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更好地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形成教师之间互相学习的浓厚氛围,4月27日聊城闫寺实验学校开展了名师示范课活动。</h3> <h3> 我校语文学科名师陈玉老师在四年级四班进行了校级示范课展示。中高年级语文教师和“徒弟”张倩老师到场进行了学习观摩。</h3> <h3>张倩老师认真记录</h3> <h3> 陈老师继续上节课“鱼骨图”梳理课文脉络,得到了在场教师的一致好评。<br><br></h3> <h3>陈玉老师和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内容</h3> <h3> “孔隙”“内洞”是全文重点描写的景点,也是全文着墨比较多的部分,更是学生学习表达的最佳材料。<br></h3> <h3> 陈玉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切地体会孔隙的狭小,采用观看视频、学生表演、学生抚触等方式,从写作顺序和写作方法入手,引导学生细细推敲每句话是如何表达的,句与句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哪些词语用得非常精准,从而让学生深切地体悟到作者是如何把自己游览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的。<br></h3> <h3>学生观看视频</h3> <h3>学生利用书本来感受上方的山石带来的挤压感</h3> <h3> 更妙的是,陈老师提问学生:“作者把孔隙和内洞描写得这么详细,有没有道理呢?理由是什么?”让学生在讨论中真正明白了什么叫“直观描写”,什么叫“真实感受”,更知道了写作就是要表达自己的真实、独特感受。</h3> <h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h3> <h3>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课后的主题教研环节,陈玉老师首先就本节课的设计意图进行了汇报。</h3> <h3>陈老师汇报本节课设计意图</h3> <h3> 在评课环节,老师们都各抒己见。尤其是张倩老师针对示范课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总结了自己的收获。</h3> <h3> 水木无华,相撞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心灵的碰撞,灵感的生发会激起更多智慧的火花。通过此次活动,相信在师傅们的引领下,青年教师们在教育之路上走得更加稳健。</h3> <h3>编辑:李博雅<br>审核:刘淑娟 杜亚楠<br>责任:满学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