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来四川一年了,四川是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地方。尤以古镇居多。古镇文化占巴蜀文化很重要的比重。透过古镇文化,可以纵观2000多年巴蜀地区的商旅文化、地理文化以及巴蜀地区人文特征的形成。四川大大小小的古镇走了十几个:金堂的五凤溪、土桥;双流的黄龙溪,龙泉驿的洛带古镇,青白江的城厢古镇、弥牟古镇,雅安的上里古镇,遂宁的龙凤古镇,崇州的街子古镇、圆通古镇,泸州的尧坝古镇,南充的阆中古城,广元的昭化古城,以及成都市区的锦里古街、新都三道堰惠里古镇……宁同学走的更多。</p> <p class="ql-block">一定要记录一下,最值得记忆和去的次数最多的当属洛带古镇。一则金堂来洛带方便,不足50公里,每天上午下午都有固定的客运班车,不想坐固定班车的话,可以公交转公交。二则,洛带是集中代表客家文化的古镇。此外,周末只要没有别的行程安排,在金堂待腻歪了,就去洛带。馋了,也去洛带。宁先生去洛带不下七八次。他更喜欢洛带古镇上的字画和楹联。最近这次是2022年4月16日,我俩金堂10路倒金堂6路倒Q14路又倒L022路。回程L022倒Q2倒902。</p> <p class="ql-block">洛带古镇地处成都市龙泉驿区境内,建于三国蜀汉时期,传说因蜀汉后主刘禅的玉带落入镇旁的八角井中而得名,镇上居民中客家人有2万多人,占全镇人数的9成; 故有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之称。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洛带被世人称之为"世界的洛带、永远的客家"。</p> <p class="ql-block">洛带古镇以前叫甑(甑)子场。甑子是一种蒸饭的竹器。传说秦王朝统治时期,遭到蜀人的强烈反抗,双方军士一度在龙泉山大战。前方的战斗愈激烈,后方的供给也就越紧张。蜀王太子又令古镇的老百姓用木条做成的木桶立于石锅上,摆满了古镇长街,炊烟和米饭散发出来的热气弥漫了整个古镇上空,几里之外都能闻到米饭清香。从此以后,甑子场远近闻名。</p> <p class="ql-block">古镇上保留比较完整的有广东会馆、江西会馆、湖广会馆、川北会馆等古建筑群,另外古镇上1000多米长的老街上还保留着大量客家古民居,屋顶多用小青瓦和茅草覆盖,结构多为单进四合院式,正中为堂屋,屋脊上通常有"中花"和"鳌尖"等装饰。</p> <p class="ql-block">湖广会馆又名禹王宫,是洛带最大也是最奢华的会馆,内设龙泉驿区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与一般会馆建设背景不同,湖广会馆不是湖广商人修建的,而是由大批移民集资修建的,以此纪念清朝时期持续近一个世纪的移民大迁徙。</p><p class="ql-block">明末清初,由于长期战乱,四川人口锐减,政府下令从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大举向四川移民。这些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历史上称为“湖广填四川”(历史上将湖南湖北合称为“湖广”)。</p> <p class="ql-block">江西会馆位于洛带镇中街,又叫万寿宫,进门处可见一块万寿宫的牌坊,对面是一个大戏台,中间是个大院坝,前中后三殿,里面还有个非常独特小戏台和厢房。是江西赣南移民在乾隆年间集资修建的,会馆的布局小巧玲珑,有曲径通幽的意境,雕梁画栋的回廊、屏风、戏台等建筑让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客家土楼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客家土楼博物馆、岭南街区、客家美食街区的博客小镇一期共有2万多平米,将有30余商家入驻,其中由年画、泥塑、竹编、香包等非物质遗产组成的洛带民间艺术保护发展中心将扎根土楼博物馆。可以走进土楼,近距离接触非物质遗产、观看非遗传人的精彩工艺表演外,还可在客家美食街区品尝种类繁多的客家美食和来自天南海北的特色小吃,做一回“好吃嘴”,并可走进古典生活家具生活馆、画廊等文化艺术区,感受艺术文化魅力。</p> <p class="ql-block">最古老的邮政局</p> <p class="ql-block">蜀绣是中国的传统工艺,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蜀绣集中于四川成都,产于四川成都、绵阳等地,在晋代被称蜀中之宝。蜀绣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针法包括12大类共122种,充分发挥了手绣的特长,形成了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其题材多为花鸟、走兽、山水、虫鱼、人物。洛带古镇上的广东会馆内的这家蜀绣工坊,每次来我都会光顾,最喜欢的是那个枫叶金秋图案,跟店家探讨过几次,由于篇幅过大,飞机上带不了。如果邮寄的话,要打木箱包装。有些麻烦。</p> <p class="ql-block">这幅是我的最爱</p> <p class="ql-block">这里经常有人在此直播。这个古装少年经常在这里演奏古典乐器。今天是长萧曲。</p> <p class="ql-block">洛带美食。洛带美食集四川美食之大成,客家菜著名的有九斗碗、酿豆腐、盐焗鸡、烤五花肉等。小吃有远近闻名的伤心凉粉、三大炮、天鹅蛋、碗蒸糕、芜蒿饼、玫瑰糖、桔饼、红糖糍粑、红糖锅盔等等。</p> <p class="ql-block">三大炮是四川地区传统特色小吃,与红糖糍粑同出一辙。不一样的是,制作时三声炮响、锣鼓齐鸣。抛扔糯米团,三团糯米团如“弹丸”一样,撞击在放有铜碟的案板上,在熟黄豆芝麻粉里面滚一下,浇上红糖汁。弹的过程中会发出“当、当、当”的三记响声,分为“铁炮”、“火炮”和“枪炮”,故名总称“三大炮”。三大炮有香甜可口、不腻不粘又化渣的特点,且价廉物美,是极具声色的表演型美食。</p> <p class="ql-block">宁同学为了录制视频,给我买了一份,结果师傅动作太快,没录下,又跟师傅商量再操作一次。😜😜😜</p> <p class="ql-block">机器人蜡像</p> <p class="ql-block">自古洛带就是出文人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之所以喜欢洛带,更是因其与其它古镇的不同之处在于保留了传统文化的元素的同时,引进了更多的现代文化元素。这里是网络文学创作基地,各种艺术创作基地。</p> <p class="ql-block">非遗文化</p> <p class="ql-block">各色香包</p> <p class="ql-block">水龙节</p><p class="ql-block">洛带古镇的水龙节是客家最重要而独特的节日,由于中原战乱,客家人最早迁居至沿海一带。沿海雨水充沛,物产富饶,客家人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传说因此客家人与东海龙王交往甚密。为感谢东海龙王适时下雨,客家人每年夏季么6—8月间皆以舞水龙庆祝丰年,相沿成习。</p> <p class="ql-block">火龙节</p><p class="ql-block">每年三月桃花盛开的时候,是洛带客家人为纪念祖先一路漂泊从故乡来到四川,祈求平安幸福、祈求美好生活、展现自我的日子。</p><p class="ql-block">首先是家族的舞龙队员齐聚祖屋祭祖,龙队才在村人围观中,穿田过垄,游走入镇来到江西会馆,之后在会馆大殿上焚香烧纸,祷告祖先,再杀雄鸡滴血,将龙头、龙角、龙目、龙口、龙珠一一点染,以通神祭灵,神附龙体。</p><p class="ql-block">所有这些仪式完成,夜幕初罩的掌灯时分,古刹钟声响起,洛带古镇瞬时灯火齐明,溢彩流光。随着古镇居民、四邻乡民以及成百上千的中外游客,我涌进了古镇烧舞火龙的五凤楼广场。</p><p class="ql-block">在一段精彩的彩龙表演后,激动人心的火龙灯舞正式开始。伴随着排山倒海的锣鸣鼓声,两条20余米的金龙奔腾而来。舞火龙的汉子头裹红巾,赤膊光脊。这时有人猛喊一声——“烧火龙了!”夜色中但见一束光彩灿烂的焰火直喷金龙,两条金龙随之腾跃翻滚,此时,全场无数焰火均向上下挪腾奔走穿梭的金龙喷射,一时间,整个广场变成焰火欢腾的海洋。在硝烟弥漫之际,激越的锣鼓声似滚滚春雷,焰火照亮舞龙人矫健的身躯,两条金龙或首尾相顾,或滚翻跃转,或摆首游尾,在怒放的焰火中红彤彤地时隐时现;龙须飘扬的龙头左冲右突,上昂下探;雄风横扫的龙身龙尾如鱼得水,高腾低伏。</p> <p class="ql-block">字库塔,四川叫"字库"或"惜字宫",其他地区亦有叫"敬字亭"、"惜字塔"、"焚字炉"等的,它是古人专门用来焚烧字纸的建筑。据史料记载,字库塔始建于宋代,到元明清时已经相当普及了。字库塔通常被建造在场镇街口、书院寺庙之内、道路桥梁旁边,还有些大户人家则建在自家院里。塔龛中多供奉仓颉、文昌、孔圣等神位,并配以相应的楹联、吉祥图案等,别致精巧。</p><p class="ql-block">从外观看,字库塔具有不同风格与造型,大多采用六角柱体或八柱体,也有的建成简朴的四柱体。塔身通常有一小孔,或方、或圆或倒U形,字纸便从这里投入。塔顶及塔身装饰风格各异,大都雕梁画栋,特色突出;有的则非常古朴,青砖碧瓦,未加更多修饰。而这个字库塔高9.2米,六角双层,通体呈青灰色。</p> <p class="ql-block">旧时,读书人废弃的字纸是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有将之擦屁股之类的秽用举动,民间有种说法,糟蹋字纸会生疮害病、瞎眼睛,受到惩罚并祸及子孙等,所有用过的字纸或废书,都要统一收集起来,放到一个地方集中焚化。焚烧字纸时非常郑重,不但有专人,还有专门的礼仪,并且建有专门的场所和设施。过去有些地方的老百姓还组织有"惜字会",除了自愿外,人们义务上街收集字纸,也有的由地方政府、大富人家或祠庙宫观出资雇专人收集。书籍在其老祖宗的心目中是非常神圣的。所有用过的经史子集,磨损残破之后,是不得随意丢弃的,要先将其供奉在字库塔内十年八载,然后择良辰吉日行礼祭奠之后,再点火焚化。</p> <p class="ql-block">在三国时候,洛带镇名叫甄子场。在甄子场里面有一个池塘,池塘的中间有一个八角井。传说井里的水是东海龙王口中吐出来的,味道甘甜优美。人们取井水来泡茶,茶水就清香四溢,沁人心肺;用它来洗脸,还可以驻容养颜,保持皮肤的青春秀丽,当时的人们都到这口井里来取水生活。奇怪的是,井里的水怎么也取不完,晚上的时候井水的水面下降了一些,到第二天早晨,井里的水又满了。就算是遇到天气干旱的时候也不例外。</p> <p class="ql-block">洛带公园里面的古藤苍劲、顽强而倔强!</p> <p class="ql-block">逛古镇,无非就是冲着古镇的文化而行。古镇文化有物质文化如古庙、古塔、古桥等古建筑又称为名胜古迹;非物质文化如民俗、民风、民情以及婚丧嫁娶等礼仪,祭祀巫术等信仰,村歌小调,戏曲舞蹈等民间艺术,中医风水等民间知识智慧。</p><p class="ql-block">四川的古镇虽然历史悠远,但是文物古迹通过近百年战乱、天灾、人祸的摧残,现存的也仅限于明,清及以后民国时期的建筑,但是民风民俗却是经久不衰的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郑义杰 修改于2024.1.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