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三连四排”这个军队编制单位出现在兰州十中时,是五十多年前那个火热的年代,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学校的班级也随着“革命”的风暴演变成连、排,乘着这股东风,1969年初,我们没有考试,直接分配到这个不是军队但又有军队编制单位的集体,一个个少年的容颜在这里相遇相识。开学不久,排里转来一个身高近1米70左右的男孩子,小长的脸盘,浓浓的眉毛,沉稳的面容显的帅气又稳重,男同学背地里说他“老琢”(兰州方言,同学们的意思是他有城府,有思想,遇事不急,我觉得应该是褒义词吧)。他叫马全福,家住烧盐沟口的半坡上,从兰州金城关回民中学转来,他话语不多,但很有主意。六九年放寒假的时候,我去他家玩,院子里摆放着好几个他父亲亲手雕刻的石器,有一个雕刻很精美的小狮子,因“文革”的原因坐在院墙的角落边。全福的母亲是个慈祥的老人,她把泡好的茶水拿给我时,真是让我受宠若惊。在全福家玩了一会,我们来到白塔山公园,穿过古老的长廊,在公园管理办公室的院子门口,全福让我等他一会,他进了院子,过了一会,全福从院子里牵出来一头毛驴,后面跟着一个人在喊,“不要两个人同时骑”。拐过院子,我骑着毛驴爬山,一路上虽说游人不多,但碰见的人都用好奇的眼光看我,是心疼毛驴,还是奇怪我怎么在公园里骑着毛驴上山,但我觉得很自豪,有一种少年玩耍满足的心里。马全福从后面赶着,我们向白塔山最高峰的白塔爬去,快到最高峰的时候,怎么赶,毛驴都不走了。虽说那时我只有百十斤重,但让一个小毛驴驮着爬这么高的山,也确实难为它了。下山时,小毛驴也许是饿了,也许是渴了,它一路小跑的沿着小路下山,全福从驴背上跳下来让我骑,我看着小毛驴烦操的样子,也不敢再骑,我俩跟在它后面,一路小跑回到公园管理绿化的院子里,我和全福站在门口看它在“家里”安静的吃草喝水,那时我还觉得奇怪,毛驴怎么认识“家”哪?多年后,我当兵回来路过烧盐沟口时,总爱往那个半山坡多看几眼,走进白塔山公园就会想起那个当时没有半点“城府”、嘻嘻哈哈、说说闹闹陪我骑着毛驴爬山的少年——马全福!</p><p class="ql-block">岁月的记忆,时常冒出1970年夏天的一个星期六下午放学时,马全福给我说:“晚上去兰园看篮球比赛”,(兰园,文革前叫少年宫,文革时期叫东风体育场),我和马全福、宋亚虹好像还有高宪法、张建福,我们五、六个人去兰园看比赛,兰州中学生队的张涛和候小城的篮球技术和弹跳当时在兰州都是出内拔萃的,中场休息时,候小城三步上篮双手扣篮,这个篮球场上的高难度动作,当时兰州还很少有人能做到,它要有一定的身体素质和弹跳力才能完成。比赛结束后,马全福拉着我从看台上往下走,到比赛场地里和候小城比身高。也不知道马全福当时是什么意思?但它给我以后的篮球生涯留下了深远的形象和动作的标准。就是这场篮球比赛,使我中学毕业分配到兰州轮胎翻修厂干不下去,因为篮球比赛太少了。在轮胎厂干了一个月,兰州石油站要参加兰州的一个篮球比赛,让我过去不用学徒,直接二级工,在石油站当了十几天电工二级工,比赛打完我就不想干了,去了兰通厂参加甘肃省机械厅篮球比赛,也就是这个时候,全国各大军区要恢复“文革”解散的体工队篮球队,南京军区、成都军区都到兰通厂要人,当时还有省军区一级的单位到兰通厂要人,后来知道争不过大军区,退出了在兰通厂要人。兰通厂始终不愿意放我走,1970年12月中旬,让我跟着厂里的拉练队伍离开兰州,第九天我们走到榆中县甘草店的一个村庄里,一个军人拿着兰州军区政委冼恒汉的批条将我带走。看来是件好事,但后来我退休时,档案入伍表里没有兰通厂革命委员会的章子,我参加工作的时间只能从入伍时算起。</p><p class="ql-block">蓦然回首,感慨万千!想起难忘的三连四排,青葱岁月恍如昨日。1970年的夏天,我们去达川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其实就是帮助收麦子,刚到村子里住下,学校带队的杨老师让排长单之琦安排马全福写一篇“向贫下中农”学习的稿子,第二天村里的大喇叭就开始播诵马全福写的这篇稿子,一连好几天,天天都在播放,直到我们离开达川村时,村里的大喇叭又一次播诵。当我考入军事学院,老师讲“大学语文”时,我想起在达川村马全福写的那篇文笔流畅、文理清晰的文章,我总在想,那个年代,那个环境,老师怎么知道他能写?马全福语言不多,干练、细致,后来听说马全福被评为技术能手,是兰州炼油厂高级技工。这也是我在一篇文章中写到的,分配到兰州炼油厂的同学,都是三连四排的佼佼者!</p><p class="ql-block">三连四排还有很多很多像马全福那样爱学习的好学生,但时代的进程,让他“她”们跨越时空,早早走进工矿,该上学时,他“她”们已是工矿的主人(那个年代的美称),也许好多都是童工吧?借用“文革”时髦的一句台词“革命的洪流滚滚向前”,岁月就是这样无情的匆匆前行,再相见时,已是五十多年后兰州“五一”山下的相逢,仁寿山的聚会,一个个少年的容颜已是白发苍苍,但高兴的是女同学风韵犹存,在校时那种难以名状的“阶级斗争”下惶恐的容颜已由青春美丽的容颜所代替,漂亮美貌的笑容五十年后是那样的迷人,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男同学衰老的容颜仍存少年的帅气!第一任排长李春梅从西安赶来参加聚会,郑继安从天水赶来,魏新鹤带着病体,邸洁向住院部请假赶来聚会,五十年的分别、五十年的风风雨雨、五十年的记忆、五十年的岁月沉淀在这里汇聚成甜蜜的笑容,融合着浙江(赵丽云)、山东(王兰芳)乡愁的祝福,述说着三连四排的点点滴滴。</p><p class="ql-block">三连四排排座次,开天劈雷第一任排长李春梅,继续革命第二任排长高宪法、末代皇帝单之琦,副排长魏新鹤、魏玉柱、王兰芳,班长刘周祥,还有哪位同学当过班长想不起来了?应该还有三个。哈哈!这是我人生的第一任领导。</p> <p class="ql-block">下图:难忘同学情!前排:左1单之琦、左2郭建、左3宁金城、左4魏志光、左5魏新鹤。后排:左1马全福、左2郑继安、左3张万暖、左4杨占魁、左5刘周祥。</p> <p class="ql-block">下图:三十年前的聚会。</p> <p class="ql-block">下图:五十年后与老排长李春梅相逢!前排右2李春梅。</p> <p class="ql-block">下图:左面是谁?中张万暖、右杨占魁。</p> <p class="ql-block">下图:左1是谁?左2张万暖、左3杨占魁,右1是谁?</p> <p class="ql-block">下图:离校五十年后的魏志光(左)和魏新鹤(右)。</p> <p class="ql-block">下图:离校五十年后的魏新鹤(左)和郑继安(右)。</p> <p class="ql-block">下图:高低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