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情缘叫反嘴鹬

大漠独行

<p class="ql-block"><b>  第一次拍摄反嘴鹬,是在齐齐哈尔老吴那儿,在那之前,头脑中似乎没有反嘴鹬的概念。</b></p><p class="ql-block"><b> 说老吴你不一定熟悉,但是,说到扎龙、说到丹顶鹤,你一定不陌生,老吴的“家”就在扎龙湿地附近的克钦湿地,它应该是扎龙湿地的一部分。那是第一次拍摄反嘴鹬,收获是有的,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一种鹬鸟,并且开启了自己拍摄反嘴鹬之旅。</b></p><p class="ql-block"><b> 2019年的四月份,应该是过了拍摄反嘴鹬踩背的最佳时期。松原的几位老哥四月初在那里收获颇丰,我们忙于拍白鹭,两周后才赶到克钦湿地。去之前克钦湿地的鸟导——老吴告知鸟况不是太好,大家急于拍摄,毕竟有丹顶鹤做后盾,拍不到反嘴鹬就去拍丹顶鹤,这是那次拍摄之旅的折中安排。</b></p><p class="ql-block"><b> 我们赶到那里,池塘里总共就有五只反嘴鹬,同去的人和我一样,基本都是第一次拍反嘴鹬,大家都处在兴奋的拍摄之中,不停地按动快门。一件事记忆犹新,第二天早晨池塘里的红光不错,池塘里水面如镜,像是一个巨大奢华的舞台,反嘴鹬和黒翅长腿鹬悠闲地表演。一只反嘴鹬在洗澡,有拍摄经验的人都知道,洗过澡后一定要振翅,那就是出片的好时候。我的“邻居”,应该是三个皮匠,拍摄时很专注,我因为要调试相机,错过了红光中的振翅拍摄,颇为遗憾,看着兴奋而满足的影友,心中有了巨大的落差。三年后的今天,在家门口拍红光里振翅的反嘴鹬,已是垂手可得的事了。</b></p><p class="ql-block"><b> 那一次留下印象比较深的还有老吴小院中的一棵榆树。旷野中的一棵古树有些鹤立鸡群,何况那一片湿地,连一只鸡也没有。午夜,我曾站在那棵老榆树下,凝望星空、静听蛙鸣、细品湿地夜晚的静谧……期间也有几只野鸟匆匆飞过,翅膀划过空气的“波浪”敲击耳骨,让湿地多了几分神秘。湿寒的夜气,模糊了前方的视线,一切都隐藏在夜幕下。对于每一个拍鸟人可能都是一样,观察拍摄环境,基本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是必修课,还有对未知的拍摄情况特有的期许和忐忑。因为天气原因、因为鸟况……拍鸟人遇到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无功而返是常有的事儿。</b></p><p class="ql-block"><b> 这几天陪我拍摄的小江(他的职业是开出租车,由于疫情原因不能出车,刚好有机会陪我拍照。)说:“摄影不是一个什么好的爱好,错过了精彩的镜头上火,拍摄中出了意外上火……”他说的是事实,但是拍鸟的人,可能都会认为那正是拍鸟的魅力所在,拍摄中留下遗憾,正是下次出发的动力。对于小江说的上火,拍鸟早就看成了“毛毛雨”。</b></p><p class="ql-block"><b> 第二次和反嘴鹬相遇是2020年,疫情原因,学校初三年级4月24日开学。期间无事可做,和同事开车去了月亮湖,在一个鱼塘里意外发现十几只反嘴鹬。因为之前在克钦湿地拍过,所以看一眼就认出来了。拍了几次顺光,希望能拍到踩背的镜头,果然如愿。整个拍摄也是在池塘里,距离可以出细节。背景不如克钦湿地,但是在家门口可以拍摄,省去劳顿之苦,总归是让人兴奋而满足。</b></p><p class="ql-block"><b> 出片是一次逆光拍摄,我们出发相对晚了点,四十分钟的车程,到了拍摄地点,太阳已经出来了。总共差不多有半个小时的时间拍摄逆光,也拍到了许多满意的镜头。反嘴鹬比较适合拍逆光,因为她的羽毛黑白相间,并且以白颜色为主,这样红光中的反嘴鹬不至于墨色一块,还会有细节展现。在拍鸟人中有一句流行语——“鸟缘”,贪欲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拍鸟人可能更为强烈,每一次出发,都期待有收获,哪怕是拍了许多次的题材。月亮湖的反嘴鹬之缘也就那一次,特别是拍摄红光中的反嘴鹬,第二天再去,反嘴鹬已人去楼空。这两年也去过月亮湖,却难见反嘴鹬的身影。</b></p> <p class="ql-block"><b>  这几年每到水鸟迁徙的季节,都奔走在拍摄的路上。在小城去往大榆树(乡政府)的路上,沿途多湿地,有些湿地应该是查干湖的“余脉”。反嘴鹬成了常见的水鸟,拍摄环境的原因,没有拍到满意的镜头。2021年初春,下了一场大雪,朋友打电话说有几百只“花腿子”(反嘴鹬)在他家附近的湿地里。急急赶过去,天晴雪化,反嘴鹬已经分散了,没有拍到壮观的场景,冰雪版的反嘴鹬拍过,视觉冲击力并不强,没有心动的收获。那一年,反嘴鹬到了繁殖季节也没有离开,一定是在湿地里繁殖了。去年雨大,湿地里的水深,不适合反嘴鹬觅食和繁殖,只是零星见到几只,不见“大部队”的踪影。</b></p><p class="ql-block"><b> 今年的3月31日,还是大榆树的朋友——宋树民打来电话,说去往大榆树的大桥下有几千只水鸭子,希望能去拍摄。疫情原因,各村都在封控管理,没有特殊原因,村子是进不去的。但是,主路没有封堵,我们要去的地方在主路上,于是找之前经常乘坐的出租车司机,开着自家车(出租车因为疫情停运),去了大榆树的大桥。在路上经过一片湿地,因为排放污水(净化后),湿地早早解封,里面有几十只反嘴鹬。沿途还看到了凤头麦鸡、青头麦鸡、黒翅长腿鹬,随着冰雪消融,水鸟们陆续回到北方湿地。到了大桥附近,果然明水中有大集群的水鸟,不是朋友说的野鸭子,是白骨顶。这么大规模的白骨顶降临湿地,第一次见。录像、拍摄……简单的记录,没有太多的留恋,匆匆离开。白骨顶没有颜值,很难出片,除非拍到打斗的镜头。现在还不是繁殖期,她们忙着觅食储备体能,为求偶期的战斗做前期准备,因此收获不到惊喜。</b></p><p class="ql-block"><b> 回来的路上,还惦记那几十只反嘴鹬。到了那片湿地,不得了有上百只反嘴鹬集中在湿地的一角,尽管那里总有车辆经过,她们几乎不受干扰,悠闲地觅食。因为距离近,拍到了很多特写,细节尽显。拍着拍着,在镜头里发现一对反嘴鹬做踩背前的热身运动,这是拍反嘴鹬踩背距离最近的一次,镜头对准“热身”的反嘴鹬,期待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收获一组踩背的镜头,感觉是意外收获。没想到在拍鸭子的路上遇到反嘴鹬,遇到了反嘴鹬,也没奢望能拍到踩背的镜头。</b></p><p class="ql-block"><b> 回忆之前在克钦湿地拍摄,老吴说反嘴鹬踩背的最佳时间是在四月初,我在三月末拍到反嘴鹬踩背的镜头,应该是符合反嘴鹬踩背的常规。第二天,我和小江去拍红光中的反嘴鹬。无论是天气,还是鸟况,都可说今年拍反嘴鹬最好的时刻。不仅拍到了红光中反嘴鹬的生活常态,还拍到了两组踩背的镜头。太阳刚刚出来,经过一夜养精蓄锐,反嘴鹬比较活跃,踩背也不是什么难得的镜头。这一次拍摄也有遗憾,就是把光压得太低了,导致画面暗,后期调整后也缺少通透。</b></p><p class="ql-block"><b> 总结经验后,把拍摄红光的任务寄托在下一天早晨。第二天我们早早赶到拍摄场地,水里有几百只反嘴鹬,正是早晨将要活跃的时候,我们做好拍摄准备。这时垃圾厂的门卫出来了,让我们离开,理由是那里有垃圾不安全。我们把车往前开,准备拍摄时,门卫师傅居然放起了鞭炮。结果可想而知,几百只反嘴鹬,还有几百只野鸭,惊慌失措飞得不知去向。情况来得太突然,这是十几年摄影中最震惊的一次,想不到门卫会用这样的方式阻止我们拍摄。心里的愤怒无法言说,也许我和反嘴鹬今年的缘分就该这些了,4000多张图片,将近十组踩背的镜头,红光中的生活百态……可以圆满收官了。但是,这样的结局,绝对是悲催。不仅仅对于拍摄的我,还有热恋中的反嘴鹬。</b></p> <p class="ql-block"><b>  后找人商量,又和门卫老师傅沟通,答应我们可以去拍摄,而且随便拍摄。这就是中国人的存在感,之前我们和那里的领导沟通过,他答应得很爽快,让我们随时都可去拍摄。他还给我们看他用手机拍的水鸟图片,他不知道那种水鸟叫什么名字。我看过之后知道那是白琵鹭,惊讶的是他用手机拍摄还可见细节,可见距离之近。门卫老师傅可能觉得“现官不如现管”,放鞭炮发挥了他的巨大破坏功能,让我们在拍摄中不可小觑了他这个“小人物”。和朋友说起他,朋友说那个门卫是一个“恶人”,必诛之。我倒不那么认为,这样的草根人物也许就是自己拍摄的资源,他一年四季都守在那里,有了水鸟他第一时间知道,这样的朋友不可放过。“化敌为友”是处事之道,也是生存的智慧。“化敌为友”我知道就可以了,不能强求一个老人也深谙此道。</b></p><p class="ql-block"><b> 在放鞭炮的头一天下午,拍顺光可谓今年拍摄反嘴鹬收获最多。拍到了六组踩背的镜头,距离可以爆框,细节自然不用细说。在拍摄之余,小江看到150米以外有水鸟游动,透过镜头看过去,是七只翘鼻鸭,心心念念的翘鼻鸭!再一次相遇。上一次相遇是在这片水域附近,也就是道南道北的问题。距离最近的一次相遇是在小西米泡子,那次去那里是拍天鹅,翘鼻鸭属于偶遇,距离可以,不过在苇草中,并且没有拍到生活镜头,呆板地拍了几张。</b></p><p class="ql-block"><b> 这一次距离有点远,因为我们拍摄的位置,总有垃圾车经过,所以她们不会游到我们附近的水域。这一带湿地水浅,食物充足,应该是翘鼻鸭喜欢的地方。至于她们在不在这里繁殖,没有长时间观察过。如果有机会,和门卫师傅聊一聊,说不准他能知道一二。拍了几组翘鼻鸭的镜头,距离远,感觉不能满意。也许缘分不到,说不上哪一天会近距离拍到翘鼻鸭,点亮眼神光,呈现多细节大美的翘鼻鸭。</b></p><p class="ql-block"><b> 鞭炮事件之后,又去了两次,反嘴鹬不仅数量明显减少,由几百只锐减到几十只,而且她们非常警觉,每有车辆经过,她们就会飞走,或是游到远处。估计再恢复原来的状态,是需要几天的时间。几天后反嘴鹬踩背的最佳时间估计是赶不上了,况且她们能不能回来还是未知。</b></p><p class="ql-block"><b> 对于拍鸟的人,有些人是不能理解的,更有的人表示敌对和仇恨。除了鞭炮事件外,再举两个例子。</b></p><p class="ql-block"><b> 松原有几年4月份热拍蓝尾鸲,我也曾经去拍过,很有灵性的小鸟,鸟类中的名模。这几年松原人不敢再拍了,在他们的相机背后,有“弹弓帮”在暗藏杀机,因为拍摄,蓝尾鸲和拍鸟人建立了信任关系,拍鸟人走了以后,弹弓帮会利用蓝尾鸲对人的信任,轻而易举射杀蓝尾鸲。射杀一只小的不能再小的鸟,对于他有什么好处呢?他们甚至连鸟的尸体都不拿走,故意放在原处,向拍鸟人示威。他们的恶行,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可以理解的答案。</b></p><p class="ql-block"><b> 曾经有几年,我跟踪拍摄家乡湿地里的黑颈鸊鹈。也是一片排污水域,看守的老人对于我的拍摄不能理解。尽管每次去都给他带些东西,对于我的拍摄,他还是耿耿于怀。盼望着黑颈鸊鹈育雏期的到来,却见不到她们育雏的场景。后来分析,都是看守的老头把黑颈鸊鹈的蛋捡走了,这可能是他不理解我的原因。怕我知道他在捡蛋,也怕把他捡蛋的事说出去。去年他得病回家休养,换了一个老人看守,那一家人心怀善念,不仅对我的拍摄表示理解,还为我的拍摄提供便利条件。辛辛苦苦等了三年,去年拍到满意的黑颈鸊鹈育雏的镜头。每次拍摄回来,那对看家护院老人都会送我一些自家产的蔬菜,让自己心中装满的是暖暖的乡情。</b></p><p class="ql-block"><b> 不知道今年的反嘴鹬会不会再恢复到常态,相信那位门卫老人不会再放鞭炮了。看了我的图片,他有了震惊,他天天和那些水鸟相伴,却不知道她们原来如此之美。让我们共同用善念、用大爱情怀,守护回归的鸟儿,为回归的鸟儿筑起一个祥和美好的家园。</b></p><p class="ql-block"><b> 其实只要人人心怀善念,自觉爱鸟护鸟,无需太多的努力,鸟儿就可以安乐无忧。</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2022.04.04</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