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市婚姻家庭幸福协会读书活动

白山市婚姻家庭幸福协会

<p class="ql-block">  习近平自述:我的读书心得</p><p class="ql-block"> “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许多场合都分享过他读书的故事和心得。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让我们跟随总书记的讲述,感受书籍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木棉花开》读后感</p><p class="ql-block"> 李忠东 </p><p class="ql-block"> “至善莫若读书,至要莫若教子”,既然新冠疫情让我们“禁足”,不能“行万里路”,那就找一两本书看看吧。翻开《木棉花开》,竟手不释卷,一口气把它读完了。这篇报告文学写得实在太好了,短短三十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一霎那,但这一霎那已经凝结成历史。这段历史无疑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最波澜壮阔的一段。</p><p class="ql-block"> 看完《木棉花开》,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里面的人和事仿佛就在昨天,就在身边。文中有几处居然让我眼含热泪,心痛鼻酸。</p><p class="ql-block"> 《木棉花开》写的是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如何坚持改革开放的事,从1978年写到了2008年,广东的三十年应该是浓缩了中国的三十年。站在三十年前想现在真的不敢想,站在今天想昨天才明白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到底有多难。</p><p class="ql-block"> 小平同志说过,改革,从其深度和广度来看,不亚于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虽然没有硝烟,但是其惊心动魄,其生死荣辱,比真刀真枪的战场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小平,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这场战争的统帅,那么任仲夷就是一个冲锋陷阵的将军。一个66岁的老人,从中国的最北端来到了中国的最南方,在木棉花开的地方焕发了青春,以其勇敢和智慧,以其巨大的牺牲和激情让广东这块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把深圳、把广东从一个“死了以后骨灰都不要吹回这边来!。。。。。。”的地方变成了放射着耀眼光芒的现代都市、第一经济大省。</p><p class="ql-block"> 文章写了很多内容,诸如经济的发展、干部的使用、思想领域的斗争等等。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思想解放的问题。因为没有思想方面的解放就不会有体制的创新,就不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当任仲夷站在1980年的深圳文锦渡口的时候,香港的“高楼大厦,灯火璀璨”与自己这边的“黑灯瞎火,四野无声”相比较,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小平会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面对着蒋经国“让共产党划给他两个省,看看国民党的治理水平”的叫板,面对着“香港和澳门这两颗复杂的眼神”,中央下决心把广东作为试验田,派去了66岁的任仲夷。于是“放开物价、市场经济、私营企业、出让土地、政企分开、股份制、外资银行。。。。。。”在那个年代任仲夷冒着随时“被炸得人仰马翻”的风险,创造了广东经济发展的辉煌:1978年广东省经济总量185亿,列全国第23位,1985年,排全国第一!真是难以想象任仲夷怎么会这么大胆?怎么这么有招法?怎么这么有远见卓识?恐怕这一切都源于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在共产党高级干部中少有的既懂政治又懂经济的通才”吧。</p><p class="ql-block"> 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毛泽东同志说“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小平说“能不能把中国的事情搞好,能不能加快发展,关键在人”。在用人的问题上,任仲夷更是慧眼识珠,识才、用才、爱才、护才。没有他就没有深圳的梁湘,没有梁湘就没有深圳的辉煌。他和梁湘以及梁湘和深圳的故事是让我落泪的篇章。</p><p class="ql-block"> 任仲夷请有个性的梁湘,大有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的味道,两人后来的感情也颇具刘备可以白帝托孤,诸葛亮可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意思。这一点从梁湘病重,80多岁的任仲夷不顾年老体衰,多次亲趋探望,梁湘病危通知书下达时,正在输液的任老能“马上拔掉针头,让家人搀扶着赶到病房,紧紧握住梁湘的手无语凝咽,老泪纵横。。。。。。”看出来。</p><p class="ql-block"> 那么是什么让两人结下如此深厚的友谊?我想,那就是党的事业,人民的福祉。正是为了这些,倔强的梁湘才最终被任仲夷说服,来到了深圳;正是为了这些,当一路劈荆斩棘的梁湘遇到“危难”的时候,作为省委书记的任仲夷能连续三次前去探望他,最终和梁湘共同顶住了来自“左”的责难;正是为了这些,当67岁的梁湘深圳卸任的时候才有了那样的情感体验:面对着近千名依依不舍的深圳人,满眼泪花,哽咽着说“如果我必须生一千次,我愿意生在这个地方;如果我必须死一千次,我也愿意死在这个地方!”那一天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但所有的人都黯然不动,任凭冷雨浇淋。梁湘汪然出涕,猛地扔掉雨具,双手抱拳,大声鸣誓:“我在此先立下遗嘱:死后骨灰安葬在梧桐山上!”说到这里,整个深圳泪流滂沱,嚎啕失声。</p><p class="ql-block"> 谈到思想解放,我们更要佩服任仲夷的胆识和智慧了。当出现“鱼骨天线”风波的时候,面对着中央严禁收看的态度和疯长的民意,他采取的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深入实际的调查,利用胡耀邦总书记来粤的机会进行投石问路,最终得出“排污不排外”的结论;面对着《资本论》“个体经济雇工不能超过8个人,超过8个人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就有剥削性质”的说法,他主动的和青年学生郑炎朝探讨,最终在理论上有了重大的突破,有了“私营经济”一说。于是理论的突破带来了经济的飞跃;面对着社与“资”,公与“私”的争论,他置个人的生死荣辱于不顾,即使“二进宫”也要“咬定发展不放松”。正如广东的那一批干部说的“如果任仲夷是一个明哲保身的官僚,或者是一个胸怀野心的政客。。。。。广东肯定会是另外一种样子,广东就没有今天!”</p><p class="ql-block"> 他是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阅尽沧桑,大彻大悟,洞察世事,知其能所为,亦知其不能为。终于,在他的努力下广东的经济总量跃居全国第一位。岭南大地物阜民丰,山河肥美。当他又一次去了深圳的时候,“站在文锦渡口,眺望着两岸星河般灿烂的灯光,他笑了,他的笑容一如这星河般灿烂”。</p> <p class="ql-block"> 星月池塘</p><p class="ql-block"> 禅心</p><p class="ql-block"> 淡月疏云几点痕</p><p class="ql-block"> 晚风微雨一幽琴</p><p class="ql-block"> 碧池映出横斜影</p><p class="ql-block"> 掸尽铅华不落尘</p><p class="ql-block"> ———读《池上夜境》有感</p><p class="ql-block">附:《池上夜境》</p><p class="ql-block"> 唐·白居易</p><p class="ql-block">晴空星月落池塘,澄鲜净绿表里光。</p><p class="ql-block">露簟清莹迎夜滑,风襟潇洒先秋凉。</p><p class="ql-block">无人惊处野禽下,新睡觉时幽草香。</p> <p class="ql-block">作者:钧涵</p> <p class="ql-block">作者:钧涵</p> <p class="ql-block"> 书山之路</p><p class="ql-block"> 赵俪评</p><p class="ql-block"> 如果把书比作知识的宝库,那么读书就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那么阅读就是精彩人生的开始。阅读是人类世界特有的文化传播,使人接受教育、发展智力、获得知识信息的最根本途径。</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妈妈常把我带到姥爷家,给我看姥爷的书房,满满的书房里除了花草,还有笛子、口琴、二胡、老式快乐琴,还有两柄剑,看着害怕。最多的还是书,满满的一书房。房间里充斥着书香和墨香,我的第一本书是《本草纲目》。那时不识字,但是草药的图片更为直观,且具有极大的吸引力。</p><p class="ql-block">作为中药的一种,蛇,画的惟妙惟肖,妈妈看到这也表情丰富的打着冷战“哎呀”,是想告诉我这东西有毒。记忆深刻,还把这页折起来,以防翻到。但我不这么想,正好可以随手打开这页,然后伸到妈妈眼前“喏”,妈妈依然会冷颤这说“哎呀妈呀”,然后我会哈哈的笑,屡试不爽。但从那时起,我发现书的乐趣,不仅是逗笑,更重要的是书里有人生,有智慧。</p><p class="ql-block"> 上学时给我有更深影响力的一本书是《封神演义》。</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描写的商周之战,以及其中的神话对我并没有多少吸引,而是故事背后让我想到,善恶之间并不是很清晰的界限,之所以好坏都可以封神,是因为有恶才看到了善,善恶相对而言,依据不同的价值判断,这也是我后来常常从多角度看待问题,探索事情背后的不同影响因素。</p><p class="ql-block"> 而真正让我思考人性的书是《简爱》。</p><p class="ql-block"> “即使我贫穷卑微不美丽,但是当我们的灵魂从坟墓经过,我们都是一样的”,“我们的灵魂是平等的,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这段话对我的影响不能用很大形容,说震撼也不为过,记得当时是在脑海里发生了爆炸,震惊好久,居然能这么准确的说出思想深处的需求。</p><p class="ql-block"> 《我们内心的冲突》和《自我的挣扎》是卡伦.霍妮的两本书,这两本书是流着泪看完的,而且读了不止一遍两遍,每次读它,都会把自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打开,看到自己内心,每一次痛并快乐的认识自己,那种痛的吸引力可能像吸毒,不断扒着伤口,不断认识自己,越来越真实的看清自己。</p><p class="ql-block">每个人都从“困难中”走过,但是困难留给自己的礼物是否都拿到手了。如何运用自己的礼物是每个人要思考的课题。</p><p class="ql-block"> 现在想来,曾经的阅读给了我太多的影响,在思想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如果把《本草》比作玩具,那么后来的《简》是我的铅笔橡皮,《内心冲突》是给我自己的手术刀。后来又读了很多书,在不同的阶段他们像灯塔让我辨别方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