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二十三位“两弹一星”元勋<div> 黎世纯<br><div> </div></div> <p class="ql-block">“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烟直上于浩瀚沙漠,落日浑圆于无尽黄河,字里行间,使人有感于当时的情景:就是那么的壮阔雄奇、境界阔大、气象雄浑。然茫茫沙漠,人迹罕见的荒凉之地,却蕴藏着共和国的悲壮与雄伟,那大漠落日与黄河的浑然一体中,同样蕴藏着华夏民族精英们的忠魂长舞。</p> 两弹一星元勋照片 1958年6月21日,毛泽东在军委扩大会议上说:“原子弹就是那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我们就搞一点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br>从此,中华大地上不断传来轰鸣与长啸,太空中也传来那游走的卫星与东方红乐曲,那“东方神屋”也在太空中定居。<br>然而,这辉煌乐章的背后,这中华民族挺直脊梁的身影,却是中华赤子的汗水与血泪,却是那生命逝去的悲哀,却是那骨肉分离的痛楚,却是那天上游星的闪亮!<br>今日,永远的今日,安乐的共和国人民不会忘记,那支撑华夏大地的英魂们在护佑我们前行! <p class="ql-block">“当大漠的苍茫点缀了蘑菇云的硝烟,当五星红旗升起在联合国的上空。是他,长空铸剑,吼出雄师的愤怒;是他,以身许国,写下山河的颂歌。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p><p class="ql-block">这是共和国对邓稼先这位“两弹一星”元勋的颁奖词。</p><p class="ql-block">1979年,在飞机空投核弹试验中,因降落伞没打开,核弹掉在地上摔裂了,作为总指挥的邓稼先,他深知危险,还是亲自进入沙漠爆心寻找,把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遭遇强烈核幅射,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强行拉邓稼先回北京检查,结果发现他肝脏破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但他还是毅然决然的回到了戈壁滩。</p><p class="ql-block">直到患直肠癌后才住院,先后五次手术,忍受巨大痛苦,仍念念不忘那星际太空中的长啸高歌,最后因溶血致大出血,于1986年7月29日病逝于北京。</p><p class="ql-block">这位杰出的科学家,与家人”隔绝”28年,倒在妻子的怀里走了,终年62岁。共和国的痛惜,亲人们的悲哀,换来的是一缕忠魂。</p> 邓稼先 杰出的空气动力学家郭永怀,在美国留学时,因为拒绝为美国服兵役,不仅失去了涉密资格,也上了美国政府的黑名单。但这些都不足以动摇他的爱国之心,坚持回国。<br>在和同学们送别聚会的篝火旁,为了避免美国政府找麻烦,他掏出十几年来写成的没有公开发表的书稿,一叠一叠地丢进火里,烧成灰烬,这令在场的学生们惊呆了,夫人李佩教授(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当时也感到可惜。当别人问起“何必烧掉,留着回国还有用”时,他回答说:“这些东西烧了无所谓,知识都在科学家的脑袋中,他们拿不走”。这样的爱国主义精神,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心生敬佩! 郭永怀 随后,他放弃了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的优厚待遇,携妻挈女义无反顾地踏上归途,于1956年秋回到了贫穷的中国,那中华赤子胸中火热的心,温暖了华夏的山山水水。<br> 1965年1月12日,他与夫人李佩将48460元捐给国家。<br> 1968年12月25日,他为了节省宝贵的时间,连夜从青海基地乘飞机回京,飞机在北京机场降落时爆炸起火,在生命的最后10秒里,本能的反应不是保护自己,而是与秘书紧紧抱在一起,保护好皮包中的绝密文件,两人被烧焦,但资料完好,那一年他59岁。在飞机失事后的第22天,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爆炸试验成功,但这一刻,他无法再看到了。<br>“优秀的人到哪里都是优秀的!”这句话最适合描述他的毕生。他的一辈子无私奉献,心系故土。他坚持爱国主义,坚持真理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探讨精神!他在美国学习时,就一直希望有一天可以回到祖国,为祖国做出贡献!一次美方问他为什么要来美国,他回答:“到美国来,是为了有一天可以回去报效祖国”,他是不会被历史遗忘的英雄。<br>天上编号为212796号小行星,就是“郭永怀星”,至今仍遨游太空,焕发出的光亮永照中华,但我们只能站在地球上望着遥远的他!深情地怀念着他!<br> 郭永怀夫人李佩教授(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 “他为祖国作出的贡献,如导弹在空中迸发出的火花一般璀璨、绚烂,五年的归国路让他历尽艰险,但他义无反顾地用那颗与火一般炽热的心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奉献了他全部的智慧和力量。国重家轻,五年漫漫归国路,失去的是自由,不变的是忠心”。 1955年10月28日,从美国归来的钱学森(左一)到达北京,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有训前来迎接。 <p class="ql-block">“踏遍戈壁共草原,二十五年前,连克千重关,群力奋战自当先,捷音频年传。蔑视核讹诈,华夏创新篇,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功勋泽人间。</p><p class="ql-block">披荆斩棘,十年两弹惊世界,淡泊的是名利,心怀的是祖国”。</p><p class="ql-block">这是共和国给“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钱学森两段颁奖词。</p><p class="ql-block">他在美国被监禁长达五年,冲破重重阻力,冒着生命危险回来建设祖国。曾誉为“在美国处于领导地位的第一位火箭专家”,金钱、地位、声誉都有了。可他想:我是中国人,我的根在中国。我可以放弃在美国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他还对中国留学生说:“祖国已经解放了,国家急需建设人才,我们要赶快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祖国的建设中去。”</p><p class="ql-block">1955年经过辗转周折后,他回国了,为国家国防事业做出了巨贡献。2009年10月31日,他仙逝于北京,享年98岁。</p><p class="ql-block">国际编号为3763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钱学森星”,是对这位伟大科学家的褒奖。</p><p class="ql-block">史册的彪炳,人们的思念,将永久不灭。那华夏的傲骨中,始终有他坚强的一份,那天上的星,是一颗忠诚遨游的英魂,总闪烁着光茫!</p> 钱学森 “人生为一大事来。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br>“一生专一项,核小功丰,入地升天,菇云化作凌云志;千折试千回,家轻国重,维和避战,骨气凝成正气歌”。<br>这是共和国给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朱光亚的两段颁奖词。<br>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取法的人,这些人构成了中国的脊梁。<br>一个人没有脊梁,就会站不起来。一个国家没有脊梁,就会永远被列强踩在脚下,朱光亚就是这样的脊梁。<br>骨气、正气与成就的合成,故而,国际编号为10388号天上星为“朱光亚星”,这星,总是灿烂!<br> 朱光亚 核物理学家王淦昌,是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br>没有实验用具,他则以木炭、茶杯替代;没有高真空系统循环水流,他设法将水桶放在高板凳上,利用落差提供水流;没有电源,就利用废旧汽车的发动机来发电。在如此简陋的环境里,他制成的荧光粉——磷光硫化锌,为国家填补了空白。<br>王淦昌,他的名字始终和科学上的重大发现紧紧联系在一起:探测中微子、宇宙线研究、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两弹突破、大型X光机、惯性约束聚变……<br> 对于他一生的成就,曾有评论说:“任何人只要做出其中的任意一项,就足以在中国科技发展乃至世界科技发展历程中名垂青史。”这么多成就集一人之身,简直就是开了挂的存在,他是一位真正的学界泰斗、科学大师。<br>“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br>这是对荣获功勋的王淦昌的颁奖词,字里行间,浓缩着厚重的褒奖之意!<br>1998年12月 10日,王淦昌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他以自己的一生诠释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愿以身许国”的诺言。<br> 王淦昌 赵九章是地球物理学家和气象学家。是中国地球物理和空间物理的开拓者,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奠基人之一。<br>向死而生,只为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br>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他直接上书国家总理周恩来,以正式报告的形式,建议尽快全面规划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随后,他又与另一位科学家联名上书中国科学院领导。紧接着,这份报告以“刻不容缓”的批复表述,被中国科学院正式上报国家高层,设定了卫星制造的总体方案。他率众之力,成功地将东方红卫星送入太空。<br>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科学院为人造卫星事业的成功,申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特等奖,为此列出对该项目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员名单为:赵九章、钱骥、钱学森、王大珩、陈芳允、关肇直……,从这张功臣排名表可以看出,中国卫星的第一功臣是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首任所长赵九章。 <br>国际编号为7811号的小行星命名为“赵九章星”。同年,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还与中国科学院联合设立了“赵九章科学奖”,这是国际上首个以中国科学家命名的科学大奖。这浓浓的科学奖,是对这位伟大科学家的敬仰之情!<br> 赵九章 钱三强是原子核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之一,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br>1940年,钱三强取得了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又继续跟随第二代居里夫妇当助手。1946年,他与同一学科的才女何泽慧结婚。夫妻二人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被导师约里奥向世界科学界推荐。不少西方国家的报纸刊物刊登了此事,并称赞“中国的居里夫妇发现了原子核新分裂法”。同年,法国科学院还向钱三强颁发了物理学奖。 钱三强 钱三强夫妇于1948年夏天从法国回国,国民党要员诱以高官厚禄,他不为所动。近代物理研究所成立后,钱三强先后担任了副所长、所长职务。他领导的原子能研究所是“满门忠烈”的科技大本营。<br>1960年,在原子能所组织中子物理理论与实验两个研究组开展氢弹的预研工作,为氢弹研制作了理论准备,促成了中国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仅两年零八个月,就成功研制出氢弹。 <br>看看钱三强的经典语录吧:<br>1、青少年时期学校老师教给的系统知识,对人的一生来讲是很重要的,但只是你的全部知识的很小的一部分。知识主要还是靠工作和生活中自己抓来;<br>2、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祖国;<br>3、古往今来,能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一不是脚踏实地攀登的结果;<br>4、光明的中国,让我的生命为你燃烧吧;<br>5、科学不是为了个人荣誉,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人类谋幸福;<br>6、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br>7、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br>8、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塌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br>他那燃烧的生命,带来的是华夏的坚强,是华人的骄傲,是国土的安全!<br> 钱三强夫妇。夫人何泽慧是一位高风亮节,只谈贡献,拒绝名利,拥有绝世风骨的女科学家。她是中国第一位物理学女博士、第一代核物理学家,他俩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王大珩,光学专家,中国光学界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br>他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国防光学工程事业。为国防现代化研制出各种大型光学观测设备,为中国的光学事业及计量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王大珩的主要成就有建立了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与王之江院士一起主持了中国第一台激光器的研制。<br>“光阴流逝,岁月峥嵘七十,多少事,有志愿参驰,为祖国振兴。光学老又新,前程端似锦。搞这般专业很称心!<br>迅如闪电,炫若飞霜。耀浩渺之宇宙,破暗黑之洪荒。古往今来,屡复探奥;中研外究,竞欲登堂。震旦脊梁,唯丹忱而肩重任;龙人精萃,虽白纸而著华章。四海瞻兮,显赫王者之鼎;五洲仰止,璀璨大珩之光”。<br>这璀璨的大珩之光就是中华民族之光,万里长空,总飘浮着他那五彩的光霞!<br> 王大珩 于敏,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br>于敏于1926年出生于河北一户普通的职员家庭,当时的中国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绝大多数中国人在夹缝中求生存、在压迫中求解放,列强的残酷暴行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惨痛的记忆。“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江山如故,千村廖落。”他从小就立志向学、勤奋苦读,期待有朝一日能够为国效力、重振山河!<br>18岁,于敏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工学院。在亲友的资助下,他得以走进大学课堂。那个年代,能够安放一张课桌的地方便是天堂,于敏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获得了丰富的知识。<br>1960年底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的关键问题。<br>“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深爱古典文学的于敏曾用《后出师表》中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报国之心。<br>从掌握原子弹到掌握氢弹,法国用了8年,美国用了7年,英国用了4年,苏联用了不到4年,而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br>1967年6月17日,中国氢弹试验成功,对我国战略安全起到了保底与基石作用,用任何语言来形容都不过份。而于敏只说了一句“回去可以睡觉了,睡得踏实”。在于敏的氢弹研究中,有“于敏氢弹构型”一说,足以对他成绩的肯定。<br>“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感动中国”组委会曾评选于敏为201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并宣读了这样一段颁奖词:“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这是对于敏壮丽人生的生动诠释,也是对所有如于敏一般民族脊梁们的高度赞誉! 于敏 彭桓武,理论物理学家。<br>上世纪四十年代,他留学英国,获得了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博士学位,得到了极高的声誉与学术地位。于1949年回国,当有人问他为何回国时,他回答说:“回国是不需要理由的,不回国是需要理由的”。这铮铮学子,赤诚于母亲。<br>回国后,他参与并领导了中国的原子弹、氢弹的研制计划。一直从事理论物理教学和研究工作,尤其在1955年国家大力发展原子能事业以来,他在国内开始了反应堆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了原子弹、氢弹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工作,为我国原子能事业和战略核武器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理论物理研究方面的骨干力量和学术带头人。<br>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罗布泊里的观察所一片欢腾。望着光芒四射、腾空而起的蘑菇云,彭桓武眼底酸涩,突然想哭。他赋诗道:<br>亭亭铁塔矗秋空,六亿人民愿望同。<br>不是工农兵协力,焉能数理化成功。<br>彭桓武还曾写诗:“浪漫鲲鹏庄子梦,芬芳兰惠屈原风”。<br>与其说这是他毕生的追求,毋宁说这正是对他人生的高度聚焦与概括,是对他生命和精神的最真实的写照!<br>为表彰他取得的诸多成就,2006年,国家将中国科学家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第48798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彭桓武星”,这星,就在中华大地的上空。<br>2007年1月,彭桓武因感冒被送进医院。2月初,周光召前去看望。插着呼吸机不能讲话的他在纸上写道:“多谢了,生命只魂在耳。”他从未惧怕过死亡,早就留下遗愿:丧仪从简,不举行任何纪念仪式;骨灰与夫人合并,不存放公墓,归返自然;藏书赠理论所图书馆,电脑、打印机等归还理论所;“两弹一星”金质奖章赠给军事博物馆……<br>2007年2月28日,彭桓武去世。这生命只魂不仅在耳,还在太空长舞!<br> 彭桓武 孙家栋,长期领导中国人造卫星事业,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上世纪60年代,孙家栋受命为卫星计划技术总负责人。<br>“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与中国第一颗导弹、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第一颗通信卫星、第一颗资源探测卫星、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第一颗探月卫星等紧密相联。有人说,翻开孙家栋的人生履历,就如同阅读一部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br>“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这是国家对孙家栋的颁奖词,他就是华夏的传奇,华人的大慰!<br> 孙家栋 <p class="ql-block">任新民,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开创人之一,曾任卫星工程总设计师。</p><p class="ql-block"> 从1968年起他带领科技人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终于完成了长征一号火箭的总装测试、大型地面试验和卫星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腾空而起,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p><p class="ql-block"> 1975年6月,任新民被任命为七机部副部长,专门领导运载火箭和卫星的研制、生产与飞行试验工作。这一年之内他连续组织了三颗卫星的成功发射,尤其是组织使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第一次成功地发射和回收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使我国航天技术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成为了继美苏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国家。</p><p class="ql-block">任新民与屠守锣、黄纬禄、梁守槃被称为“航天四老”。他说:“一辈子就干了一件事,研制了几枚火箭,放了几颗卫星而已。”那“而已”,渗透是谦虚,显示的是高尚!他还说:“我几乎是看着中国航天事业成长起来的,对它的有非常深的感情,想要付出自己的全部力量。”</p><p class="ql-block">他在美国的同事很不理解,问他:“在这里,你能拥有最好的一切,包括前途,实在搞不懂你为什么要回国?” 任新民回答说:“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岂能忘记我的根?个人前途在祖国面前,不值一提,你们永远都不会理解我的追求!”共和国的忠臣,那华夏儿女总怀敬仰之情!</p> 任新民 陈芳允,无线电电子学家。1964年至1965年,提出方案并参与研制出原子弹爆炸测试仪器,并为人造卫星上天作出了贡献。<br>在中央研究院时,他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神经生理学方面的仪器,在各大医院医疗上取到了非常好的作用;他参加了国家12年科研科学制定规划计划;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时,他领头算出了卫星的引力轨道参数。<br>在海南,他趁着日环食,观测到了太阳射电辐射数据;研制出国际领先的脉冲采样器;之后,他研制出测量原子弹爆炸的多道脉冲分析器。<br>心身全系于祖国的科学,他就是那样具有能量!这能量,不仅释放在中华大地上,还释放在浩瀚的太空中。 陈芳允 <p class="ql-block">黄纬禄,自动控制和导弹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曾任中国液体战略导弹控制系统的总设计师。</p><p class="ql-block">1943年,他赴英留学,寻求科学救国。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有幸看到英国缴获的德国V-2导弹。看着导弹复杂的“五脏六腑”,黄纬禄感慨地说:“如果中国有这样的‘大家伙’,帝国主义就不敢侵犯我们了!”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面临着超级大国不断施加的核威慑,危机重重。为此,毛主席发出了“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号召。1957年,在成立一年的中国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五院,黄纬禄开始了他的导弹人生。</p><p class="ql-block">当时,我国导弹事业从零开始,大多数技术人员没搞过导弹,基本上是半路出家。黄纬禄鼓励大家:“搞研究,就像爬山一样,只要坚持不懈地往上爬,再高再陡的山也能登顶。”从此,黄纬禄和战友们以“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的铁律,隐姓埋名、艰苦攻关,开启了我国导弹研制的新征程。</p><p class="ql-block">研制东风二号时,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黄纬禄发明了“抗饿新疗法”,晚上加班肚子饿得厉害时,就把皮带向里勒紧一个扣,实在难熬时就冲一点酱油汤充饥……</p><p class="ql-block">1960年11月,中国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发射成功,实现了我国军事装备史上导弹研制零的突破;1964年6月,东风二号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翻开我国导弹发展史上自主研制的崭新一页。但他却瘦了整整11公斤。一位同事开玩笑地说:“他瘦了,导弹却飞(肥)了,这是剜肉补导弹啊。”虽是戏言,同事们眼中却闪烁着泪花。</p><p class="ql-block">“如果有来生,我还愿意搞导弹研究。”2011年11月23日,黄纬禄带着对导弹事业的眷恋,走完了近一个世纪的壮阔人生。</p><p class="ql-block">生活在精神世界的人能超然于物外。走进黄纬禄的家,每个人都会为这个简朴得如一张褪色老照片的家感到震撼。改革开放后,上级三次提出让他搬新家,他都拒绝了,老房子一住就是半个世纪。</p><p class="ql-block">这就是黄纬禄的光辉灿烂的人生,长空舞忠魂,他当之无愧。</p> 黄纬禄 屠守锷,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曾任地空导弹型号的副总设计师,远程洲际导弹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东方红一号、长征一号、长征三号、风云一号……一连串令国人骄傲的航天成果背后,有着同一位航天人的名字,“中国航天四老”之一的屠守锷。<br>他是“四老”之一,这“老”,人们老想着他! 屠守锷 吴自良,材料学家。<br>1948年获美国卡内基理工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在分离铀235同位素方面作出突出贡献。上世纪60年代自力更生研制成分离铀同位素的核心部件甲种分离膜,打破了核垄断,为我国成功爆炸原子弹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核垄断的打破,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安全系数。<br>他于上世纪70年代提出和指导了大规模合成电路用硅材料品质因素的研究,取得了多项成果,为促进我国的高科技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br> 吴自良 钱骥,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学家、气象学家、航天专家。是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br>钱骥对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做出了重大贡献。1974年钱骥从军事、政治、经济等因素分析,提出加速发展返回式遥感卫星,这对返回式卫星持续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1976年钱骥负责组织返回卫星总装和发射试验工作,卫星安全返回,达到任务书要求,圆满成功。<br>当年,卫星的发射与返回,令中国人欣喜若狂,其背后却是他们的辛劳付出与卓越功勋。 钱骥 程开甲,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开拓者之一、核武器试验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核试验总体技术的设计者。<br>他善于超前思维、科学预见,提出许多富有创造性、前瞻性的重要学术思想和技术论断,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他先后参与和主持了首次原子弹、氢弹试验,以及“两弹”结合飞行试验等在内的多次核试验,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br>他那“开甲”,真正的甲级元勋!<br> 程开甲 <p class="ql-block">杨嘉墀,中国航天科技专家和自动控制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p><p class="ql-block">他领导和参加了卫星总体及自动控制系统研制。研制出了快速记录吸收光谱仪。这一成功结束了光谱仪手动的历史,该仪器被专家定为“杨氏仪器”。他促进了载人工程立项,提出了探月北斗的建议。1986年3月,杨嘉墀与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联合向中共中央写信,题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他常说“争名当争国家名,计利当计人民利”。</p><p class="ql-block">我常想:大凡国之器重、人之怀念而具有非凡成就之人,总会有思想上的高境界。</p> 杨嘉墀 王希季,卫星和卫星返回技术专家。<br>他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任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在他主持下,大量采用新技术并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使卫星增大了功能,延长了寿命,使中国卫星返回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第三个掌握此项高技术的国家; <br>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T7M于1960年2月19日发射成功。 T7M的发射成功,是中国探空火箭技术取得的第一个有工程实践意义的成果。虽然只在天上飞了短短的8公里,但对王希季来说,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成功。1960年,毛泽东主席在上海新技术展览会上视察T7M火箭时,就曾说过:“了不起呀,八公里也了不起!我们就是要这样,八公里、二十公里、二百公里地搞下去,搞它个天翻地覆!”<br>当年,他们没有电子计算机,就用电动计算机和手摇计算器,有时甚至干脆就拨算盘珠子;为了一条弹道,几个人一算就是两个多月,计算用的稿纸堆起来比桌子还高。<br>那不怕苦与累的精神,何尝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王希季 <p class="ql-block">姚桐斌,导弹和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研究所的主要创建者、领导者。</p><p class="ql-block">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科学家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拥有最强战斗力的人,也是各国家都争抢的人,姚桐斌也是如此,但他和其他科学先辈一样,从不留恋外国的机遇,毅然回到祖国最需要他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回国后,他与同事一道,经过反复分析试验,只用了2个月不到的时间就生产出了高温钎焊合金。火箭发动机燃烧时,会产生3000度高温,容易烧坏零部件,这个问题纳入了研究课题。他们将新研制的材料应用于新型号火箭上,不但降低了火箭发射时的高温,还提高了比推力,增加了射程。</p><p class="ql-block">2000年9月15日,姚桐斌铜像正式在航天703所揭幕。江苏省人民政府在姚桐斌老家无锡黄土塘镇的故居旧址上,建成了姚桐斌纪念馆,钱学森为此题词:“鞠躬尽瘁为航天,德昭日月感后人。”昭日月,他是游走于日月间的忠魂!</p> 姚桐斌 <p class="ql-block">陈能宽,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p><p class="ql-block">1960年以后从事原子弹、氢弹及核武器的发展研制。</p><p class="ql-block">1955年秋,中美两国在日内瓦达成“交换平民及留学生”协议,他才真正有了归国的希望。有些美国朋友对他急于回到贫穷落后的中国不解,他说:“新中国是我的祖国,我没有理由不爱她。这种诚挚的爱,就象是被爱神之箭射中了一样,是非爱不可的!”。</p><p class="ql-block">1964年10月16日,新疆罗布泊,大地颤抖,天空轰鸣,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屹立天地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人自力更生研制、设计、制造的氢弹试验获得圆满成功。陈能宽参与了中国大部分核试验的方案制定和组织领导工作。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人仅用了四年的时间,不但赶在法国人前面爆炸了氢弹,而且所花的时间是所有核大国中最短的。</p><p class="ql-block">这应该是他们和中国的骄傲!</p> 陈能宽 周光召,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br>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设计中作出了重大贡献。隐姓埋名近20年,专心致志研制原子弹和氢弹。参与领导了爆炸物理、辐射流力学、高温高压物理、计算力学等重大研究工作。他和彭桓武等科学家艰苦奋斗,精心设计,严密测算,独立自主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为原子弹的爆炸成功作出了突出贡献。<br>周光召,他在中华历史上总会闪光! 周光召 看看元勋们的成果吧:<br>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r>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br>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br>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br>这“两弹一星”,大大超过了西方国家的研制时间。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引起世界轰动。 这些伟大的科学家,大都有如下特点:<br>1、放异国外优越的生活与工作条件,毅然回国参加中国的建设与发展;<br>2、在贫困的家国中,克服重重困难,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以身体和生命为代价,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br>3、舍小家为大家,基本不顾家庭与亲情,无私地塑造出国之重器,为中华民族子孙后代带来了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br>4、思维敏捷,才华横溢,合力而为,故而有超前的设计与实施,从而产生了辉煌的成果;<br>5、精神的力量无穷! “两弹一星”,国之重器,家之安危,人之乐业,民之振奋。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少见的的辉煌之一。这辉煌源于伟大科学家的血泪、汗水、奉献与生命。 邓小平说:“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的早年 “腰间宝剑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战勋,<br>见说云中擒黠虏,始知天上有将星”。 <br>天上的将星,天上的英魂,在万里长空闪烁,在万里长空起舞! 漫漫星空,闪烁着中国元勋们的光辉! <p class="ql-block">注:“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其中,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p> 谨以此篇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功勋人物。<br>2022年4月26日于湖南衡阳市 本文内容与图片多来自百度,如属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