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超越自己,这句简单的话概括出来了所有成功人士的秘决,他们有勇于超越自己的冲劲。那么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不能成功呢?因为他们难以把握机会,因为拖延的毛病容易满于现状,没有更高的理想不敢面对未来,因为缺乏信心。为什么不能成功?一句话,因为不能超越自己。</p> <p class="ql-block">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超越自己的经验,在幼儿期,没有人比我们走路,我们却是这自己站立,不断站立,不断跌倒,不断站起,不断试步终于能从爬的阶段,走入走的时期。然而,我们对此也不满足,又要学习跑。那么为什么在我们能早,能跑,能写,能说之后,却丢掉了自己原先具备的不断超越的冲劲呢?</p> <p class="ql-block"> 因为这是上天的安排,让我们在具备了谋生能力后,就很少有继续超越的想法。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安心做一个普通的凡人。</p><p class="ql-block"> 只有少数人会说 “我不要做一个普通人,我要超越自己。”于是,在这种努力与信念下,他们将自己提升了并且随着不断地超越,他们做出了世人无与伦比的成就。他们就是前面说的那些成功人士。</p> <p class="ql-block"> 所以刘墉说 “在整个奋斗过程中,我认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尤其是那些收受尽呵护的年轻人,为了独立面对未来,他们必须战胜自己的惰性和依赖心。这种毛病若不根除,无论在父母的逼迫下成绩,功课有多好,将来都难以成功。这个世界是不等人的,它残酷得甚至不能给失败者一点点的同情.你必须成功,因为你不能失败!这是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却给人耐人寻味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 我用三句话概括了这些内容S超越自已与。 </p><p class="ql-block"> 生俱来的弱点!</p><p class="ql-block"> 创造自已个人的风格!</p><p class="ql-block"> 肯定自己是个不可或缺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 在这本书中刘墉先生透过十五个生动的实例,谈了在这个尔虞我诈的社会,该怎么迂回前行、欲擒故纵,以退为进,大智若愚,读后感《刘墉超越自己读后感》</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虽然语言辛辣,但辛辣的有大智,能教大家怎样以处世技巧创造“双赢”甚至“都赢”的局面。虽然我们工作的环境没有书中那样复杂,我们的人际关系也不需要像他们那样勾心斗角,但其中的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我们也还是需要的。</p><p class="ql-block"> 比如说书中讲到这么一段:最近在台北,有一天我去银行办事,旁边来了个中年女士,也在询问事情,鼻子旁边粘了一大块鼻屎,她居然不自知。</p><p class="ql-block"> 我正想是不是该提醒她,却见里面的小姐回身抽了一张面纸,然后笑嘻嘻地对那女人说“来!如果您不介意,我帮个小忙。”</p><p class="ql-block">那女人还没会过意来,小姐已经一伸手,把她脸上的鼻屎擦掉了。 </p><p class="ql-block"> “有脏东西吗?”女士诧异地问银行小姐。</p><p class="ql-block"> “没什么啦!没什么啦!”小姐笑笑,请问,为什么银行小姐不提醒那女人:“您脸上有鼻屎”再送给她一张面纸,让她自己擦干净?为什么她帮了忙,擦掉那么一大块鼻屎,却又说“没什么啦”?</p> <p class="ql-block"> 处世的艺术是双向的,从正面想,你要避免别人见到自己不光彩的时候,好比早上没化妆或晚上卸了妆,就不出门。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想,则应该避免在这个时间去敲人家的门。</p><p class="ql-block"> 遇到以上这种情况,我好像也只能想到直接提醒她脸上有什么脏东西。如果跟对方关系比较好,会伸手帮她擦干净,但也会顺便告诉她我为她做了什么,以便令她对我感激涕零。但从来不会想到还有另外的方式,既能避免尴尬,又能真心帮到别人。再反思我们的工作,有的时候,我们会严厉指责学生的常犯的过失,而不去顾及这样是否伤害了他们的尊严。如果我们也能像这位银行小姐那样,处处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从他的角度来为他做点什么,也许这位学生的进步会大一点。</p> <p class="ql-block"> 处世的艺术有时候就这么简单,如同书里说的"接线生、接待人员"的礼貌,当侍者把汤不小心弄到你身上的反应,为别人做伴郎、伴娘和招待时应有的考量;乃至在公园里为了避免尴尬而做的回避;以及身处弱势时,怎样顾全大局、忍一时之气。也强调了“骂人容易,赞美人反而要小心”的道理,以及“以退为进”,主动把可能引人误会,或对自己不利的情况“摊开来”的技巧。可以说这本书的内容,有轻的,也有重的。在平常微不足道的小事后面,都可能有个大大的处世哲学;而当那哲学运用巧妙的时候,则成为一种艺术。就像《翠玉罗生门》里,大家都赢了,没有人输。</p> <p class="ql-block"> 希望这本书能够带给您“点滴在心”的会心一笑,也希望它能教您几招“使最多人获利、最少人受伤”的处世艺术。</p> <p class="ql-block"> 通过共读一本书活动,每位教师都收获了知识与喜悦,激发了学习愿望和进取精神,为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p><p class="ql-block"> 今后我们年级将会持续深入地开展教师读书活动,让全体教师多读书、勤反思,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高水平教师,为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做出积极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