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梦里水乡——审塘留影(初访)

黄山一叶

<p class="ql-block">这是2022年4月底。骑车去审塘。听说要搬迁,所以又去一次,拍几张照片。它是我们镇最后一个保留完整的村了。</p><p class="ql-block">公路西侧在砍树,问干活的人,说是要扩路。</p> <p class="ql-block">长安。村西在改造,还有东边半个老村。村里人还是喜欢到河边洗东西。</p> <p class="ql-block">前村谢家角。前村去年开始搬迁,搬到镇东。剩下谢家角还保留完整。</p> <p class="ql-block">田毫里。一个我熟悉的自然村。属于后村(现在叫新联村),早几年好多人家搬走。现在住户已经不多了。</p> <p class="ql-block">北边有自然村马河里,<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它属于审塘了,外挂</span>在河西。因为出了升华集团老总,早就改造了,别墅一幢幢的,老屋缩在里边,对比鲜明。</p> <p class="ql-block">这是升华老总家,现在一直空着。</p> <p class="ql-block">马河里老屋。</p> <p class="ql-block">老太太八十八了,还在做麦秆——念佛用的。</p> <p class="ql-block">这家人还养蚕。他说养完有人来收购,钱不多,这边有桑地,不养蚕可惜。</p> <p class="ql-block">老村子周边,是水乡风貌。</p> <p class="ql-block">桥那边是审塘了。</p> <p class="ql-block">春深似海,绿树成荫。</p><p class="ql-block">审塘在镇东北,与千金接壤。这是个有历史的地方。过去出过名人,吴迪清,杨杰等等,有师爷,律师,也有文人墨客。改革开放以后以两类人闻名,一,读书人,审塘在77年以后三十年考出了钟管近一半的大中专学生,这些读书人以后就成了各处的公家人,官员,教师,医生——其中有著名中医,等等。二,生意人。审塘人买卖鱼,木材等走在各村之前,直到出了上市公司老总。</p><p class="ql-block">如今呢,也是全镇最后一个没经新农村改造的“原生态”的村子。</p> <p class="ql-block">西审塘躲在树后面。有小组沈介大,房介桥。</p> <p class="ql-block">门前种菜。他说,你看,还是乡下好啊!管他搬不搬,种一点再说。</p> <p class="ql-block">刚拆的百年老屋。</p> <p class="ql-block">姚家墩。出了副县长,村子还是旧貌。</p> <p class="ql-block">大香樟。</p> <p class="ql-block">村牌是季芳手笔。他是审塘女婿嘛,夫人马河里夏家,曾是副镇长。</p> <p class="ql-block">河对面人家。审塘每个自然村,门前都有河。北田仁这边的最宽阔。</p> <p class="ql-block">村委。现在最时尚而没特色的是它了,跟各地的加油站一样。</p> <p class="ql-block">这个可以看出村子历史的悠久了。这里北边几里有商墓,源于新石器时代。或许不久,将在一片稻田水塘中间,找寻这块石碑。</p> <p class="ql-block">木桥河北。有妇人去河里洗鱼。</p> <p class="ql-block">河边洗物画面,太美。</p> <p class="ql-block">木桥头。</p><p class="ql-block">家家都有河埠头。</p> <p class="ql-block">河里的船不少。现在怕是不大用,常常是“野渡无人舟自横”吧。</p> <p class="ql-block">三轮驶过木桥。桥窄车身大,驾车人熟能生巧,居然很快驶过。</p> <p class="ql-block">有船的河才是有味道的河。</p> <p class="ql-block">凌乱有时候是一种美。</p><p class="ql-block">木桥往西是大河。往南是一条修过堤岸的小河。</p> <p class="ql-block">岸边人家与我聊天,说他老婆想到要搬迁,几夜没睡好。我看了这边风景,自然理解与赞同。</p> <p class="ql-block">朝东人家。白房子是吴洪亮家。他父亲在。洪亮远在北京,不知对村子搬迁作何感想。</p><p class="ql-block">早就听人说,这边风水好,所以才出洪亮这样的北大高材生。说风水,应该主要指门前的河,说像一条龙,从门前绕过。</p> <p class="ql-block">去石桥。村路窄小,又多鸡鸭粪便,但是,画面好美,你自己看。</p> <p class="ql-block">河边大树。</p> <p class="ql-block">河里鸭子嘎嘎叫着。</p> <p class="ql-block">鸡养在绿网里,地上有鸡蛋。</p> <p class="ql-block">石桥头。</p> <p class="ql-block">村里人不多,都是老人。有土狗洋狗,汪汪叫着出来迎接。</p> <p class="ql-block">北田仁。</p> <p class="ql-block">村子朝南,河面宽阔宁静。</p> <p class="ql-block">路上遇到好多收破烂的。这位戴眼镜的黑衣老兄,是收古董的。他拿出两本线装书做示范。</p> <p class="ql-block">农家拿出一堆旧书,让他挑选。那里是一些旧的课本和毛选。那人摆手不要。</p> <p class="ql-block">绕过人家,往北。是另一个小组。</p> <p class="ql-block">沈介里。</p> <p class="ql-block">陆介里老屋,可以入画的。</p> <p class="ql-block">陆介里,老砖墙总能给人沧桑与美感。在老屋的弄堂里,巧遇两个以前的学生。他们读书或搬家出去了,却时时回来看看。今天正好与我碰上了。</p> <p class="ql-block">老屋。人家叫墙门堂。以前吴敬礼家。审塘名人多,吴家是大户人家。</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老平屋如今越来越少了。它是应该保留一些的。前屋都是用来养蚕的,如今满是岁月的沧桑,自是有一份美丽。</p> <p class="ql-block">屋檐有百年老屋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吴敬礼家的老屋,剩下后面几间了。石砌墙角非同一般。据说,高大巍峨的堂屋,四十年毁于一场火灾。</p> <p class="ql-block">桥边吃饭。</p><p class="ql-block">与我说到村子搬迁,就摇头说,我们住得好好的,哪里还有这里好!</p> <p class="ql-block">河湾里随便一拍,都是一副美丽的风景画。</p> <p class="ql-block">满眼绿色。这样恬静的地方,若是修缮开发一个农家乐,恐怕要比一些人工打造的景点有意思,有野味。可惜……</p> <p class="ql-block">沿路往东,房子连着房子,不知不觉,就到两县交界处。</p> <p class="ql-block">这几间房子就是外县,章家角。看门牌知道了,这边是陆介里,隔一个过道,那边就是章家角。两县之间没一个界限。设想一下,以前两个县的孩子,端着饭碗来去,或者一起玩耍。</p> <p class="ql-block">老村。河湾,老屋,树木,竹林,石桥,一草一木都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不单是一个住房,是故乡人的精神家园。推平了,物质记忆就没有了,只剩下平面化的照片。</p><p class="ql-block">……拍几张算几张吧!</p> <p class="ql-block">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水乡人家家都懂这个道理,到处都有竹林。</p> <p class="ql-block">自由生长的绿。</p> <p class="ql-block">屋前的种植,放任惬意。</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后屋,以后也见不到了。</p> <p class="ql-block">拐弯的弄堂自有味道。</p> <p class="ql-block">村庄就得有自己的水系。</p> <p class="ql-block">从木桥走到陆介里,一边是池塘,一边是河,村子在绿树后面,别有洞天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过去的房子都是这样,起码四进深。</p> <p class="ql-block">别了,审塘,或许过两年再来,这里像三墩,邱家坝,只见到一片田野,几块鱼塘。</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张,是回来路上,在长安新农村拍的照片。看看,新农村与老村子一比,什么味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不去细看都知道,每家住房都一样。屋里都装修,时尚,舒适,现代化。门前都有车有绿化,整齐,漂亮,城市化。</p><p class="ql-block">可是,水乡农村,小桥流水呢?欸乃船撸呢?唐风宋韵的村貌呢?各家独有的河埠与树木呢?</p><p class="ql-block">除了一块门牌号,还有什么可区分的?除了告示牌,还有什么标志物,能唤起你往昔的记忆?道地是这么宽阔,平坦,敞亮。楼道间,弥漫着汽车的尾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农村。这是农村,还是城市小区?</p> <p class="ql-block">下面几张,是一个审塘出生的微信朋友发给我的北田仁的航拍照片。比我的照片起点高啊!审塘有人才,他们会以自己的努力去保留一份记忆。</p> <p class="ql-block">这边的河宽阔而平静,村子朝南,很整齐了。这是最理想的位置与朝向,钟镇类似的有梅家垯,方家墩,等,如今成了一片田地。新农村搬到以前的田亩中间如“九百亩”。这种圈地运动式的做法,别的不说,咱说了也没用,只感叹一点,没有了特点与个性,也没有了美感。</p> <p class="ql-block">结语,著名作家,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说;“传统村落价值不比长城小。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现在已到了关乎传统村落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10年间就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这个数字令人触目惊心。”</p> <p class="ql-block">再来看看冯骥才的具体阐述,想想,为了城市化,为了所谓平整与利用土地,建了新农村,得到便捷的同时,我们失去了什么?</p><p class="ql-block">——中华文明最遥远绵长的根就在村落里,大量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都跟村落有密切关系,甚至是发源地。村落是农耕文明最小的社区单位,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村落里同时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1300多项国家级“非遗”和7000多项省市县级“非遗”,绝大多数都在村落里,少数民族的“非遗”更是全部都在村落中。“从这个角度说,传统村落本身就是最大的文化遗产,价值我认为不比长城小。因为我们中华民族最深的根在这里面,中华文化的灿烂性、多样性和地域性体现在里面,文化的创造性也在村落里。</p> <p class="ql-block">附,审塘人建言——</p><p class="ql-block">在广州政府工作的吴东暑微信发来的信息,转一个,供大家分享;</p><p class="ql-block">关于审塘村的整体拆迁,我提点看法:新农村建设是一件好事,但要把好事办好,因村民利益无小事,政策和拆迁方案制订要周密细致。但审塘村的拆迁政策感觉是强卖强买,老房先拆了,新房不管建造质量、周边环境还有建筑结构等老百姓是否满意,大家都要接受,反正老房已经拆了,你回不去了。所以建议是否考虑先建后拆;二是现在回迁前的安置方案,让老百姓有很无奈很纠结很专横的感觉,政府应该举办一个听证会,让村民或代表参与,根据执政为民的理念,拿出一个大部分老百姓都能接受的方案,把好事办好;三是政府不能抓住部分老百姓反正老房子居住条件差或没人住了,不搬也就塌了的心理,来降低搬迁标准和安置条件,搬迁政策要公平公正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要尽量让村民不留或少留遗憾;四是老村寄托着村民的情感、盛载着文化传承、延续着历史沿革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村民之间也有血脉姻亲,不能一搬了之,让一个几百上千年老村的历史嘎然而止,在精神层面上给老百姓的情感一个依托,把家族的演变给子孙后代一个交代,所以建议搬迁后建一个纪念性的建筑,请吴克俭局长或专业人士把村史、村风村俗、拆迁前的村貌和农具农村产业的演变进行保留,这是一笔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无论是对我们村还是镇、县、省乃之整个社会,都很有历史价值。广州在城中村改造时,每个姓氏会在原址保留一个祠堂,可以参考。以上是个人看法,请指正![抱拳][抱拳][抱拳]</p> <p class="ql-block">钟管部分消失的村庄,过去环境特别好,令人惋惜。再看看现在的样子——</p><p class="ql-block">梅家垯。</p> <p class="ql-block">石七头。</p> <p class="ql-block">方家墩。</p> <p class="ql-block">鱼家庄。</p> <p class="ql-block">潘家墩。</p> <p class="ql-block">青墩,早就成了工业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还有许多村庄,前村,后村,北洋,罗丰,尽管已经有搬迁,还残留一些自然村……或许不用多久,我们乡土文化的根,都会被拔掉了,届时,何处去寄托乡愁呢?</p><p class="ql-block">只有在梦里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