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底张】底张乡开展2022年一季度重点工作观摩推进会

红色底张

4月27日,底张乡开展2022年一季度重点工作观摩推进会,会议分为乡内观摩和乡外参观两部分,对基层党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落实乡村振兴“151”工作举措、三清两建、土地复垦、国土绿化、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进行观摩。乡党政班子成员、相关站所负责同志及各行政村支部书记共计45人参与,观摩村包村同志、驻村书记(工作队长)在村汇报。 大阳村是底张乡整建制派试点村,该村通过建强支部、镇选村培,不断提升基层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将三清两建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结合起来,收回集体土地,拆除乱搭乱建,实施工程绿化,整村实现净起来、绿起来、美起来。包村领导和支部书记分别汇报了工作措施和工作经验,为下一步全乡开展整建制派工作做示范。 草庙岭村是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该村实施道路提升、安全饮水改造提升、游客接待中心项目,挖掘国家级传统古村落资源,发展阳光玫瑰葡萄特色种植产业,打造“庄园式采摘”,依托乡贤何秀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酿酒技术,打造集酿造-窖藏-展示-品鉴为一体的沉浸式酒文化体验基地。发挥乡贤书法家郭朝卿知名度,建设艺术家工作室,定期举办文化交流研讨会,带动草庙岭村发展“出圈”。观摩团详细学习了草庙岭村的发展思路,为下一步推进乡贤返乡创业、乡村运营等工作奠定基础。 底张村是我乡“三变”改革示范村,该村先后流转土地3000余亩,积极探索“烟薯(谷)轮作”种植模式,提升田间栽培技术,保障生烟供应量,成立烟叶种植合作社,建设烟叶综合体项目,发展200亩以上烟叶种植大户23户,带动400多名群众年人均增加收入2万元以上,增加群众收益1200万元以上,把发展富民“风口”产业写在了田间大地上。 侯峪村位于底张乡边界,旗山东岭之后,外出务工人员多,缺少支柱产业。该村积极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发展连翘种植等特色产业,打造“康养圣地”,探索乡村旅游新路径。观摩团先后听取了村支部书记、驻村工作队长汇报,对全村绿化进行了参观。 刘营村是我乡的“三清两建”示范村。该村敢于较真碰硬,收回集体土地21余亩、荒山荒坡2300余亩,部分在全市公共平台上挂牌出租,化解了长期存在的难点问题。“三清”是基础,“两建”是关键,该村在完成清收的基础上,建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形成了以刘昌恒为带头人的香菇合作社,把小香菇做成富民大产业。观摩团进村入户查看了该村厕所改造及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成效。<div> 下午,观摩团到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现场观摩会点位参观学习。<br></div> 在长水镇参观五福社区、正好铅笔厂和洛出书处(洛书文化展示中心),学习集镇建设,品味乡愁文化。 在兴华镇参观竹梦小镇,学习乡村运营,推进乡村建设。 在东宋镇参观东宋木美土里苹果产业园,学习“三变”改革,提升产业发展。 观摩返程途中,在大巴车上召开交流研讨会,分管领导先后对土地复垦、三清两建、不良贷款清收、疫情防控、防汛抗旱工作进行安排,各村支部书记踊跃发言,谈差距、找不足、明思路,谋措施,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观摩为契机,把乡村建设好,让群众富起来。<div> 乡党委副书记、政府乡长张玉峰同志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b>一是合力攻坚。</b>在前期净起来、绿起来的基础上,盯紧各村卫生死角,把握时间节点,持续开展绿化、硬化、亮化,提升基础设施,美化人居环境。<b>二是再掀高潮。</b>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制度优势,把群众动员起来,让群众参与其中,以点带面、以面带村、以村带乡,掀起人居环境整治新高潮。<b>三是督查落实。</b>乡督查委员会固定每周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一次“检查-整改”闭环督导,进行周通报、周排名,进一步夯实人居环境整治责任,确保整治效果。 <br> 乡党委书记贠邦柱同志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各村积极有为,各有特色,成效显著,但在特色产业发展方面仍然优势不足,发展的主动性、创新性、均衡性不强,并对工作开展提出三点要求:<b>一是找准差距,补齐短板。</b>通过此次观摩活动,各村要找出自身发展的不足之处,弥补漏洞,学习先进,吸收经验,铆足干劲,抓好落实各项工作,加压奋进,将工作成绩提上来,争做先进“标兵”;<b>二是立足实际,打造亮点。</b>各村要利用自身优势,理清思路,合理布局,错位发展,特别是中高村、草庙岭等村更是要将自身特色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打造亮点名片;<b>三是合力共为,齐头并进。</b>各村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各负其责、各司其职,聚焦市委“151”工作部署,坚持党建引领,担当作为,拼搏实干,以自身成绩彰显底张魅力,共创佳绩。<br> 此次观摩组织严密,行动统一,坚持内部对比和外部学习,总结了一季度各项工作开展情况,为二季度工作开展提供思路,为完成上半年各项工作任务奠定基础。<br></div>

观摩

工作

人居

该村

两建

各村

庙岭

开展

整治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