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奋楫笃行,航天强国筑梦太空——格尔木市职业技术学校党支部“忆初心•耀党旗”宣讲团开展第三期宣讲活动

职校党支部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推动科普教育,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促进学生对航天科普知识的了解,致敬航天英雄,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持续推动“一心四全八阵地+弘扬工匠精神”思政教育工作,4月27日,格尔木市职业技术学校党支部“忆初心•耀党旗”宣讲团开展了第三期进校园宣讲活动。</p> 宣讲人简介 <p class="ql-block">  来自21秋电气运行与控制班的李晨林,是一位稳重踏实的男孩,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勤于思考,勤学上进,刻苦拼搏。作为班干部,热爱劳动,关心集体,团结同学,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努力为班级争荣誉,在班级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p> 宣讲主题 <p class="ql-block">火箭刺苍穹,梦想揽九天。</p><p class="ql-block">航天强国梦,助推中国梦。</p> <p class="ql-block">致敬,航天精神!致敬, 中国航天人!</p> <p class="ql-block">  伟大事业催生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精神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航天工程建立以来,一代又一代航天工作者将发展航天事业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推动航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先后孕育形成了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反映不同时期航天事业的特征,是中国航天事业的灵魂,成为凝聚中国精神的重要动力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时代对航天精神的研究,能够加深我们对其内涵及当代价值的了解,展现航天精神的时代魅力,不仅能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还能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p> <p class="ql-block">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我国首次地外天体无人采样返回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从东方红、长征、神州,到北斗、嫦娥、天问....我国航天事业创建60多年来,一项项关键技术的突破、一个个辉煌成就的取得,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几代航天人不懈奋斗的成果,让我们通过一-组海报,感悟其中蕴含的深厚博大、一脉相承的航天精神。</p> <p class="ql-block">  2022年4月16日北京时间9时58分,在全国亿万同胞的欢呼声中,搭载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天宫空间站成功分离,在天际划出优美的轨迹,稳稳降落在东风着陆场,圆满完成了载人飞行天地往返任务。</p> <p class="ql-block">  进驻天宫、太空漫步、天宫授课、太空过年……在轨的180多天里,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创下多个“首次”:首次太空跨年、首次在太空过春节、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首次在轨通过遥操作完成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对接、首次在轨驻留长达6个月......可以说,神舟十三号任务再次以骄人的成绩向世界宣告,中国航天已经突破并掌握了多项关键技术,稳步挺进空间站建造阶段。</p> <p class="ql-block">  中国人在太空一次次迈出的一小步,汇聚成了中国航天的一大步。</p> <p class="ql-block">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这就是中国的载人航天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30年来,中国航天员不忘初心,顽强拼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神舟凯旋之时,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最后一次飞行任务、也是第6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同时也顺势拉开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大幕。</p> <p class="ql-block">  中国航天,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这片广袤无垠的沙漠戈壁,见证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出征和凯旋,也记录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段“感觉良好”的铿锵步伐。</p> <p class="ql-block">  16日0时44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实施分离。在距离地面400公里的太空,“太空出差三人组”踏上归程。16日上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穿越“黑障区”,进入着陆场上空后,巨大的主降落伞迅速打开。那红白相间的伞花,绽放在空中,分外醒目美丽。</p> <p class="ql-block">  “我是神舟十三号,我已安全着陆,返回舱正立,01感觉良好。”“02感觉良好。”“03感觉良好。”落地不久,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返回舱内接力给大家报平安。一句“感觉良好”,是中国航天员经过重大考验、突破重重挑战后,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p> <p class="ql-block">  在医监医保人员的帮助下,翟志刚首先出舱,坐上地面人员为其准备的航天员专用座椅。他面带微笑,表示感觉非常良好,并向祖国和人民报告,圆满完成任务。</p> <p class="ql-block">  王亚平面带微笑向大家报平安,并对着镜头告诉女儿:“摘星星的妈妈回来啦!”</p> <p class="ql-block">  首次飞天的叶光富最后出舱,面对人群做了个“点赞”“比心”的手势。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实现了飞天梦想,可以自豪地向祖国报到!</p> <p class="ql-block">  航天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起步晚,落后于其他航天大国几十年。创业以来,筚路蓝缕,用低投入产出了高效益。这离不开航天技术人员的不辞辛劳,以苦为乐和主动的以岗位为家,披星戴月;这也离不开宇航员们对自己的苛刻标准,对魔鬼训练的主动配合。一篇关于宇航员幕后训练的报道将一个红色的按钮放在封面,讲述了超重耐力训练的艰苦。在离心机中,宇航员要负荷8倍以上的重力,而普通人的上限是3倍。过程中,训练者常常止不住流泪,面部肌肉变形,脑部缺氧缺血,甚至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完成各种技术动作。他们的手边一直有一个红色按钮,在坚持不住时可以按下以停止训练——但1998年,航天员大队创队以来,没有一个人按下过这个红色按钮:天上的航天人与地上的航天人都用亲身行动诠释了艰苦奋斗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航天精神启示我们要有默默进取、无私奉献、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气壮山河的飞天图景是一代代航天英才接力绘就的,是由他们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棒接着一棒奉献的韧劲铸造的。建设美丽中国同样是利国利民、泽被后世的大事,既需要我们这代人艰辛付出,也需要下一代人的巩固提高。只有怀着“铺路石”的初心,持之以恒地下苦功夫、细功夫、硬功夫,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博大胸怀,“铁杵磨成针”的坚强毅力,“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奉献精神,才能担负起“跑好自己这一棒”的使命,履行好“为下一棒奠基蓄势”的责任。</p> 主题班会 <p class="ql-block">  4月24号是第七个“中国航天日”,它是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设立的一个纪念日。今年的主题是“航天点亮梦想”。根据校党支部的安排,各班级班主任围绕主题开展了主题班会活动。</p> <p class="ql-block">  班会课上,各班主任们通过精美的图片、视频,带领同学们从神州十三号回家、回顾神州十三号、神州十三号趣事、致敬中国天团四个方面,普及航天知识,宣传航天文化,让学生们更好的了解我国航天事业成就,发扬航天精神,号召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p> <p class="ql-block">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2022年,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一年。新征途需要新风貌,呼唤新科技,激励新作为。在新的征途上,还要继续创新,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学习载人航天精神,勇做生态环保铁军,在新时代承担更重要的担当,面对新任务争取更大的作为,交出更加了不起的“中国答卷”。</p> <p class="ql-block">星空浩瀚无比,</p><p class="ql-block">探索永无止境。</p><p class="ql-block">第七个中国航天日,</p><p class="ql-block">向每一位中国航天人致敬。</p><p class="ql-block">心之所向,星河万里!</p>

航天

十三号

精神

中国航天

航天事业

神舟

载人

航天员

感觉良好

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