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 包 十 年,——走马观花看世界,(两极篇)

胡家平

<p class="ql-block">两极即南极和北极。</p><p class="ql-block"> 南极是海洋环绕的大陆,而北极则是大陆环绕的海洋,南极圈内除了科考人员外无一常住人口,而北极圈内、俄罗斯、加拿大、挪威和美国的阿拉斯加等八个国家居住着近200万常住民。</p><p class="ql-block"> 2017年11月和2018年11月,我先后去了南极和北极。南极的11月份是夏天,极昼,北极的11月份则是隆冬、极夜,南极是世界上最冷、最干、风最大的大陆,如果冬天去则受不了。 而北极最吸引我的是极光,11月份是看极光的最佳时间。</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为什么我都选在11月份去南北极的原因。下面的照片游记是我当时心情的真实记载。</p> <p class="ql-block"> 我们乘座的美国夸克•海洋钻石号破冰探险船,吨位八千吨,乘客198位,船上为乘客服务的船员、探险队员、相关工作人员共189人。几近一对一服务。</p> <p class="ql-block">2017年11月3日,我们乘坐美国航空公司的飞机,从上海出发,开始此次南极探险之旅。</p> <p class="ql-block">  11月8日,当地时间16时,我们登上此次南极探险之旅的破冰探险船。安排好房间、行李后,参加了欢迎酒会及安全须知会。会后刚回到房间就响起了“七短一长声”警报,于是,我们按照须知会的要求,立即穿好救生衣,快速来到指定的甲板,参加强制性救生船紧急撤离演练。</p><p class="ql-block"> 十八时海洋钻石号船起锚,缓缓离开码头,正式向南极进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海洋钻石号一直向南、一路向南,乘风破浪,通过位于南美洲大陆和南极半岛间著名水道德雷克海峡。</p><p class="ql-block"> 德雷克海峡风大浪高,邮轮是上下起浮,左右摇晃。不知是因船的颠波,还是我急切想登上南极大陆的心情,这一夜我基本没睡。</p> <p class="ql-block">凌晨三点这里已蒙蒙亮,当东方泛起一抺红霞,我就来到了甲板,拍下了这组照片。</p> <p class="ql-block">  “惊涛骇浪”一词,我记不清是几岁就学会了,之后的这几十年,我其实只知字词表意,这次南极之行,我才真正领悟了什么叫惊涛骇浪。</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在德雷克海峡,我们的海洋钻石号如一叶小舟,无可奈何的一次次被风浪托起放下、托起放下,毫无控制的前钟后仰,左摇右晃,船体好似要被风浪撕裂,房间四壁无时不刻地发出没有节奏、没有弦律的噼哩啪啦嘭的交响声,大多数人都感不适,不少人卧床不能起,有的人是上吐下泄,相机、茶杯根本不能放在桌上,在船上行走、原地站稳都成困难之事。</p> <p class="ql-block">由此我想到了德雷克、麦哲伦这些航海家、探险家,在5、600年前,需要多么大的勇气、胆识和体魄啊。让我们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珍爱自然,珍爱自我吧!</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一天一夜的航行,海面上逐惭出现了浮冰、冰山,随着南极半岛一步步靠近,浮冰、冰山也愈来愈多,愈来愈大。慢慢地整个海面都是无边无际、形状各异的浮冰、冰山,有的像水立方,有的像悉尼歌剧院,有的像金字塔,你还可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海面上还漂浮着各种动物。</p> <p class="ql-block">一座座巨大的冰山由远及近贴身而来,又由近及远漂浮而去。我虽没开过船,但我也算是码头出生,我真不知道,在这茫茫海天间,在这风雨雪雾交加夜,轮船是如何避开冰山前进的。</p> <p class="ql-block">南极是世界上最冷、最干、最高、风最大的大陆,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常住民的领土。她美丽而神奇,一直是我心往神驰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经过长时间的关注、准备、期盼,2017年11月11日,我横跨东西半球,穿越南北回归线,越过德雷克“魔鬼海峡”,终于踏上了南级大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南极太美了!</p><p class="ql-block"> 这里纯洁、干净、清新,</p><p class="ql-block"> 这里没有网络、没有信号、没有喧嚣,</p><p class="ql-block"> 这里有梦幻冰山、慵懒海豹、可爱企鹅,</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美,美得让人窒息,</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美,美得疯狂而离谱。</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那些用词汇描述南极州的人可能从未亲历过南极”。</p> <p class="ql-block">经过两天两夜的航行,今天下午抵达英吉利海峡的北端入口,格林威治和罗伯特群岛之间的艾丘群岛,首次进行了登岛和海上巡游。</p> <p class="ql-block">  南极条约</p><p class="ql-block"> 南极是最后一个被发现的大陆,是远离人类文明的净土,这里有令人惊异的绝美景色,也有最不可思议的神奇动物。为了保护这片净土,《南极条约》规定:任何国家只能设站进行科研,不得进行军事、经济活动;任何人不能带走、也不能留下仼何东西;始终保证动物的先行权,与动物间必须保持五米以上距离,等等。</p> <p class="ql-block">因此,我们在登岛前,每个人的外层衣物和随身用品必须进行生物清洁,船上统一发放的登陆防水靴,登陆前和登陆后都须清洗消毒。为了防止外衣口袋里的纸巾手娟不慎带出,登岛前须清空外衣口袋。确保除了照片什么不要带走,除了回忆什么不要留下。</p> <p class="ql-block">中国科考站</p><p class="ql-block"> 在登船后的第一次安全须知会上,探险队长伍德先生就告之,在天气等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我们将参观中国南极长城科考站。</p><p class="ql-block"> 天佑我也, 2017年11月13日,风和日丽,我们在驻站科考人员热情欢迎下,如愿登上了位于乔治岛的菲尔德斯半岛上的中国在南极的第一个科考站—南极长城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南极长城站与驻站科考人员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南极科考我国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进展迅速,成果斐然。继长城站后,我国相继在更靠近极点建成了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第五个南极站今年即将建成。其中泰山站就建在南极最高点上。</p> <p class="ql-block">中国南极长城站位于南设特兰群岛中的乔治王岛上,1985年2月20日落成典礼,是我国在南极的第一个科考站。</p><p class="ql-block"> 厉害了,我的国!我为您骄傲,我为您自豪!</p> <p class="ql-block">南极各个岛屿都建有这样的红房子,专供科考、探险人员突遇恶劣气候避难时用,里面长期存有七天左右的食物</p> <p class="ql-block">我们很想贴近冰川,但随行的探险队员说,冰川随时都有崩塌的可能,我们的冲锋艇必须保持一定距离</p> <p class="ql-block">梦幻冰川、幽蓝冰山</p><p class="ql-block"> 南极最低气温在零下89摄氏度。世界上90%的冰储量在南极,由于太阳和重力的作用,不时有大量临海的冰川或冰盖断裂而形成冰山,由于冰的密度不同,在太阳和海水的映衬下,你可以欣赏到:形态各异的、变幻无穷的梦幻冰川、幽蓝冰山,在清晨和傍晚,你还可以看到:巍峨的雪山、浮冰密布的海峡和在冰山冰川衬托下具有极地特色的日出、夕阳。</p> <p class="ql-block">可爱企鹅</p><p class="ql-block"> 全世界共有一亿多只企鹅,绝大部分生活在南极。企鹅种类很多,有帝企鹅,阿德利企鹅,帽带企鹅等等,我们这次所到的岛屿和海湾,几乎处处可以看到。</p><p class="ql-block"> 企鹅很可爱,走起路来,一摇一摆,像个绅士,时不时总想伸手去摸一摸,但由于登岛前都签定了合约,距离企鹅5米我们就不靠近了。可企鹅并不惧怕人类,她经常十分大方、憨态可掬的走到你的身边,有时好像若无其事,有时好像羞羞答答,不知所措,有时又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唧唧喳喳。那种憨厚并带有几分傻劲的神态,真是可爱逗人。</p> <p class="ql-block">动物世界</p><p class="ql-block"> 南极除了企鹅外,还可以看到海豹、鲸鱼、信天翁、贼鸥等各种鸟类和动物。船在航行时,时不时会传来广播,“在我们九点钟方向发现三头鲸鱼”,“在我们二点钟方向又发现二只鲸鱼”。</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巡游时,经常看到慵懒的海豹在冰面上悠闲的晒太阳,看到我们靠近,它爱理不理、散懒的抬下头,又去享受它的阳光生活去了。</p><p class="ql-block"> 探险队员还会凭他们丰富的经验,开着冲锋舟带着我们去追逐鲸鱼。</p> <p class="ql-block">从这组照片你很容易了解什么叫冰山一角,露出水面的只是很小的部分,冰川学家告诉我,90%在水下。</p> <p class="ql-block">这次南极探险之旅:</p><p class="ql-block"> 我们先后七次登岛:艾丘群岛、库佛维尔岛、天堂湾、博托角、米克尔森湾、半月岛和乔治王岛;</p><p class="ql-block"> 六次乘坐冲锋舟海上巡游;</p><p class="ql-block"> 九次讲座:摄影大师弗拉基米尔的《摄影入门》、鸟类学家艾缀安的《企鹅》、历史学家萨沙的《发现南极》、《南极社会史》,海洋生物学家安妮的《南极半岛的海豹》、《气候变化》,冰川学家赵晨的《南极与地球》、《中国南极探险简史》、鸟类学家阿德里安的《磷虾》。</p><p class="ql-block"> 五个纪录片:《冰冻星球春》《冰冻星球夏》、《冰冻星球冬》、《波谱先生的企鹅》、《追冰》。</p><p class="ql-block"> 一次"南极慈善拍卖会",为保护南极筹得拍卖善款近一点二万美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九天八夜的南极探险,丰富多彩,收获颇丰,感悟良多。在要即将结束这次南极探险之旅、梦幻之旅、学习之旅之时,我要感谢:</p><p class="ql-block"> 感谢家人支持并细心安排了此次旅行;</p><p class="ql-block"> 感谢自己战胜困难,超越自我顺利完成了此次旅行;</p><p class="ql-block"> 感谢南极为我留下了万分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感谢各位亲朋好友同学同事对我此行的关注关心!</p><p class="ql-block"> 再见、南极!</p> <p class="ql-block">2018年11月22日,我们在北京机场集合,搭乘北欧航空航班,直飞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后,转机飞往挪威第二大城市-卑尔根, 第二天,登上海达路德号游轮,晚上启航,开启专业探寻极光之旅。</p> <p class="ql-block">北极是大陆环绕的海洋,我们乘坐的是海达路德游轮,从欧洲文化之都卑尔根出发,一路向北,邂逅了无数美丽的港湾,领略了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彩色尖顶联排建筑,体验了北极之都特罗姆瑟的魅力,参观了历史古都特隆赫姆,沿途经过了成千上万座大小岛屿,海岸线上尽是童话般白雪皑皑的山峰,穿越北极圈后,每晚都幸运的看到了无时不刻都在变换、曼妙无比的北极光。</p><p class="ql-block"> 难怪有人称此为地球上最壮美的海岸航行。</p> <p class="ql-block">2018年11月26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北京时间下午2点29分58秒,海达路德号,乘风破浪,穿越北纬66度33分线,驶入北极圈,向北极圈腹地挺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有几条看不见的边界线,如南纬66‘33‘’’的南极线、南北半球中心的赤道线、北纬66'33‘的北极线。穿越这些线,都有一种神奇的体验。北极圈就是其中之一。</p> <p class="ql-block">  进入北极圈,就进入了一个野性的北国世界,</p><p class="ql-block"> 进入北极圈,就进入了一个一年中分别有数月的极昼、极夜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进入北极圈,就进入了一个又一次超脱自我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穿越北极圈这条隐形的边界线,我们就正式进入了北极地区,所有游客冒着严寒在甲板上参加穿越北极圈仪式,海神也前来祝贺。</p> <p class="ql-block">穿越北极腹地,走进北极之心,探寻极光之旅,游轮横渡韦斯特峡湾,穿行在岩礁和岛礁之间,海拔千米的山脉,像一堵堵高墙耸立在对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每天吃完饭后,我都会来到游轮最高层的七楼甲板,趟在沙发上,远处是层峦叠嶂的雪山,近处是自由翱翔的海鸟,天上时不时飘下雪花,岸上点缀着渔村红房,进入海湾,海水静如天空之镜,高低起伏的雪山和星星点点的渔村红房倒影其中,满目都是水墨丹青画卷,满目都是自带美颜的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在这净美、景美的游轮上,大脑被洗得干干净净,不由得思想也自由翱翔起来。</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叶,我第一次出远门(对当时的我而言),随屈师傅到宜昌山区‘’外调‘’,那里的山川、那里的沿江茶楼,那里的巴蜀文化,我至今难忘;</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七十年代未,我到花城广州、和刚刚列为特区的珠海琛圳,映像更为深刻。</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结婚没设一桌酒,把多年积攒的钱,用在了乘火车去北京,座飞机到大连(一张机票是近一个半月的工资),乘海船到青岛到上海,再座江轮回石。实现了一次有意义的‘‘’海陆空’‘’旅行。</p><p class="ql-block"> 现在想起来,这应该是我喜欢旅行的起因吧,从这以后,我只要外出学习、出差,都要尽可能的到附近名山大川,历史古迹游览观光。</p><p class="ql-block"> 但受工作事业家庭所限,所到之处少之又少。</p><p class="ql-block"> 有个名人说,我来不及认真的年青,待明白过来,我只能选择认真的老去。</p><p class="ql-block"> 爱旅游的人,心里装有山川湖海,</p><p class="ql-block"> 爱旅游的人,心里有诗和远方,</p><p class="ql-block"> 爱旅游的人,一个目的地的到达就是另一个起点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活了60多岁,直接间接的学习和接触了一些东西,总认为对世界的认识就这样了。当这几年有时间到处走一走看一看时,我深感,有很多东西,必须亲身感悟、实地体验,书本显得是那样的苍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极地24小时不见阳光那是一种什么感受?</p><p class="ql-block"> 极光到底有多么的曼妙多姿?</p><p class="ql-block"> 听说极光天天有但运气好的人才能看到?</p><p class="ql-block"> 带着这些好奇,我开启了探寻极夜感受、追寻极光之旅。</p> <p class="ql-block">进入北极圈的第一天晚上,我就冒着零下6、7度的低温,顶着凛冽的寒风,在七楼的甲板上仰望星空,期盼极光的出现。功夫不负有心人,加上我的运气是那样的好,十一点半刚过极光出现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刚吃完晚饭,驴友们就惊呼:有极光了,于是,我匆匆忙忙回到房间,御寒厚衣服都来不及穿,拿上相机就冲到外层甲板拍照。</p><p class="ql-block"> 遗憾的是我没带三角架,船在航行中多少有点震动,加上拍极光技术要求很高,拍出来的效果就只能一般般了。</p> <p class="ql-block">什么是北极光?土著在北极的爱斯基摩人、因纽特人和萨米人,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故事和传说,但这些故事传说都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p> <p class="ql-block">其实,北极光是太阳释放的带电粒子进入地球大气层时发生碰撞而产生的一种有规律的自然现象。</p> <p class="ql-block">北极光天天都会发生,但受气候、云层、光线等的影响,人们却不可能天天相见。</p><p class="ql-block"> 我这次追光之旅真是运气好,连续三天,北极光天天如期而至。</p><p class="ql-block"> 北极光色彩炫丽,阿娜多姿,无时不刻的变换着自己的舞姿,从不重复,美伦美奂,曼妙绝伦。</p> <p class="ql-block">水上航行全靠航标灯和灯塔导航,我曾是长航的一员,以前更多看到的是航标灯,而这次则领略了各式的灯塔。</p> <p class="ql-block">北极风光——这里的风景自带美颜效果,张张都可以做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北角是欧洲最北的地方,位于北纬71度,东经25度,是欧洲大陆最北端的标志,邂逅北角独特的自然风光</p><p class="ql-block"> 漫天大雪,天地一色,我们在能见度极低的环境下缓慢前行</p> <p class="ql-block">哈士奇农场,乘坐狗拉雪撬。哈士奇是狗拉雪撬中的主角,又被称极地雪撬犬。它们不仅速度快且耐力好,能性任各种距离的拖拉任务,是原来当地居民的好帮手。</p><p class="ql-block">深入北极圈生活,与极圈精灵互动,来一次狗拉雪撬之旅</p> <p class="ql-block">  斯尔克内斯长年极寒,盛产冷水水域帝王蟹。我们抵达后,按照当地渔夫的要求,在原本十分厚重的衣帽上,又加穿一件连体的防风防水防寒外衣,乘着渔船快艇,过了一把亲自出海捕捞帝王蟹的瘾。</p><p class="ql-block"> 导游给我们说:今天帝王蟹听吃管饱,当时我不太相信,因为去年我在人类最南端的火地岛吃过一只帝王蟹,花了我100美金,而最北端怎么可能不花钱还听吃管饱呢。</p><p class="ql-block"> 期待的中餐开始了,果然出乎所料,一盘盘帝王蟹鱼贯而出,大家尽可畅饮海吃。当八只大脚进肚后,我已撑得不行了,我随行的几十人中,肚量最大的也只吃了十五只。</p><p class="ql-block"> 这次美食真是回味无穷,遗憾的是没有留下珍贵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特罗姆瑟公认的地标性建筑——北极大教堂,教堂结构设计,受北挪威风光的灵感启发。教堂外形秉承了北欧简约风格,连环三角形结构,借鉴了雪山冰川裂隙和极光飘扬的形态。教堂里面漂亮的彩色玻璃窗是北欧地区最大的彩色玻璃窗,更适合夜晚点上灯火时拍摄,它描述了耶稣降临的情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