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王戎不取道旁李说开去

清湍流月(贺源)

<p class="ql-block">  最近较为疏懒,很少翻书、写文章,顿觉腹中空空矣!是日,偶见书桌旁躺着一本新编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教材,信手翻了翻目录,好多课文自己都看过,之前担任语文课时也教过,只有一篇小古文很陌生——《王戎不取道旁李》,文章很短,很适合小学生去学习、体悟,文曰:</p><p class="ql-block"><b>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b></p><p class="ql-block"><b>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b></p><p class="ql-block"> 喜欢细读文本,对古文言更是情有独钟,也曾经写过很过篇,但读这篇小古文却很是“费劲”,此处所说的“费劲”不是文章的艰深晦涩,而是文本本身引起了我诸多思考及考证的欲望……</p><p class="ql-block"> 欲深究之,须先了解王戎的生平,王戎出身于琅琊王氏,是三国至西晋的名士,乃“竹林七贤”之一,父亲是曹魏时期凉州刺史,王戎在西晋时期更是封侯拜相,声名显赫。《王戎不取道旁李》取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此书中记录名人轶事甚多,以王戎的名气,其故事被收录其中亦非怪事!在那个时期,王戎出生于豪门朱户,所受的学前教育自是不错,上个免费的省直公立幼儿园大概不是什么难事,所以,当读到唯戎不动的时候,我内心推测,这篇文章应该是说王戎懂礼仪,有良好的道德操守,正所谓:“李虽无主,我心有主”。我内心暗自高兴,但是读到下面的文本,未免有些遗憾,一种被拒绝的遗憾。</p><p class="ql-block"> 读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总觉得有些疑惑在心头,为什么在道旁多子的李子树一定是苦的?假如这棵(些)李子树是个人种植的私有财产(路旁未必没有良田,李子树是个人种植也有可能),为了在集市叫卖赚点钱,那么,因其在路旁,肯定是有人管理的,所以,即使在道旁且果实累累,也未必是苦李(主人肯定要看好自己种的李子树以减少被采摘),除非这些李子还没有成熟。</p> <p class="ql-block">  如果这是一棵(些)无主的李子树,这些树生长在道旁也未必是苦李。所以,笔者认为:“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在逻辑上有问题!是不是苦李需要吃了之后才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既然如此,行人路过,必然要摘李子试吃才知道李子是不是苦的,既然行人吃了李子才知道是不是苦的,道旁的李子树怎么还会多子折枝?难道还要论证这条路是不是在CBD附近(繁华地段,试吃的人会多,李子总数减少甚至全部被摘,如试吃的人少,李子树还能维持多子折枝的状态),故李在道旁而多子并不能有力的去证明是苦李!</p><p class="ql-block"> 欲穷其本,必细察之,仔细观看了课本的插图,显然多子折枝的李子是成熟的,所以是李苦的原因绝不是李子还未成熟,而是这棵李子本身结的果子就是苦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无论如何,李子苦不苦都需要去用实践来证明!光凭观察和推测得出的结论只能是可能性的存在,而非是必然性(即必是苦李)的存在,当然,写到这里,很多人大概会说,文学不是逻辑学,不能够吹毛求疵,我也赞同。但是,笔者更赞同好的文学作品在逻辑上没有漏洞,经得起琢磨、乃至批判!</p><p class="ql-block"> 为了更进一步去了解这篇文章,一种刨根求底的求知欲驱使我去读了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雅量》,找到了这篇小古文,原文与课文是一致的!抛去上边的问题不谈,我们再仔细分析一下这篇文章的文本: </p><p class="ql-block"><b>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b></p><p class="ql-block"><b>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b></p><p class="ql-block"> 文章很简单,是适合四年级学生学习的小古文,从文本去证明王戎的善于观察,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主旨也没有错,该文本是从《世说新语》摘录的,《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也有说其组织门客所写)的笔记小说,记录的大多是魏晋南北朝的名人轶事,魏晋时期,玄学兴起,名士风流(如竹林七贤),结合刘义庆的身世经历,意在追慕名士风流,寻求精神上的化解与超脱,既然是笔记小说,不都是历史真实,为了进一步考证,笔者又查阅了梁朝刘孝标注引《高士传》的记载,才知道这个故事源自佛经故事《本生经.愿望品》中的《果子本生因缘》,后人将它附会在王戎身上并为史家所采信,从而完成了从故事传说到历史事实的转变。历经这样一番工夫,轮廓就更清晰了,很多的真实大概都是历史真实,历史真实其实是已经烟消云散的“真实”,因为历史是无法还原的!</p> <p class="ql-block">  再读文本,笔者仍有话要说,那就是文言文本身的一些问题,古文言中的"看、在"用"见、于"是不是更好些?道边用道旁与文章题目对应可否商榷?文中的两个取之的含义不同,学生不太好理解,第一个取之的含义是去摘李子,第二个取之的含义是摘下来尝了尝,总觉有些深奥和缺漏!作品虽取自《世说新语》,但选作教材依然可以有改动!于是,笔者也心生一念,改改《世说新语》中的这段小文言文又有何不可?文曰:</p><p class="ql-block"><b>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见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b></p><p class="ql-block"><b> 人问之,答曰:“树于道旁而多子,恐(表推测)是苦李。”取之尝之,信然。</b></p><p class="ql-block"> 写到这儿,分析到这儿,俺都觉得自己有点儿挑剔了,有些对不起九泉之下的刘义庆先生与王戎宰相,但是,学贵有疑,敢于质疑是一种进步,中国的学校教育中应该少些“标准答案”,少些“权威”,多提几个问题又何妨?哪怕这些问题仔细分析、讨论后是有问题的!这无疑是中国的学生所缺乏的,在当下,在未来,也是必须的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本身也只是“相对论”而已!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质疑课本、质疑权威呢?于是,我们还可以打开自己的思路……</p><p class="ql-block"> 如果王戎德育方面做得好,王戎必不取道旁李,无论是不是苦李!如果王戎想通过自己的实践去验证苦李与否,那么王戎必取道旁李!如果李子树"身材"高大,王戎怎能取到道旁李?其实,每个人细读文本,都可以做出不同的假设,以发散思维……</p><p class="ql-block"> 闲暇之余,笔者又查阅了李子树的"身材",通过爬树取道旁李对于六七岁的孩子来说应该是可能的,更何况古代的李子树不打农药,如果王戎生在21世纪,那么,从安全教育的角度而言,王戎不可取道旁李也!</p><p class="ql-block"> 《王戎不取道旁李》,大家都可以说开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