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100年风雨磨砺走到今天实属不易。重访红色印迹遗址,感受当年的风雨历程,我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老上海人的确有许多对此不了解的地方,很有必要补上这一课。<br>参与二十一元素摄影俱乐部的红色印迹拍摄活动,分几条线开始对上海红色遗迹的探访。<br>此美篇系列在4月的封控期完成的,也算宅家学习的一个成果吧!但愿美篇系列完成后,疫情也会结束,大家能够走进蓝天下,自由地呼吸吧! ▼(一)中国共产党二大全国代表大会旧址纪念馆<div> 老成都北路7弄30号</div> ▲1、这个地方我也第一次知道。 ▲2、当时正闭馆修整,不能进去 ▲3、1922年7月16日~23日,中国共产党在此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这次大会的有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等12人,代表着全国195名党员。 ▲4、它坐落在延安路高架边上<div>旁边相邻的两排石库门里弄,成都路辅德里632号是平民女校。平民女校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培养妇女干部的学校。</div> ▲5、正面石库门楼 ▼(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div> 淮海中路567弄6号(渔阳里)</div> ▲6、 淮海中路上渔阳里弄堂的正面建筑 ▲7、进入大厅正面就是8位社会主义青年团发起人的群像 ▲8、共青团的团徽、团旗、入团誓词 ▲9、这位先生是从青岛来的,几十年一直从事团组织工作,特地来此参观。他让我给他拍一张照。 ▲10、1920年8月22日,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领导下,俞秀松等8名青年在此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对各地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起了发动和指导的核心作用。 ▲11、 ▲12、 ▲13、 ▲14、 ▲15、 ▲16、渔阳里广场 ▲17、 ▲18、 ▲19、渔阳里广场上,五星红旗迎风猎猎。 ▲20、 ▲21、扣响渔阳里之门 ▲22、 ▼(三)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div> 南昌路100弄2号</div> ▲23、1920年9月,陈独秀回到上海,《新青年》编辑部也从北京迁移到上海法租界。《新青年》自八卷起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仍有陈独秀主编。1921年中国共产党创立后,它一度成为中共中央机关刊物。 ▲24、 ▼(四)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div> 香山路7号</div> ▲25、故居大道铁门口 ▲26、故居参观中心 ▲27、孙中山先生塑像 ▲28、去花园的过道 ▲29、花园一角 ▲30、小楼的露台 ▲31、故居小楼全景 ▲32、草坪上树影婆娑 ▲33、 ▲34、 ▲35、参观者留影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小花园 ▲45、 ▲46、 ▼(五)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纪念馆(周公馆)<div> 思南路73号</div> ▲47、 ▲48、 ▲49、墙上布满爬山虎的小楼 ▲50、 ▲51、 ▲52、 ▲53、 ▲54、院子里的周恩来塑像 ▲55、 ▲56、 ▲57、 ▲58、董必武同志的办公室兼卧室 ▲59、图书馆 ▲60、门口是幽静的思南路 ▲61、 ▲62、