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巍山县庙街镇利客村传统古民居建筑群,2009年被中国文物普查小组发现。2012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将利客村古民居建筑群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国家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将利客村列为中国传统村落。2015年,云南省住建厅将利客村列为历史文化名村。</span></p><p class="ql-block">利客村的始建人,相传是明代成化年间进士朱玑的幕僚郑子端,取其有利于外来人发展之意为村名,已传19代,500多年历史,传统风貌依旧保存完整。</p> <p class="ql-block">利客村背靠森林茂密的青山,前依竹林溪涧,环境清爽明丽。民居群依地势呈南北走向三排,由古老幽深的小巷连贯,所有院落整体呈一字排开,规划整齐,错落有致,气势宏伟。现存古院落多建成于明清时期到民国年间,多为“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等传统建筑格局,青瓦出檐起脊,砖壁石基古朴典雅,做工和用料讲究,多数大门、梁、枋、门和窗等有砖雕、木刻,古朴大方、精致细腻。</p> <p class="ql-block">西栅门(已准备修复)</p> <p class="ql-block">村中老宅房屋多有主人书画于照壁和门窗上,散发出浓厚的书卷气息。原数户大门门额上悬有古匾,现仅存一块清道光二十七年时的“盛世耆英”匾。每一个建筑单元的雕刻、绘画和装饰的图案及纹饰都极其精美,内容丰富,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其建筑风格和村庄范式有着深远的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目前利客村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宅院是郑学祖老宅。郑学祖宅是村中郑氏第十四代子孙于清末建盖的老屋。一百多年前,房主人和村中其他几家养马人组成的马帮,在茶马古道上披星戴月,行走奔忙,有了一定积蓄后,请了有名的工匠建盖而成。宅院大门雕梁画栋,各种饰物栩栩如生,房屋布局结构庄重严谨,前院“四合五天井”功能齐备,后院“三坊一照壁”别有洞天。精雕细刻的木作、照壁书画充分凸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显示了房屋主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殷实的家庭财力。</p> <p class="ql-block">郑学祖宅房屋处处透着精致。大门上的石狮、麒麟雕刻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忠实地守护老屋百年之久;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白菜、茄子、石榴一类植物组成一组组浮雕表现出来,平凡的生活显得无比的生动和丰富多彩;就连逢年过节在大门口给神灵敬香的香炉都独具匠心地雕刻在大门两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青砖铺地,照壁成趣,古梅沧桑,绣楼妩媚。老宅墙壁上方框、菱形、花草、鸟兽的水墨彩绘,是对地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镂空雕刻的格子门,图案多变又美观大方的木窗,保留了高超的雕刻艺术。房屋主人的书法题壁,或写景或言志,淡雅古朴,带给读者艺术享受。</span></p> <p class="ql-block">老宅内院有棵百年古梅,老枝褐杆,粝皮根粗,冬末“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白墙青瓦,檐下小萼点珠光。满院花香芳华,曾陪伴主人走过了几度春夏秋冬,青瓦檐之下旧画题诗,等待故人来诵读。</p> 看护人 <p class="ql-block">老宅的现在的看守人是始建人郑学祖之孙郑清,已经七十多岁,为了生活方便住在附近新家里,坚持每天前来巡查老宅,每周打扫,晚上还要保持警惕、防盗防火,老人说要看好这个宅院,虽然两个儿子在外面打工,但要让他们以后想回来的时候,老家还在,乡愁还在。</p> 更多 <p class="ql-block">郑徽祖宅(据说出过进士)</p> <p class="ql-block">利客村传统原住民是汉族,但古村东北山包上建有一组宗教建筑,坐西北向东南,主体居高处是供奉彝族南诏王的土主庙,前面建有佛教殿堂一座,同院一侧有汉族郑氏祠堂一座,多元宗教文化相融,在一院和谐共生。土主崇拜是巍山彝族原始宗教中祖先崇拜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彝族把南诏王等能代表本民族气质和精神的、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深受公众敬佩的历史人物尊为“土主”,把他神化并崇仰膜拜,至今影响深远。利客村土主庙始建于明代,后多次进行过维修。现存土主庙主体建筑为三开间传统木构架起脊硬山建筑,庙内正中供奉有石刻彩绘土主神像和“观音老祖”各一尊。现有资料记载内祀的土主是南诏第四代王皮逻阁。皮逻阁在位时,发起了统一六诏之战,统一了洱海区域,被唐朝朝廷册封为“云南王”。“观音老祖”是男性化的观音造像,为地方特有宗教崇拜神。土主庙内两侧分别立有财神、文昌星君塑像,又属于是道教系列神。土主庙前面有佛教庙宇一座,有碑记称“利客村寺宇”,内祀如来、观音等。</p> <p class="ql-block">郑氏祠堂利客村郑氏祠堂,地基比供奉神仙的土主庙低一台,宗祠始建于明代,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年间重建,近年做过维修。祠堂现存大殿及照壁,自成一体,但邻土主庙一侧没有围墙,且共用大门。大殿建在1.15米高的台阶之上,单檐硬山顶,面开三间,宽11米,进深7.3米,前设廊。照壁与大殿相对,一高两低,照壁中题有水墨大字,中间“義禮”,两侧“廉耻”、“忠信”,中照壁两侧、上部分别水墨绘有格子门、花鸟山水图案,题字“经文结武”。宗祠内存清代所制的祖宗牌位三个,按族谱题写历代逝者的合祀牌位四尊,让先人们享受世代后裔的香火,祈求祖宗的功名德政庇佑后裔。</p> 寄语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利客村老村三十多处古院落如今大多年久失修,加上如今在老村中居住的村民已经所剩不多,几近成为“空心村”,残破不堪,荒凉枯寂。虽然各级相关部门多次到实地进行考察规划,也完成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但具体的修复保护,目前还未有实质性的进展。希望尽快启动对利客老村内部保护性开发,从外观到内部进行修复提升,使其再现昔日辉煌悠久的历史文化风采。</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