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末夏至,听见生长的喜悦,静候思考的芬芳。为扎实做好教研活动,提升教学实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4月26日,仁化县实验学校小学语文高段教师开展本学期第三轮教研活动。教研以年级为单位,分为研讨、磨课、展示三步进行着。</p> 活动前准备 <p class="ql-block"> 为了呈现一节好课,我们围坐在一起,各抒己见,多次研讨,多轮磨课。</p><p class="ql-block"> 多次研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多轮磨课</p> 课例展示 <p class="ql-block"> 此次课例围绕“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这一语文要素,分别展示了温六凤和李艳芬两位老师的精彩课堂。</p><p class="ql-block"> 第一节由温六凤老师执教的《学弈》。课堂中,温老师很好的利用文本插图,让学生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想象人物内心,从而感受其一人学弈的专心致志,而另一人则是三心二意。学生在弄懂文意后,又设计了想象画面合作读,设置情境活用文言句式的引读,经过多次诵读,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意的理解,达到了熟读成诵的教学目标,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整个课堂文言韵味十足,令人回味。</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由李艳芬老师执教的《两小儿辩日》,李老师从孔子的名言入手。设计了读——释——演这个脉络清晰的教学环节。教学中将“读”贯穿始终,紧扣“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句中的“辩斗”一词,设计了“辩日——趣体验环节”,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朗读,感受两小儿有理有据的辩论场景。真切的情境、真实的体验,从而得出“辩日”的启示。整节课书声琅琅,兴味盎然,这样的课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落到了实处。</p><p class="ql-block"> </p> 讲座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是邓红颜老师给我们带来讲座《统编教材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邓老师结合本科组的三节文言文课例从“统编小学语文文言文编排特点”和“统编教材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两个方面进行阐述。邓老师先明确了不断探索有效的文言文教学方式,为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丰厚文化底蕴,提升审美情趣与能力,提高文化品味的重要性,接着结合课例分享了:激发兴趣,乐学增效;多维诵读,品味韵律;教给方法,探究感悟等七点文言文教学策略,讲座理论联系实例,深入浅出,通俗易懂。</p> 评课议课 <p class="ql-block"> 讲座结束后,邓建鹏副校长和李秀宜主任对本次两节文言文教学进行了点评。肯定了老师们积极认真的教研态度,也对在座的老师们提出殷切的期望:希望老师们在平时教学中要通读教材、研究教材,并在教学活动中注重“语文要素”的落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教研,不仅是老师思想迸发的过程,也是老师们互相学习成长的过程,要让教研内容真正落实于课堂,服务于学生,这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这次活动已落幕,但我们对教学的思考远没有结束,“教研”将成为日常教学中的常态活动,我们对教学技艺的打磨和对高效课堂的追求仍将继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