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不久我在家中寻找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及建园前的老照片,以备庆祝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成立四十周年用(2022年9月)。无意间找出了上世纪80年代初张家界最早的风光挂历和1999年9月华文出版社出版的杨飞著的长篇小说巜内参记者》。看着张家界最早的风光挂历和以张家界国营林场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内参记者》,我思绪万千,想起了已去世的新华社记者杨飞,想起了我和他由相识到忘年之交的点点滴滴……</p><p class="ql-block"> 我和杨飞第一次见面是2000年5月,那时,我任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宣传科科长,杨飞带着刚出版的长篇小说巜内参记者》来到森林公园。我陪他再次上了黄石寨,走了金鞭溪,观了袁家界,天子山等景区。二天的陪同中,他向我讲述了他与张家界结下的不解之缘。</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九年的阳春三月,32岁的新华社记者杨飞相机,从北京乘坐火车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湖南,再从长沙坐火车来到湘西自治州吉首。。晚攴中自治州领导向他推荐说:大庸县张家界国营林场有一个先进人物叫刘开林,让杨飞帮助宣传一下,并介绍说那个地方很好看,山是一根一根的,很奇怪。第二天杨飞在全华山,邓嘉明的陪同下,乘一辆吉普车,经过一天的颠簸折腾,傍晚时分终于来到了张家界国营林场场部老磨湾。场长刘开林带领林场大部分工人列队欢迎这位来自北京的大记者。杨飞刚下车就被眼前的奇峰怪石所震撼!他视而不见欢迎他的林场工人,像钉子一样站着,抬头望着……他把眼前的一切与到过的黄山,庐山,华山,泰山,桂林比较着,用自己的阅历去论证这种惊奇的价值。职业的敏感告诉他,这次张家界林场之行,恐怕是无法完成自治州领导交给宣传刘开林先进人物的任务了。他要用镜头将张家界奇异的山水告之世界,让世界知道张家界,让世界了解张家界,让世界爱上张家界。</p><p class="ql-block"> 当晚睡在散发清香的木床上整夜难眠,他深知用他現在带的拍新闻的普通相机是难以拍好张家界的,只有精良先进的摄影器材,才能最大限度的拍好张家界。破晓时分,杨飞离开张家界林场回北京换取現代化的装备。十天后,杨飞再次来到张家界林场。这一次他一呆就是100天。100天里,杨飞在林场工人龚宝才的陪同下,上黄石寨,走金鞭溪,沙刀沟,豋天子山,爬鹞子寨,袁家界上等云海,神堂湾放绳子拍照……</p><p class="ql-block"> 杨飞在这一段时间里,共拍张家界风光照片10000多张,在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张家界风景照片300余幅,文章30000多字,其中所拍的张家界风景照片还豋上了美国巜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1980年杨飞在上海巜文化与生活》上发表巜养在深闺人未识一一马鬃岭拍摄散记》,1981年在巜中国年鉴》上发表《湘西马鬃岭》,1983年在巜中国年鉴》上发表巜绿色迷宫一一张家界森林公园》。</p><p class="ql-block"> 杨飞告诉我,他在这100天里,忘不了老场长刘开林对他关心和照顾,坐在火坑边喝米酒谈林场未来的情景,忘不了老工人龚宝才100天的日夜相伴,忘不了林场工人们朴实的情感,忘不了林场工人第一次看到彩色照片的惊讶,忘不了……杨飞告诉我,他在这100天里,虽然很累,很辛苦,有时还有危险,但我的心情是愉快的,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100天。杨飞告诉我,他己溶入张家界,深深地爱着张家界,巜内参记者》就是我灵魂深处的张家界。</p><p class="ql-block"> 2012年5月,我去北京邀请杨飞参加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三十周年庆典活动,当我走出北京火车站时,就看到杨飞向我挥手,见面后我感觉到他瘦多了,人也很瘦惫(后来才知道他从医院出院回家还不到10天)。我到他家里,他给我送了1981年,1983年二本巜中国年鉴》和1981年的巜文化与生活》杂志,还有二十多张他于1979年所拍的张家界风景照片的底片。他夫人还用我带的相机在书房拍了我和杨飞的合影。离别时我再次邀请他夫妇及家人在公园三十周年庆典时一定要来,杨飞笑着说:“尽量来,想再到张家界拍照。”哪知这次见面竟成永别,他最终没有参加公园三十周年的庆典活动,没有实現他想再拍张家界风景的心愿。</p><p class="ql-block"> 我想用著名的当代作家冯骥才为杨飞长篇小说巜内参记者》序里的一段话:“杨飞作为一位超大号的摄影记者,曾经把无数美好的事物摄入他那长长的镜头里,并传布于天下,这位张家界的发现者与最早介绍者,告诉我们,美的存在有赖于美的发现”。“摄影,就是把瞬间变为永恒”。</p><p class="ql-block"> 杨飞,张家界人对你的思念将变为永恒!</p> <p class="ql-block">以张家界国营林场为背景和素材的长篇小说</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初张家界最早的风光挂历</p> <p class="ql-block">风光挂历</p> <p class="ql-block">风光挂历</p> <p class="ql-block">风光挂历</p> <p class="ql-block">风光挂历</p> <p class="ql-block">风光挂历</p> <p class="ql-block">风光挂历</p> <p class="ql-block">风光挂历</p> <p class="ql-block">风光挂历:</p> <p class="ql-block">风光挂历</p> <p class="ql-block">风光挂历</p> <p class="ql-block">风光挂历</p> <p class="ql-block">风光挂历</p> <p class="ql-block">风光挂历</p> <p class="ql-block">1981年《文化与生活》封面</p> <p class="ql-block">1981年第四期巜文化与生活》发表了杨飞《养在深闺人末识》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