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共和国同龄人回忆录文选】</b></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本文以《教育学者的科普使命》为题被湖北省科普作家协会列入《科普人物专访》文选</span></p> <p class="ql-block"><b>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发现和培养兴趣,使它伴随着自己一生的成长,可能是现代人成才的关键因素,也是我实现作家梦,并成为《电脑史话》科普写作领域“中国第一人”的第一推动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 毛老师与皮格马利翁</b></p> <p class="ql-block">有幸的是,我的写作兴趣发端于初中母校。1962年9月,年满13岁的我,考进了当年湖北最负盛名的百年老校省立第一中学(当时的校名是武汉大学附中和武汉14中学);更有幸的是,我遇到了毛蔚秋老师——满脸饱经沧桑的皱褶,一口标准的河南腔,慈祥而严厉,已经是我爷爷辈年龄、湖北省立一中最著名的语文教师。</p> <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的中学同样也有高考,我们的高考目标早就被“钦定”为武汉大学,而且只要中学成绩好,甚至可以免试(不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入学。高考同样也有作文,语文试卷的全部试题就是100分满分的一篇作文。我依稀记得,1962年的高考题是《雨后》,1963年的高考题是《当国际歌唱响的时候》,文体风格不限,任你自由发挥。这一篇作文,就是当年决定学生人生命运的砝码,可谓“一篇文章定终身”。为了从初中就培养我们的写作兴趣,毛蔚秋老师自一年级开始,仿照高考题的意蕴为我们设计每一周的作文题。直到60年后,我仍然记得他出过一道自诩为最得意的试题,名曰《华灯初上的武汉》。</p> <p class="ql-block">可能就是这篇命题作文(我的片段记忆已不太清晰)入了毛老师的法眼,他不仅在我们十年一贯制的6(2)班大加赞扬,而且在他任教的其他班级当作范文宣讲,极大地满足了少年儿郎的虚荣心。</p> <p class="ql-block">时隔多年,在从事教育研究之后,我才得知一个术语“皮格马利翁效应”——古希腊神话里的塞浦路斯国王、雕刻师皮格马利翁,倾注全部心血雕刻了一位美丽的姑娘,他天天祈祷上帝,希望这位姑娘能够获得生命。久而久之,他的诚心终于感动了上帝,让姑娘复活成了他的情侣。</p> 这个效应的真谛其实是:你期待什么,你就能得到什么。只要你充满自信、矢志不渝的期待,就有可能得到你期待的成功。或许,当年精通中国古汉语的毛老师并不一定知道这个出自希腊的心理学名词,但他老人家绝对是善用皮格马利翁效应的高手。在他的谆谆教诲和默默期待下,我的心里早已立下志向,期待(或者说梦想)着将来某一天,能通过写作跻身于作家的行列,“码字”也从此内化为终生不逾的兴趣。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二. 作家梦,梦想成真?</b></p> <p class="ql-block">“十年浩劫”把我和我同龄人的所有梦想击了个粉粹。共和国同龄人的个人命运必然伴随着国家的命运跌宕起伏。历史阴差阳错,自“文青”起步,直到垂垂老矣,白驹过隙七十年,少年时代的作家梦也没能圆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作者部分科普著作封面选</b></p> <p class="ql-block">好在被兴趣激发的热情依然未减,就像那位皮格马利翁,走上工作岗位,特别是成为教师和教育学者后,在课堂教学和教育研究之余,兴趣和期待还是为自己挣得了一份“坐在家里码字”,即“作(坐)家”的名头,虽然前面需要冠以“科普”的限定词,居然也收获了十三部公开出版的科普文学著作,其文体包括杂文散文、报告文学和长篇小说,甚至还有一部仿了章回演义体。</p> <p class="ql-block"><b>子曰:“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此时此刻,回顾那并不十分久远的共和国同龄人的“文字创作史”(非文学创作史),己然可以从心所欲而书,也不太可能逾距——写作虽是率性而为,但兴趣要成为“最好的老师”,从写手到作家,需要在关键时刻得到高人指路或引路。所幸我遇见的高人,往往是某个领域具有“中国第一人”的身份,使得我的个人写作带有了某种传奇的色彩:一不小心,把自己也写成了《电脑史话》的“中国第一人”(《电脑爱好者》杂志评价语)。</b></p> <p class="ql-block">我的科普文学作品,固然比不上如今《三体》之类高端科幻作品之万一。但当年也曾在省级以上十余种报刊杂志发表过连载文章,有的专栏连载时间甚至长达五、六年之久,被人称之为“著名专栏作家”,在全国科普界和电脑界都小有名气。还被湖南、湖北两省少儿出版社请到张家界和天子山,参加免费游山玩水的“作家笔会”。1980年代加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获得过《湖北省优秀科普创作者》称号。直到退休后的2017年,再一次被聘为湖北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算得上是另一种形式的“圆梦”罢。</p> <h5 style="text-align:center;"><b>专栏作家:《中国青年报》电脑史话专栏</b></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b>1995.4~2000.6五年连载作品选</b></h5> <h5 style="text-align:center;"><b>专栏作家:《电脑报》世界电脑与网络史</b></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b>1994.2~2000.5六年</b><b style="color:inherit;">连载作品选</b></h5> <h5 style="text-align:center;"><b>专栏作家:《少年电脑世界》中国电脑发展史</b></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b>1998.3~2000.9</b>三年<b style="color:inherit;">连载作品选</b></h5> <h5 style="text-align:center;"><b>专栏作家:《长江日报》电脑后史</b></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b>2000.4.1~4.22连载作品选</b></h5> <h5 style="text-align:center;"><b>专栏作家:《东方文化周刊》电脑商战风云</b></h5><h5 style="text-align:center;"><b>1999.1~1999.13连载作品选</b></h5>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 写作传奇与中国第一人</b></p> <p class="ql-block">好风凭借力,助我上青云。我将依照某部科普作品上的这份《作者简介》的线索,演绎自己这一段“传奇”般的写作经历,向各位推介那些助我成功的“中国第一人”。</p> <p class="ql-block"><b>1. 从编程书起步的写作历程</b></p> <p class="ql-block">1970年代到1980年代,十年浩劫余生的共和国所有同龄人,命运基本类似—— 中学时代被迫中断学业,赴广阔天地当知青,到工矿钢厂做工人,十多年苦逼的体力劳作,头脑空空到几乎连常用汉字都认不全,作家梦早已扔到了爪哇国。改革开放终于迎来再读书的机会,学的专业却是机械设计,整个一“工科男”思维。除了教书上课,便是画画机械图纸,一年都写不出几段完整的文字。</p> <p class="ql-block">写作兴趣是被称为“电脑”的个人计算机重新点燃。1980年代中期,在中国第一拨全民电脑大普及的热潮里,不知道那根筋被拨动,我突然发现自己居然还有点儿编写程序的“天赋”。一边学习谭浩强老师的《BASIC语言》,一边为我的学生们反复讲授这门《BASIC语言》课程,一边用节衣缩食自购的R1型“娃娃电脑”,开始学习编制计算机程序。</p> 不知现代码农们是否知晓,当年囊中羞涩的中国人,没有可能私人购买进口的个人电脑AppleⅡ,所以引进了R1型娃娃电脑,以电视机为显示器供家庭学习使用。它的内存只有2KB(不是2MB更不是2GB)。价格为185元,是我当时月工资的4倍左右。维持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并不容易,要敢于进行“倾家荡产”般的投入。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的第一篇印刷文字作品《芝麻开门吧》</h5> <p class="ql-block">终于,早起的鸟儿有虫吃,1985年11月,当我周围的朋友还在收听电台《学电脑》入门级的广播,我却在创刊不久的《软件报》上,发表了生平第一篇被印刷成铅字的有关电脑的文章——名副其实的豆腐块,共计750字,还被程序代码占去了一半。但同时也赚到了生平第一笔以“兴趣”换来的稿酬——人民币5元整,乐得当即买了一瓶高橙饮料,全家人一起喝它个瓶底空以示庆祝。</p> 从此而后,写作就一发而不可收,《软件报》、《电脑》、《电脑爱好者》、《计算机教与学》等等,当年诸多普及电脑技术的报刊杂志都成了我靠兴趣“卖文”补贴家用的平台。这里,仅把我的第一篇印刷文字作品《芝麻开门吧》呈现在上方——阿里巴巴的芝麻所至,写作之门应声而开。 1986年,仅仅过了一年,乘热打铁,依照我在电脑报刊杂志上的构思,将发表和未发表的程序集合起来编辑成书,在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了我人生第一部图书《娃娃电脑趣味游戏程序》,仅仅9.4万字的小册子。然而,书中的内容包括了从外文资料里翻译过来的人工智能(AI)游戏程序,可能是中国大陆最早见到的人工智能程序之一。 <p class="ql-block"><b>2. 幸运邂逅编程书的中国第一人</b></p> <p class="ql-block">这一时期我的写作,还只是局限在计算机程序设计领域。严格地讲,写的是程序代码而非文字创作。但就是这类创作作品,引起了一位高人的关注。在创刊不久的《电脑报》编辑部牵线搭桥下,我荣幸地被谭浩强教授纳入麾下,在他主编的一套普及教育丛书里,承担“游戏程序编制”分册的写作。</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谭浩强教授和他的BASIC语言教材</h5> 当年,凡中国电脑界的技术人员和广大电脑爱好者,没有人不知道谭浩强教授。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的谭教授,1978年时任清华大学计算中心党支部书记。由于大学扩招没有老师上课,赶鸭子上架,拿着一本还没来得及看完的英文BASIC书走上了讲台。1980年,他根据自己的讲义写就了这本中文《BASIC语言》教材。截至1990年,其发行量超过1200万册,创科技书籍发行量的世界纪录,发行量仅次于西方的《圣经》和中国的《毛选》。在后来的20年间,谭教授一共写书78本,总发行量超过2200万册。在中国计算机界,谭教授的学生最多,人脉最广,名气最大。我就是他未曾谋面的学生之一,而我借助他的《BASIC语言》教材,至少面授了电大、业大等成人高校数十个班级的计算机课程,编写了大量程序代码,完成了诸多科研成果。 谭浩强教授做的工作,实质上就是科普——1995年他被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协表彰为“全国优秀科普工作者”。而在1993年,他把我也带进了科普的领域。我的第二部著作《怎样用PC机编制游戏程序》在科普出版社出版发行。当然,我的个人计算机早已鸟枪换炮,自娃娃电脑始,逐渐换成了LASER310和AppleⅡ,最后购置了通用的IBM PC兼容机。编写程序使用的语言,也从BASIC语言转移到用数据库语言FOXPRO编写软件,用数理统计SPSS语言处理数据。 <p class="ql-block"><b>3. 从电脑编程走向天方夜谭</b></p> 钱钟书先生说过:如果你吃到一个鸡蛋,觉得好吃,你又何必去认识下蛋的母鸡呢?在进入科普创作的殿堂后, 我的“写字生涯”却反其道而行,吃了好鸡蛋偏偏就想要认识生蛋的老母鸡! 在《BASIC语言》课堂的讲台上,我的思绪经常走神:虽然别人经常嘲笑比尔·盖茨只会写BASIC代码,但他怎么就能够用BASIC忽悠牛郎星电脑和IBM PC机成了世界首富?学会写作BASIC代码不难,但只有知道了BASIC如何与PC电脑结合后改变世界的历史桥段,电脑的学习才更有趣味和动力。头脑中反复出现的这一念头直接改变了我的“码字”内容,从而使自己写作方向发生了转折,从写电脑程序发展到写电脑。我不断地对自己发问: ——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电脑和网络,究竟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div>——究竟是谁发明和如何发明这些伟大的工具?</div><div>这些,都是新时代的天方夜谭故事,是我们下一步需要完成的写作使命。</div> <p class="ql-block">于是,我和我的夫人罗治馨通力合作,1991年,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写出了我们人生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普文学著作《电脑世纪的天方夜谭》,由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然后一炮打响:该书曾三次重印,列入全国青少年图书“红读”目录,获得了省新闻出版局等四家政府机构联署颁布的湖北省优秀科普图书二等奖殊荣。</p> <p class="ql-block"><b>4. 科普小行星第一人天子山引路</b></p> <p class="ql-block">有了这个机缘,我的写作生涯才结交到了另一位有“中国第一”之称的高人。在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因《电脑世纪的天方夜谭》获奖,我被邀请参加湖北湖南两省少儿出版社组织的“作家笔会”。</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著名天文学家和科普作家卞德培先生</h5> 就在高耸入云的天子山顶,我与这位著名天文学家和科普作家卞德培老先生一见如故,结为忘年交,后来保持了多年的友情,直至老人家驾鹤西去。在那些年里,我曾赴京到卞老家中探视,顺便助他学习电脑打字;而卞老却谆谆教导我如何写作,如何当作家,如何坚持做科普,并且亲自介绍我加入了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要知道,老先生是北京天文馆创建人之一、《天文爱好者》杂志创刊人之一。更出名的是,他还是我国天文科普界最多产的作家之一,编写图书80余种,发表文章上千篇。中国科普作协为他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科普作协成立以来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证书。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卞德培小行星通报复印件</h5> <p class="ql-block">直到1998年的某天,我终于被深深地震撼,卞老给我寄来了他的小行星通报复印件。国际小行星中心将6742号小行星命名为“卞德培星”,他成了写作科普作品而被冠名小行星的中国第一人,我也成了时髦的“追星族”。卞老以他骄人的成就对我言传身教——科普写作原来真的可以是不朽的。接到卞老佳音后不久,我的创作迅速进入了快车道,直到卞老仙逝的那年,创造了一年之内写作出版科普图书四部的记录。“卞德培星”那颗闪闪发亮的星座,至今仍在为我,也为全世界的科普作家们导航指路。</p> <p class="ql-block"><b>5. 同门师姐助力,军旅女作家第一人</b></p> <p class="ql-block">1994年,我们把目光投向了更广泛的科普领域——科学与人文的结合,计算机和汉字的联姻。那是中国全民学习电脑打字开始之初,我们在《电脑报》上看到了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老先生首次提出的“书写革命”概念,心潮起伏,不觉萌生了向周老(有光)和他的老伴张老(允和)学习的念头,夫妻联袂写作一部纪录中国人用电脑换笔历程的科普小书。</p> <p class="ql-block">近20万字的人文科普著作艰难地写成,遭遇到所有科普作者相同的出版难题。思前想后,只得向远在珠海的出版社求助,因为那家出版社的社长兼总编成平,恰好是我读幼儿园的“发小”,更是在初中和高中时期毛蔚秋老师教诲下学习写作的“同门师姐”(虽然年龄只比我大两月)。或许,“皮格马利翁”更加青睐女神,在毛老师的“嫡传弟子”中,“女弟子”成平很早就成了有“中国第一”名号的真正作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成平,中国军旅女作家第一人</span></p> <p class="ql-block">同为共和国的同龄人,下农村当知青的成平同学,1970年应征入伍,从普通的电话兵起步,顽强地坚持写作,完美回应了毛老师的“皮格马利翁”期待,1973年,她开始在《解放军文艺》上发表作品,著有中篇小说《干杯,女兵们》、《禁猫区》、《白壳》、《红楼、灰楼》等,其中,《干杯,女兵们》被改编为同名电影拍摄发行,跻身于武汉军区和广州军区政治部专业军旅作家行列,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就我所知,军旅作家里,有以写战争报告文学闻名的刘亚洲上将,有轰动全国的小说《欧阳海之歌》作者、我的校友金敬迈老师,但知名的女性军旅作家,成平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人”。</p> <p class="ql-block">为了我们的写作,当年已经从部队转业到珠海特区,参与主持组建出版社的老同学成平立即“拔刀相助”,不仅亲任责任编辑,还指派高水平的美编进行装帧设计。这本名曰《中国换笔潮——计算机与汉字书写革命》的人文科普作品,正是在她亲力亲为的帮助下才得以面世。</p> <p class="ql-block"><b>6. 一函之师,中国汉语拼音之父</b></p> <p class="ql-block">当这部书稿经珠海出版社出版后,我们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不揣浅薄地将这部小书,连同一封请教信函,直接寄给了多年景仰而从未谋面的周有光大师。向周老请教我们心中的疑惑:究竟哪一种输入方式,将会成为中国人电脑“换笔”的主要发展趋势?因为我们在写作中,没有找到这一问题的答案。</p> 周有光老先生被国人称为“汉语拼音之父”。在50岁以前,他是经济学家;50岁以后,他成了著名的语言学家,主持制订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到了85岁的时候,他又博览群书,研究文化学问题,成为一名启蒙思想家。他对中国语文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做了全面的科学的阐释。当他112岁生日的翌日仙逝后,网上铺天盖地的哀思,几乎所有的悼念词都异口同声地盛赞:“学拼音的中国人都欠他一份师恩!”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周有光先生的复函</h5> 万万没有想到,周老先生在百忙之中竟迅速给了我们复函,他不仅对两位后进初学者以殷切鼓励,而且对我们的疑惑给予了明确答复并指明了方向——《从拆字编码到拼音变换》。先生在他的文章里曾语重心长地写道:“我们失去了一个大众化的打字机时代。现在,来到了计算机时代。如果输入汉字必须经过记忆编码的特别训练,不能像外国的字母文字那样方便,那么,中国计算机也只能由专业者使用,不能成为大众化的语词处理机。这样,差距依然存在。我们在失去了一个大众化的打字机时代以后,不能再失去一个大众化的语词处理机时代。真正消灭差距,追回失去了的时代,出路很有可能就在于采用拼音转换法。”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h5> 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周老先生写给我们的复函,就是用电脑打字而成,只有署名用了钢笔书写。回想到年近90高龄的周老先生,就是在这台老旧的电脑打字机旁,一字一句,吃力地打完这封给我们的回复信函,不禁令人热泪盈眶…… 就在我书桌的抽屉里,至今仍用塑料夹精心保存着这件周老先生亲自书写的墨宝。缅怀追思之际不禁想到,古有郑谷帮齐已改诗,将“数”改“一”而被后人尊为“一字之师”;周老先生对我们的那次信函教诲,则可以尊为“一函之师”,我们更欠他一份师恩。老先生的墨宝也将是我永远的无价珍藏,激励着我继续笔耕不止。 <b>7. 中国高考状元与电脑科技史话</b> 当时光之车驶向1990年代末,我的科普写作笔触越来越集中在世界和中国电脑,以及电脑网络的发展历史上。 <p class="ql-block">在《没有终点的旅程》一书里,我曾这样回顾说:春寒料峭,笔者出差顺便来到《中国青年报》社,与刘学红、王胜春、郭蓝燕等几位编辑朋友就“电脑将来会不会成为家用电器”的话题,在一家小餐馆里“侃大山”。返回到家,意犹未尽,趁兴敲打出一篇短函寄去,居然给他们刊登在《电脑大屏幕》栏目里。</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青年报》教育导刊样张</h5> 编辑朋友中的带头人,就是为我的写作继续指路的高人之一,时任《中国青年报》教育导刊主编刘学红。她麾下的中青报这个板块,办得风声水起,以致后来直接晋升为《中青在线》,她也当了总编级别的总经理。或许都属同龄人,亦或源于惺惺相惜,我的文字与学红主编十分投缘,我陆续写作的几十篇“电脑史话”,一直都在《中国青年报》连载,连载了将近两年后,终于在1999年被北京大学出版社结集出版。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电脑史话》,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h5> 很久以后我才知道,这位刘学红可谓非常之人。看似因共同的写作兴趣与我结识,深层次却源于她是一位拥有“中国第一”称号的写作者:北京大学恢复高考后中国第一位女状元,高考作文被全文登上了《人民日报》,其优美的文笔和真挚的感情让她那篇文章成为77届数一数二的高分作文,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恢复高考后中国第一位女状元刘学红</h5> 有好事的记者把她当年的准考证传上了网,除了有“读书改变命运”和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的意义之外,恐怕也有“写作改变命运”的寓意,冥冥之中为我的写作生涯指路。 <b>8. 中国发行量第一的报刊创始人与电脑史话第一人</b> 成为电脑科技史话重量级写手,最后的推力来自于我国电脑业界无人不知的陈宗周先生。虽然我们至今从未谋面,但陈宗周先生对我写作事业的支持和引路,始终令我没齿难忘! 陈宗周先生是“中国发行量第一”的电脑普及报刊——《电脑报》创始人及前社长,以及天极网董事长。我国新一代的电脑高手们,没有谁不是看着他创办的这份报纸成长和成才。更难得的是,陈宗周先生自己就是一位电脑史学写作大家,他致力于计算机发展史的研究,撰写的《PC机十年》、《PC机第二个十年》、《软件辉煌》、《电脑病毒面面观》等连载报告文学,直到近期撰写的《AI传奇》章回科技小说,读来令人拍案叫绝。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电脑报》创始人及前社长陈宗周先生</h5> 从1994年开始,还是在我的写作指向从“写电脑程序”到“写电脑”的转移那些年月,写作的主阵地也从《软件报》搬到了刚创刊不久的《电脑报》上。自己常常暗自称奇,我在这份报纸的写作发表有如神助,每年都可以发表多篇乃至近十篇系列连载文章,有段时间甚至做到期期不漏。如《软件风云1-9》、《码家军传奇1-8》、《视窗诞生始末1-5》、《微电脑历史上的四个第一1-8》、《PC争霸1-8》、《多媒体传奇1-8》、《电脑史前史评话1-6》、《电脑弈事1-7》……,连载之多,不胜枚举。那些难忘的岁月,我在《电脑报》这块文字的海洋里,笔走龙蛇,如鱼得水,写得酣畅淋漓,大呼过瘾。直到跨世纪那年,《电脑报》新千年特刊居然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全文刊登了我的世纪末寄语《大师的预言》,不禁令我莫名感动。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电脑报》1999年12月新千年特刊</h5> 直到某天,全国最著名的文学出版社——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副社长王俊石先生,不远千里亲自向我邀稿,拟请方家写一部反映电脑风云变幻的畅销小说,并明确告之,我就是陈宗周先生力荐之作者。我方恍然大悟,如梦初醒。原来多年来暗中神助之人,就是这位电脑史写作大家、《电脑报》社长陈宗周。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电脑风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h5> 相信没有辜负陈社长的重托。就在那个中国人民风雨同舟战胜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那一年,我们也终于战胜了自我,完成了写作人生中第一部长篇小说,洋洋洒洒35万字的《电脑风云》。封面上赫然写着“第一部系统展现世纪末电脑风云和商战历程的长篇力作,大手笔、全景式描述IT业界恢宏壮观的历史画卷”,评价之高,令我的作家之感觉油然而生。 <h5 style="text-align: left;">《没有终点的旅程—电脑科技全景透视》,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h5> 感谢各位“全国第一人”的提点,也要感谢全国读者们的厚爱,携《电脑风云》之余威,仅仅过了两年,又一部34万字的长篇《没有终点的旅程——电脑科技全景透视》在天津教育出版社杀青。 <p class="ql-block"><b>中国曾风靡一时的《电脑爱好者》杂志曾经评价道:“伟人曾说过,不知道历史就意味着没有未来,所以叶平老师(曾写过许多轰动的电脑相关图书,比如:《电脑史话》、《电脑风云》、《电脑科学传奇》等)的作品值得你细细品味。在这里,你就像走进了电脑的宏大博物馆,那些生动的文字、动人的故事、珍贵的图片,会让你对IT发展史有一个无比崭新的认识。小编认为,这绝对是国内第一的电脑史话。”</b></p> <p class="ql-block">自毛蔚秋老师的皮格马利翁期待始,经过诸多“中国第一人”和扶持和引路,我也终于写成了有“中国第一”名号的电脑科技普及作者。只可惜此后教育科研工作繁忙,再也无暇顾及,直到退休,桑瑜己晚,“心在天山,身老沧州"。</p> <p class="ql-block"><b>附录:作者其他的电脑发展历史著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作者简介</b></p> <p class="ql-block">叶老师,共和国同龄人,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退休教授(研究员),教育学者和科普作家。退休前以电脑码字和教书育人为业,退休后以行走世界和天涯追梦为人生最后归宿。</p> <p class="ql-block">从业多年来,撰著(或主编)教育学术著作27部,参编撰写29部;撰著科普文学著作13部,主编中小学教材24册。发表学术论文被《中国知网》收录93篇,包括2篇《新华文摘》全文转载、6篇《教育研究》权威期刊和21篇CSSCI核心期刊,公开出版和发表文字1000万字以上,著作和论文繁杂,似可算作“等身”。曾为数以万计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培训研修授课,桃李无言成蹊,似也可称“满天下”。</p><p class="ql-block">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国家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二等奖,省级教育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三次,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级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省政协优秀成果特等奖,省级优秀科普图书二等奖、省级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全国优秀教育网站等奖励。</p><p class="ql-block">职业生涯以任职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获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省政府研究系统先进工作者(相当于省级劳模)、省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创作者,退休后被返聘为湖北省教育体制改革办公室(基础教育)首席专家而收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