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枯木逢见春天,从此枝繁叶茂;麦苗逢见春风,一片汪洋绿海;教师逢见“数学王子”张齐华,知识理论加强化。</p><p class="ql-block"> 落实“双减”深化课堂,数学组理论学习教研活动如期举行。全校数学老师聚集教室成长中心一起学习《张齐华备课室》第二期基于“度量”的大视野。</p> <p class="ql-block"> 张齐华专家以《角的度量》这节课展开专题讲座。《角的度量》主要包括“量角器的认识”与“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两部分内容。从知识类型来看,这是一节典型的操作技能课。教师往往把教学的重点定位在“用量角器量角”这操作技能上。应该说,这样的教学定位还是可取的。只是,作为一节操作技能课,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将量角器的认识更好地与操作技能学习结合起来?怎样更好地引导学生在充分认识量角器的构造基础上,准确应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换句话,如何引导学生将操作技能的习得与掌握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p><p class="ql-block">从“试”中“识”,“议”中“明”两个主题讨论。</p> “试”中“识” <p class="ql-block">一、让对“量角器的认识”成为操作技能学习的需要。</p><p class="ql-block"> 从“解读"定位上来设计“量角器的认识"这个环节,一般可以从“初识量角器一理解制作原理一 再识量角器”几个步骤引导学生认识量角器。而在张齐华老师的课上打破了这样的认识顺序。他是将量角器的认识作为一种操作需要,在学生自主尝试以后,借助交流操作方法展开讨论,从“试"中让学生初步认识量角器。</p> <p class="ql-block">重点围绕两个环节展开。</p><p class="ql-block">环节一:尝试量角</p><p class="ql-block"> 学习任务:你会利用量角器.度量下面四个角的大小吗? (这几个角的实际度数分别为:60度、110度、83度、45度)</p><p class="ql-block"> 这一环节是引导学生对量角器从模糊认识到精确认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环节二:交流观察方法。</p><p class="ql-block"> 先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尝试测量后的结果 ,然后再全班交流。</p><p class="ql-block"> 先交流第一个角的测量情况,出现了两个结果:有的学生认为是 60度有的学生认为是120度。 于是,张老师将结果60度与120度作为讨论的关键点.请学生说明正确与否的理由。于是我们看到,在度量角的度数时,学生“量角”的水平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直观认识阶段,第二阶段是经验认识阶段,第三阶段是意义认识阶段。</p> “议”中“明” <p class="ql-block">二、让量角的技能习得融合在对量角器的进一步认识之中。</p><p class="ql-block"> 在张齐华老师的课中,我们发现张老师在本环节的设计上,不仅将“量的功能"定位于学会量,还在于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体会量角器的构造原理,既关注了操作技能的训练,又将数学理解与数学思考放到了重要的地位,其实质不但体现了知识技能习得与数学活动经验积累共同生长的教学理念,同时也让学生对角的度量单位(即1度角)的概念有充分的感悟与认识。教学时,张老师是以一个关键性问题“你凭什么说这个角中有60个1度? "引发学生思考。展开教学的,我们说这个问题其实是这节课的核心,也是真正切入到角的度数本质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 张齐华老师的《角的度量》一课引导学生将角的“度量"从直观认识水平上升到经验认识水平,而且还往上走了一步,即走向了意义认识水平。很好地体现了“操作的客观性应以事物本质特征为根本"的学习理念。</p><p class="ql-block"> 在课的最后,张老师对度量角的方法作总结时强调了三个基本要点:中心点对顶点,0刻度对一条边,另一边指向的度数即为角的度数。笔者以为,如果在最后一点的总结中,强调“这个角包含有几个1度角,就是这个角的度数"的说法,则会更加能够体现出本节课的亮点。</p> 收获满满 <p class="ql-block">🎉小彩蛋环节✨</p><p class="ql-block">通过这次学习各个数学老师认真倾听,书写了她们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满满的收获!✊</p><p class="ql-block">✍🏼贾红霞主任:张齐华老师从多个版本教材的对比,分析了教材编写背后的理念支撑,我们不能只看自己手中的一套教材,还要了解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同一个内容上编写的异同点,在多版本教材的比较中把握内容实质。作为老师,既要尊重、读透教材,又要基于教材、超越教材。这样才能用全新的视角审视教材,才能确定全新的教学线索。在教材分析过程中,对不同设计思路的设计进行了分析。无论是《角的度量》还是《垂直与平行》,都从学生知识建构的角度和概念本质属性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张老师的讲解过程中,同时引发预学单设计内容的思考,预学单的设计应该基于学生对知识的直观感知和多元表征的呈现。</p><p class="ql-block">✍🏼赵伟平老师:思考是探究的动力,智慧的源泉。寂然凝虑,思接千载,在思考中感悟度量本质,构建度量体系。</p><p class="ql-block">✍🏼田雪利老师:今天下午继续倾听了数学王子张齐华备课室的两节主题课,每节课都从三个版本的教材速览,教学建议 要点回顾中剖析课例,第一节从度量开始,选择合适的角作为单位,我理解了我们可以试着通过让学生创造量角器,在纸质量角器上画角等活动,在 先学后教中认识量角器。第二节的垂直与平行中体会到了学生的经验虽然朴素,但接近儿童的现实理解,所以课堂上我们要源于经验,止于定义,我们要像张老师一样一直致力于在实践层面还原数学的本来面目,尝试构建具有文化意蕴的数学课堂。</p><p class="ql-block">✍🏼白俊华老师:通过本次理论讲座,张齐华老师告诉我们何谓“带着课标看教材”就是要深刻解读课标,了解,课标变化的异同,了解其指导思想与目的,这样,才能让课堂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这样才能像开篇所说的那句话:不要只是埋头赶路,还要抬头看天,不要忘了我们是为了什么而出发!</p><p class="ql-block">✍🏼张伟鸿老师:观看了张齐华老师的教学视频,使我清楚地认识到教材分析的重要性,张老师通过对教材深刻理论与案例的紧密结合的详细分析,深入浅出,大道至简。比如,所谓公度,也就是公共的度量单位。角的公度就是1度的角。长度的公度单位是厘米。度量工具就是度量单位的叠加。张老师的深度剖析让我们对教材的设计有了深度思考。</p><p class="ql-block">✍🏼谢俊梅老师:今天的学习很受启发,一定要追根溯源,体会知识产生的必要性。追根溯源,把规定性知识按照其发生、发展的过程进行加工还原,让学生经历和实现“再创造”,从而体会知识的存在价值。在教学“角的度量”一课,引导学生对量角器进行设计”。学生通过追踪量角器设计者的思考轨迹,在创造测量工具的同时,理解了度量的质,掌握了度量的方法,理解了度量工具产的必要性。</p><p class="ql-block">✍🏼孙九利老师:听了张齐华老师的《分数的意义》这节课,大家感觉到一个非常成功的亮点,就是对于“单位1”的教学。很多老师上此课时,都基本上满足于把书本的素材,逐一地呈现给学生,然后就直接得出“单位1”的概念;还有一些比较好的老师,能够在从“1可以表示一个物体”过渡到“1还可以表示一个整体”的过程中下一些功夫,让学生切实从认识上对“1”有了个升华。但是,很少有老师能够象张老师这样,把学生对“1”的认识提升到计量单位这个层面,而把“1”与计量单位联系起来,才真正地让学生触及到了“单位1”的本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