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

张维新

<h3><br> 在夜与昼之间,在亮与暗之间,剪出一条线。这条线由起初的蓝色逐渐变成鱼肚白,变成桔子黄,变成玫瑰红……<br> 以越来越亮的蓝色为天幕背景,用最好的舞美设计构建一个辽阔的舞台,在各种颜色的光的变换中,为太阳的升腾制作一个辉煌的典礼…….<br> 没有喧哗,没有一丝声响。静静的山峦,静静的城乡,静静的大海,连河水都似乎停住了脚步。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在几次深呼吸后,轻声咏唱一首赞美诗……<br> 所有的动物、植物,所有的现实都在眺望东方,以祟拜的目光,真实的感情,呼唤着两个字——晨曦!<br> 无数次晨曦印在我的记忆里,照亮了曾经的画廊……<br> 那是1969年5月,在“不插六月秧”的口号下,辽宁省盘锦垦区清水农场江南一营的知识青年们,在一面面耀眼的红旗下投入到紧张的劳动中去。我们每天凌晨2点便起床出去干活,累、苦、疼、饿等等都降到次要位置,最主要的问题是困。许多同学都利用吃完早饭时间(每天的饭都送到地头),倒头便睡,不少人的脑袋粘着水,枕着泥。盘锦平原那个平,简直让人不可思议,水田地的方格特别大,很远距离才出现一道坝埂,你站这边水这么深,站那边水还是这么深,肉眼根本就看不出差别。大平原一望无际,远处的地平线也都是那么平、那么直。水田的一个个大方格似一面面大镜子,亮亮地照映着整个蓝天、整个星空。我和同学们在劳动中迎来一个又一个晨曦。不用抬头远望,在青青的草尖上,在竹笋尖上,一道亮光扫过,田野上似乎颤栗了一下以后,立即抖擞起精神来。也许这是最早的晨曦。清澈而又辽阔的水田,将这晨曦美景摄人自己的镜头。喜欢写些小诗的我,以《晨曦》为题写了一首长诗。三十多年过去了,随着岁月流转,诗稿早已不知去向,只记得当时的一点点感觉,只记得《晨曦》只有几位读者。<br> 参军实现了孩提时的愿望。在解放军这个大熔炉里,我实现了从一个学生到一名军人的过渡。参军不久,部队调我去养猪,养猪就养猪,我每天把猪圈打扫得干干净净,部队首长几次来都夸我养猪养得好。养猪期间,我的军事训练和学习一点都没有放松,每天和在连队时一样,按时起床,然后跑步近一小时,做各种军体练习。同时抽时间学习,仅名言名句就摘录了厚厚的一日记本。那时候,部队里评“四好连队”“五好战士”,我多次被评为“五好战士标兵”。在首长和战友们的热情帮助下,我参军不到一年,就在新兵中第一个入了党当了班长。当时沈阳军区司令部每年召开一次“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大会”, 地点在“八一”剧场和第一招待所。我们部队出席2名代表,干部代表是刘新志副连长,战士代表便是我。大会期间,我们战士代表主动承担了大会的各种服务工作,打水、拖地板、打扫会议室卫生、帮食堂洗菜、上菜、刷碗,脏活累活全干。大会闭幕那天,主持会议的首长说:“看到这些朝气蓬勃的青年战士,我就非常高兴。”并特意提出:“向这些战士代表表示感谢!”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我们在不同位置上起立,慢转身向全体代表敬礼。<br> 在连队里,我常常连站两班岗。特别是后半夜岗,有时干脆站到天亮。正因为如此,我有机会更多地与晨曦交流。我们班的哨位在一座不算很高的山上,周围是高高低低、远远近近的山峰山谷。群山此起彼伏,如凝固了的海上波涛。夜色里,群山、树林都睡了,湛蓝的天空如静静的大海……就是这样,晨曦在我的视野里一点点地、静悄悄地走过来,越来越亮的蓝色逐渐变成黄色、红色。我似乎听见了群山的欢呼声,似乎看见树林高举双手摇动着、跳跃着。一支歌,那首“手握一杆钢枪,身披万道霞光,我守卫在边防线上,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在耳边在胸中回响。作为一名中华儿女,一名战士,能为自己的亲爱的祖国站岗,这是多么令人自豪令人骄傲的事情!<br>  晨曦,高举着光明,为新的一天拉开希望的序幕;晨曦,以纯朴托举起豪华,用青春的手臂挥舞浪漫主义旗帜。晨曦,将蓝、黄、红调成美丽可口的鸡尾酒,让地球上的每个生命品饮之后都一个个精神振奋起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