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为了更好地领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精神,全面了解、把握新课标的实质和主要变化,并切实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切实有效地助力“双减”落地,加强学科间的融合,全面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4月26日下午,新建三小全体数学教师相聚云端,聆听了由金太阳教科所金牌讲师王才程老师主讲的《2022 版学科课标解读与优化作业设计》数学学科专题讲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首先,王老师从课程标准整体体例结构的对比、课程性质、核心素养内涵、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内涵三个水平,循序渐进)、课程实施等几个方面为我们进行了解读。</p> <p class="ql-block">其次,王老师又从四个学段和四个领域(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结合大量的实际案例为我们介绍了各个学段的教学提示和学业要求。并阐述了制订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要体现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如:确定初中阶段“图形的性质”主题的教学目标时,关注学生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等的形成。(2)处理好核心素养与“四基” “四能”的关系。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是对“四基”“四能”教学目标的维承和发展。“四基”“四能”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赖体,核心素养 对“四基”“四能”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3)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体现整体性和阶段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最后,王老师介绍了新课标下的优化作业与设计,一、利用调查问卷审视数学作业的尴尬现状,杜绝“一虚”“二繁”“三无效”现象。二、从五个方面优化作业设计:1.作业的设计要源于生活,展现作业的趣味性;2.作业的设计要百家争鸣,倡导作业的多样性;3.作业的设计要思维提升,体现作业的开放性;4.作业的设计要加强实践,体现作业的应用性;5.作业的布置要崇尚自主,凸显作业的多层性。并用案例介绍了新颖型、想象型、实验型和合作型作业。三、大单元数学作业设计实践。</p> <p class="ql-block">在认真听完王老师对新版课标的解读之后,很多数学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了学习后的主要感受以及日后的工作设想。</p> <p class="ql-block">大家不约而同地感受到新课标在育人目标设计上更加系统明确,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彰显国家意志。与现行课标相比,新课标明确了“核心素养”的地位和内容,体现了课标与时俱进,紧贴教学实际。为一线教师的学科教学实践工作指出了方向和路径。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创新性、实践性进一步凸显,以主题、项目或活动组织课程内容,强化学科实践和跨学科实践,驱动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深层变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人间最美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新课标的修订和实施,对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标准,每一位教师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当下唯有教师自身终身学习,及时主动更新知识与思想,才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目前,新建三小教师已经开启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学习培训系列之旅,整装待发的他们向“新”而行,用勤奋和智慧去构建灵动课堂,用笃行和奋斗去谱写三小新篇!</p> <p class="ql-block">编辑:潘英华</p><p class="ql-block">校稿:夏志斌</p><p class="ql-block">签发;余耀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