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 胸怀梦想德更高

裴小梅

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更是传承文明、提高国民素养的重要途经。4月23日,在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提出希望,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而人民教师,是最应该读书的群体,因为我们要培养读书的学生。朱永新教授在《我的阅读观》中告诉我们:“一流的教师应该是一流的读书人,只有一流的读书人,才有可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伊旗一中英语教研组的老师们,是一群热爱读书、热爱教育的有志之士,他们投身于忙碌的教育教学事业,也埋首阅读自己最喜爱的书籍。他们拥有脚踏实地的干劲,他们怀揣仰望星空的梦想。阅读,让他们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优美的文章要有一个好的开头,才能引人入胜; 动听的歌曲要有美妙的前奏,才能使人共鸣。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设计要从"头"开始,才能有效地带领学生进入阅读天地。英语阅读教学的读前环节就是这个"头",它是英语课堂阅读教学的首要环节,是英语教师阅读教学活动设计的第一个亮点所在。要收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读前活动的设计和开展是非常重要的。<div> ——信俊平老师读《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div> <br>朱永新老师说: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用心的前提是什么?是爱,爱这一职业,爱自己的岗位,爱自己的学生。一个具有丰富的学识水平、严谨笃学、专业精深的教师才能赢得学生及家长的尊敬,也才能激励学生刻苦攀登科学高峰。很难设想一个不学无术、胸无点墨的教师能够胜任培养下一代的工作。大量的事实证明,现代的学生不喜欢那种古板、单一的教师,而是喜欢那些学识渊博,而且兴趣广泛多才多艺的教师。<div> ——杨丽老师读《如何成为一名优秀教师》</div> 在阅读设计的准备期,要更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真正的理解,引导学生不仅寻找信息,并且解码信息,引发他们的积极思考和交流;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引导其对文本进行思考,产生共鸣或评价交流,从而得到感悟和教育。另外,要提升自身的语言素养和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只有如此,才能游刃有余的带着学生进入文本世界,才能用精心设计的问题和课堂上精准的反馈和点拨,帮助学生思考并真正领悟文本!<div> ——魏虎老师读《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div> 初一是坎,初二是坡,初三是峰,熬不过去,无缘高中,毁前程。从小学到高中,既是量变也是质变。生活环境发生改变,需要重新适应。课程突然增多,需要重新把控时间。指导孩子规划时间,养成良好习惯(书写、阅读、记笔记、记错题等),防止偏科,及时查漏补缺,帮助孩子跨过初一的坎儿,爬上初二的坡,勇攀初三的峰。<br> ——张凤霞老师读《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 很感谢能有这样一本书,在我入门阶段为我解答疑惑。<br>1. 永远要持续阅读,持续学习使我们保持精神的高尚。<br>2. 我们面对的活生生的人,我们说的每一句话、上的每一节课,都关系到他们的成长。<br>3. 学生喜欢你的课,是因为你引导他进入有意思的境界,他学到了方法,发现了智慧,而不是看了一场演出。<br>4. 做任何事,刻苦的结语常是:及格;兴趣的结语常常也是两个字:出色。<div> ——李艳梅老师读《致青年教师》<br> </div> 鼓励胜过奖励。过分的物质奖励,会让孩子变得浮躁和虚荣。只有让孩子在自我价值的实现中体会到成功感和喜悦感,才能激发孩子的精神动力。与其费尽心机地奖励孩子,不如脚踏实地地引导孩子。要想办法保持孩子对于知识的好奇和兴趣,保持对知识的热爱,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充实。<div> ——贺毓佳老师</div> 读了朱萍老师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后,我深刻地了解了阅读课词汇教学的基本原则,并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摸索实践。<br>1.避轻就重原则。高频词应为阅读课中的词汇目标。除此之外,有些词学生只需简单了解,无需深究其意。<br>2.一以贯之原则。既然词汇教学是一以贯之于阅读课中的,就应在阅读教学中不同的阶段都有所体现。词汇教学应贯穿于阅读教学的读前、读中和读后的各个阶段。<br>3.音形义结合原则。这是词汇教学中的基本原则。遇到文本中的点睛之词,要引导学生讨论理解该词的意义,以达到对文本主旨和内涵意义的深入理解。<br>4.学用结合原则。“情境性”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要素之一,它对英语词汇教学意义重大。阅读文本提供了丰富的情境,通过教师的词汇教学,学生能理解词汇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含义,从而不仅知晓了词汇的“音”与“形”,更重要的是了解了词汇的“义”。<div> ——贾慧老师读《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br></div> <div>我们经常说社会残酷,但是如果把视野扩散到全社会,就能发现一个明显的事实:绝大部分人一辈子也没努力过,也没主动过,更没有主动做过艰难的决定,只是被动地接受生活的摆布,过一天算一天。这么说尽管很不近人情,不过确实也是事实。当然了,这里说的“努力”,有“主动出击”的意思在里边,克服恐惧,迎接挑战。处处被动被生活蹂躏,那叫“辛苦”。想要生活不“辛苦”,那就从看到这句话开始主动努力吧!<br></div> ——刘淑英老师读《向上生长》 苏霍姆林斯基明确告诉我们: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br>  其实类似的观点在我国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这就是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原则,只是我们往往口头上无比的尊崇,而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却一再地践踏罢了。<br>  学生是人,不是工厂里的产品。教者尊重学生不妨从尊重他们的现状做起,为每一位学生确定适合他自己的"临近发展区",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自信地发挥出他的力量和潜力,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div> ——温静老师读《给教师的建议》</div>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被雷夫的教育激情打动了,他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特立独行而又别出心裁的创意使我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有差异性的,我们不能用等同的目光看待每一个孩子,作为教育者我们更要有足够的耐心,沉住气,去等待孩子的成长。做任何事情都有它的时间表,做任何事情需要克服急躁,耐心等待也是一种智慧,耐心等待将会创造更大的成功。<div> ——刘栋老师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div> 1.完整事件能让宝宝们有把握时间的感觉,因为他们不是天生就知道,一件事情开始了,还会有个结束。只要帮助宝宝对事情的开始和结束有坚定的感觉,我们就能享受(或者觉得不好时,就能忍受)事情的中间过程。<br>2.我们要学会创造或保护整体事件,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观察宝宝。因为我们给了宝宝足够的时间,来充分经历整个体验的过程,才让这一序列更加明显起来。从观察宝宝中学到最棒的一点就是:眼前的一切让我们看到,宝宝不仅仅是个躯壳,他还是一个活生生的人。<br>3.宝宝一开始对于可以碰什么、不可以碰什么其实是糊涂的,而妈妈恰恰可以帮他澄清这种糊涂。妈妈能这样做,一是靠你清楚自己禁止什么,以及为什么禁止;二是靠你总在当场能做事前预防,而不是事后补救。<div> ——牛芬梅老师读《妈妈的心灵课》</div> 这本教⼦⼿记很实⽤,读完让我实在是受益匪浅!一、⽣活习惯决定学习习惯。⽣活习惯教育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教育⽆⼩事,⽣活即教育。不会⽣活的⼈,不可能会学习。⽣活习惯决定学习习惯,学习习惯决定学习成绩。⽗母的⽣活习惯影响了孩⼦的⽣活习惯。二、培养孩⼦读书习惯。培养孩⼦读书习惯的最好⽅法是家长⾸先养成读书习惯,让孩⼦喜欢学习最有效的⽅法是⾃⼰⾸先热爱学习。三、培养孩⼦善良的品格。善良是⽴⾝之本。亚⾥⼠多德说:“⾏善的⼈⽣是有意义的⼈⽣,除⾮你善良否则你不可能快乐。”作者以五⼗余年的⼈⽣阅历告诉我们,我们留给孩⼦最⼤的精神财富应该是健全的⼈格,它⽐优良的学习成绩重要得多。⽽健全⼈格的底线是善良,只有善良能给孩⼦带来终⽣的幸福。读完这本书让我感触颇深,关于孩⼦的教育千万马虎不得,想要改变孩⼦必须先从⾃⾝做起,以⾝作则先改变⾃⼰,为孩⼦树⽴榜样!<div> ——贺莉老师读《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div> 人生即使再忙碌,也要给生命留出一些闲适的时光,寻几许人间的清欢。这是著名学者、作家于丹在作品《人间有味是清欢》里,向我们讲述的道理。她让我们明白,人的一生充满着种种的不确定,只有给生命留闲,才能在寻常岁月中享受到漫天幸福。人生中每一个脚印或多或少总会留下些痕迹,每一步都不会白走,蓦然回首,你会发现那一路的坎坷与崎岖成就的是一路的风景。走过岁月,走过朝夕,一路走来留下或深或浅,或直或曲,或脚步凌乱。就像作者于丹一样有梦想和执着的信念,有坚定的脚步,走向属于自己的海阔天空,拥清风入怀,望风轻云淡。或许,唯有人生的五线谱——酸甜苦辣咸,才能标以人生不同时值的音符,让自己的《命运交响曲》演绎的节奏明晰,情绪激昂,奏出生命中最动人的乐章。从而,让自己的思想内涵得以唯美诠释,这样的人生,即使没有鲜花,没有掌声,却是真实无悔,永远鲜活生动的。跋涉在生命的长河,年华似水缓缓地流淌,感受着四季不同的色彩,感悟岁月的宁馨悠然与静美!<br>人间有味是清欢,告诉我们:当我们沿着梦想的道路一路前行时,也别忘了停下来看一看四时风雨,用心去听,用心去感,凭借着这份人生之趣,我们可以活出一个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完美人生。 <div> ——李翠霞老师读《人间有味是清欢》 </div> 我觉得,让孩⼦们喜欢你、相信你其实⽐什么都重要,我更愿意⽤感性的⽅式记录⾃⼰以往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教育是⼈的⼀种特殊沟通活动。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育,失去了沟通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时代变了,孩⼦成长的环境也变了,我们也应该学会改变。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会放下“架⼦”,构建与孩⼦平等沟通的平台,少⼀些成⼈的标准,学会揣摩孩⼦的⼼理,多⼀些与孩⼦的沟通。<div> ——韩凤霞老师读《教育从爱开始》</div> 如何进行双减下的作业设计:<br>1.作业设计要有整体意识,有大单元教学设计安排。<br>2.要将实践性作业融入作业设计,既考察了语言的输出能力,同时通过动手激发学生的成就感。<br>3.作业设计要注重因材施教的原则,分层设计,层层落实。<br>4.对作业设计进行反思,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的记录及反馈。<br>5.注重作业的多元评价机制,让不同的学生学有所获。<div> ——唐文梅老师读《重构作业》</div> 鼓励,能让学生知道,他们会因为自己的独特之处而受到不加评判的珍惜。当老师的和善与坚定并行时,他们就能帮助孩子们成为负责任、值得信赖、适应力强、机智、被赋予力量、有能力、关心他人和自信的人。<div> ——马慧老师读《教室里的正面管教》</div> 1.对家庭成员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你为家庭奉献了多少,而是你在家庭中成长了多少。<br>2.被爱的人都对改变持开放的态度。当人们感觉不到被爱时,会将别人提出的要求视为被挑战、被挑衅、被瞧不起。在这种状况下,是不愿意做出任何改变的,反之则不同。<div> ——张筛丽老师读《新家庭如何塑造人》</div> 赏识和包容,让学生的心灵得到保护,自信得以增强;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尊重与欣赏!让我们用赏识为我们的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div> ——王燕老师读《如何赏识和激励学生》</div> 1.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教育的左腿叫学校,教育的右腿叫家庭。两条腿一起走路,两条腿和谐走路,才会走快、走得顺。一条腿出了问题,或者两条腿不能配合,走不快也走不好。家长和老师来交流,是想得到希望而不是失望。家长不是老师的教育对象,家长是老师的合作伙伴。<br>2.不要总为孩子让道,社会不会给孩子让道,未来不会给孩子让道。<br>3.表扬可以用喇叭,批评要打电话。<br>4.学习成绩的背后是作业成绩,作业成绩的背后是作业习惯。<br>5.巧借学优生,给第二梯队的孩子树立榜样。<br>6.坚持固定时间做固定事情的安排,利用好在学校的时间,高效安排好每一个时间,每天安排的固定的内容就要不停的去重复,习惯才能慢慢建立起来。<div> ——乔普瑞老师读《一线带班》</div> 我的孩⼦并不完美,我也不完美,《正⾯管教》帮助我消除了对孩⼦不尊重的、没有⻓期效果的错误管教⽅法。帮助我找到了如何与学生完美相处的方法,从⽽更好地与孩⼦们相处,从现在开始真正享受到为⼈师的快乐。<div> ——刘娜老师读《教室里的正面管教》</div> 游戏在中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事实上,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游戏,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进对西方文化的习得。故我们选择游戏时,也充分考虑到游戏背后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从而使教师选用本书游戏进行教学时,可同时促进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学习,以符合新课程改革中对“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的培养。<div> ——贺囡囡老师读《好用的英语教学游戏》</div>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br>子曰:“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br>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br>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br>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br>子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br>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br>孔子和他的三千弟子,一群颠沛流离、安贫乐道的知识分子,在春秋的时空里,气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之间,守护着自己的激情与理想,创造和传承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写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使命与感叹。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作为老师,我们要学习古圣先贤的智慧,作为英语老师,我们要会用英语向世界讲中国故事,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脚步无法丈量的地方,书籍可以!<div>眼睛无法看到的地方,书籍可以!</div><div>内心难以达成的向往,书籍可以!</div><div>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愿你能让阅读成为习惯,让你的生活充满书香!</div>

学生

老师

教育

教学

孩子

阅读教学

我们

阅读

习惯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