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邮票能在战争中传递情报,这恐怕是它的发明者英国人罗兰.希尔爵士绝对想不到的,它服务于谍报战,最早见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了二战,已被运用得炉火纯青。而在中国的抗日战场上,邮票谍报战的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万里之遥的欧洲战场。那么,小小的邮票究竟是如何担负传递情报的重任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p><p class="ql-block">英国的情报机关截获了一封奇怪的信件。纸上没有一个字,只贴着两枚邮票,一枚是面值1.5便士的英国邮票,另一枚是面值1角的法国邮票。英国情报人员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有位情报员由信纸的形状和尺寸联想到欧洲的透明地图。他把透明地图覆盖在那张白信纸上,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当时正有l.5万英军和l万法军准备开赴前线,而贴邮票的地方正是军队要前往的目的地,邮票的面值就是在暗指英法两军的兵力数量。</p><p class="ql-block">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南斯拉夫前线,有一个集邮爱好者四处游走。每到一处,他就给维也纳的一个固定收信人发一封信,对方收到信后也总是回寄给他一些邮票作回报。一来二去,这件事引起了情报员的注意。原来,这个集邮爱好者通过邮票的图案、题材表达了他在前线的所见所闻。如一枚有战车图案的邮票,表示辎重车队;一匹披甲的战马表示一个骑兵连;一座骑兵纪念碑表示一个骑兵团。这个集邮者使用一枚印有哥伦布登上新大陆图案的邮票,向本国情报机构报告南斯拉夫战时军队司令部所在的位置,邮戳则标明了时间和地点。</p><p class="ql-block">当时,荷兰人玛克斯也曾利用邮票进行过间谍活动。他每天从英国港口寄一套邮票到荷兰某地,久而久之,情报员终于发现了其中的机密:寄信人每次所寄邮票的不同种类和数目,正好与英国港口每天的军舰种类和数目相同。玛克斯就是利用这种方法向国内情报机关报告当地港口军舰的变动情况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p><p class="ql-block">法国有一支炮兵部队十分勇猛,经常打得德军晕头转向,损失惨重。德军多次派兵侦察,总找不到这支炮兵部队的行踪。后来,德军的间谍人员到一个小镇活动,发现有个少女经常到邮局去取信,这个少女的未婚夫就在这支炮兵部队。间谍人员便以集邮为名,每当少女收到信件,便用精美的新邮票向少女换取信封上的旧邮票。德军情报机构从邮戳上很快掌握了这支炮兵部队的行踪,将其彻底摧毁了。</p><p class="ql-block">英、美两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发明了一种奇特的防间谍通邮方式——“相邮”。这里的“相”是照相的相。所谓“相邮”,就是寄信人可向邮局购买一种特制的信笺,将信写好后投入邮筒。邮局将这种信件拍摄成35毫米的胶片,然后将胶片航空寄往收信地邮局。收信地邮局将胶片印出并放大,然后装入信封送达收信人。“相邮”在军队中产生并推广,要求所有士兵写信都要用“相邮”,以防止间谍活动。</p><p class="ql-block">“相邮”是如何防止间谍活动的呢?原来在一战开始时,德国间谍常将情报用一种特制药水写在普通信纸上,再用普通墨水在信纸上写一些平常家事。该信一旦到了德国间谍机关手中,经化学处理,就成了一份隐秘的情报。当时英国邮检机构对此防不胜防,大伤脑筋。二战爆发后,“相邮”的推广使用,使这种“隐形情报”失去了作用。</p><p class="ql-block">一些投机者出于牟利目的仿制邮票的行为并不鲜见。但是,有的政府出于某种需要有时也会干出这种事情。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在集中营里建立了大规模的仿制工厂,利用被关押在集中营里的囚犯制作他们所需要的复制品,如英美国家的钞票。因为在成千上万被囚禁的人当中很容易物色到各行各业的专家,并且无需薪水,被囚禁的人完全陷入孤立的境地,不会走漏风声。他们也印刷盟国的邮票,这些假邮票和盟国的邮票极为相似,只是图案的某些局部稍微有些改变,并加上了宣传文字。</p><p class="ql-block">盟国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英国印刷了一种与纪念慕尼黑暴动及突击队员殉难20周年邮票酷似的邮票,邮票上的德语文字“你们终于取得了胜利”原封不动地保留,高举旗帜的突击队员像改成了1944年7月20日暗杀希特勒未遂事件的领导人之一--维茨莱宾将军的肖像,纪念邮戳的日期也改成了将军被处死的日子。</p><p class="ql-block">美国也对德国采取了行动。当时德国最常见的邮票是希特勒头像邮票,美国仿制了这枚邮票,只是使希特勒的脸看上去好像一具骷髅:邮票上“德国”两个字也变成了“灭亡的国家”。1940年,某同盟国成员国发行了希特勒51岁生日“贺喜”邮票,画面是献花的儿童向希特勒脸上吐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到战争中的邮票谍报战,不能不提到意大利籍女间谍卡米拉·阿里亚蒂。虽然是意大利人,卡米拉却站在法西斯的对立面,在1926年至1932年的6年时间里,她为法国人递送了几千份意大利的军事机密情报。但一张邮票却暴露了她的间谍活动,卡米拉被捕并被当局判处极刑。离奇的是,卡米拉后来不知如何侥幸逃生。那么,邮票是如何暴露卡米拉的间谍身份的呢?</p><p class="ql-block">卡米拉·阿里亚蒂这个意大利美丽女人的故事甚至比传奇女间谍玛塔·哈丽更为惊人。她是一个大理石匠的女儿,长大成人后多年为法国情报二处服务。她“战功卓著”,从1926年至1932年的6年时间里,卡米拉与她的情人窃取了意大利海军的秘密档案,为法国情报二处递送了大批有关意大利海军战舰结构、大炮射程、火药库情况、机要密码、作战计划等重要军事情报。那么,卡米拉是如何窃取情报的呢</p><p class="ql-block">1932年底,卡米拉按照法国军情二处的吩咐,要求她的情人——意大利海军部机要办公室军需官乌戈·特拉维拉上士,窃取意大利海军军舰的最新编队情况,包括各类战舰的停泊地、性能和特点等。他们向法国人索取了惊人的价码5万里拉,要知道,在当时每月能挣到1000里拉可是无数意大利人的梦想。为了把这些情报拿到手,卡米拉1932年12月31日来到罗马,在3天的时间里,在6个不同地点与乌戈·特拉维拉接头,她把法国情报处提供的一个柯达相机交给了自己的情人,让特拉维拉把法国军情二处所要求的意大利海军机密材料全部偷拍下来</p><p class="ql-block">那么,卡米拉和乌戈是如何被反谍报人员发现的呢</p><p class="ql-block">卡米拉的被捕还得归功于弗里尼阿尼中校敏锐的嗅觉。36岁的他是意大利军情处一名出色的军官。在1932年11月17日,弗里尼阿尼中校在一名邮政人员的帮助下发现了卡米拉的蛛丝马迹。由摩纳哥邮寄给撒丁岛爱登饭店一个住客的信透露了卡米拉的秘密,当时这名邮局工作人员发现信封上有一张邮票的齿边隐隐约约露出些字迹来,便将信送到了反谍报部门。该部门的弗里尼阿尼中校警觉地揭下邮票,发现底下有个留言“请拿着这封信等待我的到来”,随后弗里尼阿尼打开信封,看到里面有两页用法文写的信,这是法国人开给卡米拉的情报酬劳条目:“军舰操练概况:5000里拉,鱼雷装载说明:2000里拉,信号说明:3000里拉,鱼雷发射手册:5000里拉,等等”。</p><p class="ql-block">于是弗里尼阿尼中校一边向上级报告在罗马存在一个法国间谍中心,一边把被拆过的信恢复原状后重新投递到艾登饭店,并派遣手下的特工人员密切监视取信人,他们发现饭店门房把信插到发往尼扎切齐旅馆的发件箱里,弗里尼阿尼中校提出了疑问,门房解释说:“这是住在我们这里的一位客人卡米拉小姐的要求。”于是,意大利的“玛塔·哈丽”被确认无疑。</p><p class="ql-block">卡米拉被捕后,被特殊法庭判处极刑,但最终并没有执行枪决,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卡米拉被判处极刑后,向墨索里尼提出赦免的要求,墨索里尼接受了她的要求,改判她为终身监禁。当法国人登陆意大利西西里岛后,把她从特拉尼监狱里解救出来,法国情报二处想办法使她获得了摩纳哥国籍,从此以后卡米拉就在法国情报二处的庇护和终身年金的奉养下在蒙特卡洛平静地度过了40年的余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的抗日战场上</p><p class="ql-block">邮票谍报战的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万里之遥的欧洲战场。</p><p class="ql-block">1939年底,国民党军队在广西南宁附近集结兵力,准备反击盘踞在昆仑关的日军第5师团等部。为了防范日本特务刺探情报,军统加强了邮件检查、电话监听等一系列保密措施。一个偶然的机会,军统南宁站特工在邻近前线的苏圩(xū)邮局发现一个奇怪现象,有个中年男人几乎每天都要向沦陷区广州投寄信件,而且每封信上面贴的邮票都有所不同,但通过秘密检查,并没有在信中找到机密内容。</p><p class="ql-block">苏圩是西路军第二纵队的集结地,担负着阻止日军增援南宁的重要任务,兵力调动十分频繁,自然是日本谍报机关注目的焦点。于是军统特工和桂林行营取得了联系,将邮票种类、数量与兵力布置情况相对照,很快就找到了内在的规律,比如4分面值的孙中山邮票代表驻扎4个步兵团,2分面值的帆船邮票代表驻扎2个炮兵团,1分面值的烈士邮票代表驻扎1个战车团。军统据此立即展开行动,除掉了以松本弘一为首的日本特务小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1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冈村宁次为了报复一年前八路军发动的“百团大战”,纠集日伪军10万人发动“囚笼攻势”,妄图聚歼八路军主力和根据地首脑机关,但是屡屡扑空失败。冈村宁次对谍报工作极为重视,指令北平的日伪特务倾巢出动,在搜集情报的同时,千方百计策反根据地个别意志不坚定的军政人员。</p><p class="ql-block">没过多久,日伪特务在偏城县发现了合适的目标。当地有个老人经常收到在八路军总部当参谋的儿子的家书,部队每次转移,儿子都会写信回家。日伪特务便以重金利诱邮局投递员,要其抄下每封信上邮票的邮戳地址。通过分析,日军掌握了八路军总部的转移路线和规律,并能较为准确地推测出下一个转移地点。1942年5月,通过邮票推测和无线电定位,一万多名日伪军突然合围八路军总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的临时驻地。尽管总部机关和大部分首长历经周折终于脱险,但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壮烈牺牲,是抗战期间八路军遭受到的最大损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新四军南通地下交通站情报员的办法更是技高一筹,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更为隐秘地使用邮票传递情报。表面上看,情报员每天只是给乡下邮寄当天的报纸,但实际上是利用邮票齿孔做文章,记载日伪军的活动信息。比如一个日军中队出城,邮票下沿的齿孔就少一个,两个伪军中队出城,邮票左沿的齿孔就少两个,而一个日军大队出城,邮票上沿的齿孔就少一个,以此类推。日本特高课尽管也曾经怀疑过这些邮件,但一直苦于无法找到证据,只得作罢。</p><p class="ql-block">除了传递情报,邮票在抗日战场上还发挥着打击对方士气的作用。1942年,日本发行了纪念海军将领东乡平八郎的5分面值邮票,主要供侵华日军官兵使用。1945年初,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前身——战略情报局伪造了大批这种邮票并投放到中国战场,用于向日军官兵和家属邮寄反战信件,动摇侵华日军的战争决心。尽管邮票伪造得惟妙惟肖,但遗憾的是,战略情报局的一个小小疏忽,使得假邮票刚面市就露出破绽。1944年4月1日,侵华日军将普通平信的邮资费率从5分提高到7分,同年6月15日,日本又发行了面值为7分的东乡平八郎邮票。因此只需看一眼邮票面值,美国的反战信件很容易就被甄别出来。当然,此时的日本离战败投降的日子不远了,这个失误已经变得无足轻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考:新环球军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