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据文献记载“村”字及具体的名称最早见于东汉中后期。村的早期形态在先秦时已经存在,庐、丘、聚是村的三种主要来源形式。南北朝时期是“村”的名称泛化时期,而且有了一定的地域性,村开始具备社会意义,这就为“村”进入国家地方行政体制并成为一级基层组织单位创造了必要条件。到唐代明文规定所有野外聚落统称为“村”,并规定为一级行政组织单位,使村的含义有了质的变化,这在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稷山县在漫长的历史变迁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200多个自然村。追溯其命名渊源,不仅是村名考略的目的要求,而且与研究稷山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民情等方面息息相关。村名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种语言代号,是客观地理实体和主观认识的对立统一。村名的命名往往与该村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反映该村的地形、地貌、气候、方位、距离等。村名的命名也与该村的文化景观密切相关,村名中往往蕴含着该村的历史、传说等信息。村名的命名也与先民的思想观念有关,有时也有先民的价值取向、审美观等的融入。有些村名,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演变而不断变更。但通常来说,一般都可以找到村名的命名理据与变更理据。</p><p class="ql-block"> 稷山县南阳村位于稷山县城西隅,南邻汾河,北眺吕梁山,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据考古资料可知,南阳村名最早溯源于北宋时期。1984年冬,侯西(侯马---西安)铁路在山西省稷山县南阳村北取土时发现一座砖雕彩绘墓,经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抢救发掘,并复修于马村砖雕墓北院,发掘期间出土一通墓志铭,立于北宋崇宁四年(1105)四月二十九日。其墓志为砖质,形制如碑,出土时置于砖墓室北壁须弥座之上,由碑身和碑座两部分组成。碑身高51、宽33、厚8厘米,额部作圆弧状,下端有榫;碑座宽42、厚18、高10.5厘米,顶部雕卯眼与碑身榫凹凸相接,上端四边斜杀,形似盝顶,上饰墨线流云。碑文楷体墨书,共16行,340字,横竖排列,规矩严谨。碑文部分字迹模糊,不能辨识。碑文记述了墓主人李锡生前曾为稷山县的一名小吏,由于其办事勤谨廉明,讼无偏曲,历任佐史、录司等职长达数十年,年迈退休后与里闾和睦相处,劝诱子孙事稼穑,日诵佛经,乐善好施,其有行有义,为乡邻所称道。李锡墓志铭记载:“崇宁四年四月二十九日順口口口口葬君于南阳之原,以终其礼……”,故而可知在北宋崇宁间,南阳村名已出现。那为何命名为“南阳”呢?我们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阳法王庙”内发现了一通明弘治十五年(1502)的碑刻,其碑文告知了我们命名理据。其碑文记载:“稷山縣治西五里許有里曰南陽,以其在水北山南而名也。”(图文 刘彦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