰动了整个京城。</p> <p class="ql-block">创作背景</p><p class="ql-block"> 牡丹是中国特产的名花,春末开花,花大而美。唐代高宗、武后时始从汾晋(今山西汾河流域)移植于京城,玄宗时犹视为珍品。此诗即写唐人赏牡丹的盛况。关于此诗的创作时间与地点,由陶敏、陶红雨校注的《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根据诗中用李正封“国色”之语推测此诗为大和二年(828)至五年(831)作者在长安所作。</p><p class="ql-block"> 瞿蜕园的《刘禹锡集笺证》认为,此诗作于唐大和年间作者重入长安之时;高志忠的《刘禹锡诗编年校注》认为,此诗与《浑侍中宅牡丹》作于同时;吴钢、张天池《刘禹锡诗文选注》疑此诗为永贞革新时所作。</p> <p class="ql-block"> 牡丹属芍药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灌木。茎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偶尔近枝顶的叶为3小叶;顶生小叶宽卵形,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侧生小叶狭卵形或长圆状卵形,叶柄长5-11厘米,和叶轴均无毛。花单生枝顶,苞片5,长椭圆形;萼片5,绿色,宽卵形,花瓣5或为重瓣,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通常变异很大,倒卵形,顶端呈不规则的波状;花药长圆形,长4毫米;花盘革质,杯状,紫红色;心皮5,稀更多,密生柔毛。蓇葖长圆形,密生黄褐色硬毛。花期5月;果期6月。 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栽培类型中,主要根据花的颜色,可分成上百个品种。”牡丹品种繁多,色泽亦多,以黄、绿、肉红、深红、银红为上品,尤其黄、绿为贵。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 在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当作中国的国花。1985年5月牡丹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二。</p> <p class="ql-block">牡丹花栽培和管理</p><p class="ql-block">栽培方法</p><p class="ql-block"> 牡丹花可以带土球移栽,也可以直接裸根栽植,栽植前将土球根系修剪到长度一致的状态,以便于扎根以及新根的萌发,土壤以疏松透气的壤土为宜,栽培的深度保持土球的根茎与土面平齐或略低。</p><p class="ql-block">合理施肥</p><p class="ql-block"> 牡丹花喜肥,植株开花前需要每个月追肥一次,肥料以腐熟的芝麻饼、棉籽饼或菜籽饼混合肥为主,等牡丹花开花后则每隔半个月施肥一次,并向叶片喷施叶面肥。</p><p class="ql-block">科学浇水</p><p class="ql-block"> 牡丹花在入盆栽种时就要将土壤浇透,后期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渐减少浇水频次,浇水前可以用手触摸土壤表面,当土壤不沾手时再为牡丹花浇水。</p><p class="ql-block">病虫害防治</p><p class="ql-block"> 牡丹花最主要的病虫害是灰霉病、褐斑病、炭疽病、叶枯病以及牡丹根结线虫,为了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可以每隔半个月为牡丹花喷施一次百菌清溶液或者杀虫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