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轮过半 ——五十年回忆录

傲雪梅金红

前言:我五十岁已过,年轮过半,已然走进后半生。<br>不经意间,年轮已悄悄地为我的脸上涂上了淡淡的岁月印迹,增添了流年的斑驳风霜。扬手是春,落手是秋,在这一扬一落之间,心中不免有种淡淡的酸楚:是被青春抛弃的无奈,是被岁月洗尽铅华的不舍。在此我只想和我的心灵对话,打开尘封已久的心路历程,悄然拿出一件件陈年旧事,流于笔尖,一泻千里。意图从这些深深浅浅散落的印迹中,探寻我成长的轨迹,倾听我生命拔节的声响。这是笔和心的触碰,自由流淌;这是燃字取暖,执笔疗伤;只为心头一暖,灵魂顿悟。<br> <p class="ql-block">一、我温暖的家——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七十年代初生于河北昌黎的石桥营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作为家中老小的我(上有一哥一姐),没受过多少委屈。父母对我疼爱有加,哥姐对我礼让三分。谁让我是老闺女呢!更何况,我的到来,也是这个家里的意外和惊喜。那时,家里的日子很是艰难,父母结婚时家徒四壁,身无分文,甚至连吃饭的两副碗筷都是残破不堪的。房子是堆杂物的窄小的西厢房,除了有一铺小火炕,屋里就只容一人走动了。没吃没穿不说,没有窗明瓦亮,只有纸糊的窗棱可以透入些许微光,大半天照不见太阳的面,可下午却又晒得人直冒油……我一直怀疑,到底是什么样的激情和冲动,才让母亲——本来家境殷实、头脑灵光,本可以千挑万选的,却不远百余里,听人介绍,就来和父亲——这样一个一穷二白的老实得见人说话都脸红的地道农民,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的?现在想来,这也许就是命中注定,就是千里姻缘一线牵,这分明就是爱情的模样!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母亲依然没有泯灭对生活的执着热爱与追求,每天节衣缩食、精打细算地处理着所有花销;夜以继日、忙里忙外地打理着家中的大小琐事;事无巨细、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一家人的吃喝拉撒……父亲是生产队里的马车夫,也是整天在外奔波忙碌,一年不见得休息几日。日子虽说艰难,可也是累并快乐着!毕竟小日子有目标有盼头啊!在有了一儿一女之后,父母更是尽头十足:盼着儿女快些长大,盼着可以尽快有个可以一天内随时都可以见到太阳的正房,盼着日子快点好过起来!于是,在哥哥可以带姐姐的时候(也就哥3岁姐1岁),母亲便到生产队上班,丢下哥姐半天,去田里劳作。作为农民和妈妈的双重身份,让母亲身心疲惫,心力交瘁。田里干活的肮脏劳累母亲可以忍受,播种除草、施肥收割时的你追我赶,母亲也从不落于人后,可对一双儿女的牵挂和担忧,却时时搅乱母亲的心。无奈,只能一刻不停歇地干活,然后,趁着田间“歇烟儿”(女人休息男人抽烟)的空档,一路小跑回家看孩子,可大气还没喘匀,又得赶回田里干活……母亲从不抱怨,这就是身为人母的伟大力量。母亲就像个陀螺,旋转于一家人的周围,是父亲的贤内助,是孩子们的避风港,是这个家的顶梁柱。也正是有了一家人的相互支撑、抱团取暖,才把当时那种缺衣少食的日子也过得风生水起、有滋有味!</p><p class="ql-block">可正当父母咬紧牙关,一心呵护着一双儿女,满心欢喜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早些到来之时,我,来了!迈着坚定的步伐来投奔我的父母来了。那时还没有计划生育,可生活的艰难以及对未来的渴望,还是让父母犹豫不决。经过再三考虑,父母最终还是向生活妥协了,决定放弃和我的这份亲情缘分。于是,在父亲上班没时间陪同的情况下,母亲决定独自一人去离家十里路远的昌黎县医院打胎。当时交通工具不发达,都是靠步行。再加上当时天气炎热,母亲走的气喘吁吁,正好半路搭上了同村二叔去县城办事的马车,母亲才得以轻松些。当时的医院还是非常人性化的,当得知母亲要做流产后,给她安排了一系列的检查,可看母亲满头大汗的,说血热,让凉快凉快再说。于是,母亲喝饱了水,吃足了冰棍,凉快透了,满以为这下准可以了,又去检查,医生还是说不行,没办法流产,有危险。母亲于是又去门口吃冰棍,最后还是不给做。无奈,母亲只好打道回府。就此,我们母女的情缘才算得以延续。也正是有过这样一段经历,村里的二叔每次见我,都要调侃一番,说母亲白捡了一个老闺女,说母亲将来必定得我的济;说我是捡来的命,说我是福大命大造化大的人,说我是前世修来的福,日后必定有出息!</p><p class="ql-block">当得知自己来到这个世上的路如此坎坷,我总是一笑而过,我并不怨恨父母,相反更觉得我应该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了我鲜活的生命,是他们让我感受到了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的伟大,感受到了生活是如此的美好。就此,我们这个家也由于我的到来,而多了几分热闹和欣喜,哥姐有了小妹有了伴儿,爸妈有了老闺女有了老疙瘩,也让每天苦涩的日子有了一丝暖意。虽说我经常穿哥姐穿小的衣服,玩哥姐丢弃的玩物,可我从不觉得自己吃亏,反而觉得自己赚了不少呢:我意外来到这个世界,惊喜来到这个家,得父母宠爱,得哥姐爱护,我理应来报恩的。</p> <p class="ql-block">二、我快乐的小学时代——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许我是完全遗传了母亲的才智和聪颖,从小就比同龄人机灵好动,而且天生性格豪爽乐观,显得我在哥姐面前总是比较要尖儿,抢上儿,再加上我自持优越,我老小,你们都得让着我,所以,在哥姐面前我故意隐藏起本该谦逊有礼的你尊我让,故意夸张地胡搅蛮缠,非要哥姐的尖儿不可,于是每次都会占尽先机,而且屡试不爽。后来我才明白,我的这个尖儿,是哥姐给我的最大迁就和忍让,是哥姐对我最大的包容和爱护。我,被爱包围着。</p><p class="ql-block">父母的勤劳造就了我们一家五口人的幸福生活,在我上小学前就盖了新房,住进了一天随时都可以见到太阳的正房,我们兄妹三人也在父母如母鸡护崽般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顺利上了学。那时的学校生活远比现在轻松单纯的多。我只记得,每个春天的早晨,我们都会迎着初升的太阳,呼吸着扑面而来的带着泥土气息的新鲜空气,踏着薄雾与晨露去跑步,积极准备春季运动会,不为取得多好的成绩,只是享受参与的乐趣,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更是觉得不应该辜负这大好的春光;记得,每个黄昏,都会和好多小伙伴一起找片空地,或是放风筝,或是丢手绢,或是捉迷藏,或是过家家,任谁都玩的不亦乐乎,无比投入,天黑了,还舍不得回家,在母亲千呼万唤后,才一步三回头地向家走,那个恋恋不舍呦,看着都让人心疼;我还记得,每个夏天的放学时间,就是回归大自然的时候,一路小跑到家,急匆匆甩下书包,挎上篮子就奔向田野,连蹦带跳,犹如脱缰的野马,伴着嘹亮的歌声,和小伙伴们一边嬉戏打闹,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摘野花、挖野菜、割猪草、编花环,虽然弄的一身狼狈,可却满不在乎,因为这颗不安分的心儿早已随风飞扬了!我感觉,那时的天好高,好远,好蓝,那时的风好香,好甜,好轻;我还记得,每个秋天的日子都好忙,有收不完的庄稼,打不完的场,有喂不完的鸡鸭,吃不饱的猪崽,忙的,父母没时间做饭,忙的我们哥仨都要去地里帮忙干活,或是割稻,或是种麦,或是捡丢失的穗子,或是踩地边轧翻的田埂……我感觉,那时的秋天真的“度日如年”,每天父母都干到昏黑日末,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家,我心疼,也愧疚,恨自己帮不了父母多少,期盼着我们哥仨快一点长大,可以帮父母干活,替父母分忧;我也记得,冬天的每一天都是我开心快乐的日子,虽然那时没有漂亮保暖的羽绒服,没有好看暖和的棉鞋,但穿着母亲亲手做的棉衣棉裤棉鞋,戴着母亲亲手编织的帽子,虽朴实无华但却温暖异常,从早上睡醒第一眼看到满窗奇异的窗花开始,我就欣喜若狂,万分喜欢,恨不得让它永远就这样存在。我感觉,那时的冬天格外冷,下雪的时候格外多,土路上的积雪几乎整个冬天都不会融化,每天穿的像个包子,圆滚滚的,屁颠屁颠地跟在哥姐的身后,打冰溜,滑冰车,堆雪人,打雪仗,尽管冻得脸蛋通红、手脚发麻,可那份开心也是刻骨铭心的。那时没有做不完的作业,读不完的书,只记得欢乐充满了我的整个童年回忆,点滴都是美好,点滴都是幸福。每次梦回,都不觉笑醒。</p> <p class="ql-block">三、我奋进的中学时代——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父母的悉心呵护和教育引导下,我们哥仨都很争气,相继考上了离家较远的国办初中——裴家堡中学。哥和姐正好上下级,骑一辆自行车,来回上下学作伴儿。我记得,每天早上,天还很黑时间很早,母亲就悄悄起床,给哥姐做饭,做早晨吃的饭,做中午带的饭,有稀有干,有荤有素,并早早盛到碗里凉着,装到饭盒带着,在目送哥姐远去的背影之后,再招呼我吃饭上学,然后就是伺候院里的一群张嘴的活物,一桩桩一件件有条不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等我上初中的时候,哥姐由于种种无法说清的原因,都离开学校不读书了,我一直觉得这是时代的错误,耽误了哥姐的前途,想当初,哥和姐都是以最优异的成绩从农村小学考上国中的,这也是多少人梦寐以求、望尘莫及的,在当时,全村能考上的也是寥寥无几,哥姐承载了我们全家的荣耀。可最后却都半途而废了,怎不让人惋惜?我立志绝不会步了哥姐的后尘!但是,事与愿违,我虽也高分考入了哥姐上过的国中,但我感觉路途遥远,跑家辛苦,又不愿住校,加上我形单影孤、无亲无故,就毅然放弃了去国中的名额,而是自愿去了离家不算太远的乡中——葛条港中学。当时,我真的感觉心里的落差很大,内心翻江倒海、五味杂陈,有屈尊,有将就,有后悔,有感慨,有遗憾,有失落;也有庆幸,有骄傲,有自豪,有鹤立鸡群的幸灾乐祸,也有身居高位的沾沾自喜。重压之下必有动力,我的刻苦努力换来理想的回报,全校一百五十余名学生,每次考试,我总是名列前茅,那时的我,不偏科,不矫情,语数英物理化学样样精通,而且经常是在考试还没有结束,各科任课老师就在我旁边看过我的试卷答案后,不用批阅直接说,交卷后,把试卷贴到黑板上作为标准答案,这是老师对我的肯定和认可,也是老师给予我的无上荣光。就这,也让我收获了无数同龄人的羡慕、嫉妒、恨。于是,个头不高样貌不出众的我,渐渐成为学校的风云人物,威信极高。学习和我不相上下的总想找个机会和我比试切磋一两下,学习有困难的总想让我帮助一下下,所以,下课时,我的周围总是人满为患,有讨教的,有问题的,有关心的,有崇拜的,各色嘴脸都有;有活动时我可以一呼百应,有困难时人人都会向我伸出援手,以至于我走路上学时,都有人抢着骑车带我,中午吃饭时,有人抢着送我饭菜,挨着我坐,他们不是有事贿赂我,而是单纯地就想靠近我,多问个问题。我感觉,那时的人思想都很单纯、干净,都积极向上、要求进步,我很欣慰,我也很享受这种众星捧月的优越感。于是,当老师不在的自习课上,为了解决你问他也问的情况,我就化身他们的老师,在黑板上统一给全班同学讲题,看着一张张熟悉而又亲切的面庞,望着他们目光中流露出的那种渴求知识的眼神,我的心沉醉其中,常一度怀疑,我不是他们的同龄人,我就是他们的老师,引导着他们走向光明,走向成功,走向胜利,走向人生巅峰。等我讲完后,看着所有人频频点头、面露笑意似乎茅塞顿开的喜悦,听他们说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类的话语,我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我选的路没有错,而且,我还要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也认准了我今生唯一的事业——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解人之困惑,救人于水火,当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p> <p class="ql-block">四、我浪漫的中师时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颗种子一旦埋下,在有了合适的阳光和温暖,它一定会破土而出,生根发芽,并开花结果。黄天不负苦心人,一个艳阳高照、晴空万里的秋日下午,我收到了河北滦师的录取通知书,这就意味着我从此摆脱了农村人的那种土里刨食讨生活的日子,从此不用在土里泥里劳作,不用担心地何时种,粮食何时收,不用再管鸡下蛋没,猪吃饱没……用父母的话说,就是从今以后他们的老闺女再不用修理地球了。因为,那时候考上师范学校,就相当于有了铁饭碗,是官家人了,吃皇粮了,上学学校都给发饭票,放寒暑假发粮票。父母当然欢喜的不得了,一是我的继续上学不会花太多钱,不用给家里增加太大压力,二是我终于超越了哥姐,走出了农村,让祖祖辈辈翻土坷垃的老金家,扬眉吐气了,母亲曾感慨:是咱们老金家祖坟冒青烟了,父母的那份喜悦溢于言表。可我却是异常平静,这是我意料之中的事情,是我早就在心里预演了无数遍的场景,早已不是惊喜。就在八八年的那个丹桂飘香的九月,我如愿以偿地踏进了那个飘满银杏树叶的古老校园——河北滦师,开启了我为期三年的师范学习。</p><p class="ql-block">中师的学习生活和中学时代截然不同,没有了频繁考试的激烈战火和硝烟弥漫,有的是吹啦弹唱的安然自在和闲情逸致;没有了没日没夜的刷题背诵、通宵达旦,有的是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耳鬓厮磨。曾一度,多少人荒废了学业,虚度了年华。留不住的青春岁月,悄然无声走过三年。</p><p class="ql-block">而我也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适应了由学生到老师这个职业身份的转变,学会了如何让自己走进孩子们的心里,学会了将心比心,以火点火,知道了今后的路将通向何方,也知道了今后将如何走好为人师者的每一步,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我立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甘为人梯,努力践行一个教育人的责任与担当。</p> <p class="ql-block">五、我无悔的教书生涯——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一年七月,我毕业了,真正从讲台下的学生变成了黑板前的老师,我很骄傲,我终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终于从事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九月被分配到滦县离县城十里远的一个农村小学——范庄小学。当如愿以偿地站到了三尺讲台上,面对一张张稚嫩的面孔,面对一双双纯真的眼睛,我的心中充满了兴奋与激情。初为人师,“教书育人”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我像一个初学游泳的小孩,开始了我的教书匠生活。</p><p class="ql-block">“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这是旧时代教师生活的写照。可如今,普通的职业,平凡的岗位,却让我品尝到了人世间最甘美最纯洁的师生情谊。由于离家太远,我只能住校,破败的宿舍四处漏风,昏暗的屋内只有一铺火炕、一张书桌,这让我和同住的女孩面面相觑,这能住人吗?可看着天色渐晚,只好动手铺行李、生火烧炕、打扫灰尘、糊窗户、擦桌子,也算就此开启了我的新生活。条件虽然艰苦(只能自己做饭,又缺米少菜的,我也不会做,每天只有凑合,或是饿着)(白天孩子们的喧闹可以掩盖一切瑕疵,可等夜幕降临,偌大的校园褪去华美的外衣,四周寂静得可怕,只听见萧瑟的树叶莎啦啦地奏着单调的曲子,我的心情也犹如这落叶一般无处安放,孤独寂寞时时萦绕着我)可我依然坚信,明天的阳光依旧灿烂,我是有情怀的人,我要把生活中的一切苦难淡化为一杯白开水,一饮而尽,我要用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工作来冲淡这所有的不如意。</p><p class="ql-block">斗转星移,岁月流逝,农村孩子的纯真和质朴,也不时让我这个外地小老师倍感温暖。宿舍和教室仅一墙之隔,课间休息,我班五年级的孩子会默默地给我把水缸打满、劈好劈柴、生着炉子,偷偷地为我做好一切,从不告诉我是谁,等送走最后一个学生,我拖着饥渴难耐、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到宿舍,顿时眼前一亮,泪湿眼底,一股暖流涌遍全身,火炉里熊熊燃烧的烈火也不足以表达我内心的感动;偶尔宿舍桌上出现的一棵白菜一把葱,一把花生一个梨,也从没有留下姓名,这是孩子们悄悄送我的小心意,暖心又暖胃;放学后我去村里家访,孩子们会在细雨轻寒的路上等我,怕天黑路滑我害怕;周日休息孩子们轮流到学校陪我,怕我想家,怕我孤单(我只有寒暑假才回家)……虽然这些都是芝麻小事,似乎没有太多波澜不惊的事情,可却时时温暖着我的心。我比他们大不了几岁,就是这样潜移默化地心灵交融,让我们的师生情意绵延不绝,直到现在,我带出的这第一批毕业生还都有联系。虽不经常见面,可内心的牵挂和思念永远都不会断。</p> 九三年八月,我带了孩子们两年,顺利地把他们送入了中学,我也算完成了对这届毕业生初为人师的使命,正好有机会入城,于是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生活两年的小农村,来到城里一个全新的环境——第一实验小学。在这里我也重新过上了学生时代的生活,住宿舍、吃食堂,上课,下课,每天穿梭于教室、食堂、宿舍之间,生活很有规律,条件也好了很多,至少,不至于再为了吃饭、生火发愁。也正因为如此,我才有了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放学后又经常辅导后进生到很晚,再把孩子安全送回家。我用一个教育者的伟大情怀,完美诠释了我的初心和使命,连年以优异的成绩,带出一批又一批毕业生。<br>八年,整整八年。八年,不会让沧海变成桑田,但能够让一对夫妻在柴米油盐的裹挟下变得争吵或更加甜蜜,更能够让一颗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八年,是整整一个小学的轮回。就是这八年,让我从一个教书“匠”完美走向为人“师”的转型,同时也让我顺便完成了一个女孩从恋爱到结婚到为人妻、为人母的华美蜕变。(九八年一月我经人介绍和一名人民海军携手走进婚姻殿堂,从此开始了有苦楚有甜蜜的两地分居、只靠鸿雁传书的“浪漫”生活。那种聚少离多的滋味日日都是煎熬。真的是:“两心连。两头连。一种相思万水山。银屏喜月圆。聚时难。别时难。守土军中无戏言。重荷追客船。”九九年十一月,我的儿子出生了,他是我的唯一,我的全部,是我生命的延续,也是我心中最甜蜜的温暖。)从此,我的心被分成了四瓣——外地的双方父母、送回老家年幼的儿子,还有远方的他,以及班里的几十个孩子,个个都牵扯着我,折磨着我,无尽的牵挂和悠长的思念,剪不断理还乱,挥之不去。 <p>二00一年九月,我又调入滦州镇的小学,彻底离开县城实小,重回农村,彻底开启了如火如荼的农村教书模式。由于在实小的多次历练,我的个人能力和教学水平突飞猛进,每次考试都在全镇名列前茅,因此,二00五年九月我主动竞聘,成功当选了教导主任,真正走上学校管理者岗位。虽然农村的学校早已物是人非,可我的初心不改,信念不衰,较之以前,我肩上的担子重了,身上的责任大了,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了,但我永远不会离开三尺讲台,除了每天有条不紊地处理学校的所有事务,还要尽心尽力为全校师生做好服务,每天忙的像个陀螺,我把一腔热血和全部爱心都献给学校,献给学生。我以小蜜蜂般勤劳者的身份出现在学校的每个角落;我以女主人般的心态精心管理这个大“家”,而且事无巨细、事必躬亲。</p><p>这一干就是十六年,但庆幸的是我依旧坚定、依旧执着,为了心中这份美丽的执着,我尝到了人生的艰辛,明白了人心的难测,但更让我懂得了美好人格、良好师德的魅力! </p><p>漫漫长路,通向充满诗意的远方,现在的我已经是已有三十余年教龄的老教师了,流年如水,银丝已渐渐爬上我的额头,丝丝皱纹已布上我的眼周,但我“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工匠、手艺人的三十年,在一砖一瓦、一凿一砌间尽显精微,而教师的三十年似乎要短促许多,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又一个、一届又一届的孩子,我们的责任使命是指引孩子前行的方向,点亮孩子远航的灯塔,为孩子的成长筑梦。回望来时的路,三十年的教书生涯对于我的成长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是清浅之味?是拔节之音?还是渐悟其道?我只知道:教师不是伟人,不能像伟人一样名垂青史,受人敬仰;教师也不是英雄,不能像英雄一样树碑立传,流芳千古;但我愿意成为一只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愿意成为一颗铺路石,引导孩子们走向理想的彼岸。“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然我平凡得宛如沧海一粟,但我甘当人梯,甘做红烛,用清风一般的柔情和真诚的爱心去塑造学生的灵魂,继续在自己平凡、普通的工作上默默奉献自我,真正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p> 当每一个教师节到来,手机短信、贺卡纷至沓来,那些我曾经的孩子们,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表达着他们对我的爱意。还有比这更值得开心快乐的事情吗?还有比这更令人自豪和骄傲的肯定与祝福吗?过往一切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我无悔于我的选择,我骄傲,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p class="ql-block">六、我从容的后半生——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半生的我,有一马平川,有坎坷不平,有高兴欣喜,也有因挫折而难以释怀,积极而努力地往前冲,不会瞻前顾后。但随着经历了这么多,看清了一些人,懂得了一些事,吃一堑长一智,渐渐地成熟了,沉稳了,我觉得,既然来不及认真地年轻,那就选择认真地老去。</p><p class="ql-block">后半生的我,那就删繁就简,去伪存真,返璞归真,做一个安静的看客,不争不抢,不吵不闹,给自己一份沉静,卸下心中的累,带上心与灵魂上路,让日子慢下来,让光阴变得可爱,让生命变得淡然,多一份清澈与明媚。</p><p class="ql-block">后半生,学会看开,学会看淡,学会放下,学会释怀。看淡是非对错,看清人情世故,看开人生得失,起起落落,缘来缘去,皆是天意。余生,得之我幸,失之我命,随缘而自在。</p><p class="ql-block">余生,做一个简单的人,有情有义地活着,快快乐乐地过好每一天。用心甘情愿的态度,过好下半辈子的平凡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